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学习的实用研究 ——系统设计、工具开发和实践分析

协同学习的实用研究 ——系统设计、工具开发和实践分析

论文摘要

信息技术对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学习提供了自主性与社会合作的更多可能性。传统的学习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信息联通环境下的信息一知识的转化、个体一群体的交互机制、情感与文化价值对富技术状态下的学习影响等问题。协同学习理论对学习过程中信息与知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辨析,提出了技术条件下的学习机制与关键要素,提供了一种宏观视野(学习整体场域)下具有微观可操作性的精巧分析框架,为有效的教学模式设计与教学环境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协同学习理论,信息化教学环境应该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协同环境与工具支持。本文将对协同学习的理论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构建协同学习理论支撑下的协同学习环境,并初步探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模式,通过基于协同学习环境下的教学实证研究验证协同学习理论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具体研究思路为,以构建协同学习软件系统为目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理论探究,通过“理论探索——技术映射——系统开发——应用实践”的多次迭代,在不断改进软件制品的同时完善协同学习理论,最终实现系统的实践应用。全文共分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通过合作、协作、学习共同体等相关概念辨析,界定协同学习,确定协同学习的特点及与其他类似概念的区别,并阐述理论依据为后续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第二部部分,从软件系统设计角度出发,深度剖析已有的协同学习相关理论成果,引入“工作记忆”概念、纳入“迭代反思”原理,改进原有的协同学习元模型和协同学习原理;确立并细化协同学习过程三个阶段,完成协同学习过程的技术映射。第三部分,在阐述协同学习系统设计依据和原则的基础上,对协同学习系统进行基本架构构建和流程设计,并对面向协同学习各阶段的学习工具进行逐一分析。同时提出了构建协同学习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即学习工具与系统的耦合及学习工具间的数据传输,最后通过定义学习工具基本结构及数据传输规范,解决了系统构建的技术问题。第四部分,根据以上对系统的设计,在阐述开发技术架构的同时,实现了协同学习系统(SLTK)的后台管理模块、协同学习工具集和前台学习模块。第五部分,记录了协同学习系统(SLTK)分别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开展的两轮实践过程。针对第一轮实践失败,在分析其主客观原因的同时,对系统功能和教学设计做出了改进。而后开展第二轮实践,通过学生的参与、精细化的教学设计、系统功能的完善保证了此次实践的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协同学习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团队研究接力
  • 二、知识时代对协同学习系统的渴求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协同学习理论
  • 二、协同学习系统和工具套件
  • 三、相关学习系统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架构
  • 一、研究过程
  • 二、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协同学习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协同学习相关概念辨析
  • 一、合作、协作和协同
  • 二、学习共同体和协同学习
  • 三、CSCW、CSCL和CSSL
  • 四、小结
  • 第二节 协同学习的理论依据
  • 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加工维度
  • 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联通维度
  • 三、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协同学习系统的分析
  • 第一节 协同学习元模型
  • 一、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
  • 二、价值场——文化场
  • 三、协同学习元模型技术解析
  • 第二节 协同学习原理
  • 一、学习中的反思和迭代
  • 二、协同学习原理技术解析
  • 第三节 协同学习过程三段论
  • 一、学习过程的技术映射
  • 二、协同学习之信息汇聚
  • 三、协同学习之思维融通
  • 四、协同学习之知识建构
  • 第四章 协同学习系统的设计
  • 第一节 协同学习系统的设计背景
  • 一、协同学习空间的构建
  • 二、协同学习系统的技术隐喻
  • 三、协同学习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二节 协同学习系统的构建
  • 一、系统整体架构
  • 二、协同学习流程设计
  • 三、系统构建的关键问题
  • 第三节 协同学习工具集
  • 一、信息汇聚阶段工具
  • 二、思维融通阶段工具
  • 三、知识建构阶段工具
  • 第四节 学习工具开发规范
  • 一、学习工具基本结构
  • 二、学习工具与系统的耦合
  • 三、学习工具间的套接
  • 第五节 学习工具间数据传输规范
  • 一、活动流规范(Activity Stream)
  • 二、学习印迹(Learning Footprints)
  • 第五章 协同学习系统的实现
  • 第一节 协同学习系统的开发规则和技术路线
  • 一、开发规则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节 系统后台管理模块的实现
