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书籍装帧设计引入藏书票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祉璠[1](2021)在《浅析中日韩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以吕敬人、杉浦康平和安尚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刘楠[2](2021)在《版画藏书票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外活动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以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李波[4](2020)在《延异的图像:叶灵凤书籍设计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20、30年代的摩登上海,是中西文化的交流场域,书籍设计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审美,更是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化表征。文化的大熔炉也为中国现代书籍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资源,而叶灵凤作为那个文化场域的跨文化译介者,在受到从清末到民初繁杂的文艺思潮影响后,所做的书籍设计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表征。就将西方元素本土化的这一创造性过程,叶灵凤承担了一位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推者,其创造性不仅在文学写作方面,在书籍设计方面更是如此。中国现代书籍设计在叶灵凤等书籍设计师的创造下,为“新文化”共同体塑造了一幅中国式的现代视觉景观,叶灵凤在从个体到社会,从社会到个体的双向循环影响中,设计语言从“中国式的唯美主义”转向“多元风格”相混合的语言表达方式,其中比亚兹莱、蕗谷虹儿以及日本艺术、西方艺术和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都曾作为叶灵凤的视觉前文本影响到叶灵凤的视觉认知,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也伴随着外域文化的延异的发生。本文通过史料搜集、图像分析、形式分析、符号学等研究范式将其设计置入更宽泛的设计网络中进行阐释,其书籍设计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语言,其商业性的一面也书写了民国初期的设计师文化,同时也为塑造民族认同和想象共同体的重要一环做出了贡献。
管芃[5](2020)在《中国藏书票发展与文人精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是培育智慧的工具,是巨大的力量。从古到今,各种类型载体的图书记载了人类文化传承的轨迹,社会发展也在图书的推动下稳步前进。因此书籍也成为了知识的源泉和“当代真正的大学”。写书、编书、印书成为推进社会文明发展、优秀文化积累的高质量生活行为,而买书、读书、爱书、藏书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热爱知识、热爱书籍的表达方式。藏书票便由此应运而生。它是藏书的标志,代表着藏书家对书的所有权。它的实用与审美价值、交流与收藏的价值凸显,开始被更多的人发现和重视。当然,这种“方寸之间”的乐趣少不了文人们的创造和参与。传统文化的主线是文人精神,将文人精神注入藏书票,既能使藏书票这种“舶来品”体现中国式的文化状态,也使得藏书票艺术形态的体现具备了核心和灵魂。根据中国藏书票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藏书票萌芽时期、缓慢发展时期、蓬勃繁荣时期以及新世纪藏书票的发展。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典型的藏书票及代表人物,票主的文人精神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萌芽时期,处于战争阶段,一些文人仍然保持着爱好书籍和收藏书籍的爱好。他们喜欢藏书票艺术,他们把生活乐趣的追求和爱书精神通过藏书票图案表现出来,也造就了那个年代文学与艺术的繁荣景象;1937-1975年的缓慢发展时期,抗日战争使藏书票发展进入停滞期,但依然不乏优秀的作品出现,这个时期文人通过作品表达自己一腔爱国热血,而这些作品也反映出战争时代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1978年后,藏书票发展迎来春天,创作主题越来越丰富,文人用票面图案中的物像寄托自己的志向,文人在经济文化复苏时期依然淡泊名利、追求宁静致远,也是这个时代珍贵的文人精神;新世纪的藏书票开始运用在出版物中,也出现了电子藏书票等新形式。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藏书票更多的价值将会陆续被挖掘。但它根植于文人心中对书的热爱将亘古不变。我们要大力倡导、推广、使用藏书票,让其发挥自身作用,来凸显藏书票的历史以及文人精神的研究价值,将饱含历史意义的藏书票与时代特色相结合,为藏书票的文人精神注入新的意义和活力。
