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从比较法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国传统法文化属伦理型法文化,这是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法律观念的最主要差别。职官管理法是我国古代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伦理对古代职官管理法影响深远,其影响表现为职官管理法伦理化或者称为儒家化,古代职官管理法具有伦理化特征。职官管理法的伦理化表现为以孝选官、以德考官、严惩不孝官吏、以德限权、重视官德建设以及官员等级特权的制度化、法律化等方面。儒家伦理自身的理性因素、小农经济的基础、宗法社会结构、一元化政治思想、政治权力的推动、人的价值的道德定位、特殊地理环境等特定因素综合构成职官管理法伦理化的文化成因。在儒家伦化的古代职官管理法中,积极面与消极面共存。在其中,存在泛道德主义的倾向,制度建设的滞后性,片面的家族主义思想,森严的社会等级观念,官本位的价值追求等负面因素;但对官吏孝德和官德的重视,对权力伦理限制的探索,对官吏一定程度的超家族情怀要求,对尊贤使能思想产生的合理社会流动与社会稳定等方面是古代行政管理的结晶,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闪现着对管理智慧,这些积极面对完善我国当前行政伦理法律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数据背景下儒家伦理文化的现代困境与疏解之道[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13)
- [2].从小群体到大社会:规则的转换与儒家伦理问题[J]. 民主与科学 2019(05)
- [3].儒家伦理文化的现代阐释及其对青年价值认同的意义[J]. 中国青年研究 2017(01)
- [4].“让”:儒家伦理中的分享与共同体建构[J]. 新东方 2016(06)
- [5].儒家伦理与“中式”制度均衡[J]. 东吴学术 2017(03)
- [6].人本原则:儒家伦理发展原则再论[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7(03)
- [7].从词源正义看儒家伦理形态论争——以德性、美德、德行三个概念为核心[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7(03)
- [8].儒家伦理发展原则探析[J]. 社会科学战线 2014(09)
- [9].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J]. 文教资料 2017(18)
- [10].儒家伦理的现代意义[J]. 长江丛刊 2018(01)
- [11].儒家伦理、国家民族观与权威认同的危机[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17(01)
- [12].儒家伦理学的特质[J]. 国际儒学论丛 2016(01)
- [13].论儒家伦理法的形上本性:理性抑或精神?[J]. 宁夏社会科学 2018(01)
- [14].文化自信与文化治理:传统儒家伦理的当代功用[J]. 学习与实践 2017(05)
- [15].“安”可否作为儒家伦理实践的判准?——从“女安则为之”谈起[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16].儒家伦理与企业家精神[J]. 商业文化 2017(20)
- [17].儒家伦理与市场伦理研究综述[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13)
- [18].论儒家伦理法的价值生态及其现代互动意义[J]. 云南社会科学 2011(04)
- [19].论儒家伦理对新加坡的影响[J]. 东南亚纵横 2008(09)
- [20].儒家“仁”之伦理不同于关怀伦理——从“仁”和“礼”的关系来解释[J]. 学理论 2017(11)
- [21].角色与关系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吗?——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献疑[J]. 思想与文化 2019(01)
- [22].儒家伦理管理思想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J]. 长江丛刊 2019(24)
- [23].《喻世明言》中儒家伦理观念的时代特征[J]. 青年文学家 2015(24)
- [24].儒家伦理的宗教性思考[J]. 才智 2014(09)
- [25].实化意念 知行合一——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下勾勒儒家伦理之特质[J]. 理论界 2019(10)
- [26].《乾凿度》:儒家伦理观的易学表述[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7].评《轴心时期的儒家伦理》[J]. 国际汉学 2009(02)
- [28].儒家伦理课程对现代文化价值观的形塑:新加坡的经验与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 2014(06)
- [29].从熟人社群到法治社会——儒家伦理视野中的熟人社群特征及衰败之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09(33)
- [30].简析新加坡对儒家伦理的学习及启示[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