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环磷酰胺过敏反应1例(论文文献综述)
赵怡宁[1](2021)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其生存的可能因素,为本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的资料完整的27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民族、血清LDH、贫血情况、BMI指数、B症状、治疗模式、临床分期、ECOG评分、IPI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生存情况及影响生存的因素,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ENKL患者的临床特征:27例患者中,女性10例(37.0%),男性17例(63%),男女比例为1.7:1;发病年龄13岁~76岁,中位发病年龄44岁,原发部位以鼻腔多见占19例(70.4%),其次依次为咽部6例(22.2%),皮下1例(3.7%)和回盲部1例(3.7%);原发在鼻腔者首次就诊时以鼻塞多见,占10例(52.6%),其次是脓涕占6例(31.6%)和血涕占3例(15.8%);原发在咽部者初诊时均表现为咽痛;原发于皮下和回盲部的各1例患者则分别以发热和腹痛、腹泻为首发表现。在初诊时17例(63.0%)患者出现B症状,10例(37.0%)患者无B症状发生。按照Ann Arbor临床分期标准,27例患者中以II期多见,占14例(51.9%),其次依次为I期8例(29.6%),IV期3例(11.1%),III期2例(7.4%);依ECOG体能评分标准,ECOG评分<2分占24例(88.9%),ECOG评分≥2分占3例(11.1%)。根据IPI危险因素评分,IPI分在0-2分间22例(81.5%),IPI评分在3-5分间5例(18.5%)。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血清LDH水平升高18例(66.7%),血清LDH水平正常9例(33.3%);27例患者中贫血11例(40.7%),无贫血16例(59.3%)。BMI指数<20占12例(44.4%),而BMI指数≥20占15例(55.6%)。(2)ENKL患者的生存分析:随访时间截止至2021年1月14日,27例ENKL患者中13例生存(48.1%),14例死亡(51.9%),平均生存时间为43个月,其1、2、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4.1%、66.7%、51.8%。经单因素分析后发现,B症状、血清LDH水平、治疗方案、Ann Arbor分期、ECOG评分、IPI评分与该病生存相关,但多因素分析B症状、血清LDH水平、治疗方案、Ann Arbor分期、ECOG评分、IPI评分均不是影响该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1)ENKL多好发于中青年,以男性多见,初诊时病程多处于II期,常伴有B症状和血清LDH升高;原发部位以鼻腔多见,但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无特异性。(2)27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1年、2年、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是74.1%、66.7%和51.8%。单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血清LDH是影响ENKL患者1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期、IPI评分、血清LDH是影响ENKL患者2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伴有B症状、临床分期、ECOG评分、IPI评分、血清LDH、治疗模式是影响ENKL患者3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伴有B症状、临床分期、ECOG评分、IPI评分、血清LDH、治疗模式均不是影响ENKL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思源,郭代红,孔祥豪,于承暄,朱雨[2](2021)在《2665例多柔比星脂质体用药人群的严重超敏反应自动监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住院人群中多柔比星脂质体相关严重超敏反应的发生率、发生特征和风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依托"临床药物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Ⅱ"(ADE-ASAS-Ⅱ),回顾性监测我院2012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患者中所有使用多柔比星脂质体的用药人群,经系统自动筛选、智能报警,人工逐一甄别后,确定阳性病例,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使用多柔比星脂质体的用药人数共计2665例,10 541例次,呈逐年递增趋势;共确定阳性病例31例,总发生率为1.16%;而同期4511例次多柔比星用药人群中为0例次。83.87%的严重超敏反应发生于第1周期;25.81%的阳性患者因超敏反应中断治疗;严重超敏反应累及系统例次最多的是呼吸系统(38.39%),主要表现为胸闷、喘憋,其次为皮肤系统(31.25%);治疗用药主要为地塞米松(46.94%)、异丙嗪(26.53%)。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既往有药物过敏史、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为影响因素,其中既往有药物过敏史为独立风险因素(AOR:4.899,95%CI:1.411~17.008)。结论:在给予预防用药的情况下,严重超敏反应发生率为1.16%;严重超敏反应可能与脂质体的关联性更强,大多发生于首次用药,有25.81%的阳性患者中断治疗,临床需警惕ADR的发生风险;既往有药物过敏史为独立风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