王园[6](2019)在《藏书票艺术特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从藏书票的起源和发展谈起,通过介绍藏书票的社会功能和其自身所具有的收藏价值,诠释了藏书票在书籍装帧中的艺术特色。藏书票方寸之间散发优美旋律,给人以视觉享受,把藏书票引入书籍中不仅丰富图书的艺术质量,而且可提高书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欣赏水平,增加读者审美感应,从而扩大书籍装帧设计的审美与致用效能。虽然藏书票在我国的发展至今仍然面临着挑战,但是保持其自身的艺术属性,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文化辐射,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会使其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李婧仿[7](2019)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设计·应用”领域与人、与生活、与社会联系密切,它能让美术真正在生活中得到运用,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创意和蕴含的人文情感,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审美力,提高艺术修养有重要价值,并能带来创造美好生活和改变世界的力量。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人的素养的一部分,它基于美术学科而生发,体现了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关注。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素养和能力去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获得生活与发展的需要,去追求更为美好的生活和丰富的精神情感体验。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进行研究,能更好的发挥该领域自身的价值和对学科核心素养的促进性,进一步实现育人的目标。本研究围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与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之间的关系展开,在界定清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涵义的基础上,对“设计·应用”领域进行一个完整的探究,包括课标要求,该领域的教学现状,师生的认知等方面,并充分论证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的必要性,进而开展案例研究和融入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实践研究的方法获得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文章的第一部分是让我们了解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设计·应用”领域的概念、课标中的要求;第二部分从教材、学生认知、教师认知、教学现状这四个方面分析“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现状;第三部分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案例进行研究,证实“设计·应用”领域对学科核心素养的促进性,并通过教学案例获得诸多教学启示;第四部分笔者以岭南版七年级下册“设计·应用”领域中《生活中的点、线、面》为例,探索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其中开展教学实践,并对“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进行展望。通过研究,笔者为开展初中“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本研究还有很多不足,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促使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融入“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
陈希婷[8](2019)在《论“材美工巧”的设计思想在当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众由上世纪物资较为匮乏时注重物质消费,开始转向为注重文化性消费、精神性消费。这样一种消费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体现在现今商业消费的各个领域,同时在书籍消费领域也有很明显的展现。消费者并不仅仅满足于书籍的阅读功能,更多人开始对附属于书籍之上的装帧设计有了更多要求,许多消费者十分注重书籍装帧中的艺术美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记载了先秦时代许多的工艺美术、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技术类文献《考工记》一书中,就曾提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句话中所提出的“材美”和“工巧”两个词,也是书籍设计的核心。所谓“材美”是指物件材质的美感、美度、精美,包含了器物材料的质感之美,形态之美,色彩之美。所谓“工巧”则是指制作器物工艺的精巧、精准、技艺高超,包含了工艺制作方面的纹理表现、形态表现、色彩表现。《考工记》中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器物,包括它们的外形特征,制作流程,设计理念,这些关于器物制造的各个要点,其实本质是始终围绕器物对于人的实用性和使用器物的人本身的角度进行考量的。因此,古籍《考工记》中强调的“材美工巧”、以人为核心的造物理念,在当今时代书籍装帧设计领域仍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本论文出发点是在《考工记》所提出的“材美工巧”设计理念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和设计方法,强调运用在书籍装帧设计过程中,只有在充分吸收运用历史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才能从本质上体现出书籍装帧设计的文化以及美感。而本论文的主旨在于,通过对古籍《考工记》中心思想“材美工巧”的深入探究,实现对历史中悠久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并且能够进一步、更具有针对性地对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艺术进行全新角度的解读和研究。
