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胁迫因子对杜氏藻(Dunaliella)生长及其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海洋生物学
作者: 王培磊
导师: 张学成
关键词: 杜氏藻,乙酸,比例,氮源,柠檬酸铁,盐度,碳源,生长,胡萝卜素,叶绿素,脂肪酸,蛋白质含量,耐受性
文献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在人工控制和胁迫条件下,能大量积累β-胡萝卜素(占干重的10~14%),被公认为是生产β-胡萝卜素的理想天然资源。早在1966年,Massyuk就提出杜氏藻可作为产品化的β-胡萝卜素的来源。杜氏藻还含有约40%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与植物蛋白相似,可用作动物饲料蛋白源。杜氏藻在适宜的条件下具有很高的生物量产量,最高可达15-20g/(m2·d),大规模生产的平均水平亦可达到10-15g/(m2·d),高于大多数其它藻类的产量,因此,杜氏藻是一种很好的单细胞蛋白源。甘油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目前主要从石油中提取,其售价在3~5美元/Kg,但随石油资源的耗尽,其价格不断上涨,利用杜氏藻生产甘油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大量积累甘油的杜氏藻种类,在适当的条件下,其甘油含量可达干重的50%。综合提取胡萝卜素和甘油,可使甘油生产成本降至0.752美元/Kg,低于石油生产甘油的成本(0.88美元/Kg,1980年价格)。另外,杜氏藻有很宽的盐度适应范围,D.salina可在1%~35%的盐度范围内生长,是自然界最耐盐的真核生物之一,它是生物学工作者研究生物机体对高渗环境适应机制的模式生物。有鉴于此,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日本、西班牙、加拿大等国较早就开展了杜氏藻的形态、生理、生态和医学研究并投入生产和工业化养殖。我国具有漫长的海岸线(18000Km)和星罗棋布的内陆盐湖(仅1Km2以上的就有500多个),具有培养杜氏藻生产β-胡萝卜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C、N、P、Fe源及pH值是影响杜氏藻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明确杜氏藻对不同营养盐的吸收规律和杜氏藻生长的二阶段对营养盐种类和浓度的不同要求对优化杜氏藻培养基,提高生长速度,促进杜氏藻和β-胡萝卜素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乙酸、C、N、P比例、氮盐、铁盐、磷盐、盐度、碳盐对杜氏藻(Dunaliella)生长、色素积累和生化组成的影响,建立了杜氏藻对主要营养盐吸收利用的动力学方程,并研究了杜氏藻对氨((NH4)2CO3)毒性的耐受性。 主要结果是: ●对D.salina,乙酸调节pH值可明显促进生长。细胞密度最大值120×104cell/mL(pH≤8.5),β-胡萝卜素最大值102mg/g(pH≤8.0),叶绿素a含量达到104mg/g(pH≤8.5),三者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乙酸调节pH值还可以提高单不饱和脂肪酸18:1和多不饱和脂肪酸18:2ω6的含量。蛋白含量随pH升高而提高;对D.parva,乙酸调节pH值对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也不能提高β-胡萝卜素含量,但明显提高叶绿素a含量,最大值达144mg/g(pH≤9.0),还可提高蛋白含量,达到33.5%(pH≤9.0)。 ●D.salina OUN04最大细胞密度114.2×104cell/mL、最大β-胡萝卜素含量100.4mg/g、最大叶绿素a含量144.6mg/g分别出现在C、N、P比例为12/1/0.05、12/2/0.1、12/1/0.05的处理组中,且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不同C、N、P比例对D.salina OUN04主要脂肪酸(16:0、18:1、18:2ω6)组成有显著影响;对D.salina OUN04蛋白含量也有显著影响,最大蛋白含量32.44%出现在6/1/0.05的处理组中,但与对照组(31.46%)差异不显著;D.salina OUN05最高细胞密度101.2×101cell/mL、最高β-胡萝卜素含量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环境因子对杜氏藻(Dunaliella)生长、β-胡萝卜素积累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第一节 乙酸对两种杜氏藻(Dunaliella)生长和细胞生化组成的影响
第二节 盐度对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和色素积累的影响
第三节 pH值对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和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讨论
第三章 营养盐对杜氏藻(Dunaliella)生长、β-胡萝卜素积累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第一节 不同氮源对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和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及氮源吸收规律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活性磷对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和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第三节 碳源对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和色素积累的影响
第四节 不同氮源对盐生杜氏藻生长和细胞生化组成的影响
第五节 C、N、P比例对两株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第六节 两种杜氏藻(Dunaliella)对硝酸盐利用模型的比较
第七节 Fe对两株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和色素积累的影响
第八节 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对(NH_4)_2CO_3的耐受性
讨论
参考文献
结束语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26
参考文献
- [1].胁迫条件对Dunaliella tertiolecta油脂合成的调控及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D]. 曲晓莹.华南理工大学2015
- [2].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两种碳酸酐酶基因的克隆和启动子功能研究[D]. 吕玉民.郑州大学2003
- [3].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叶绿体转化研究[D]. 潘卫东.郑州大学2003
相关论文
- [1].绿色巴夫藻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D]. 牛艳.山东大学2008
- [2].杜氏盐藻多糖的提取、分离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戴军.江南大学2007
- [3].海洋硅藻脂肪酸组成的研究[D]. 梁英.中国海洋大学2004
- [4].海洋小球藻Chlorella sp.甘油脂及脂肪酸、光合色素特征的研究[D]. 冯福应.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
- [5].两种真核微藻类胡萝卜素代谢工程的初步研究[D]. 檀琮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
- [6].隐甲藻高密度发酵培养和油脂改性研究[D]. 王永华.华南理工大学2002
- [7].盐胁迫对螺旋藻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D]. 龚红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
- [8].蓝藻与绿藻类胡萝卜素合成酶基因的比较基因组学及代谢调控研究[D]. 梁成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
- [9].环境因子对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D]. 孙颖颖.大连理工大学2007
- [10].铁对几种不同代谢类型微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D]. 刘志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
标签:杜氏藻论文; 乙酸论文; 比例论文; 氮源论文; 柠檬酸铁论文; 盐度论文; 碳源论文; 生长论文; 胡萝卜素论文; 叶绿素论文; 脂肪酸论文; 蛋白质含量论文; 耐受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