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P90、抗HSP90抗体及IL-6、IL-10在SLE中表达及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HSP90、抗HSP90抗体及IL-6、IL-10在SLE中表达及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SLE患者外周血中HSP90蛋白、HSP90 mRNA、抗HSP90抗体以及IL-6、IL-10的表达水平,旨在探讨HSP90在SLE发病中的作用以及SLE患者中Th2型细胞因子IL-6、IL-10与HSP90基因、HSP90蛋白、抗HSP90抗体间相互作用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使用双抗夹心ELISA法、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45例SLE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IL-6、IL-10、HSP90蛋白、HSP90 mRNA及抗HSP90抗体的表达情况,并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作半定量分析,同时对相关因子表达间的相关性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⑴. SLE患者血清IL-6阳性表达31例(68.89%),SLE活动组、非活动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L-6水平分别为16.82±1.79pg/ml,12.58±1.12pg/ml,10.13±2.95pg/ml;IL-10阳性表达29例(64.44%),SLE活动组、非活动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分别为47.31±16.20pg/ml,42.78±11.21pg/ml,22.05±8.82pg/ml。SLE活动组血清IL-6、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LE非活动组(均P<0.01);SLE非活动组血清IL-6、IL-10水平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⑵. 45例SLE患者PBMC中HSP90蛋白阳性表达17例(37.78%),15例正常对照组中未见明显阳性细胞的表达。半定量分析:SLE活动组PBMC中HSP90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度值为(0.412±0.23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17±0.033)和SLE非活动组(0.187±0.019)(P<0.01);SLE非活动组HSP90蛋白表达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45例SLE患者中HSP90 mRNA阳性表达20例(44.44%),15例正常对照组中未见阳性细胞的表达。半定量分析:SLE活动组PBMC中HSP90 mRNA表达的平均光度值为(0.350±0.225),高于正常对照组(0.114±0.009)(P<0.01)和SLE非活动组(0.221±0.040)(P<0.05);SLE非活动组HSP90 mRNA表达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HSP90水平明显高于阴性患者。⑶. IL-6、IL-10的表达与HSP90 mRNA的含量之间均呈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n=45,r=0.413,t=2.971,P<0.01)/(n=45,r=0.334,t=2.319,P<0.05)。IL-6的表达与HSP90蛋白的含量之间呈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n=45,r=0.63,t=5.339,P<0.001);IL-10的表达与HSP90蛋白的含量之间无相关关系。⑷. 45例SLE患者血浆中HSP90 IgG抗体阳性表达23例(51.11%),HSP90 IgM抗体阳性表达12例(26.67%)。15例正常对照组中未见HSP90 IgG/IgM抗体阳性表达。⑸. SLE患者中HSP90蛋白水平与HSP90 IgG抗体的表达间呈显著的相关关系(X2=4.15,P<0.05);与HSP90 IgM抗体的表达间无相关关系。【结论】SLE患者体内存在过度表达的IL-6,其可导致HSP90 mRNA表达的增多,进而HSP90生成增多,HSP90的大量聚集被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而产生抗HSP90自身抗体,导致SLE患者免疫功能紊乱。这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论文目录

  • 一、英文缩略语
  • 二、中文摘要
  • 三、ABSTRACT
  • 四、正文
  • 前言
  • 第一部分:IL-6、IL-10 在SLE 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HSP90 mRNA 在SLE 患者PBMC 中的表达及意义以及HSP90 mRNA 水平与IL-6、IL-10 表达间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HSP90 蛋白在SLE 患者PBMC 中的表达及意义以及HSP90蛋白水平与IL-6、IL-10 表达间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抗HSP90 抗体在SLE 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以及HSP90 蛋白、抗HSP90 抗体间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五、附图
  • 六、参考文献
  • 七、综述一
  • 八、综述二
  • 九、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 十、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科院微生物所研发获得寨卡病毒人源治疗性抗体[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03)
    • [2].中国共产党的内在“抗体”从何而来[J]. 学习月刊 2011(11)
    • [3].中国共产党的内在“抗体”从何而来[J]. 当代社科视野 2011(06)
    • [4].中国共产党的内在“抗体”从何而来[J]. 传承 2011(13)
    • [5].90年反腐风云[J]. 廉政瞭望 2011(07)
    • [6].天津市HIV抗体阳性无偿献血者的调查及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0(S1)
    • [7].美开发出抗体身份识别新技术[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8(13)
    • [8].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抗体浓度检测方法建立及验证[J]. 医药导报 2020(05)
    • [9].浅析畜禽抗体水平偏低原因与应对措施[J]. 中国畜禽种业 2020(09)
    • [10].寻找合适的抗体:抗体验证中的挑战和应对[J]. 科学新闻 2018(07)
    • [11].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体对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4(14)
    • [12].兔抗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与鉴定[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9(01)
    • [13].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预后的价值研究[J]. 北方药学 2016(08)
    • [14].提高鸡群均匀有效抗体水平的措施[J]. 新农业 2014(05)
    • [15].中国共产党的内在“抗体”从何而来[J]. 今日中国论坛 2011(06)
    • [16].中国共产党具有一种内在的“抗体”[J]. 新长征 2011(09)
    • [17].金磁微粒介导的抗六聚组氨酸多克隆抗体的纯化[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 [18].纳米抗体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 广东农业科学 2020(05)
    • [19].新发现一种抗体有望开发为通用型流感疫苗[J]. 微创医学 2019(05)
    • [20].抗体依赖增强效应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07)
    • [21].免疫抑制治疗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相关抗体及肌电图指标的影响观察[J]. 实用癌症杂志 2017(09)
    • [22].纳米抗体异源表达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7(08)
    • [23].两种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09)
    • [24].赫氏埃希菌抗体的体外特异性抑菌实验[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
    • [25].多克隆抗体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治效果[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07)
    • [26].HCV抗体类药物研究新进展[J]. 肝脏 2010(06)
    • [27].重组多克隆抗体——一类新的治疗制剂[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9(01)
    • [28].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车辆检测的抗体网络[J]. 遥感学报 2009(05)
    • [29].抗体治疗的重生[J]. 微生物与感染 2018(04)
    • [30].抗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抗体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关系[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15)

    标签:;  ;  ;  ;  ;  ;  ;  

    HSP90、抗HSP90抗体及IL-6、IL-10在SLE中表达及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