辛玥[9](2018)在《叶灵凤书籍装帧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是我国书籍装帧设计转型及发展的重要时期,众多文人艺术家纷纷投身于书籍装帧设计之中,并为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作为着名作家而被大众所熟知的叶灵凤先生,其书籍装帧设计师的角色却鲜有人知。叶灵凤的设计作品虽不多,但却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个人风格,在我国书籍装帧艺术设计发展史上不容忽视,被称为“东方比亚兹莱”,值得当下设计者们了解和学习。本文以叶灵凤及其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主要生活背景、人生经历入手,结合有关“认知图式理论”的相关观点,从图式理论在设计领域运用的角度,来深入探究解析叶灵凤书籍装帧设计的风格特点、发展变化状况及其形成原因等,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其可以为当下书籍装帧设计提供灵感及借鉴意义的设计方法与艺术价值。文章主要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是对课题背景的简单阐述,而后进行课题研究意义与目的的解读,接着明确关于课题具体需要研究的内容,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整理,最后是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情况的分析,进一步确定课题的研究重点及方向。第二章通过对叶灵凤所处的清末民初这一特殊时代背景的阐述,主要从内外文化的巨大发展与变化方面来揭示主要影响这一时期书籍装帧艺术设计的因素。第三章首先是对叶灵凤多种不同的身份来进行解读来分析对书籍装帧设计的促进影响,其次是对其进入创造社,而后进入书籍装帧圈的缘由及发展的概述,最后对比亚兹莱的简单描述、其传入中国的过程,继而引出叶灵凤被称为“东方比亚兹莱”的缘由。第四章是本课题的重点研究部分,首先从其主要涉及的书籍装帧设计类型进行研究,整体关照其在书籍装帧设计上的具体作为,其次尝试引入“认知图式理论”,通过对“认知图式理论”分别在心理学领域与设计学领域相关认识的简单分析为后文的具体分析做铺垫,接着用认知图式理论的视角,分别从叶灵凤的设计师意识和设计元素的选择两方面深入探析叶灵凤书籍装帧设计的风格特点及变化历程,并与同时期设计师鲁迅先生做比较研究。第五章一方面从叶灵凤独具一格的设计思路上进行设计方法的讨论,另一方面从其“文人”的特殊身份上进行设计精神的挖掘,从而予以当下设计师关于设计师人格精神、设计创作及面对传统与现代的方法等的当代启示。第六章为结语部分,对前文的内容进行梳理概括,归纳出核心要点,进行全文总结。
徐静琪[10](2017)在《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史料的整理、归纳与分析出发,通过对中国当代书籍设计发展历程的梳理与回顾,着重探讨、总结新中国成立至“文革”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这样几个历史阶段中,书籍设计在设计风格、形式结构等方面所发生的视觉变迁及其背后设计价值标准的转变;同时,也对出版体制、文化方针对设计师群体所产生的影响,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与阐述;并进而从国外设计理念的本土化、设计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审美标准的充实、更新等方面,深入解读中国书籍艺术发展变革的内在动因。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试图呈现出中国当代书籍艺术图景,为重新审视并理解当代书籍设计的本土内涵提供可能的路径和角度。回顾当代,书籍设计的理念经历了一个由“封面画”向“整体设计”的演进过程,与此相伴随着的,是设计价值的重建和演变。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论文主要由四章组成。论文第一章主要围绕“新中国”出版体制下的书籍展开讨论。通过体制的保障及设计人员政治身份的确立,延安文艺传统在新中国“十七年”得到了延续,集体创作的模式下建构了书籍视觉图像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密切关联,形成一种崇高的美学风格。第二章是对“文革”书籍进行解读,揭示其“样板化”的特征,反思其中所包含的设计价值极度扭曲和倒退。第三章考察了八九十年代书籍面貌,主要围绕“整体设计”理念的深化,从三个方面,即民国书籍美学的传承、国外设计潮流影响下的风格模仿、书籍设计理论的形成,探讨八九十年代书籍所呈现出的“先锋”与“参照”问题。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设计师大多受过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多重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个体化的表达从集体话语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挣脱出来,设计的手法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诚然,本文对书籍视觉语言与设计思维的把握与阐述,实质上是对人、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回顾和反思。它渗透着审美和风格的转换,其根源正是时代背景下产生对社会文化的不同关注、理解与接受。通过以上研究以求勾勒中国书籍设计转变的轨迹,对构筑完善的书籍设计价值体系有所裨益。
