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关系动态构建问题研究

党政关系动态构建问题研究

论文题目: 党政关系动态构建问题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科社与国际共运

作者: 景红

导师: 王韶兴

关键词: 党政关系,动态,构建

文献来源: 山东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关于当代中国党政关系动态构建的一项研究。其研究对象是党政关系的动态构建,这是一个涉及党的领导、国家制度、政府管理以及法律建设等诸多层次的动态构建过程。所以,它不仅仅是政党和政府两个社会政治组织之间的简单分开或协调关系,而是包含有大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甚至是国际形势,小到一个党员或政府公务员在内的全方位的协调和统一。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是规范研究、历史比较、逻辑推导、因果分析以及系统分析、结构--功能分析、平衡分析、学习理论和案例分析等现代研究方法相结合。其研究范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职能安排及目标定位上存在的互动匹配性以及政党和政府与环境系统的动态匹配性。其研究特色是从政党和政府相互平衡以及动态学习的角度探讨党政关系的构建并提出了完整的党政关系动态构建的理论模型。其研究目的是主要从研究政党和政府的动态性内涵产生机理这一本质属性出发,通过组织和个人的学习构建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政府。党政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关系中需要理清的重点问题。这个问题能否理清,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政党职能和国家政府职能正确而有效地实现,进而影响到政党和政府目标的达成、国家的各项建设以及整个国家系统的稳定和谐。随着党政关系问题的日益凸显,学界对此问题的直接或间接的论述也越来越多。党政关系已经成为政治理论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生涯中,通过总结自身及苏东巨变的经验教训,已经初步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用以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共产党如何科学执政和协调党政关系的思想理论观点和实践运行机制。学界也结合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提出了理顺党政关系的途径和方法,但这种探索的理论成果仍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目前学界关于党政关系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静止的横断面上,还没有从政党和政府之间的互动匹配以及二者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匹配性上探询党政关系的基本演进规律。作为两个最主要的政治组织,政党和政府生存于社会大环境之中,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的环境包括其他各种社会组织发生着物质、信息、资源和能量的交换,这种交换是政党和政府动态发展的根本驱动因素,也是决定党政关系具有动态性内涵的核心原因。随着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世界发展普遍联系的日益紧密性,从一种全新的视角研究党政关系越发显得紧迫和必要。所以,本论文以系统论和动态学习理论作为贯穿全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从动态匹配以及自学习、互学习的角度来构建与环境系统协调互动的新型党政关系。 从研究的角度看,本文关于党政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党政关系的正确认识和构建探讨。文章认为要正确认识党政关系,首先要对政党和政府进行系统分析,并将之放在社会大环境中去考察它们各自的定位与互动关系,然后才能对党政关系的发展和构建做出科学的判断和思考。无论是政党还是政府,都是生存于一个有诸多组织和个体共生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社会政治组织,二者之间是互为动态发展的。而要正确梳理和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党政关系模式,就必须把政党、政府及党政关系放在一个大的社会动态系统中去定位。因此,必须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进行研究。这种动态性体现在政党和政府作为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社会组织,它们具有自学习、互学习和环境匹配等特性。运用这种动态观点研究政党和政府在职能及目标模式方面的主要关系,并对二者的合理建构进行新的让释和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可以用下面的框架图来完整展示: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党党党党党党党党党党党党政关系动态构建问题的提出出出出出圈圈l圃)圈系问题的的的党政关系动态构构构核心概念界定定定提提提出和研究意义义义建问题的提出和和和.政党 党党必必 必必必要性 性性.政府 府府.... .... .....党政关系 系系 党政关系理论梳理马、恩关于党政关系的初步设想列宁、斯大林关于党政关系的基本观点毛泽东思想中的党政关系理论邓小平理论中的党政关系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党政关系理论 党政关系历史评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革”时期党政关系的表现、特征及作用1978年改革开放后新型党政关系的实践探索及党政关系的新特点党政关系若干理论认识党政关系构建模式评析党政关系动态构建的前提、目标及要求党党政关系动态构建的理论范弄一动态性和学习性机制的建立 立党党政关系动态构建的现实途径—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政府府 根据论文总体框架的安排,本论文从六个部分(包括导论和正文)对党政关系的动态构建问题进行研究,其基本内容如下: 导论:问题的提出。首先对研究的问题提出思考,说明为什么要研究党政关系问题,并指出党政关系具有动态性的特点。然后从行文统一和研究的角度,综合学界的观点,对本文的核心概念—政党、政府以及党政关系进行概念界定。在明确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后,提出本文的整体研究框架?

