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分离小波变换论文-王婷,胡若澜

不可分离小波变换论文-王婷,胡若澜

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可分离小波变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外图像,小波框架变换,图像融合,目标检测

不可分离小波变换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胡若澜[1](2014)在《基于方向可调的不可分离小波框架变换图像融合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杂的中长波红外图像的特点,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可调的不可分离小波框架变换红外图像融合检测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不可分离小波变换分解,提取两幅图像的低频和高频,分别对高频和低频信息进行融合,并用逆变换重构成融合后的图像。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目标检测得出最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优于仅用长波或中波红外图像的目标检测。(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4年07期)

孙淑一,詹强[2](2014)在《基于不可分离小波框架变换的图像融合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可分离小波框架变换为依托,对两个传感器在同一时刻获取的同一场景的图像进行融合。首先,对各原图像进行不可分离小波框架变换(NWF);然后,根据变换后系数计算图像的对比度量测,融合处理为基于对比度量测的系数选取过程,并对选取后的系数进行一致性校验;最后,对组合后的系数进行NWF逆变换,得到融合后的图像。(本文来源于《飞机设计》期刊2014年02期)

孙李辉,李俊山,卢美玲,张雄美[3](2013)在《采用冗余提升的不可分离小波变换的点扩散函数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点扩散函数估计(Point Spread Function,PSF)不准确导致在气动退化图像盲复原处理后易造成振铃效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SF估计方法,并将之应用于气动退化图像的复原处理中。具体做法是:构建平移不变的非下采样小波变换(NSWT),从而使之更易于处理图像奇异信息;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和点扩散函数方差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冗余提升NSWT的PSF估计方法;最后,将之应用于气动退化图像的盲复原中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后的PSF估计方法复原后的图像振铃效应等伪像程度显着减轻,图像质量明显改善,从而验证了构建的平移不变NSWT及改进PSF估计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光与控制》期刊2013年10期)

杨永刚[4](2007)在《基于不可分离二维小波变换的视频编码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波变换由于具有时频局域特性,所以一直是图像压缩编码研究的热点。目前有很多优秀的编码方法如EZW,SPIHT,SPECK,EBCOT等。JPEG2000将EBCOT编码纳为标准,不仅具有良好的压缩性能,而且具有如渐进传输、基于感兴趣区域编码(ROI)等扩展特性。虽然小波变换在图像编码中被广泛应用,但在视频压缩领域却相对滞后。目前也有很多学者正致力于小波变换在视频编码领域的研究。MPEG-4将小波变换应用于该标准,进行基于对象的编码。可以预见,随着更优秀的编码方案的出现和硬件水平的提高,小波变换必将广泛应用于视频压缩编码领域。目前小波视频压缩的研究主要包括针对更好的压缩效果和良好的可扩展特性,主要有叁个分支:OBMC+DWT,DWT+MC,3D-DWT。这叁种方案各具有自身的优势。本论文仅对前两种二维的情况进行研究。纯二维小波变换因为不区分方向性,可以利用各方向的像素对当前像素进行预测和更新,所以在编码中相比可分离小波变换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不可分离小波变换应用于图像压缩,目前也有一些研究成果。本论文将基于APDICSF内插滤波器的不可分离二维提升小波变换和相应二叉树SPIHT编码应用于视频序列压缩。首先构造了OBMC+DWT视频编码器,通过实验为I帧和P帧分别选择了合适的滤波器,与可分离情况下的编码结果进行了实验比较;接着构造了DWT+MC,即小波域运动补偿编码器。利用纯二维小波变换的方向特性,给出了两种小波域运动补偿方法。并通过实验,给出了低频子带的最优运动搜索范围和高频子带的精细搜索范围,最后也与可分离二维小波域运动补偿进行了实验比较。(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7-05-01)

王金伟,刘光杰,戴跃伟,王执铨[5](2007)在《基于3维提升可分离小波变换的图像水印方案(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鲁棒水印技术通常被用于版权保护和所有权声明等目的。许多提出的水印方案通常把水印嵌入在变换域内,如2维的DFT域、DCT域和DWT域以及3维的DCT域、WT域。前3个域主要被用于2维的图像载体,而后2个域主要被用于3维的视频载体和3维的图像载体。在本文中,一种基于3维提升可分离小波(3-D SWT)的灰度图像水印方案被提出。首先,通过之字扫描把灰度图像分解为3维的图像序列,然后使用3-D SWT变换这些图像序列。同时通过相对熵理论证明了3-D SWT变换系数符合广义高斯分布。为了平衡鲁棒性和不可感知性,新的适用于3维的人类视觉模型被重构并用于调整水印的嵌入强度。在水印的检测方面,最优检测器实现水印的盲检测。实验表明本方案对各种攻击是强鲁棒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才德,严瑛白,金国藩[6](2006)在《光学可分离小波变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进光学小波变换,提出了光学可分离小波变换的概念。通过对光学小波变换的必要条件进行分析,采用层迭算法和二维可分离小波变换构造方法计算出了尺度和小波函数的二维离散近似序列。将新的母小波引入到光学小波变换中,获得了光学可分离小波变换。通过与现有光学小波变换及二维可分离离散小波变换进行比较说明了其优点。(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2006年02期)

李振华,敬忠良,孙韶媛,刘刚[7](2005)在《基于不可分离小波框架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多聚焦图像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可分离小波框架(NWF)变换的融合算法:首先,对各原图像进行NWF变换;然后,根据变换后系数计算图像的对比度量测,融合处理为基于对比度量测的系数选取过程,并对选取后的系数进行一致性校验;最后,对组合后的系数进行NWF逆变换,得到融合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多聚焦图像融合问题.(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不可分离小波变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不可分离小波框架变换为依托,对两个传感器在同一时刻获取的同一场景的图像进行融合。首先,对各原图像进行不可分离小波框架变换(NWF);然后,根据变换后系数计算图像的对比度量测,融合处理为基于对比度量测的系数选取过程,并对选取后的系数进行一致性校验;最后,对组合后的系数进行NWF逆变换,得到融合后的图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可分离小波变换论文参考文献

[1].王婷,胡若澜.基于方向可调的不可分离小波框架变换图像融合检测方法[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4

[2].孙淑一,詹强.基于不可分离小波框架变换的图像融合技术[J].飞机设计.2014

[3].孙李辉,李俊山,卢美玲,张雄美.采用冗余提升的不可分离小波变换的点扩散函数估计[J].电光与控制.2013

[4].杨永刚.基于不可分离二维小波变换的视频编码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

[5].王金伟,刘光杰,戴跃伟,王执铨.基于3维提升可分离小波变换的图像水印方案(英文)[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7

[6].才德,严瑛白,金国藩.光学可分离小波变换的研究[J].光学技术.2006

[7].李振华,敬忠良,孙韶媛,刘刚.基于不可分离小波框架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

标签:;  ;  ;  ;  

不可分离小波变换论文-王婷,胡若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