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汉代造型艺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代画像石,图案,象征,宇宙观
汉代造型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陆文莺[1](2018)在《汉代画像石图案的造型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图案在现代装饰设计表现民族性方面广为应用,文章通过对汉代画像石图案进行研究,探寻其在现代汉风装饰方面的应用价值。汉代画像石具有中国独特的造物思想和表现手法。文章将汉代画像石画像分类为故事类、场景类、图案类,对比较具有抽象和象征意义的图案类进行研究,对这些图案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分析,总结出汉代画像石图案具有平面、运动、缠绕的造型特点。(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8年08期)
崔翊升[2](2017)在《河南汉代陶楼造型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陶楼是一种陶制建筑明器,作为一种陶制陪葬品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盛行于注重孝道文化和崇尚厚葬之风的两汉时期。陶楼在全国各地均有出土,但以河南地区的陶楼数量最多且特征凸显。建国以来,河南地区发现大量的汉墓,并从中出土了数量庞大,类型丰富的陶楼。分布在河南省不同区域陶楼的造型风格,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与风俗习惯的差异也各有千秋。由于木结构建筑本身就不易保存,又历经千余年的风雨侵蚀,以至于汉代建筑的实物几乎荡然无存,所幸的是在一些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和墓室壁画中,尚留存有一些汉代建筑宏伟壮丽的风姿。可惜多是平面图像,难以全面客观地展示汉代建筑的风貌,而陶楼却以清晰、立体的形象客观地展现出了汉代建筑的艺术风采。这不仅是研究汉代建筑技艺的重要资料,也能够有力地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造型艺术的发展水平。本文首先研究了河南汉代陶楼在造型艺术方面的成就,包括构成形式、彩绘风格和雕塑技巧叁个方面,然后着重研究了河南汉代陶楼造型艺术特征,归纳、分析、总结出河南汉代陶楼造型特征的演化,如做工逐步由粗陋变得精致、装饰结构由简入繁、装饰风格逐渐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并且对河南汉代陶楼的艺术风格进行深入探析,主要包含注重“力”的平衡与稳定的惊险之美,富于节奏与变化的和谐与韵律之美,融情于景富于生活气息的盎然生气之美叁个方面,对河南汉代陶楼深沉雄大、壮丽威严的造型艺术风格进行深入探究;并深入剖析河南汉代陶楼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如陶楼中的均衡对称之美、重复渐变之美、和谐与对比之美。最后,对全文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陶楼虽然在全国均有出现,但河南地区的汉代陶楼最具有代表性,它对其他地区出土的陶楼造型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同时,兼容并蓄,对其他地区汉代陶楼的元素加以吸收,因此类型更加丰富、艺术风格也较为独特。总之,河南出土的汉代陶楼类型多样,集彩绘、模印、雕刻、雕塑艺术于一身,十分注重造型艺术,巧妙运用艺术表现语言和构成艺术形式,不愧是建筑技术与造型艺术的完美结合,把汉代艺术风格的雄浑博大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7-12-26)
王晓琴[3](2017)在《汉代四川画像砖的人物造型艺术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画像砖是中国古代砖室墓建筑中的砖刻艺术品,是一种具有装饰意义的建筑构件。通过对汉代画像砖人物造型手段进行分析,发现汉代画像砖在造型上具有人像局部刻画突出、人物组合造型透视正确及运用"大写意""正面律"等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装饰上采用灵动简练的装饰效果来突出人物形象等特点。汉代画像砖对我们树立民族自信,在当代设计领域中运用民族元素进行中国特色"创新",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7年03期)
罗丹[4](2016)在《汉代山东武氏祠画像石典型神仙形象造型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是中华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一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极具代表性的角色,并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由于汉代受到以儒家为主,道家为辅思想的影响,汉代统治者主张以孝治天下,对孝悌的极力推崇与汉人视死如生的思想导致了汉代社会厚葬之风盛行,从而使画像石作为汉代的代表性艺术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所谓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多出现在丧葬礼制性建筑中,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作为汉代艺术的代表,真实的记录了汉人的生活状态,是中国艺术史上的明珠,为我们研究汉代造型艺术提供了诸多资料。武氏祠地处汉代画像石的发源地之一——山东,位于嘉祥县纸纺镇武翟山村北,其画像石内容丰富,雕制精巧,取材广泛,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代画像石群。虽然从北宋欧阳修开始,对武氏祠画像石的研究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国内外有多人曾研究过武氏祠画像石,但以其典型神仙形象造型艺术作为出发点进行研究的并不多,因此,论文将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作为第一个部分,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背景、意义、研究该课题的目的以及对相关概念的定义、范围等。第二部分,从时代背景、宗教影响、地域因素、人文因素等几个方面论述武氏祠画像石产生的原因及其重要地位。第叁部分,通过对武氏祠典型神仙形象:伏羲、女娲、西王母与河南南阳、四川郫县、江苏徐州等地区同时期画像石的比较,得出武氏祠画像石神仙造型风格及其特征。第四部分,经过以上的研究,讨论武氏祠神仙造型艺术对今天中国画造型艺术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期刊2016-12-05)