朱蓓琳[3](2020)在《骨肿瘤化疗致骨髓抑制的风险因素分析及药学监护模式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骨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的相关风险因素,探究其防治对策,为临床建立并优化药学监护模式,为预测并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在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期间,诊断为骨原发恶性肿瘤,并入院进行化学治疗的患者。收集并整理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临床诊断、化疗前后的常规临床检验指标、治疗方案等。按照WHO的骨髓抑制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无骨髓抑制组、轻中度骨髓抑制组(I-III度骨髓抑制)及重度骨髓抑制组(IV度骨髓抑制)。通过对各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讨论影响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的风险因素,并建立重度骨髓抑制风险模型进行预测;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期间的患者,以重度骨髓抑制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前瞻性对照观察研究,对照组依照常规诊疗,药师干预组对模型预测高危的患者加强药学监护,做好骨髓抑制的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及时调整化疗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情况,建立药学监护模式,探讨其在骨髓抑制预防与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在探讨影响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的风险因素研究中,回顾分析了133例患者,其中无骨髓抑制患者37例,占27.82%,轻中度骨髓抑制患者58例,占43.61%,重度骨髓抑制患者38例,占28.57%。患者的年龄(P=0.004)、身体质量指数(P=0.045)、化疗前血清白蛋白(P=0.036)、化疗方案(P=0.038)与化疗次数(P=0.001)是骨髓抑制发生的风险因素;化疗方案中烷化剂(OR=4.197,P=0.002)和抗代谢药(OR=3.310,P=0.014)是引起重度骨髓抑制的风险因素。在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的基础上,临床药师探索药学监护模式,对83例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对预测高危的患者加强药学监护,与对照组相比,药师干预组患者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降低了19.97%(P=0.045),平均住院日缩短了1.76天(P=0.04)。。结论:低龄未成年、身体质量指数偏低、白蛋白偏低的是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因素;使用大剂量烷化剂、抗代谢药的化疗方案有更高的重度骨髓抑制风险。在建立重度骨髓抑制风险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减少低风险患者的预防用药,对高风险患者加强药学监护,有效减轻了重度骨髓抑制的程度,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对防范重度不良反应、加强合理用药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鞠晓聪[4](2020)在《规范化治疗后肢体骨肉瘤生存患者中医体质分析及其子女健康状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规范化治疗后肢体骨肉瘤生存患者在化疗前、新辅助化疗期间和化疗结束后(1年以上)的中医体质分布及接受化疗药物治疗对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的影响。评价规范化治疗后长期生存的肢体骨肉瘤患者的生育能力及子女健康状况。方法:1.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在国内3家骨肿瘤收治中心行肢体骨肉瘤规范化治疗的97例患者资料,病房和门诊随访患者中医体质量表和四诊信息,有49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且化疗结束后生存1年以上,根据中医体质分类标准判定49例患者化疗前、新辅助化疗期间及化疗结束后的中医体质类型,应用方差分析和x2检验方法分析患者化疗前后中医体质分布差异。2.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6月至2016年3月在国内2家骨肿瘤收治中心行肢体骨肉瘤规范化治疗后长期生存并可能生育的35例患者,其中有13例患者有明确生育需求,随访13例患者生育情况,统计这部分患者接受的化疗方案及化疗药物累积量。随访接受规范化治疗的肢体骨肉瘤长期生存患者生育的子女,记录其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参考2006年WHO公布的0-5岁儿童生长标准及2007年修订的5-19岁生长标准,评价子女身体发育情况。按年龄段分别运用格塞尔智力量表(3个月-3岁,不包括3岁),韦氏幼儿(3-6岁,不包括6岁)和儿童(6-16岁,不包括16岁)智力量表来评价智力发育情况。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例子女的外周血液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探索基因组可能的改变。结果:1.49例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期间中医体质以虚证体质为主(气虚质占42.86%,阳虚质占34.69%);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中医体质均以平和体质为主(42.86%和40.82%),多种偏颇体质并存;接受化疗药物治疗与患者化疗前后中医体质的分布有相关性,化疗次数与化疗结束后中医体质分布不具备相关性。2.骨肉瘤患者生育情况:2例男性分别诊断为无精症和少精症,1例未孕女性化疗结束后长期月经不调,1例男性妻子怀孕42周;9例患者共生育12名子女,男性7例,女性5例,1例男性生育2名子女,8例女性成功怀孕9次,共生育10名子女;12例子女年龄分布为0~5岁5例,6~19岁7例。