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是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子,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参与了糖尿病并发症形成的病理过程。而目前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氧化应激状态及炎症反应水平的临床研究较少。研究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对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分析血糖波动幅度、氧化应激水平、炎症反应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者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排除了有急性感染或炎症者,试验前一个月曾服用抗氧化应激药物者等。记录采集受试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现病史、既往史,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等,于7:OOAM采同侧肘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等,抽空腹血后行OGTT试验(进食一个二两面馒头),于餐后1h、2h、3h分别测静脉血浆葡萄糖及胰岛素水平。另取餐后2h血标本测定丙二醛(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主要的观察指标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 hs-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研究结果根据研究对象合并微血管并发症情况分为无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DM组)、合并糖尿病肾病组(DN组)、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同时合并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A组)四组,分析结果如下:1.DN组、DR组及DA组的OGTT试验后各点血糖值、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分别较DM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组分别较DN组、D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DN组与DR组无差别(P>0.05)。2.DN组、DR组及DA组的空腹血清MDA、餐后2h血清MDA水平及△MDA值(2h MDA较Oh MDA的增幅)均较DM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组分别较DN组、D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DN组与DR组无差别(P>0.05)。3.DN组、DR组及DA组的空腹血清hs-CRP、餐后2h血清hs-CRP水平均较DM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组分别较DN组、D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DN组与DR组无差别(P>0.05);四组间相比△hs-CRP值(餐后2h血清hs-CRP较空腹血清hs-CRP的增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MDA与PPGE、餐后两小时血糖浓度(2hPBG)呈正相关。5.△hs-CRP与FBG、2hPBG、MBG、PPGE、HbAlc无相关性。研究结论以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表示血糖波动,血清MDA表示氧化应激水平、血清hs-CRP表示炎症状态1.血糖波动幅度、氧化应激水平、炎症反应水平在四组间相比,同时合并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一合并糖尿病肾病者以及单一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分别高于未合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者;同时合并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高于单一合并糖尿病肾病及单一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单一合并糖尿病肾病与单一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波动可以加剧氧化应激的发生;3.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波动对机体短时间内的炎症反应无显著性影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论文; 血糖波动论文; 氧化应激论文; 炎症反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