李文君,李国新[5](2016)在《汉代玉蝉造型艺术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又一艺术高峰时期,玉蝉属于汉代玉器题材的一种,同时又作为丧葬玉器在汉代上层阶级使用,这与蝉蛰而复出的生物习性有关,正应合了汉代希望灵魂不灭、死而复生的生死观。这一时期的玉蝉器型规整、刀法犀利简洁、锋棱毕露、线务洗练、雕琢有力,为后人所推崇。是汉代器物造作闪亮的一抹,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个亮点。(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6年20期)
王兴华,姜怡翔,王伟[6](2016)在《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总结归纳了汉代造型艺术的创造法则与审美取向。我们可以通过对汉代造型规律的认识来把握中国艺术的造型规律,探索当下中国画发展道路。(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6年08期)
王森[7](2016)在《汉代凤鸟纹瓦当造型艺术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瓦当的艺术造型纹样众多,是中国瓦当艺术发展的盛期。这一时期瓦当主要可分为文字瓦当与图案瓦当。在众多的图案瓦当造型中,凤鸟纹瓦当最为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本文从造型艺术的角度出发,以造型样式、艺术特征及审美源流等方面对汉代凤鸟纹瓦当的造型艺术语言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6年07期)
项德娟[8](2016)在《关于汉代画像石砖的造型艺术特征对中国现代人物画创作的借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国时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其中汉代画像石砖作为一种独特的石刻绘画艺术,是汉代艺术中最为璀璨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以简练的线条语言,极具形式美感的构图格局,夸张变形的造型,塑造出雄浑、博大、古拙的画像石艺术,彰显了汉代的大国气度。(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6年05期)
苏兆伟[9](2016)在《论汉代骏马造型艺术的形式语言》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骏马艺术作品类型主要有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陵墓石刻、青铜制品、玉器制品等材料形式,其图像艺术具有简、整、圆、拙、势的特点。反映了汉代特定的文化观念和审美风尚。(本文来源于《东方论坛》期刊2016年02期)
崔翊升,杨絮飞[10](2015)在《屋檐上的精灵——汉代瓦当造型艺术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陶——土火融合之精灵,人类首次创造出的自然界所没有的一件物品。西周时期,瓦当的出现,则使人类的建筑脱离了"茅茨土阶"的阶段,是人类居住环境方面的一次伟大革命,揭开了中国建筑史的新篇章。西汉代秦,大兴土木,极尽奢华,比秦有过之而无不及。瓦当艺术盛及两汉,汉代瓦当数量极多且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出土,出现了图案瓦当、图像瓦当和文字瓦当,是研究图案和图像等装饰艺术、书法和篆刻艺术以及模印艺术的宝藏。(本文来源于《美术界》期刊2015年10期)
汉代造型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陶楼是一种陶制建筑明器,作为一种陶制陪葬品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盛行于注重孝道文化和崇尚厚葬之风的两汉时期。陶楼在全国各地均有出土,但以河南地区的陶楼数量最多且特征凸显。建国以来,河南地区发现大量的汉墓,并从中出土了数量庞大,类型丰富的陶楼。分布在河南省不同区域陶楼的造型风格,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与风俗习惯的差异也各有千秋。由于木结构建筑本身就不易保存,又历经千余年的风雨侵蚀,以至于汉代建筑的实物几乎荡然无存,所幸的是在一些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和墓室壁画中,尚留存有一些汉代建筑宏伟壮丽的风姿。可惜多是平面图像,难以全面客观地展示汉代建筑的风貌,而陶楼却以清晰、立体的形象客观地展现出了汉代建筑的艺术风采。这不仅是研究汉代建筑技艺的重要资料,也能够有力地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造型艺术的发展水平。本文首先研究了河南汉代陶楼在造型艺术方面的成就,包括构成形式、彩绘风格和雕塑技巧叁个方面,然后着重研究了河南汉代陶楼造型艺术特征,归纳、分析、总结出河南汉代陶楼造型特征的演化,如做工逐步由粗陋变得精致、装饰结构由简入繁、装饰风格逐渐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并且对河南汉代陶楼的艺术风格进行深入探析,主要包含注重“力”的平衡与稳定的惊险之美,富于节奏与变化的和谐与韵律之美,融情于景富于生活气息的盎然生气之美叁个方面,对河南汉代陶楼深沉雄大、壮丽威严的造型艺术风格进行深入探究;并深入剖析河南汉代陶楼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如陶楼中的均衡对称之美、重复渐变之美、和谐与对比之美。最后,对全文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陶楼虽然在全国均有出现,但河南地区的汉代陶楼最具有代表性,它对其他地区出土的陶楼造型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同时,兼容并蓄,对其他地区汉代陶楼的元素加以吸收,因此类型更加丰富、艺术风格也较为独特。总之,河南出土的汉代陶楼类型多样,集彩绘、模印、雕刻、雕塑艺术于一身,十分注重造型艺术,巧妙运用艺术表现语言和构成艺术形式,不愧是建筑技术与造型艺术的完美结合,把汉代艺术风格的雄浑博大表现得淋漓尽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代造型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陆文莺.汉代画像石图案的造型艺术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8
[2].崔翊升.河南汉代陶楼造型艺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7
[3].王晓琴.汉代四川画像砖的人物造型艺术特点分析[J].四川戏剧.2017
[4].罗丹.汉代山东武氏祠画像石典型神仙形象造型艺术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
[5].李文君,李国新.汉代玉蝉造型艺术浅析[J].大众文艺.2016
[6].王兴华,姜怡翔,王伟.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6
[7].王森.汉代凤鸟纹瓦当造型艺术探究[J].中国陶瓷.2016
[8].项德娟.关于汉代画像石砖的造型艺术特征对中国现代人物画创作的借鉴研究[J].艺术品鉴.2016
[9].苏兆伟.论汉代骏马造型艺术的形式语言[J].东方论坛.2016
[10].崔翊升,杨絮飞.屋檐上的精灵——汉代瓦当造型艺术探究[J].美术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