二、浅论书籍装帧设计引入藏书票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书籍装帧设计引入藏书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4)延异的图像:叶灵凤书籍设计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叶灵凤书籍设计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1.2 叶灵凤书籍设计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 |
第2章 西风东渐:叶灵凤书籍设计的欧洲因素 |
2.1 民国前期的审美风尚与叶灵凤书籍设计的时代背景 |
2.1.1 西方唯美主义的演变 |
2.1.2 比亚兹莱在中国 |
2.2 叶灵凤书籍设计的现代语言与欧洲风格 |
2.2.1 中国式“唯美主义”的诞生 |
2.2.2 叶灵凤与比亚兹莱的相似之维 |
2.2.3 多元风格:从构成主义、未来主义到表现主义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影响的中介:日本文化与叶灵凤书籍设计 |
3.1 跨文化因缘:蕗谷虹儿 |
3.2 叶灵凤书籍设计语言与日本艺术的浸染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统的变异:叶灵凤书籍设计的文化记忆 |
4.1 中庸之美:传统儒家思想的调和与制约 |
4.2 知觉重构:叶灵凤的书籍设计与传统中国的书画艺术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叶灵凤设计年表 |
附录2 叶灵凤设计作品图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中国藏书票发展与文人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藏书票概况 |
1.2 文人精神基本形态 |
1.3 研究意义与实用价值 |
1.3.1 藏书票呈现了中国书业文化建设的部分形态 |
1.3.2 藏书票扩宽了书业艺术的边界 |
1.3.3 藏书票蕴含着中国的文人精神 |
1.4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4.1 藏书票的发展研究 |
1.4.2 文人精神的表现与内涵 |
1.5 研究创新与思路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2 藏书票的出现与萌芽:20世纪二三十年代 |
2.1 “黄金十年”与藏书票 |
2.2 灵凤藏书票中凤凰形象与求索精神 |
2.2.1 灵凤藏书票与凤凰形象 |
2.2.2 叶灵凤不畏道阻且长的求索精神 |
2.2.3 小结 |
2.3 《褐木庐》藏书票中褐木庐形象与爱书精神 |
2.3.1 《褐木庐》藏书票和褐木庐形象 |
2.3.2 宋春舫嗜书如命的精神 |
2.3.3 小结 |
3 藏书票的缓慢发展:1937-1976年 |
3.1 1937-1976年藏书票的低迷期 |
3.1.1 十八年战争与低迷的书票创作 |
3.1.2 解放后藏书票的再发展 |
3.2 《中国的血》藏书票中战士形象与精忠报国情怀 |
3.2.1 《中国的血》藏书票与战士形象 |
3.2.2 唐英伟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与藏书票 |
3.2.3 小结 |
3.3 《木棉花》藏书票中木棉花形象与革命斗争精神 |
3.3.1 《木棉花》藏书票和木棉花形象 |
3.3.2 李桦革命斗争精神与藏书票 |
3.3.3 小结 |
4 藏书票的蓬勃繁荣:1978年至20世纪末 |
4.1 繁荣时期的藏书票 |
4.1.1 藏书票的再度兴起 |
4.1.2 藏书票艺术发展状况 |
4.2 《巴金珍藏》中竹的形象与虚心劲节的文人精神 |
4.2.1 《巴金珍藏》藏书票与竹的形象 |
4.2.2 杨可扬与藏书票 |
4.2.3 巴金虚心劲节的文人精神 |
4.2.4 小结 |
5 新世纪藏书票的发展 |
5.1 《读库》藏书票的产生与转变 |
5.1.1 《读库》藏书票的出现 |
5.1.2 《读库》藏书票的转变 |
5.1.3 《读库》精神与张立宪的“文化入世” |
5.1.4 小结 |
5.2 藏书票发展的新形式 |
5.2.1 藏书票的“自我更新”:电子藏书票 |
5.2.2 电子藏书票的特点 |
5.2.3 电子藏书票的回归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藏书票艺术特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藏书票历史 |
二、藏书票的功能 |
三、藏书票在书籍装帧中的艺术特色 |
(一) 如何鉴赏藏书票 |
(二) 铜版藏书票的制作过程 |
(三) 藏书票与书籍插图的关系 |
(四) 书籍装帧中引入藏书票设计 |
(五) 我国藏书票现今面临的挑战 |
(7)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1章 相关概念界定 |
1.1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
1.1.1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
1.1.2 五大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
1.2 “设计·应用”领域概述 |
1.2.1 设计和应用的概念 |
1.2.2 “设计·应用”领域的课标解读 |
1.2.3 “设计·应用”领域中,“设计”和“应用”的关系 |
第2章 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现状 |
2.1 教材中的“设计·应用”领域 |
2.2 学生对“设计·应用”领域的认知 |
2.2.1 调查目的及方法 |
2.2.2 学生对“设计·应用”领域的基本认知 |
2.2.3 学生对设计“设计·应用”领域的掌握程度 |
2.2.4 学生对“设计·应用”领域的态度 |
2.3 教师对“设计·应用”领域的认知 |
2.4 “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现状 |
第3章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的必要性及案例研究 |
