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笙”音

和谐“笙”音

付传利1秦琴2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中图分类号:J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1)10-0287-02

摘要:笙起始于殷商时代,在这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历经沧桑,出现过令人瞩目的改革创新的新局面,也出现过由盛而衰萧条冷落的过程,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的指引下,笙乐艺术才枯木逢春,逐渐繁荣发展起来。

关键词:沿革;“笙”乐;发展;新生

ShengdatesfromtheShangDynasty,inthehistoryofthousandsofyears,hasexperiencedvicissitudesoflife,Appearedtoattractpeople'sattentiononthereformandinnovationofnewphase,alsohadappearedbyShengErshuaidepressedleftoutinthecoldprocess,UntilafterthefoundingofthePRC,"allflowersbloomtogether.Inthecontentionofahundredschoolsofthought,"theartofguidingprinciplehow-tobelow,Shengmusicartagain,graduallyflourishing.

笙者,属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最早与竽并肩成长,“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竽这件乐器的兴盛,但由于竽这件乐器的音量较小,也由于它的演奏限制,逐渐就不在流行了。而笙能吹能吸,既能演奏清晰优美的单音,又能演奏饱满有力的和声,这也是吹管乐器中得天独厚的。新中国成立后,一批立志于民族乐器改良的专家们,呕心沥血,不惧艰辛,从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可喜成绩,从而使笙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多样,具有较好演奏性能的改良笙。并将其搬进了高等学府的大门。

一、笙的历史沿革

笙,早在公元前1401年——公元前1122年,殷代的甲骨文中就有记载,(河南南阳的殷墟中曾有发现)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尔雅?释乐》中有“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亦有“鼓瑟吹笙,吹笙鼓簧”等诗句;较为详细描述的应从宋代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杨杰对笙的描述,明代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刊行的《文庙礼乐全书》中已有全面的记载了笙图,笙的音位和笙谱,并在笙谱上标记有和声。我国古代笙是以野生植物—匏(葫芦)作为笙斗的,因而,被古人列为匏类乐器。“值十七管于匏中已为笙”管之下端,接紫檀木,为管本。管本窍其中,削斜面以安簧,簧面之一段,点之蜂蜡。管里侧开长方形孔,为出音孔,外侧开圆孔,为气孔,音有高低,以簧片的厚薄长短,簧片顶端点蜂蜡之轻重,以及出音孔之高下为准。它既能够吹奏清晰优美的单音,又能演奏饱满有力的和声。由此可见,笙为中国自古发明的复音乐器,其历史悠久,构造科学,形状也是别致精美。

关于笙在我国历史中的沿革,从现存文献记载来看,笙用于乐队是在周朝。西周灭殷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活动逐渐频繁,政治制度也在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周公旦制礼作乐,大倡文治。从《周礼》记载,周朝已近具有较为完备的乐队,其分为四种:君王的宫悬,诸侯的轩悬,判悬,特悬。笙在乐队轩悬和特悬中都有运用。到了先秦时期,其制造的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且多种多样,有大、中、小之分。在当时宫廷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处于领奏、主奏的位置,秦汉时期,笙成了“相和歌”的伴奏乐器。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盛行,对中原音乐文化的发展影响甚大,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当时传入宫廷的音乐,乐队的组合形式有七种,其中龟兹乐,西凉乐中都有用的笙,在燕乐,法曲中也有笙的运用。宋代后,其用途越来越广泛,在细乐,和清乐的组合中笙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到了明清时期,笙便成了丝竹乐和鼓吹乐的常用乐器。

笙的簧管数有多有少,《尔雅》、《说文》、《唐书》、《隋书》、《宋书》、《宋史》中都有十三至十九簧之说。在宋代宫廷中也曾出现过二十几簧的竽和笙。直到新中国成立,笙的簧管数也多为十七簧,十四簧方笙等等,五十年代初,“香玉剧社”的乐队首先使用了十四簧方笙,当时很受欢迎并得以普及。从而使得十四管方笙成为河南地方戏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乐器。五十年代后,相继出现了大量的改革笙,如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二十六簧笙,三十二,三十六,三十七簧加键笙,以及三十六簧键笙,抱笙,以及排笙等等,弥补了原来十四管方笙的缺陷,并且能够按照需要组成各级和弦,便于换调,转调,加强了笙的表现力。

直到今日,笙的种类之多,流行之广,在整个世界乐器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笙的体积有大小,形状有方圆,簧管有多少,笙嘴有长短之分,以及指法的千姿百态,很具神秘魔力。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用的笙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汉族地区的圆笙,方笙;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芦笙、葫芦笙;在国外,缅甸有牙笙、角笙、日本的吴竹笙等等。笙的音色优美,和声丰满,富于表现而颇具特色。那独具一格的演奏手法也是笙的一大特点(如“吐音”、“打音”、“平吹”、“花舌”、“呼舌”、“颤指”、“历音”、“抹音”等等),更是让听众及音乐家们赞叹不已。而且,回顾当今的所有簧管乐器,不论是小巧玲珑的口琴,还是应用极广的手风琴,或是较早出现的管风琴等等,其源头都与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故而,笙是簧片乐器的鼻祖。