  • 一、用户管理
  • 二、学习工具管理
  • 三、教学主题管理
  • 四、学习资源管理
  • 第三节 协同学习工具集的开发
  • 一、信息汇聚阶段之问题收集工具
  • 二、信息汇聚阶段之文本标注工具
  • 三、思维融通阶段之投票工具
  • 四、知识建构阶段之Wiki
  • 第四节 系统前台学习模块的实现
  • 一、主题模块的实现
  • 二、学习活动流程的实现
  • 第六章 协同学习系统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协同学习系统应用分析框架
  • 一、基于协同学习系统的教学设计
  • 二、协同学习系统的应用设计
  • 第二节 协同学习系统实践应用与效果分析
  • 一、第一轮实践应用与效果分析
  • 二、设计修改
  • 三、第二轮实践应用与效果分析
  • 四、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三、下阶段工作
  • 附录Ⅰ:Learning Footprints元素定义
  • 附录Ⅱ:协同学习教学设计表
  • 附录Ⅲ:协同学习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Ⅳ:学习数据呈现页面
  • 参考文献
  • 英文部分
  • 中文部分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云计算的协同学习平台设计与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20(36)
    • [2].协同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师自主发展[J]. 黑河学院学报 2020(08)
    • [3].协同学习在《网络搭建与应用》的实践思考[J]. 中国新通信 2018(23)
    • [4].基于慕课的协同学习模式探索[J]. 教育现代化 2019(82)
    • [5].网络高等教育协同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继续教育 2018(01)
    • [6].基于协同学习的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机制构建[J]. 中国成人教育 2017(23)
    • [7].基于移动互联环境的自主协同学习模式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6(12)
    • [8].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实践特征探究[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7(03)
    • [9].协同学习,建构有效教学环境[J]. 新教师 2020(08)
    • [10].如何开展班级线上小组协同学习[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09)
    • [11].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开展协同学习[J]. 广西教育 2018(41)
    • [12].浅谈以微型学习共同体为载体的语文协同学习[J]. 小学教学参考 2017(07)
    • [13].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J]. 基础教育课程 2017(11)
    • [14].“协同学习”的意涵及其设计[J].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7(01)
    • [15].“微共体”协同学习构建主动、互动、灵动的初中科学课堂——以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火山与地震”为例[J].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7(Z1)
    • [16].如何在小组中实现协同学习[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09)
    • [17].协同学习促提升 思维碰撞促理解[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08)
    • [18].小学科学“协同学习”的有效策略构建探究[J]. 内蒙古教育 2016(36)
    • [19].“读书表达”育文化[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09)
    • [20].试论小学数学课外协同学习中班级QQ群的运用[J]. 中华少年 2017(10)
    • [21].“微共体”协同学习经验——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 教育 2017(22)
    • [22].初中科学协同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教学参考 2017(17)
    • [23].协同学习:策略与妙用[J]. 新课程(综合版) 2017(06)
    • [24].依托“协同学习”为学生搭建学习舞台[J]. 现代教学 2015(17)
    • [25].“协同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以《相等的分数》一课为例[J]. 现代教学 2015(17)
    • [26].协同学习理论与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浅探[J]. 考试周刊 2009(50)
    • [27].基于需要的协同学习——听张齐华老师《植树问题》一课有感[J]. 教育视界 2020(29)
    • [28].数学教学中实施协同学习的策略初探[J]. 教育科学研究 2018(12)
    • [29].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特征解读[J]. 中国成人教育 2017(21)
    • [30].基于松散条件下协同学习的中文微博情感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08)

    标签:;  ;  ;  ;  ;  

    协同学习的实用研究 ——系统设计、工具开发和实践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