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建华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摘要:目的探析老年痴呆患者使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共收治72例老年痴呆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盐酸多奈哌齐;老年痴呆;临床疗效
老年痴呆是一种以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为主要特征表现的神经系统进行性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丧失及精神行为的异常。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年化社会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多奈哌齐作为一种高度选择性的长效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脑内乙酰胆碱的降解和自由基的产生,增加大脑皮层胆碱的水平,有效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共收治72例老年痴呆患者,入院对患者进行统一检查,其结果满足由美国国立神经疾病研究院以及脑卒中与老年性痴呆相关疾病协会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其他痴呆类型的诊断标准。本次研究对象中不包含因肿瘤、外伤、交通性脑积水而引起的痴呆、有严重内科疾病且精神行为严重受损的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晓,并全部自愿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并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将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76.37±3.70)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3例,平均年龄(77.21±3.6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药物(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02)治疗,对于老年患者老说,首次使用药物的剂量为5mg/次,并且口服1次/d,此药物应在患者睡前进行,并且患者治疗疗效为1个月,并且患者在医嘱的情况下,可进行相应剂量的增加,最大剂量不得超过10mg。
2结果
2.1MMSE评分
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MMSE评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个月和随访1年三个时间段,其中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月的MMSE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一年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分值变化
2.3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7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该组人数的11.1%。其中有1例失眠、1例全身乏力、1例头晕、1例皮疹,予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缓解。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该组人数的19.4%。其中有2例恶心、2例全身乏力、1例失眠、1例皮疹、1例头晕,予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缓解。据随访资料显示,两组患者的尿常规、血常规、心电图检查、血生化均未见明显异常。
3讨论
痴呆属于持续性、获得性的智能障碍,主要由脑障碍导致,主要分为老年性、血管性与混合性三类痴呆症状,对于老年性痴呆患者,主要表现为脑内胆碱神经元损伤,胆碱能系统主要支持人的记忆功能,是人体的神经传递系统。由于老年性痴呆的乙酰胆碱水平明显减少,打乱递质功能,主要引起认知功能障碍、记忆障碍。由于人体胆碱能系统逐渐减退,可能发生某些症状与行为。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有效改善人体的胆碱能系统,而盐酸多奈哌齐属于新型碱酯酶抑制剂,具有可逆性作用,对中枢神经具有特异性抑制,增加受体的乙酰胆碱量,提升老年性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外周不良反应发生率。
血管性痴呆主要由于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引起的认知损害综合征,针对血管性痴呆,临床尚未明确病因,主要由于缺血原因,引起脑内的胆碱递质减少,导致神经元缺陷。由于脑动脉闭塞、狭窄,降低了脑组织的灌注流量,减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减少代谢率,导致思维缓慢,对患者认知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主要在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有效改善血管损伤,然而目前尚无明确药物改善血管性痴呆,通过本组实验就证明这一点。
总之,通过本组实验得知,针对老年痴呆患者,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可有效改善部分混合性、老年性痴呆的认知功能,但无法改善血管性痴呆。
参考文献:
[1]杨红,朱德生.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3,16(8):853-856.
[2]黄立志,付叶水,李毅.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11,13(10):124-125.
[3]杨红,朱德生.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B):853-856.
[4]李爱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8):1423,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