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及其后进入者策略研究

技术标准及其后进入者策略研究

论文摘要

由于高通公司的成功经验,以及中国企业在技术标准上受制于人的DVD案例,从中国政府到企业无不梦想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中国企业非常渴望拥有标准,不断尝试在各种产品上提出自己的技术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很多技术标准,尤其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行业协会制定的技术标准以及我们耳熟能详的ISO9000质量认证标准,都是作为公共品出现,由政府来制定并进行强制或者推荐使用,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制定这些标准的目的都是为了各企业能够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来达到规模经济效益。为什么高通公司的CDMA技术标准和以飞利浦为首的6C联盟能够对技术标准进行收费?作为后进入者,大唐所制定的TD—SCDMA标准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需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才能使大唐的技术标准获得成功?大唐模式是否是技术标准的后进入者的唯一模式?这些都是本文作者始终思考的问题,也是引起本研究开展的动机。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的结合,尤其是基本专利的结合,导致只要符合该技术标准的任何产品都需要对基本专利进行付费。基本专利成为其他厂商进入技术标准的壁垒,明确本文所讨论的技术标准是融合了基本专利的技术标准。在基本专利的微观层面,讨论了一流的企业为什么做标准。单个专利的价值难以实现,绝大多数的专利是没有价值的。而专利和技术标准的结合,出现了基本专利。一流的企业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将自己的专利融入到技术标准形成基本专利或者通过交叉许可他人的专利,通过对基本专利的占有实现对被许可企业的收费。一流的企业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实现对基本专利的控制,将市场之间的竞争改变为市场内的竞争。技术标准持有人不仅通过技术标准许可获益,而且通过产量竞争或者芯片等核心产品的生产来影响产业的结构和绩效。由于技术标准具有网络外部性,具有自然垄断特性,但技术标准的竞争存在国家、经济利益,在一个产业内经常是多个技术标准共存。我们通过构建技术标准的钻石模型,以生产要素来解释企业是否具备制定技术标准的能力;以需求条件来解释技术标准如何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并取得一定的用户基数;以企业的战略和竞争对手来分析技术标准企业在竞争中所采取的战略,如:企业联盟、技术标准开放等;以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来分析技术标准所涉及的各产业是否有竞争力,是否能使技术标准尽快得到完善;政府在技术标准中应有的角色,以及机会对技术标准制定的影响。我们认为对于技术标准来说,各要素之间同样是相互影响,缺一不可。通过分析各国的移动通信案例来实证技术标准的钻石模型。我们认为钻石模型的各要素都非常重要,只不过在特定的条件下、不同的案例中显的有所区别。以高通公司为例,机会角色同样重要,如果高通公司的CDMA专利不是3G技术所必须使用的基本专利的话,爱立信等企业制定的3G标准就不会向高通公司倾斜,高通公司作为移动通信标准的后进入者难以成为标准之王。我们国家有大量的企业介入标准制定,但多是后进入者,因此研究后进入者如何参与技术标准的竞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技术标准竞争存在技术标准之间的竞争和技术标准内的竞争,大唐模式是后进入者参与技术标准之间竞争的一个案例,我们结合钻石模型和大唐技术标准的案例进行分析,认为没有政府的支持,大唐模式难以成功,因此我们认为政府支持成为大唐案例中钻石模型的关键要素,我们提出政府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但我们认为大唐的技术标准是个特例,我们国家的企业制定的技术标准不可能都让政府来支持,更多的要依赖企业自身的能力,参与技术标准内的竞争,也就是基本专利的竞争,由跟随一部分原创一原创,来逐渐提高基本专利的比重,最终实现技术标准的主导,依靠市场力量和政府应有的支持来获得技术标准的赶超,我们认为华为和中兴的模式更具有普适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问题的引出
  • 0.2 研究思路、方法及章节分部
  • 0.3 创新点
  • 1 技术标准的相关理论
  • 1.1 标准的定义