子女生长发育情况:12例子女年龄分布为0~5岁5例,6~19岁7例,所有儿童生长发育正常。智力发育情况:年龄<3岁共5名,应用格塞尔智力量表评分分别为89分、96分、94分、95分、94分,测评为智力正常;3岁≤年龄<6岁共1名,应用韦氏幼儿智力量表评分108分,测评为智力正常;6岁≤年龄<16岁共6名,应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分分别为:96分、109分、108分、101分、110分、105分,测评为智力正常。6例子女的染色体检测均存在染色体片段的重复或缺失,但未发现染色体非整倍体变异及已知的、致病性明确变异。结论:1.规范化治疗后肢体骨肉瘤生存(1年以上)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期间中医体质以虚证体质为主,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体质以平和体质为主,多种偏颇体质并存;接受化疗药物治疗对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有重要影响;接受化疗药物治疗次数对化疗结束后体质分布没有明显影响。2.规范化治疗后长期生存骨肉瘤患者可正常生育子女;肢体骨肉瘤长期生存患者子女身体和智力均表现健康状态,但染色体片段存在重复或缺失,发生原因和可能导致的后果不甚明确。
宋振国,张鹏,王卫国,邵庆平[5](2020)在《异环磷酰胺联合顺铂、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方案治疗骨肉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异环磷酰胺联合顺铂、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方案治疗骨肉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骨肉瘤患者36例,接受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剂量2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异环磷酰胺剂量2.0 g/m2,静脉滴注,第1~5天;顺铂剂量80 mg/m2,静脉滴注,第8天;每21天一个周期。化疗期间行手术治疗。结果:32例患者完成8个周期化疗。25例患者存活,22例患者无瘤生存,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40.2个月(22.5~57.3个月)。化疗后3/4级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下降6例(16.7%)、粒细胞下降8例(22.2%)、贫血1例(2.8%)和呕吐2例(5.6%)。25例长期生存患者的MSTS 93评分为16~30分,平均22.2分,优良率为80.0%;SF-36量表显示患者活力得分较低。结论:临床应用异环磷酰胺、顺铂、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方案联合手术治疗骨肉瘤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黎紫艳,黄海英,张小康,邝彩云[6](2019)在《1例PTCy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环磷酰胺过敏性休克的护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1例PTCy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罕见的环磷酰胺过敏反应的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 PTCy方案实施前护理讨论,制定使用环磷酰胺的个体化护理方案;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正确识别环磷酰胺过敏反应,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熟练抢救,注意用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成功抢救了该过敏性休克患儿,移植后+12 d,其胞姐干细胞植入成功,患儿顺利转出百级层流病房。结论充分的环磷酰胺用药前准备、早期正确识别不典型过敏反应的症状、早期干预、对过敏性休克抢救的熟练掌握是成功挽救患儿生命并获得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
苗文娟,田稷馨,于雅晴,章萍[7](2019)在《107例培门冬酶药品不良反应临床病例及文献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培门冬酶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与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2013年7月至2019年3月使用培门冬酶出现ADR的病例,并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关于培门冬酶致ADR的个例报道,将所有病例的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用药情况、ADR发生时间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经筛选后共纳入107例,包括我院临床病例30例及文献报道病例77例。其中,男性67例(62.62%),女性40例(37.38%),10岁以下儿童占比最大(51.40%)。ADR发生于用药后3分钟至44天,临床表现以胃肠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和心血管系统损害最多。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重视培门冬酶ADR的发生特点,在应用培门冬酶时,严密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及凝血功能、肝功能等相关指标,以尽量降低ADR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邹东岑[8](2019)在《四种细胞毒性药物调配时的手部防护及其职业暴露风险人群尿药浓度测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甲氨蝶呤、表柔比星、环磷酰胺与依托泊苷四种细胞毒性药物在不同材质的手套中的穿透能力;建立高灵敏的人体尿样浓度测定方法,测定医疗机构易发生细胞毒性药物职业暴露人群尿液中的药物含量,以评价医疗机构细胞毒性药物的职业防护风险,为职业暴露防范研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1)建立CD穿透手套的实验模型,应用LC-MS/MS分析技术建立高灵敏、同时测定四种药物含量的方法学,研究不同浓度的四种CD对LDPE手套及橡胶手套的穿透能力。