二、“笙”乐的发展

笙起始于殷商时代,在这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历经沧桑,出现过令人瞩目的改革创新的新局面,也出现过由盛而衰萧条冷落的过程,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的指引下,笙乐艺术才枯木逢春,逐渐繁荣发展起来。

抱笙、键笙、排笙等新型笙的出现,标志着笙的改革已经初显成效,从而进入了一个新型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北京民族乐器厂孙汝贵制作师与其他几位同领域的专家,根据方笙的排列方式,成功做成了三十二簧键笙。而后,在三十二簧键笙的基础上,王慧中等几位专家又成功制成了三十六簧键笙。后来,又相继出现四十一簧键笙,同时也结合组合传统笙的特点,设计制作了三十六簧的中音笙,(排笙抱笙)次中音抱笙,三十二簧低音抱笙,五十一簧键盘排笙。近年来,通过机械加键,通过键子操纵气门开闭发音的笙,是笙特别是传统笙形制改革的重要突破。改革后的这几种笙,半音齐全,音域较宽,形成了高、中、低几个音组,弥补了传统圆笙的不足,以适应现代乐队演奏的需要。

笙的音位排列与指法一度成为专家们的一个难题。除了社会历史的原因之外,太多不规范,不统一的指法及音位排列现象一直制约着笙的发展,也正是这种不统一,使得笙就难以普及,因此,很多的专家都非常重视笙规范化的问题,但由于传统笙衰落的太久远,因而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对它有太高的要求,所以,只能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慢慢探索,逐渐统一。

键笙的出现又是“笙”乐的又一创举,所谓键笙,就是在传统笙的基础上加上键子。赵德震先生在民族音乐研究所的帮助下,在两支二十六簧笙的基础上,在高音区采用了加键的形式,对于这一贡献,可以说是在传统笙的改革的基础上有着一定的启蒙和促进作用。赵先生最初的目的只是想解决转调和和临时离调、费气和实验音位排列问题,所以,赵先生的改革在当时并没有形成气候,真正的加键普及工作,是从胡天泉,阎海登两位大师精湛的演奏技艺确定后才开始的。并且这之后又涌现出了唐富、高沛、牟善平、曹建国、王慧中等一批年轻的演奏家,这个时候一般都是二十一簧笙至二十四簧笙,可以说是一个开端,之后,胡天泉先生有在二十七簧的基础上,结合了巴乌的特点,成功制造了巴乌笙。接着,徐超铭、牟善平、翁振发等与上海民族乐器厂师傅们的共同努力,一起制作了三十七簧笙,并且通过了专家们的技术鉴定,认为“设计合理,结构新颖,实用方便”这是目前传统笙改革中最具完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三、“笙”乐作品的创作

在这之前我们谈到的大都是主奏,或是伴奏,笙的独奏也只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逐步发展完善的。共和国成立以前几乎是空白,所以之后笙作为一件独奏的乐器用到了民族乐团或者民族乐队中,并且,各地的高校也开设了笙的专业。从此,这件乐器才得以新生。

笙独奏艺术的发展也受地域的影响,主要是在北方,1956年,笙大师胡天泉先生演奏了《凤凰展翅》,1957年获得金奖。同一时段,阎海登先生的《晋调》,《孔雀开屏》,以及高扬、王庆堔的《水库引来金凤凰》,曹建国的《牧场春色》等等,在笙艺术的开创时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七十年代,日益发展的演奏技术更是带动了乐曲的创作,如胡天泉的《红花遍地开》,《唐书》高扬、唐富的《林海新歌》,徐超铭的《挑担茶叶上北京》,牟善平,肖江的《织网歌》等等,这些作品都以优美的旋律,精湛的技巧来表现人民的喜悦情感。

八十年代,随着音乐事业的迅速发展,笙的创作水平也比往常有了更大的提高,前期都是以创作的笙曲为主,慢慢的变化为大型的协奏曲,套曲形式。相继出现了,《静夜思》、《绿》、《井冈颂》、《文成公主》、《望夫云传说》等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是由作曲家的创作或者参与创作的,作品日益趋向大型化,这样,不但创作的水平得以提高,演奏水平也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如今,作曲家赵晓生创作的《唤凤》,是一首手法新颖,演奏技巧超绝的乐曲。作曲家采用了大量的复调,运用了新颖独特的多调性技法,被笙界认为佳作之一。

在“笙”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同志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贡献。例如在笙斗的保温方面,螺旋笙斗,活盖笙斗等方面也都是相当成功的,还有就是复合音苗加键笙方面也是较为成功的。再就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众多音乐刊物在笙的改革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们及时提供各种信息,帮助我们行业内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从而推动整个“笙”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华恩?论笙的改革与规范化问题[J],交响,2003,(3)第22卷第1期.

[2]范元祝?简论笙的发展与改革方向[J],贵州民族学院报,1994,(2).

[3]梅雪林?笙的历史与现状[J],乐府新声,2005,(4).

[4]钟将?笙的历史沿革[J],东方艺术,2005,(4).

[5]宋新?中国古代“笛”“笙”考[J],史学月刊,2005,(10).

作者简介:

1.付传利(1981—)男,山东临沂人,汉族,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在读。湖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中国乐器演奏教学与研究。

2.秦琴(1985—),女,湖北省荆门人,汉族,本科,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助教。

标签:;  ;  ;  

和谐“笙”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