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研究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

2007年“一号文件”强调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文件对现代农业的定义为:用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可见,建设现代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政策、科技、装备和人才等各个方面强化支撑。其中,设施装备是农业系统的基石,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支撑。也就是说,要建设现代农业,没有什么比广博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显得更为重要。然而,我国目前的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着投入严重不足、布局不尽合理、管理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可以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建设失当、管理失效存在很大的关系。因而探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问题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迫切的重要课题。首先,文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概念、内容、基本的经济特征等进行阐述。其次,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切实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是解决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关键。再次,文章针对不同的投资主体在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子系统内部不同技术经济特征的农业基础设施上如何优化投资、提高效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从公共部门角度来看,通过一系列的指标分析比较得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绝对规模都在增加,但相对规模普遍偏小,而且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很难有大的提升;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结构也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各项目的作用机制,农业基础设施体系的整体效益欠佳。理论结合实际对政府财政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种方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简单比较了各种方式的资金带动效应。结合当前财政投入方式存在的方式单一、财政包袱重的缺陷,提出政府应当在现有投入方式基础上,加强财政担保、财政参股、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资金带动效应大的投入方式的应用,既能缓解财政压力,又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私人部门的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领域。(2)从私人部门角度分析,投资农业基础设施的能力非常强,但私人部门介入农业基础设施领域的现状不容乐观,关键在于政府财政的引导调控不到位,财政支持方式单一。(3)要加强公私部门之间的互动,针对不同的私人部门投资主体,选用最适宜的财政引导方式或方式组合,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机制,以多元多层次多样化协调发展模式实现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充足与投资资本高效、增值的“双赢”。最后,文章对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管护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效益是根本。通过对现实中的各种管护模式进行盘点归类,认为管护效率依集权管护、私人管护、参与管护、自主管护逐级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的管护应该趋向于选择应用参与管护和自主管护制度,并对现行各种运行管护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相关研究评述
  • 1.2.1 关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概念与分类
  • 1.2.2 关于农业基础设施的一般特征
  • 1.2.3 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 1.2.4 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政策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证分析
  • 1.2.6 关于农业基础设施管理的研究
  • 1.3 本研究的概念范围界定和主要内容
  • 1.3.1 本研究的概念范围界定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本章参考文献
  • 2 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分析
  • 2.1 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1 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 2.1.2 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
  • 2.2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贡献分析
  • 2.2.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内涵
  • 2.2.2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贡献分析
  • 本章参考文献
  • 3 农业基础设施政府投资及其规模与结构分析
  • 3.1 政府作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的依据
  • 3.1.1 理论视角
  • 3.1.2 实践角度
  • 3.2 政府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规模分析
  • 3.2.1 财政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绝对规模
  • 3.2.2 相对规模
  • 3.2.3 财政农业投入最优规模分析
  • 3.3 财政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结构分析
  • 3.3.1 财政农业投入项目结构
  • 3.3.2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内部结构
  • 本章参考文献
  • 4 农业基础设施政府财政投入方式的比较分析
  • 4.1 财政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方式
  • 4.1.1 政府直接投资(Governmental Direct Investment)
  • 4.1.2 以工代赈(Salary Instead of Alms)
  • 4.1.3 财政参股(Financial Share)
  • 4.1.4 财政周转(Financial Revolving Fund)
  • 4.1.5 国债转贷(National Bonds LendedtoLocalGovernment)
  • 4.1.6 财政贴息(Financial Discount)
  • 4.1.7 财政担保(Governmental Guarantee)
  • 4.1.8 投资补助(Financial Subsidies For Investment)
  • 4.1.9 以奖代补(Substitute subsidies with rewards)
  • 4.1.10 财政支持农业保险(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al Insurance)
  • 4.1.11 税收支出(Tax Expenditure)
  • 4.2 财政投入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 4.2.1 财政投入方式的比较
  • 4.2.2 财政投入方式的选择
  • 本章参考文献
  • 5 农业基础设施私人部门投资分析
  • 5.1 农村集体组织与农户
  • 5.1.1 投入分析
  • 5.1.2 村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问题
  • 5.1.3 农村集体与农户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机制创新
  • 5.2 民间资本与外资
  • 5.2.1 民间资本与外资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基础
  • 5.2.2 民间资本与外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析
  • 本章参考文献
  • 6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结构优化
  • 6.1 理论基础
  • 6.1.1 系统理论
  • 6.1.2 农业基础设施的系统性
  • 6.1.3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结构的系统性
  • 6.2 多元多层次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协调发展模式的构建
  • 6.2.1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结构简述
  • 6.2.2 多元多层次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协调发展模式
  • 本章参考文献
  • 7 农业基础设施运行管护制度分析
  • 7.1 运行管护制度归类
  • 7.2 影响农业基础设施运行管护制度选择的因素
  • 7.2.1 产权性质及其效率
  • 7.2.2 运行维护的成本费用
  • 7.2.3 受益人与管护的便利程度
  • 7.2.4 设施使用年限
  • 7.2.5 设施使用效益
  • 7.3 各种运行管护制度分析
  • 7.3.1 集权管护制度
  • 7.3.2 私人管护制度
  • 7.3.3 参与管护制度
  • 7.3.4 自主管护制度
  • 7.3.5 运行管护模式汇总
  • 本章参考文献
  • 8 基本结论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