(2)应用LC-MS/MS分析技术及SPE法,建立四种CD人体尿样中的检测方法学,研究四种CD在患者及医疗机构中易发生职业暴露人群中尿样的药物含量,初步评价四种CD的职业暴露情况。[结果](1)所建方法测定滤纸中的四种细胞毒性药物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方法学各项指标符合样本的测定需求。环磷酰胺与依托泊苷对两种手套均有穿透,甲氨蝶吟与表柔比星两种药物对两种手套的穿透能力较弱,未有检出。药物的检出量与药物的加载浓度有关。(2)所建方法测定尿样中的四种CD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方法学各项指标符合生物样本的测定需求。应用该方法学对7名使用过上述CD的患者尿样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灵敏度均可达到5个t1/2后仍可检测到尿药浓度的要求。证明该方法专属性及灵敏度均符合职业暴露的研究。应用该方法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与肿瘤科的工作人员,结果显示两组人群中均有药物检出,其中CTX的检出次数最多。药师与工勤人员体内检出CD的情况仅为个例,而肿瘤科护士体内均有CTX的检出。[结论]本研究中所建立的手部防护及尿样中四种CD的检测方法学分别适用于环境及人体职业暴露的研究。药物对手套的穿透性与药物及手套本身的性质有关,同时有机溶剂会增加药物的穿透性。PIVAS具有较强的职业防护能力,而临床科室则更有可能发生职业暴露。PIVAS的职业暴露风险与个人操作更为相关,肿瘤科的护士是职业暴露高风险人群,其护理模式及药物处置流程亟需改进。
王伟[9](2019)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两种化疗方案的疗效观察及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对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2008(CCLG-ALL-2008)与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2015(CCCG-ALL-2015)化疗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疗效观察及临床意义分析,为临床ALL患儿综合选择合适的诊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至2016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56例,其中28例(I组)给予CCLG-ALL-2008化疗方案治疗;另28例(II组)给予CCCG-ALL-2015化疗方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ALL患儿初诊时临床特征、第8天泼尼松反应、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及结束时的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水平、化疗期间重症感染发生率、病死率、3年复发率、3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及3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结果:两组患儿病初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诱导缓解阶段骨髓缓解情况、病死率、3年复发率、3年总生存(OS)率、3年(EF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化疗期间脓毒血症、真菌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CCLG-ALLA-2008化疗方案可减少重症感染(脓毒血症、真菌病)、脏器损伤(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结论:CCLG-ALL-2008与CCCG-ALL-2015化疗方案比较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CCLG-ALL-2008化疗方案可减少毒副作用发生率,安全性好。
马莉,蒋桂平,赵萍[10](2017)在《药师对1例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化疗出现Ⅳ度骨髓抑制严重不良反应的分析与药学监护》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依托泊苷+异环磷酰胺<匹服平>+顺铂联合(VIP)治疗生殖细胞肿瘤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的原因,以减少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风险,提高患者预后及生存时间。方法针对1例典型病例,依据生殖细胞肿瘤相关诊疗规范和指南进行分析,评价VIP治疗的方案是否合理、化疗药的剂量是否适宜、对患者化疗相关性不良反应的监护是否密切、对化疗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处置是否及时、有效,以及化疗药与骨髓抑制的关系等。结果经临床药师分析,该例患者使用VIP的方案合理,VIP方案虽等同于4个疗程的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BEP)方案,但VIP的骨髓抑制毒性更强。异环磷酰胺会引起急性骨髓抑制,并且先前使用顺铂的患者,可加重异环磷酰胺的骨髓抑制。结论作为药师,应协助临床医师监护患者化疗过程的安全性。如有异常,应及时提示临床医师进行干预,尽可能降低化疗风险。
二、异环磷酰胺过敏反应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环磷酰胺过敏反应1例(论文提纲范文)
(1)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收集 |
1.2 评价标准 |
1.3 随访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ENKL患者的临床特征 |
