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消除剂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

中药消除剂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兽医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因其血清型的复杂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引起的疾病难以有理想的普适疫苗用于预防。同时由于抗生素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产生大量多重耐药株。本论文主要对重庆地区规模化养猪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表型水平,有效消除耐药性的中药及其消除机理进行了研究。本试验主要进行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1临床病料采集、分离鉴定采用无菌直肠拭子法在重庆璧山、合川等四个养猪场采集临床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经过培养、形态、生化试验及小鼠致病性试验,鉴定出131株致病性猪源大肠杆菌。2致病菌株药敏试验及耐药谱的检测采用WHO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按NCCLS(2007)判定标准,检测了被分离鉴定的13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比较其多重耐药情况以及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试验结果表明:全部受检菌株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多数为8耐以上的菌株,一共有120株(91.6%)。其中,耐药率最高的为16耐,有7株(5.3%),最低的为6耐,有4株(3.1%)。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100%,对链霉素的耐药率为96.2%,最为敏感的药物是头孢曲松钠(81.7%)、头孢哌酮钠(71.8%)。氨基糖苷类药物中,耐药率依次为链霉素(96.29%)、卡那霉素(81.7%)、庆大霉素(71.8%)、妥布霉素(59.5%)、壮观霉素(47.3%)、阿米卡星(32.8%)、新霉素(27.5%)。3研究中药三黄制剂及蒲黄水煎液对人工构建耐药菌株MIC的影响构建耐药质粒与耐药表型明确的耐药菌株,分别编号KA、KD。通过筛选出的中药三黄制剂及蒲黄水煎液,利用平板稀释法和葡萄糖酚红肉汤稀释法,测定KA、KD的MIC。综合比较两种方法,MIC最终分别为:复方蒲黄煎液KA 100mg/ml,KD 100mg/ml,复方三黄制剂MIC为KA 100mg/ml,KD 50mgml。4筛选中药最适耐药消除浓度,并验证耐药菌株的遗传稳定性通过不同中药浓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可见中药耐药消除率与中药作用浓度呈正相关,1/2MIC为中药最佳作用浓度.通过中药1/2MIC浓度下培养与普通肉汤培养对比中药耐药质粒消除率,发现中药有明显的消除作用,五天后耐药菌株的MIC可降至1/8;经t检验,与空白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去除中药作用后,检验耐药表型遗传稳定性,发现耐药菌株对卡那霉素MIC有所恢复,但总体水平仍呈下降状态。5中药对耐药质粒的消除通过碱裂解法提取耐药表型改变菌株和未变菌株的质粒,结果显示,前者耐药质粒条带丢失,而后者未发生任何变化,证实中药对pet28a卡那霉素抗性质粒有消除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大肠杆菌病及耐药性产生的危害
  • 1.2 大肠杆菌耐药性发生机制及其传递
  • 1.3 国内外针对防止细菌耐药性的研究概况
  • 1.4 中药对细菌耐药机制的影响
  • 1.5 小结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重庆市规模化养猪场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分析与讨论
  • 第4章 卡那霉素抗性耐药菌株的人工构建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分析与讨论
  • 第5章 中药对人工构建耐药菌株MIC的测定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分析与讨论
  • 第6章 中药对人工构建菌株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
  • 6.1 材料
  • 6.2 方法
  • 6.3 结果
  • 6.4 分析与讨论
  • 第7章 全文总结
  • 7.1 重庆市猪源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
  • 7.2 构建耐药机理明确的耐药菌株
  • 7.3 中药对人工构建耐药菌株MIC的测定
  • 7.4 中药对人工构建菌株耐药质粒的消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中药消除剂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