3.1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的必要性 |
3.1.1 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 |
3.1.2 “设计·应用”领域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共通性 |
3.1.3 “设计·应用”领域对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促进性 |
3.2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设计·应用”领域的案例研究 |
3.2.1 《平面图形创意设计》教学案例 |
3.2.2 《平面图形创意设计》一例带来的教学启示 |
第4章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的实践探索 |
4.1 《点线面的魅力》教学实践探索 |
4.1.1 教学设计框架 |
4.1.2 教学过程 |
4.1.3 学习成果 |
4.2 《点线面的魅力》对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促进与教学反思 |
4.3 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论“材美工巧”的设计思想在当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创新点 |
2 《考工记》中“材美工巧”设计理念解析 |
2.1 “材美”设计思想 |
2.1.1 依物选材 |
2.1.2 文质合一 |
2.2 “工巧”设计思想 |
2.2.1 制器尚象 |
2.2.2 制器尚用 |
2.3 “材美”与“工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
3 《考工记》中“材美工巧”设计理念与书籍装帧设计 |
3.1 书籍装帧设计的现状 |
3.2 书籍装帧设计引入《考工记》中“材美工巧”设计理念的原因 |
3.2.1 客观环境和设计趋势的影响 |
3.2.2 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的转变 |
3.2.3 制作工艺和科学技术的影响 |
3.3 《考工记》中“材美工巧”设计理念下书籍装帧设计的思考 |
3.3.1 对书籍装帧设计材料的合理运用 |
3.3.2 对读者的尊重 |
3.3.3 引导设计师的全情参与 |
4 《考工记》中“材美工巧”设计理念在当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设计原则 |
4.1 参与性原则 |
4.1.1 重视设计的参与过程 |
4.1.2 结合读者的参与互动 |
4.2 回归性原则 |
4.2.1 强调设计本真的回归 |
4.2.2 关注本土文化的回归 |
4.2.3 提倡慢生活的回归 |
4.3 平衡性原则 |
4.3.1 平衡书籍设计的局部与整体 |
4.3.2 平衡材料工艺与生态的关系 |
4.4 耐久性原则 |
4.4.1 情感耐久性的传递 |
4.4.2 文化耐久性的表达 |
5 《考工记》中“材美工巧”设计理念在当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
5.1 《考工记》中“材美工巧”设计理念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视觉感知要素 |
5.1.1 文字构成—气韵 |
5.1.2 图形表现—生动 |
5.1.3 色彩作用—交汇 |
5.1.4 材质选择—升华 |
5.2 《考工记》中“材美工巧”设计理念在书籍设计中的展现方式分析 |
5.2.1 书籍设计中的形态构造—融合 |
5.2.2 书籍设计中的感官体验—享受 |
5.2.3 书籍设计中的互动交流—愉悦 |
5.3 《考工记》中“材美工巧”设计理念下书籍设计的媒介分析 |
5.3.1 传统纸质媒介的文化魅力—亲和 |
5.3.2 新兴数字媒介的形式多元—吸引 |
5.4 《考工记》中“材美工巧”设计理念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
5.4.1 平衡人、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关系 |
5.4.2 增强互动体验与情感交流 |
5.4.3 传递可持续的核心设计理念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叶灵凤书籍装帧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研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
1.4.1 国内研究情况 |
1.4.2 国外研究情况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叶灵凤书籍装帧艺术形成的背景 |
2.1 叶灵凤书籍装帧艺术形成的时间界定 |
2.2 清末民初时期书籍装帧设计发展的影响因素 |
2.2.1 “西学东渐”——西方与日本科学文化的传入 |
2.2.2 “百家争鸣”——新文化与新思潮在先锋中的涌现 |
2.2.3 “情之所至,即兴而为”——文人参与书籍装帧设计成为常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方比亚兹莱”——叶灵凤 |
3.1 “身兼数职”的叶灵凤 |
3.1.1 作家 |
3.1.2 画家与书籍装帧设计家 |
3.1.3 藏书家 |
3.2 叶灵凤与创造社 |
3.2.1 与书籍装帧设计之缘起 |
3.2.2 “东方比亚兹莱”的由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叶灵凤书籍装帧设计类型与艺术风格 |
4.1 叶灵凤书籍装帧设计类型 |
4.1.1 封面设计 |
4.1.2 插图设计与扉页、题花设计 |
4.1.3 藏书票设计 |
4.2 叶灵凤书籍装帧设计艺术风格研究 |
4.2.1 认知图式理论与艺术设计 |
4.2.2 认知图式的变化对设计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 |
4.2.2.1 早期成长经历与比氏风格基础的奠定 |
