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铜电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氯离子,电积铜,蚀刻液
铜电积论文文献综述
黄雯孝,何兰军[1](2018)在《铜电积液中氯离子的净化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利用印刷电路板含铜蚀刻废液生产阴极铜时,硫酸铜电积液中氯离子的净化工艺。考察了铜粉除氯法的反应时间、温度及不同氯离子浓度等条件对净化效果的影响。指出了动态搅拌接触法发优于静态的"铜粉柱"渗滤法。(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20期)
张海宝,陈耿涛,章小兵,陈燕杰,高文娟[2](2017)在《提高铜电积电流效率的方法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减少吨铜直流电能消耗,对影响电流效率的短路和漏电损失、杂质离子放电、氢离子放电和阴极铜化学溶解等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办法。实践表明,同时对短路和漏电损失、杂质离子放电、氢离子放电和阴极铜化学溶解4种因素进行抑制能有效提高电流效率,减少吨铜直流电耗。(本文来源于《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张阳,陈广华[3](2017)在《铜电积工业的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铜电积工业的发展趋势,对铜电积所应用的装备创新进行了论述。经过优化,铜电积系统电能消耗减少,维护成本降低,可运行电流密度更高,环境更友好。(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冶金》期刊2017年01期)
张鹏,衷水平,赖桂华,张兴勋,康锦程[4](2017)在《高电流密度铜电积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模拟生产现场的萃取—电积中试设备研究高电流密度下电积阴极铜板的形貌与质量。结果显示,在温度45℃、电积液铜离子浓度45g/L、溶液酸度180g/L左右时,控制添加剂(钴离子、古尔胶、硫脲)一定的初始浓度后,调节溶液循环时加入的古尔胶与硫脲用量,系统能在高电流密度(280A/m2)下运行稳定,生产的成品铜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均达到1#阴极铜标准。(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7年01期)
张鹏,衷水平,康锦程,张焕然,张兴勋[5](2017)在《铜电积液脱油工艺及应用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对铜电积液"超声波破乳气浮+物理吸附"两段深度除油净化新工艺,在除油过程中不加入任何药剂,电积液脱油率大于98%,有机相回收率95%,具有除油率高、无污染、低能耗、有机相回收率高的特点。实践证明,该工艺综合经济效果显着,有效消除电积液中有机相对铜电积工艺、阴极铜产品质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7年01期)
张焕然,熊家春,衷水平,张鹏,申开榜[6](2016)在《铜电积添加剂作用机理及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铜生产过程中,为了得到表面形貌好、纯度较高的阴极铜产品,需在电解液中加入少量添加剂。对国内外使用较为普遍的明胶、硫脲、氯离子、干酪素、硫酸钴、阿维同-A、聚丙烯酰胺等几种添加剂的作用机理,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梳理,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使用建议。(本文来源于《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期刊2016年06期)
张永春[7](2016)在《Al/Pb-0.6%Sn-WC铜电积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和微观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制备一种具有低析氧电位和低腐蚀速率的铜电积阳极,在甲基磺酸体系中电沉积制备了Al/Pb-0.6%Sn,Al/Pb-WC和Al/Pb-0.6%Sn-WC复合铜电积阳极,并通过时间-电位曲线、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3种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显示:Al/Pb-0.6%Sn-WC复合阳极具有最大的电催化活性;在50 g/L Cu SO4+200 mg/L H2SO4电解液中极化24 h后Al/Pb-0.6%Sn-WC阳极表面具有最多的有高耐腐蚀性和高导电率的β-PbO_2相,Al/Pb-WC和Al/Pb-0.6%Sn-WC阳极表面生成少量的WOx;Al/Pb-0.6%Sn-WC复合阳极极化前的表面特征是表面布满片状的微晶不规则晶体,与Al/Pb-WC和Al/Pb-0.6%Sn阳极不同。(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6年09期)
邵从和[8](2016)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铜电积液中锑、铋、钴、镍和砷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样品(2.00mL)用盐酸10mL、硝酸3mL溶解后,蒸馏至2~3mL,加入100g·L-1酒石酸溶液2mL,用盐酸(5+95)溶液稀释定容至100mL。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样品溶液中锑、铋、钴、镍和砷的含量。选择锑、铋、钴、镍、砷元素的分析谱线分别为206.836,223.061,228.615,231.604,193.696nm。5种元素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发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在0.005~0.130mg·L-1之间。方法用于铜电积液分析,所得测定值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相符。加标回收率在95.8%~108%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在0.70%~6.4%之间。(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16年06期)
朱秋华[9](2016)在《树脂法在湿法炼铜电积液中除铁回收酸的工业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树脂法在湿法炼铜电积液中除铁回收酸的应用,建成处理规模约2m3/h的工业系统,获得良好的技术指标,酸回收率≥80%、铁去除率≥70%。并对该系统的投资回报进行了简单的计算,投资回报期约4个月。(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6年01期)
申美玲[10](2015)在《用于铜电积的新型铅阳极》一文中研究指出铅钙锡合金已广泛应用于铜电积多年。Prengaman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首先研发出轧制铅钙锡合金阳极,至今仍在使用。阳极的寿命可以通过对铜电解液除杂和过滤得以延长。在电解液中添加约(50~200)×10~(-6)的钴也能增加阳极寿命,其原因在于钴能降低阳极电势、促进氧气析出,而氧气的析出能减少阳极的腐蚀,减少锰的有害作用和增加阳极寿命。但是钴添加剂比较昂贵,并且多数的钴在电解液循环除杂过程中损失了。RSR科技公司为铜电积开发了一种新型阳极,它将钴作为一种合金元素加入传统的轧制铅钙锡阳极中。在铜电积槽中,这种阳极能产生比基础合金更低的析氧过电势。这种阳极中的钴不会进入溶液而损失,而是保留在阳极和掺杂于Pb02腐蚀产物中。当金属被腐蚀时,钴会在阳极连续不断的析出。这种阳极能使铜电积车间的管理大幅减少甚至取消向电解液中补充钴添加剂。本文将描述这种新型阳极,讨论电化学效应并且评估由于减少钴的使用而节省的费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冶金》期刊2015年03期)
铜电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减少吨铜直流电能消耗,对影响电流效率的短路和漏电损失、杂质离子放电、氢离子放电和阴极铜化学溶解等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办法。实践表明,同时对短路和漏电损失、杂质离子放电、氢离子放电和阴极铜化学溶解4种因素进行抑制能有效提高电流效率,减少吨铜直流电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铜电积论文参考文献
[1].黄雯孝,何兰军.铜电积液中氯离子的净化试验研究[J].广东化工.2018
[2].张海宝,陈耿涛,章小兵,陈燕杰,高文娟.提高铜电积电流效率的方法与实践[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7
[3].张阳,陈广华.铜电积工业的进展[J].中国有色冶金.2017
[4].张鹏,衷水平,赖桂华,张兴勋,康锦程.高电流密度铜电积试验[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7
[5].张鹏,衷水平,康锦程,张焕然,张兴勋.铜电积液脱油工艺及应用实践[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7
[6].张焕然,熊家春,衷水平,张鹏,申开榜.铜电积添加剂作用机理及检测方法[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6
[7].张永春.Al/Pb-0.6%Sn-WC铜电积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和微观结构[J].材料保护.2016
[8].邵从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铜电积液中锑、铋、钴、镍和砷的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6
[9].朱秋华.树脂法在湿法炼铜电积液中除铁回收酸的工业应用[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6
[10].申美玲.用于铜电积的新型铅阳极[J].中国有色冶金.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