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中国中产阶级的身份建构与符号区隔

住房:中国中产阶级的身份建构与符号区隔

论文摘要

社会分层机制总是嵌入特定社会经济形态之中,并由规定着社会经济形态特征的产权所有制及其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来解释。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国家再分配权力与市场机制共同构成了阶层分化的动力基础,所以对中国中产阶级的界定,必须嵌入“国家与市场”这种双峰模式的因素。我们研究认为:作为连接“市场”与“国家”载体的住房,其构造中产阶级的作用由于“双峰分层模式”的嵌入得以强化,在中国无论市场体制还是再分配体制,住房都是社会经济分层的重要指标。由于中产阶级的诞生经历着两条道路:内源式和外生式,这两种身份产生方式都与住房层次具有较强的统计相关性,在此笔者借用波尔坦斯基提倡的第二种研究路径认为,中国中产阶级的内聚与排斥形式可以基于住房这一客观外在形态,并且已经成为增强其群体内聚性和身份排斥性的客观指标。在运用住房范式概括出中国中产阶级的身份后,笔者研究发现,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中产阶级群体,并非一个严格的同质性阶级群体,在类型上是一种分散多样化的群体,具体可分为:初级中产阶级群体、次级中产阶级群体、边缘中产阶级群体这三个群体,单纯的用职业、收入、学历或者主观认同的研究视角并不能描绘出中国中产阶级群体的全貌;住房作为链接国家与市场因素的一种研究范式,在建构中国中产阶级的群体身份中,可以有效的整合职业、收入、主观认同和学历等单一研究范式的优势,规避其不足,分析表明基于住房建构的中产阶级具有较强的统计相关性与自我认同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出中国中产阶级群体的完整身份;当前住房已经成为中国中产阶级内聚和排斥的主要形式,中产阶级正在把住房消费与选择嵌入到身份地位的获得以及群体的边界区隔之中,并以“区隔性”来进一步创造这一群体的身份,进而维护群体的边界。基于中产阶级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笔者认为从住房的视角国家应该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居者有其屋”;让准中产者“居者安其屋”;构建“阶层和谐”的住房体系,走出住房消费阶层断裂的困境;完善社会保障,进行第二次房改,以此来扩大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进而维护社会稳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理论回顾
  • 1.3.1 国内外对中产阶级的研究现状
  • 1.3.2 住房与中国中产阶级的身份建构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的思路
  • 2.2 理论视角:社会分层理论
  • 2.2.1 空间区隔理论
  • 2.2.2 消费分层理论
  • 2.3 研究方法
  • 2.3.1 资料收集方法
  • 2.3.2 资料分析方法
  • 2.4 核心概念与操作化
  • 2.5 研究假设
  • 第三章 中国中产阶级的兴起与界定
  • 3.1 中国中产阶级兴起的时代背景
  • 3.2 学界对中国中产阶级的界定
  • 3.3 住房:一种新的界定视角
  • 第四章 住房:中国中产阶级身份研究的一种范式
  • 4.1 住房:中产阶级身份的建构
  • 4.1.1 住房在国家再分配机制下建构中产阶级身份的作用
  • 4.1.2 住房在市场机制下建构中产阶级身份的作用
  • 4.2 住房研究范式下中产阶级的身份界定
  • 4.2.1 中产阶级的住房属性
  • 4.2.2 中产阶级的住房面积
  • 4.2.3 中产阶级的住房建造时间
  • 4.2.4 中产阶级住房价格与居住小区设施情况
  • 4.2.5 中产阶级的住房装修
  • 4.2.6 小结:住房范式下中产阶级的身份
  • 4.3 住房:中产阶级身份的符号区隔
  • 4.3.1 住房:中产阶级群体内聚的意义符号
  • 4.3.2 住宅阶层化:中产阶级的空间建构
  • 4.3.3 住房的阶级意识:中产阶级群体边界的自我维护
  • 4.3.4 "场域"中住房的阶层区隔
  • 4.4 住房与中国中产阶级身份的自我认同
  • 4.5 住房范式对既有研究范式解释力的拓展
  • 4.5.1 住房范式对"职业中产"范式解释力的拓展
  • 4.5.2 住房范式对"收入中产"范式解释力的拓展
  • 4.5.3 住房范式对"文化中产"范式解释力的拓展
  • 4.5.4 住房范式对"主观中产"范式解释力的拓展
  • 第五章 住房:中产阶级内聚与排斥的形式