4.2.2.2 后期人生经历与艺术风格基础的转变 |
4.2.3 认知图式的表达对设计元素选择的影响 |
4.2.3.1 从图形看认知图式的意象表达 |
4.2.3.2 从色彩看认知图式的情感表达 |
4.3 与鲁迅书籍装帧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
4.3.1 同喜好,异喜性 |
4.3.2 同观念,异风格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叶灵凤书籍装帧的艺术价值 |
5.1 唯美主义艺术风格的践行者 |
5.1.1 “诗画合一”——艺术想象力的迁移 |
5.1.2 画书、画梦、画心境——佛洛依德心理分析的运用 |
5.2 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人设计师 |
5.2.1 叶灵凤书籍装帧艺术之“文人”情怀 |
5.2.2 叶灵凤书籍装帧艺术之启示 |
5.2.3 叶灵凤书籍装帧艺术之局限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0)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论文研究维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方法 |
四、关于装帧、书籍设计等概念的解释 |
第一章 设计与体制—建国十七年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图书出版业概况 |
一、建国初期的出版业概况 |
二、向苏联学习 |
三、大跃进影响下的图书浮夸风 |
第二节 书籍外观与文字要素的变化 |
一、书籍结构要素的设置及开本的变化 |
二、简化字的改革与汉字印刷字体 |
三、图书横排变革 |
第三节 领袖着作的设计风格分析 |
一、毛泽东着作 |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 |
三、鲁迅全集 |
四、《中国》画册 |
第四节 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获奖书籍分析 |
第五节 “整体设计”与“集体创作” |
一、“整体设计”与书籍美术教育 |
二、“集体创作”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 |
三、“集体创作”与人民美术出版社 |
第六节 设计要素分析 |
一、文字的运用 |
1. 书法体 |
2. 印刷体 |
3. 美术字 |
4. 手写体 |
二、图像的运用 |
小结 |
第二章 红色与样板——文革时期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文革时期图书出版概述 |
一、“文革”前期的停顿与破坏 |
二、“文革”中后期的动荡与恢复 |
第二节 文革书籍的视觉类型分析 |
一、红色狂飙——毛泽东着作 |
二、移植元素——“革命样板戏”书籍 |
三、图像崇拜——官方期刊与红卫兵刊物 |
四、文艺俗化——“文革”文学读物 |
五、地下流通——黄皮书与灰皮书 |
小结 |
第三章 多元与发展—八九十年代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书籍装帧事业的复苏 |
第二节 书籍出版协会与展览 |
第三节 设计观念的引入 |
一、日本书籍设计理念的传入 |
二、民主德国书籍设计的影响 |
三、香港设计潮流的引入 |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书籍的形式美学 |
一、美学的回响 |
二、文化的回馈 |
三、诗性的塑造 |
四、网格的探索 |
五、构成的先锋 |
六、设计的参照 |
七、神态的朦胧 |
八、系列的设计 |
第五节 书籍理论研究与设计理念 |
一、“书卷气”的思考 |
二、书籍的形态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图版说明 |
作者简介 |
后记 |
四、浅论书籍装帧设计引入藏书票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中日韩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以吕敬人、杉浦康平和安尚秀为例[D]. 王祉璠.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2]版画藏书票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外活动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以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D]. 刘楠.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延异的图像:叶灵凤书籍设计思想研究[D]. 李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中国藏书票发展与文人精神研究[D]. 管芃.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藏书票艺术特色功能研究[J]. 王园. 大观(论坛), 2019(08)
- [7]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研究[D]. 李婧仿.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论“材美工巧”的设计思想在当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陈希婷.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9(03)
- [9]叶灵凤书籍装帧艺术研究[D]. 辛玥.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10]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D]. 徐静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