  • 1.2 标准化
  • 1.3 标准的形成
  • 1.4 技术标准的定义
  • 1.5 知识产权
  • 1.6 专利权的起源
  • 1.7 专利权的定义
  • 1.8 技术标准是一种公共产品
  • 1.9 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的冲突
  • 1.10 技术标准和专利权之间的冲突
  • 1.11 技术标准首先在电信领域融合了知识产权
  • 1.12 GSM标准出现后,技术标准被知识产权覆盖
  • 1.13 基本专利形成技术标准进入壁垒
  • 1.14 本文所研究的技术标准
  • 2 技术标准的文献综述
  • 2.1 专利许可方式
  • 2.2 专利许可理论
  • 2.3 技术标准许可
  • 2.4 技术标准具有自然垄断性
  • 2.5 技术标准的竞争
  • 2.6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及本文研究的价值
  • 3 技术标准的价值研究
  • 3.1 技术标准使专利的价值得以更好的体现
  • 3.2 技术标准弱化了专利的生命周期
  • 3.3 技术标准许可与专利许可的联系和区别
  • 3.4 技术标准许可收费涉及整个产业链条
  • 3.5 技术标准使市场之间的竞争变为市场内的竞争
  • 3.5.1 通过相关产品的销售进行产量竞争
  • 3.6 技术标准与基本专利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 3.6.1 GSM标准的基本专利分布与市场绩效
  • 3.6.2 CDMA标准的基本专利分布与市场绩效
  • 3.6.3 基本专利在技术标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4 技术标准的自然垄断与竞争
  • 4.1 技术标准具有自然垄断特性
  • 4.2 技术标准难以限制竞争
  • 4.2.1 巨大的经济利益
  • 4.2.3 国家利益之间的博弈
  • 4.3 技术标准理论的钻石模型
  • 4.3.1 理论基础
  • 4.3.2 技术标准的钻石模型
  • 5 技术标准竞争的国际经验比较
  • 5.1 欧洲GSM技术的经验借鉴
  • 5.1.1 统一欧洲各国市场,扩大了市场容量
  • 5.1.2 欧盟首先为GSM技术的发展预留了频带
  • 5.1.3 为了保证竞争,GSM技术从一开始就具备开放性
  • 5.1.4 GSM技术标准一开始就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 5.1.5 GSM技术标准的成功经验分析
  • 5.2 日本经验借鉴
  • 5.2.1 技术标准只在日本国内得到应用
  • 5.2.2 日本技术标准的成功经验分析
  • 5.2.3 提早的国内需求促使日本在WCDMA上占据优势
  • 5.3 韩国经验借鉴
  • 5.3.1 使用其他有技术前景的标准,通过构造自己的产业链,来获得完整的技术优势
  • 5.3.2 韩国经验分析
  • 5.4 美国经验借鉴
  • 5.4.1 美国市场被分割,导致市场初期无法形成自己的技术标准
  • 5.5 美国高通经验借鉴
  • 5.5.1 机会角色起了重要作用
  • 5.5.2 企业战略是高通能抓住各次机会
  • 5.5.3 技术先进
  • 5.5.4 为了争取关键的市场,制定不同的许可费率
  • 5.5.5 延伸专利协议,导致被许可对象持续付费
  • 5.5.6 对新技术厂商进行收购,来保证领先地位
  • 5.5.7 掌握对手专利,强迫对手向自己的技术标准倾斜
  • 5.5.8 设立风险投资资金推动产业发展
  • 6 后进入者策略研究
  • 6.1 后进入者的概念及特点
  • 6.2 在位者与先动优势
  • 6.3 后发优势
  • 6.4 技术的不连续给技术标准后进入者的新的赶超机会
  • 6.5 TD-SCDMA标准钻石模型分析
  • 6.5.1 大唐的实力远弱于其他竞争对手
  • 6.5.2 大唐TD-SCDMA标准处于后发劣势
  • 6.5.3 标准成熟度也低于另外两个标准
  • 6.5.4 TD-SCDMA标准专利数量也低于欧美厂商
  • 6.5.5 运营商态度曖昧、市场需求不明朗
  • 6.5.6 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
  • 6.5.7 通信设备制造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 6.5.8 大唐的技术标准在数据传输上具有极大的优势
  • 6.6 竞争对手所采用的战略
  • 6.6.1 通过专利阻截
  • 6.6.2 降低技术标准许可费用
  • 6.6.3 游说中国政府对WCDMA技术的支持
  • 6.7 基于钻石模型分析,政府角色成为最关键要素
  • 6.7.1 政府必须采取明确的支持态度
  • 6.7.2 以产业联盟推进TD-SCDMA产业化
  • 6.8 直接参与技术标准之间的竞争,后进入者难以承担投入
  • 6.9 技术标准内的竞争模式
  • 6.9.1 中兴和华为模式