  • 5.1 讨论:何为中产阶级真实的研究范式
  • 5.2 住房:中产阶级内聚与排斥的形式
  • 5.3 本文研究结论
  • 第六章 政策建议:扩大中国中产阶级的路径选择
  • 6.1 国家如何从住房的视角扩大中产阶级群体
  • 6.1.1 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居者有其屋"
  • 6.1.2 让准中产者"居者安其屋"
  • 6.1.3 构建"阶层和谐"的住房体系,走出住房消费阶层断裂的困境
  • 6.1.4 完善社会保障,进行第二次房改
  • 6.2 中国中产阶级成长、有待突破的困境
  • 6.3 讨论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中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发展趋向[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5(06)
    • [2].聚有财:一家“不过钱”的P2P[J]. 金融世界 2016(11)
    • [3].未开的脸与未知的脸:中国中产阶级的社会特征与现实处境[J]. 中国研究 2008(Z1)
    • [4].中国中产阶级:自在抑或自为?——基于公共事件中社会化媒介的话语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 2017(02)
    • [5].中国中产阶级消费文化研究[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09(05)
    • [6].中国中产阶级崛起的社会影响[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3(01)
    • [7].如何定义中国中产阶级:划分中国中产阶级的三个标准[J]. 学海 2013(03)
    • [8].中国中产阶级购买力日益强大[J]. 时代金融 2011(31)
    • [9].中国中产阶级的认同及其整合[J]. 探索与争鸣 2008(07)
    • [10].中国中产阶级的认同及其整合[J]. 法制与社会 2011(10)
    • [11].中国中产阶级困境研究——以电视剧《蜗居》及其热播为例[J]. 电影评介 2010(22)
    • [12].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研究界定[J]. 探索与争鸣 2008(07)
    • [13].当代中国中产阶级兴起、功能与培育[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14].中国中产阶级崛起改变美国华人区经济[J]. 全球商业经典 2014(12)
    • [15].中国中产阶级的浮现:经济转型之后[J]. 文化纵横 2011(01)
    • [16].当养狗成为中国中产阶级的时尚[J]. 黄金时代 2008(01)
    • [17].中国中产阶级的增长及其现状[J]. 江苏社会科学 2008(05)
    • [18].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阶层——从中国中产阶级研究谈起[J]. 人文杂志 2009(01)
    • [19].2017,其实我们没那么丧[J]. 留学 2017(24)
    • [20].澳大利亚臻品展示引商机——2016“澳大利亚周·中国”高端食品、饮料及消费品代表团访华[J]. 中国食品 2016(09)
    • [21].中国中产阶级价值观浅析[J]. 改革与开放 2013(06)
    • [22].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政治观看中国中产阶级[J]. 中国证券期货 2012(06)
    • [23].社会[J]. 领导文萃 2008(08)
    • [24].止于消费 如何投资 食品行业的澳大利亚时刻[J]. 中国机械(汽车世界) 2018(01)
    • [25].中国中产阶级危机[J]. 同舟共进 2010(01)
    • [26].中国中产阶级的“三副面孔”[J]. 记者观察 2016(10)
    • [27].外刊外报[J]. 领导决策信息 2015(40)
    • [28].中国中产阶级为何焦虑?[J]. 沪港经济 2016(11)
    • [29].方太品牌的修炼[J]. 现代企业文化 2013(01)
    • [30].书评[J]. 浙江经济 2013(07)

    标签:;  ;  ;  ;  ;  

    住房:中国中产阶级的身份建构与符号区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