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耐旱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

樟子松耐旱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

论文题目: 樟子松耐旱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作者: 田有亮

导师: 郭连生

关键词: 樟子松,耐旱性,初始失膨点,吸水特征,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文献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研究了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的主要耐旱生理生态特征在不同地区、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和叶水分状况下的变化,进而研究了樟子松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和适应,结果如下: 1 应用 PV 技术对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樟子松耐旱性指标测定研究指出,水饱和总体渗透势(πo)和初始失膨点总体渗透势(πp)随着气候干旱程度增加而增加,与气候湿度指标(Im)呈直线相关,证明了樟子松属于耐旱性可变的树种,渗透调节能力增加是其对干旱气候适应的主要途径。 2 樟子松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日进程变化与土壤水分状况的关系研究表明,三者的日平均值(y)与土壤含水量(x)、清晨叶水势(x)均呈 y=A+Be-kx,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为 0 时对应的土壤含水量(SWCp0)和清晨叶水势可作为树木初始水分胁迫的指标,在同质土壤下可运用 SWCp0评价树种耐旱性,并获得被试树种的耐旱性排序为:侧柏>樟子松>油松>白杄。 3 对樟子松小枝不同脱水状态下吸水特征、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与其叶水势关系的研究指出,重饱和相对含水量(RWCrs)可作为评价树木吸水能力的一个指标。RWCrs 愈小,吸水能力愈弱。RWCrs随叶水势下降而减小,二者关系呈 y=k-ae(-bx)。净光合速率与水势关系呈 y=a+b/(1+e(-Kx)),总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荧光猝灭、光化学量子产量和电子传递速率等荧光特征指标与水势关系均呈“S”型曲线。 4 研究指出πp是树木吸水能力变化的初始水势,是树木正常生长必需的蒸腾速率的水势下限,πp小于等于净光合速率水势补偿点,与非光化学猝灭初始下降点水势相近,因此,πp可作为树木正常生长的水势下限。对树木丧失恢复吸水能力的初始水势、总光合作用近于 0 的水势(ψrpc)、蒸腾速率近 0 水势和叶绿素荧光指标值近于 0 的水势比较研究指出,ψrpc可作为树木生命活动的水势下界。ψrpc与πp呈直线相关,具有生长发育期的变化。运用πp和ψrpc可获得树木生长水势阈和树木生命水势阈。研究对于樟子松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和植物与水分关系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文目录:

1 引言

1.1 樟子松概述

1.1.1 自然分布

1.1.2 引种造林

1.1.3 生物学特性

1.2 樟子松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1.2.1 树木水分生理生态研究概述

1.2.2 樟子松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2 样地和研究方法

2.1 樟子松耐旱水分生理特征由亚湿润区至干旱区变化的研究

2.2 樟子松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2.3 樟子松不同水分状况下吸水特性、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的变化

3 结果

3.1 樟子松耐旱水分生理特征由亚湿润区至干旱区变化的研究

3.1.1 不同地区樟子松耐旱水分生理指标的差异

3.1.2 水分生理指标与气候区划湿度指标的相关性

3.1.3 小结

3.2 樟子松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3.2.1 充分供水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3.2.2 土壤供水不足的条件下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关系

3.2.3 土壤供水不足的条件下光合和蒸腾速率与幼树清晨叶水势变化的关系

3.2.4 幼树的水分利用效率(WUE)与土壤含水量及幼树清晨叶水势的关系

3.2.5 小结

3.3 水分胁迫对小枝水分特性影响的研究

3.3.1 试样不同水分状况下吸水特性变化的实验过程

3.3.2 样枝重饱和相对含水量(RWCrs)与其重饱和初始水势(ψr)关系

3.3.3 样本处于初始失膨状态下的吸水能力

3.3.4 ψrvp年进程变化

3.3.5 小结

3.4 樟子松不同水分状况下光合速率变化特征

3.4.1 樟子松水饱和状态下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3.4.2 樟子松净光合速率与其水势的关系

3.4.3 樟子松净光合速率的水势补偿点(ψnpc )

3.4.4 饱和光强度下总光合速率与叶水势的关系

3.4.5 小结

3.5 樟子松小枝不同水分状况下蒸腾速率变化

3.5.1 水饱和状态下樟子松小枝蒸腾速率变化

3.5.2 蒸腾速率与其水势的关系

3.5.3 临界点水势和蒸腾速率变化

3.5.4 小结

3.6 樟子松叶绿素荧光特征的研究

3.6.1 樟子松叶绿素荧光特征指标的光响应曲线

3.6.2 水分胁迫对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

3.6.3 小结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7-18

相关论文

  • [1].草莓光合作用对水分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研究[D]. 郁怡汶.浙江大学2003
  • [2].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的生理生态适应对策[D]. 李永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
  • [3].黄土半干旱区水土保持林主要树种耗水特性研究[D]. 田晶会.北京林业大学2005
  • [4].银杏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D]. 景茂.南京林业大学2005
  • [5].喀斯特地区3个榆科树种整体抗旱性研究[D]. 韦小丽.南京林业大学2005
  • [6].青杨组不同种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差异[D]. 尹春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5
  • [7].栓皮栎光合生理生态的研究[D]. 谢会成.南京林业大学2002
  • [8].不同紫茎泽兰种群耐旱与耐热性的评价及耐热性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 苏秀红.南京农业大学2005
  • [9].欧洲银叶椴和栓皮槭苗期抗旱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D]. 陈吉虎.北京林业大学2006
  • [10].樟子松人工林结构动态及生物量的研究[D]. 宁波.东北林业大学2007

标签:;  ;  ;  ;  ;  ;  

樟子松耐旱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