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股利代理成本理论是现代西方股利政策理论中的一种主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股利分配可以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我国由于一股独大、股权分置的影响,西方主流股利政策理论的应用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分配股利减少代理成本的作用并不能得到正常的发挥,甚至现金股利的分配成为了上市公司向非流通股股东转移公司资源的合法工具。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原本的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基础趋于一致。在国有股、法人股均可流通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趋于分散,股东之间的制衡作用将得到增强,这些是否会对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造成影响?西方的股利代理成本理论能否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本文着重使用代理成本理论,对股权分散型、集中型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分析,并阐述了代理成本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上的应用,为我国上市公司在股票全流通前后现金股利分配动机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然后,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使用2004年和2006年上市公司数据对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支付现金股利具有向非流通股股东转移现金、输送利益的动机。而股票全流通后上市公司逐渐不再具有通过高派现向大股东输送利益的动机,也没有利用公司的控制权制定不发放股利或减少股利的分配政策,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股权分置改革这次基础性的制度变革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最后,在对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股利政策、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考察股权分置改革的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附表索引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相关概念界定1.2.1 股利及股利的性质1.2.2 股利政策1.2.3 股权分置改革1.3 相关文献综述1.3.1 国外相关研究1.3.2 国内研究动态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1.4.1 研究思路与方法1.4.2 研究结构第2章 不同股权结构下股利代理成本理论分析2.1 股权分散型公司委托代理框架下股利政策分析2.1.1 股权分散型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2.1.2 管理者与股东的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的股利政策问题2.2 股权集中型公司委托代理框架下股利政策分析2.2.1 股权集中型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2.2.2 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的股利政策问题2.3 股利代理成本理论在我国现金股利问题上的应用2.3.1 我国上市公司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2.3.2 双重委托代理框架下股利政策研究2.3.3 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分析第3章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现金股利分配动机的实证研究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3.2 研究设计3.2.1 研究假设3.2.2 模型的选择与变量定义3.2.3 统计分析3.3 描述性统计分析3.3.1 截面数据的描述性统计3.3.2 现金股利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分区间描述性统计3.3.3 两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3.3.4 现金股利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3.4 实证结果及分析3.4.1 2004年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实证检验3.4.2 2006年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实证检验3.4.3 实证结论及局限性第4章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建议4.1 规范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度4.1.1 限制不分配股利的行为4.1.2 规范股利分配的信息披露4.2 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4.2.1 监管控股股东的交易行为4.2.2 发展规范的机构投资者4.2.3 提高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素质4.3 加快完善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制度4.3.1 引入“股东实质平等”原则4.3.2 增强中小股东的行权便利性4.3.3 降低中小股东法律诉讼成本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附录B 样本公司各变量之间Pearson相关系数表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现金股利论文; 股利代理成本理论论文; 股权分置改革论文; 实证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