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哥特”一词代表着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并且逐渐扩展到了各个艺术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中世纪复古风格的艺术特色,随之派生出哥特式建筑、国际哥特式绘画,哥特小说(黑暗小说)、现代“哥特式”电影和“哥特”音乐(以哥特式摇滚为主)。其中,哥特小说与“哥特式”电影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渗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成为现代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哥特式”作为一种艺术风格能在现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绝非偶然。它适应着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势——人的非理性(感性)对理性的质疑、人对自我生存价值的质疑和人在现实世界中对信仰的质疑发展着。而这类质疑从哥特式小说到“哥特式”影音图像,都已鲜明的表现出与其它风格不同的特征和精神。本文以哥特小说经典之作(《奥多芙的神秘》、《僧侣》、《德拉库拉》等)和脍炙人口的“哥特式”影片(《剪刀手爱德华》、《夜访吸血鬼》、《吸血惊情四百年》、《断头谷》等)为例,来阐述现代“哥特式”作品所表现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当人类面对巨大、超自然的那些自身无法解释的事物时,从中体悟到的从感官到心理的恐惧,上升为一种被解脱的愉悦之感。在文艺上,“哥特式”艺术作品通过“魔鬼”形象来营造恐怖氛围;通过“贵族”情结体现人物形象的高贵精神;通过作品中主人公的“孤独感”来表达人性中最美好的信念;通过“暴力”因素传达作品中的悲剧色彩。在美学上,“哥特式”精神是对传统美学中崇高理论的继续深入的探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09(01)
- [2].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2(02)
- [3].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2(04)
- [4].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2(10)
- [5].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3(01)
- [6].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09(11)
- [7].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1(02)
- [8].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1(04)
- [9].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2(11)
- [10].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3(04)
- [11].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3(11)
- [12].艺术作品选[J].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08(01)
- [13].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09(04)
- [14].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09(05)
- [15].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1(03)
- [16].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1(06)
- [17].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2(06)
- [18].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2(08)
- [19].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2(09)
- [20].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3(12)
- [21].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5(12)
- [22].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6(02)
- [23].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08(12)
- [24].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09(12)
- [25].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0(02)
- [26].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0(06)
- [27].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0(07)
- [28].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3(03)
- [29].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3(05)
- [30].教师艺术作品选[J]. 青年教师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