2.2 ENKL患者的生存分析 |
3 讨论 |
3.1 ENKL患者的临床特征 |
3.2 ENKL患者的生存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2)2665例多柔比星脂质体用药人群的严重超敏反应自动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判定标准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发生率变化趋势 |
2.2 阳性患者的药物溶媒及合并用药 |
2.3 严重超敏反应发生特征 |
2.4 风险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严重超敏反应发生率 |
3.2 发生周期 |
3.3 发生机制 |
3.4 风险因素分析 |
3.5 信息化技术在真实世界研究中的应用 |
(3)骨肿瘤化疗致骨髓抑制的风险因素分析及药学监护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前言 |
1.1 中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现状 |
1.2 骨与软组织肿瘤的类型及特点 |
1.2.1 骨肉瘤 |
1.2.2 尤文肉瘤 |
1.2.3 软骨肉瘤 |
1.2.4 软组织肉瘤 |
1.3 原发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 |
1.3.1 骨肉瘤 |
1.3.2 尤文肉瘤 |
1.3.3 软骨肉瘤 |
1.3.4 其他骨与软组织肉瘤 |
1.4 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发生机制及特征 |
1.5 药学监护在骨髓抑制防治中的意义 |
1.5.1 药学查房 |
1.5.2 医嘱审核 |
1.5.3 用药教育 |
1.5.4 特殊人群 |
第2章 骨髓抑制的风险因素分析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一般资料 |
2.1.1.1 资料的选定 |
2.1.1.2 资料的排除 |
2.1.2 化疗方案 |
2.1.2.1 化疗知情同意书 |
2.1.2.2 化疗方案 |
2.1.3 评估及分组 |
2.1.4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各组年龄、身高、体重、BMI、BSA情况 |
2.2.2 性别、疾病类型、手术对骨髓抑制的影响 |
2.2.3 化疗前血常规、生化常规相关指标对骨髓抑制程度的影响 |
2.2.4 化疗方案对骨髓抑制的影响 |
2.2.5 化疗次数对骨髓抑制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年龄、性别与骨髓抑制的关系 |
2.3.2 BMI、BSA与骨髓抑制的关系 |
2.3.3 化疗前血常规、生化常规相关指标与骨髓抑制的关系 |
2.3.4 骨髓抑制发生的风险因素 |
2.3.4.1 化疗方案的影响 |
2.3.4.2 化疗次数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重度骨髓抑制风险模型的构建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资料的选定与排除 |
3.1.2 模型的构建 |
3.1.3 模型的评估与检验 |
3.2 结果 |
3.2.1 重度骨髓抑制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
3.2.2 回归模型的构建 |
3.2.3 模型节点的划分 |
3.2.4 风险模型的检验 |
3.3 讨论 |
3.3.1 风险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
3.3.2 风险模型的应用与评价 |
3.4 小结 |
第4章 骨髓抑制的药学监护模式探索 |
4.1 资料与方法 |
4.1.1 一般资料 |
4.1.2 评估与分组 |
4.1.3 药学监护模式的建立 |
4.1.3.1 化疗前的药学监护措施 |
4.1.3.2 化疗后骨髓抑制治疗方案 |
4.1.3.3 药学监护模式流程图 |
4.1.4 统计学方法 |
4.2 结果 |
4.2.1 对照组与药师干预组一般情况比较 |
4.2.2 药学监护对骨髓抑制发生率的影响 |
4.2.3 药学监护对骨髓抑制程度的影响 |
4.2.4 药学监护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 |
4.2.5 重度骨髓抑制患者的其他不良反应 |
4.3 讨论 |
4.3.1 骨髓抑制药学监护模式的建立与探索 |
4.3.1.1 化疗前的药学评估 |
4.3.1.2 高风险化疗方案的监护措施 |
4.3.1.3 累计多次化疗患者的监护 |
4.3.1.4 高危患者的发热及感染风险评估 |
4.3.1.5 其他不良反应的预防 |
4.3.1.6 患者的用药教育 |
4.3.2 药学监护模式对骨髓抑制的影响 |
4.3.2.1 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 |
4.3.2.2 减轻骨髓抑制的程度 |
4.3.3 药学监护模式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化疗致骨髓抑制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4)规范化治疗后肢体骨肉瘤生存患者中医体质分析及其子女健康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规范化治疗后肢体骨肉瘤生存患者的中医体质分析 |
临床研究 |
1 中医辨证标准 |
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治疗情况 |
3 调查内容和体质判断标准 |
4 资料采集时间和方法 |
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
2 接受化疗药物治疗与体质分布的特点 |
3 化疗次数与化疗结束后体质分布特点 |
讨论 |
1 分析中医体质学在骨肉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
2 分析化疗对骨肉瘤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影响 |
3 骨肉瘤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分析 |
结语 |
研究二: 肢体骨肉瘤长期生存患者子女健康状况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2 一般资料 |