论文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党政关系问题的提出

(二)党政关系动态构建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政党

(二)政府

(三)党政关系

三、框架与内容

(一)总体框架

(二)研究内容概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党政关系理论梳理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政关系的初步设想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党政关系的基本观点

三、毛泽东思想中的党政关系理论

四、邓小平理论中的党政关系思想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党政关系理论

第二章党政关系历史评析

一、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

(一)过渡时期的党政关系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党政关系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党政关系

(四)传统党政关系体制的基本特点及历史作用

(五)传统党政关系体制的历史局限性

二、1978年--至今

(一)新型党政关系的实践探索

(二)党政关系的新特点

三、党政关系若干理论认识

(一)党的领导与党政关系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党政关系

(三)党的自身建设与新型党政关系构建

(四)政府改革与新型党政关系构建

(五)全面正确地理解党政分开

(六)用动态的学习的眼光看待党政关系的发展和调适

第三章党政关系动态构建的前提、目标及要求

一、党政关系构建的几种模式及评析

二、党政关系动态构建的前提--党政职能与目标定位

(一)政党本质特征与政党职能

(二)政府本质特征与政府职能

(三)政党目标定位

(四)政府目标定位

三、构建与时俱进的党政关系

(一)建立科学、规范、制度化的党政关系机制

(二)党政关系动态构建之思考

第四章党政关系动态构建的理论范式--动态性和学习性机制的建立

一、政党和政府的动态性

(一)政党和政府与环境的动态匹配性

(二)政党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匹配性

二、个人与组织的自学习性和互学习性

(一)政党和政府中个人与组织的动态学习

(二)政党和政府内部动态学习机制的核心--知识吸收与转化机制

三、政党和政府的学习性构成党政关系的动态性

四、党政关系动态性内涵诠释

第五章党政关系动态构建的现实途径--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政府

一、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政府对于党政关系动态构建的重要性

(一)与社会环境动态匹配是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政府的内在要求

(二)建设动态性党政关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三)建设动态性党政关系是政府提高运行效率的内在要求

二、建设学习型政党--党政关系动态构建实现途径之一

(一)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必由之路

(二)学习型政党建设目标、核心及内容诠释

(三)以学习型政党建设促进党政关系的动态构建

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和案例

(一)常州经验

(二)大连经验

四、建设学习型政府--党政关系动态构建实现途径之二

(一)建设学习型政府是政府创新的必由之路

(二)学习型政府建设目标、内容及特征诠释

(三)以学习型政府建设促进党政关系的动态构建

五、学习型政府建设的经验与案例

(一)以内部组织学习为主的江苏学习型政府建设

(二)以学习战略实现城市价值的大连学习型政府建设

六、以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政府建设促进党政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发布时间: 2005-06-14

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分开的历史考察及新型党政关系展望[D]. 曾宁.辽宁师范大学2017
  • [2].党政关系视角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D]. 孙志明.中共中央党校2005
  • [3].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研究[D]. 卢文华.中共中央党校2006
  • [4].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 宋林霖.吉林大学2007
  • [5].建设有中国特色党政关系的理论思考[D]. 王磊.中共中央党校2002
  • [6].1912-1931年国民党湖南省级党组织研究[D]. 郑旗.湖南师范大学2013
  • [7].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机制研究[D]. 季冬晓.山东大学2014
  • [8].新形势下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 丁伟.中共中央党校2014
  • [9].论执政党的组织结构对党政关系的影响[D]. 金红.复旦大学2009
  • [10].中国共产党党组政治研究[D]. 胡德平.复旦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现代中外政党—国家关系研究[D]. 刘靖北.华东师范大学2003
  • [2].中国共产党执政机制研究[D]. 王建军.中共中央党校2004
  • [3].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D]. 熊辉.中共中央党校2005
  • [4].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D]. 卢希望.中共中央党校2005
  • [5].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研究[D]. 张建德.山东大学2003

标签:;  ;  ;  

党政关系动态构建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