  • 6.9.2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构建产业影响力
  • 6.9.3 积极参加各种知识产权组织
  • 6.9.4 政府应该积极支持企业参与技术标准内的竞争
  • 6.9.5 跟随—部分原创—原创更具有普适性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美国高通公司大事记
  • 2 TD-SCDMA诞生背景
  • 4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产3G将有高速上传技术标准 2008年有望提升10倍[J]. 涟钢科技与管理 2008(02)
    • [2].技术标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J]. 涟钢科技与管理 2010(05)
    • [3].技术标准的有效性管理[J]. 珠江现代建设 2013(03)
    • [4].采购技术标准的构建与应用[J]. 门窗 2019(20)
    • [5].技术标准,是遵从、参与还是引领?[J]. 金融经济 2018(23)
    • [6].采购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的区别与应用[J]. 中国标准化 2017(07)
    • [7].高科技产业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7(10)
    • [8].技术标准锁定:非效率分析与规制——与技术垄断比较视角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06)
    • [9].技术标准联盟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与专利筛选规则[J]. 科技与管理 2015(01)
    • [10].产业技术标准形成及战略实施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09)
    • [11].好课就是在构建生命交流的场域[J]. 语文学习 2016(12)
    • [12].技术标准锁定与技术创新中的市场失灵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13(09)
    • [13].专利型技术标准壁垒形成机制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13(29)
    • [14].振兴实体经济要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J]. 党政视野 2017(02)
    • [15].技术标准锁定与开源开放:一个文献综述[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6].中外童车技术标准对比研究[J]. 质量探索 2018(01)
    • [17].技术标准岂能乱用?[J]. 中国政府采购 2018(10)
    • [18].基于问题的技术标准监督方法研究[J]. 机电信息 2018(33)
    • [19].基于技术标准联盟的中俄高科技产业合作研究[J]. 求是学刊 2014(03)
    • [20].技术标准锁定、创新惰性和技术创新[J]. 中国科技论坛 2013(03)
    • [21].技术标准设定动因下的高技术企业专利开发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07)
    • [22].专利联盟与技术标准联盟的异同比较[J]. 商业时代 2012(24)
    • [23].基于非恒定影响的技术标准更迭与扩散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24].基于技术标准联盟的企业技术创新策略[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2)
    • [25].什么是技术标准[J]. 国防技术基础 2010(01)
    • [26].解决好透明度和技术标准问题[J]. 当代广西 2010(03)
    • [27].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编修机制及启示[J]. 现代教育技术 2010(05)
    • [28].技术标准联盟形成发展的障碍及对策分析[J]. 科研管理 2010(05)
    • [29].技术标准产业化途径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 2010(65)
    • [30].当代中国技术标准法律制度的确立与演进[J]. 学习与探索 2009(05)

    标签:;  ;  ;  ;  ;  ;  

    技术标准及其后进入者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