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脾调肝法治疗卵巢早衰及对POF模型大鼠血清INHB、VEGF的影响

补肾健脾调肝法治疗卵巢早衰及对POF模型大鼠血清INHB、VEGF的影响

论文摘要

卵巢早衰(POF)是指40岁以前发生的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状态,以闭经为主要临床表现,可表现为不孕,并由于体内低雌激素水平而出现潮热多汗、烦躁失眠、阴道干涩、性交困难、骨质疏松等一系列围绝经期症状,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其发病率在妇女中占1%~3%,占继发性闭经的2%~10%,偶有家族史,是当今生殖健康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在导师张玉珍教授指导下,本次研究系统整理了有关卵巢早衰和闭经的中医典籍文献,国内尚未见相同报道及专著,并提出了“脾肾亏虚,肝郁血瘀,冲任虚衰”是POF病理机制的论点,以补肾健脾调肝法为治则,采用加减归肾丸辨证治疗卵巢早衰。通过临床观察,对POF患者的症状评分、检测生殖内分泌水平(FSH、E2)、卵巢相关的细胞因子(IL-2、TNF-α)、观测卵巢彩超血流指数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加减归肾丸对POF的治疗作用。在国内首次建立D-半乳糖致POF大鼠动物模型,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模型大鼠卵巢原始卵泡数量减少,卵泡闭锁增加,符合卵巢早衰的病理改变,该卵巢早衰的动物模型国内未见报道。以此为研究对象,从生殖内分泌水平(FSH、E2)、卵巢相关的细胞因子(VEGF、INHB)、卵巢组织的病理变化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疗效机制。 一、文献研究 西医学认为卵巢早衰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促性腺激素作用障碍、免疫损伤、先天性酶缺乏、环境因素损伤、病毒性感染及其他有关,导致原始卵泡数量少,卵泡闭锁增加或加速,卵泡成熟障碍,治疗方法主要是雌孕激素替代治疗、诱发排卵、赠卵辅助技术、卵巢异体移植、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 中医学没有明确使用卵巢早衰这一病名,统归于“经闭”、“血枯”、“年未老经水断”、“不孕”等范畴,但古代典籍文献蕴涵着与此相关的丰富内容,本研究根据中医妇科学的发展规律和对本病相关内容的认识,从先秦时期到近现代大致分为五个阶段,整理了相关文献,为中医学研究本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归纳本病的病因是由于先后天条件的影响,寒、热、湿邪侵袭,情志因素或生活所伤,导致腑功能失常,心肝脾肾亏虚,血气失调,冲任损伤,是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功能的早衰。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方法主要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固定方加减、中成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二、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选择卵巢早衰患者共22例作为治疗组;选择月经规律的健康成年女性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论文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西医学对卵巢早衰的研究概况
  • 1. 病因学研究
  • 1.1 遗传因素
  • 1.2 先天性酶缺乏
  • 1.3 环境因素损伤
  • 1.4 促性腺激素作用障碍
  • 1.5 免疫损伤
  • 1.6 病毒性感染及其他
  • 2. 治疗学研究
  • 2.1 激素替代治疗
  • 2.2 诱发排卵
  • 2.3 赠卵辅助技术
  • 2.4 冷冻保存卵巢功能
  • 2.5 卵巢异体移植
  • 2.6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 2.7 伴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 3. 卵泡闭锁机制的研究与VEGF
  • 3.1 VEG与卵泡发育
  • 3.2 VEGF与卵巢内血流的关系
  • 4. 卵巢局部调节因子与INH
  • 5. 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及卵巢早衰有关的动物实验进展
  • 第二节 中医药学对卵巢早衰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 卵巢早衰的历代文献研究
  • 1.1 先秦两汉时期
  • 1.2 隋唐时期
  • 1.3 宋金元时期
  • 1.4 明清时期
  • 1.5 近现代时期
  • 2. 卵巢早衰的研究现状
  • 2.1 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 2.2 现代中医药治疗进展
  • 2.2.1 中医辨证论治
  • 2.2.2 中西医结合治疗
  • 2.2.3 实验研究
  • 3 小结与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1. 一般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症状评分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1. 治疗方法
  • 2. 观察指标
  • 2.1 临床疗效观察
  • 2水平测定'>2.2 血清FSH、LH、E2水平测定
  • 2.3 血清TNF-α、IL-2测定
  • 2.4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卵巢早衰患者双侧卵巢血流频谱的变化
  • 3. 统计学分析
  • 第三节. 结果
  • 1. 临床疗效观察
  • 1.1 治疗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
  • 1.2 治疗组治疗后总疗效
  • 2水平的变化'>2. 治疗前后血清FSH、LH、E2水平的变化
  • 3.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2水平的变化
  • 4.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卵巢早衰患者双侧卵巢血流频谱的变化
  • 第四节. 讨论
  • 1.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与女性生殖生理
  • 1.1 肾肝脾在妇女月经周期调节中的重要地位
  • 1.2 冲任气血在月经周期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 2. 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
  • 3. 加减归肾丸立法及组方思路
  • 3.1 治法
  • 3.2 方义
  •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4.1 加减归肾丸对症状的改善作用
  • 4.2 治疗前后总体疗效
  • 2水平的改善作用'>4.3 加减归肾丸对血清FSH、LH、E2水平的改善作用
  • 4.4 加减归肾丸对血清TNF-α、IL-2水平的改善作用
  • 4.5 POF患者卵巢血流频谱的变化
  • 5. 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加减归肾丸对POF大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造模方法
