民间墓联墓志的社会文化价值 ——以清乾隆至今鄂西南民间墓联墓志为例

民间墓联墓志的社会文化价值 ——以清乾隆至今鄂西南民间墓联墓志为例

论文摘要

墓联、墓志在中国出现得很早,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具备了较为固定的格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墓葬中的独特表现形式,墓联、墓志把生者对逝者的无尽哀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当这种文化形态广泛深入到民间时,又融合当地的风俗民情,展示出了极具特色的魅力。它不仅以碑刻的形式记载着家族的兴衰和民族的变迁,而且把普通人的经历与生活载入历史的空间,成为我们随处可以读到的“民间历史文献”。本文运用历史学和民族学的方法,以“小传统”中的民间乡土文化为研究范围,选取鄂西南民间墓联、墓志为个案,通过对其现状、历史文化价值和局限性的分析,揭示这种特殊的历史信息载体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以期对民间乡土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本文的研究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探究墓联、墓志的源起和发展历史,并以鄂西南民间墓联、墓志为例,说明其历史、现状及研究意义所在。其二,从民族结构的变迁、民族伦理道德观、生死观及民间艺术等多方面,论述墓联、墓志是民族文化发展强有力的历史见证。其文献价值则体现在它不仅能补充史料的不足,而且还可以为当地人民追根溯源、寻根问祖提供翔实的依据。其三,阐述民间墓联、墓志价值的局限性,表现为其内容的溢美浮夸、思想的封建礼教残余以及格调品味不高等。总的来看,民间墓联、墓志既能追溯当地民族、民俗的变迁,又能成为历史风云人物的见证,更能体现中华民族孝亲敬祖、爱国尽忠的美德。在当今社会,这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引论
  • 一、墓联、墓志概述
  • 二、鄂西南民间墓联、墓志的兴盛及研究意义
  • 三、鄂西南民间墓联、墓志现状
  • 第二章 民间墓联、墓志的社会文化价值
  • 一、追溯氏族源流
  • 二、见证民族结构变迁
  • 三、彰显民族伦理道德观
  • 四、展现土家人民豁达的生死观
  • 五、补充史料不足
  • 六、记载地方历史文化名人
  • 七、民间艺术与民间风俗相得益彰
  • 第三章 民间墓联、墓志价值的局限性
  • 一、溢美浮夸之辞
  • 二、封建礼教残余
  • 三、格调品味不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怀念马老[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2010(04)
    • [2].联坛简讯[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2012(01)
    • [3].书讯[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2009(08)
    • [4].病联曝光台[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2013(08)
    • [5].第31届全国春联大奖赛揭晓 汉川市军休所陈红梅榜上有名[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2010(04)
    • [6].新闻简讯[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2008(12)
    • [7].新闻简讯[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2011(10)
    • [8].父亲江[J]. 情感读本 2015(32)
    • [9].联家联作选登[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2013(06)

    标签:;  ;  ;  ;  

    民间墓联墓志的社会文化价值 ——以清乾隆至今鄂西南民间墓联墓志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