3.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1313例有生育需求的肢体骨肉瘤长期生存患者生育及接受化疗药物情况 |
2 肢体骨肉瘤长期生存患者子女生长发育结果 |
3 肢体骨肉瘤长期生存患者子女智力发育结果 |
4 染色体检测结果 |
讨论 |
1 骨肉瘤长期生存患者子女健康状况评价 |
2 染色体变异探讨 |
3 化疗药物对肢体骨肉瘤长期生存患者生育能力和子女健康影响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一: 中医体质学在恶性肿瘤治疗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综述二: 肢体骨肉瘤患者生存和生育情况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儿童智力信息采集表 |
附录三 |
致谢 |
附件 |
(5)异环磷酰胺联合顺铂、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方案治疗骨肉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肢体功能评价 |
1.4 生存质量的评价 |
1.5 随访计划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客观疗效 |
2.2 不良反应 |
2.3 肢体功能评分结果 |
2.4 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
3 讨论 |
(6)1例PTCy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环磷酰胺过敏性休克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及转归 |
2 护理 |
2.1 用药前做好医患衔接工作 |
2.1.1 PTCy方案实施前护理讨论 |
2.1.2患者与家属的心理护理 |
2.2 用药时的护理 |
2.2.1 密切观察病情 |
2.2.2 环磷酰胺过敏的识别 |
2.2.3 环磷酰胺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
2.3 用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
3 体会 |
(7)107例培门冬酶药品不良反应临床病例及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收集 |
1.2 文献资料收集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性别与年龄分布 |
2.2 原患疾病及培门冬酶用法用量 |
2.3 ADR发生时间 |
2.4 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
2.5 治疗及转归 |
3 讨论 |
3.1 性别与年龄 |
3.2 ADR与用法用量 |
3.3 ADR发生时间与临床表现 |
4 建议 |
(8)四种细胞毒性药物调配时的手部防护及其职业暴露风险人群尿药浓度测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四种细胞毒性药物的手部防护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章· 尿液中四种细胞毒性药物的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职业暴露评估应用 |
材料与方法 |
临床资料 |
临床检测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两种化疗方案的疗效观察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药师对1例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化疗出现Ⅳ度骨髓抑制严重不良反应的分析与药学监护(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病例资料 |
2 讨论 |
3 结论 |
四、异环磷酰胺过敏反应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D]. 赵怡宁.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2]2665例多柔比星脂质体用药人群的严重超敏反应自动监测研究[J]. 刘思源,郭代红,孔祥豪,于承暄,朱雨.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1(01)
- [3]骨肿瘤化疗致骨髓抑制的风险因素分析及药学监护模式探索[D]. 朱蓓琳.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规范化治疗后肢体骨肉瘤生存患者中医体质分析及其子女健康状况调查[D]. 鞠晓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异环磷酰胺联合顺铂、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方案治疗骨肉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 宋振国,张鹏,王卫国,邵庆平. 现代肿瘤医学, 2020(02)
- [6]1例PTCy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环磷酰胺过敏性休克的护理[J]. 黎紫艳,黄海英,张小康,邝彩云. 护理学报, 2019(14)
- [7]107例培门冬酶药品不良反应临床病例及文献分析[J]. 苗文娟,田稷馨,于雅晴,章萍. 中国药物警戒, 2019(06)
- [8]四种细胞毒性药物调配时的手部防护及其职业暴露风险人群尿药浓度测定研究[D]. 邹东岑.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9]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两种化疗方案的疗效观察及临床意义[D]. 王伟.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10]药师对1例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化疗出现Ⅳ度骨髓抑制严重不良反应的分析与药学监护[J]. 马莉,蒋桂平,赵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