  • 2.2 分组及给药
  • 2.3 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 2检测'>2.4 FSH、E2检测
  • 2.5 VEGF、INH检测
  • 2.6 大鼠卵巢、胸腺重量测定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加减归肾丸对POF大鼠卵巢形态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中、西药物制备、造模
  • 2.2 分组及给药
  • 2.3 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 2.4 卵巢组织形态学观察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AMH、INHB及性激素联合检测评价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卵巢储备功能的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16)
    • [2].温肾丸对肾阳虚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InhB、Bcl-2、Bax的影响[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7(04)
    • [3].AMH和INHB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15)
    • [4].PCOS患者INHB水平变化在控制性超排卵过程中的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17)
    • [5].乌萸汤含药血清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INHB、FSHR mRNA及分泌功能的影响[J]. 天津中医药 2010(02)
    • [6].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AMH和INHB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4(04)
    • [7].血清HE4、AMH、INHB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的表达及意义[J]. 四川医学 2019(09)
    • [8].血清HE4、AMH、INHB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的表达及意义[J]. 四川医学 2019(10)
    • [9].无精子症患者血清FSH、INHB、染色体核型对睾丸穿刺取精术成功率的影响[J]. 中国性科学 2019(01)
    • [10].补肾益冲抗衰汤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大鼠血清AMH和INHB的影响[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08)
    • [11].MSV术结合葡萄糖酸锌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效果及对血清INHB、HIF-1α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08)
    • [12].垂体后叶素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血清AMH和INHB水平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20(04)
    • [13].强精方对肾精亏虚证少弱精症患者顶体酶和INHB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 2018(12)
    • [14].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AMH、INH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宁夏医学杂志 2015(09)
    • [15].调经助孕胶囊对环磷酰胺化疗大鼠性激素及AMH、INHB的影响[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20)
    • [16].抗缪勒管激素和血清抑制素B检测对卵巢储备功能预测价值评价[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04)
    • [17].对青春期前ALL女童化疗初期AMH及INHB水平变化的初步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27)
    • [18].精浆AMH、INHB、血清INHB对常规IVF受精结局的预测价值[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7(11)
    • [19].定经汤对肝郁肾虚型非高雄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AMH及INHB表达的影响[J]. 宁夏医学杂志 2017(12)
    • [20].精加力复合肉碱对少弱精子症大鼠INHB和LC浓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 名医 2018(09)
    • [21].AMH、INHB水平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21)
    • [22].循期阴阳序贯疗法对化疗致POF大鼠血清INHB的影响[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02)
    • [23].PCOS患者INHB、AMH及各项内分泌指标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9(19)
    • [24].补肾调冲方对半乳糖致POF大鼠卵巢储备力及其相关因子INHB、AMH表达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1(11)
    • [25].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围绝经期大鼠INHB和AMH的影响[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5(05)
    • [26].乌萸汤对卵巢不敏感综合征模型小鼠血清INHB、ACT、FS调控作用研究[J]. 北京中医药 2010(03)
    • [27].血清INHB、IGF-1、VEGF、E2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02)
    • [28].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指标的临床价值[J]. 中国优生优育 2014(03)
    • [29].安坤种子丸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肾虚证)患者AMH及INHB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 2018(02)
    • [30].加减毓麟汤配合西医序贯疗法治疗卵巢早衰脾肾阳虚证疗效及对血清INHB、VEGF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23)

    标签:;  ;  ;  

    补肾健脾调肝法治疗卵巢早衰及对POF模型大鼠血清INHB、VEGF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