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静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中学255063
摘要:小组合作是自主有效课堂的主要组织形式,在为期一年的学校课改中,怎样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转换教师角色,怎样有效地实施小组评价,怎样让知识与能力兼顾,这些问题一直围绕在自己的课堂中,本文借几个案例说一说自己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自主有效案例
小组合作是今天课堂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提高学生参与度,减轻学生压力,落实学生的主题地位。自主有效课堂要求学生动起来,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其基本框架结构是:学生主体,小组合作,自主参与;教师主导,双边互动。鼓励教师在这一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打造高效率的个性化课堂。在我校自主有效课堂改革的“独学,群学,互学,督学,导学”“自主先学-合作交流-点拨提升-课堂检测”的“五学四段”模式探索下,我采取了以下几种课堂教学策略,结合案例分析如下。
一、联系生活,群学探究
学科的最大魅力来自于生活,学科知识的最大意义是指导生活。新课程标准给地理定位要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因此,以上三种方式只是课堂探索的一部分,我们的课堂还要挖掘与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在《长江的开发》一节中,我将学生分为漂流探险组、水能开发组、航运开发组和治理洪涝组,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互动。第一组可以探究长江的发源地和注入海洋,第二组可以探究水电站的建立和河段特征,第三组可以探究长江的航运能力和影响因素,第四组可以联系实际探究长江洪灾原因和治理。在小组的知识展示和教师点拨中,总结和分析问题。同时,地理活动探究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感受表达,时事分析,动手实践,慧眼识金等活动进行小组活动和探究。
二、问题引导
如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一课时中,我提出针对课本知识结构的6个问题:①我国的农业分为什么部门?②农业的定义和地位是怎样的?③农业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在那些方面?举例说明。④东西部的农业部门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⑤西部有哪四大牧区?种植业为什么分布在那里?⑥东部的农业差异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在出示问题后宣布合作规则:①先自己完成6个问题的学习。②四人一组将每个问题中需补充的知识点和需要给同学门点拨的内容在组里交流。③每题分值6分,分值分配:不看课本3分,5-8号回答加1分,点拨内容2分。④整个环节15分钟,有小组长负责内部的调控。15分钟后,小组展示讲解,然后由我负责了小组的加分评析。同学们的展示很精彩,很多小组自动的形成了这样的展示队伍,5-8号回答问题,1-4号补充,并且在展示时,学生能与以前的知识和重点内容相联系。此后,教师加以总结和归纳,分层进行课堂巩固,并进行当堂检测。在“五学四段”模式指导下,问题引导式的课堂,问题的提出和学生展示点拨环节对地理学科学科思维的扩展,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学生对学习方法形成主动思考以及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学案导学
在学案导学的课堂中最关键的部分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学案的精心设计上。学案的整体构思以突出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知识点的记忆能力和有助于小组“一帮一”之间互查为主。因此,对于识图要求较高的,地理学科系统性较强的,以及区域地理性质较强的内容,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之后,学案导学对于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维护系统的知识体系,锻练学生运用地图这一工具,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巴西》这一节中,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所以在学案设计中,我采取了识填图、填空和简答三种知识呈现方式。识图填图让学生自主完成该区地理位置的分析,和重点知识的填图,填空题呈现了巴西文化特点和工业发展现状,简单题则要求学生对巴西的工农业分布,雨林危机和城市化问题作出系统描述。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我依然采取了学生先自己完成能学的内容,然后再小组合作讲解疑难,最后给全班同学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与展示,由教师进行各小组的合作与展示评价,并组织课堂巩固和当堂检测。教师的点拨也应该成为课堂生彩的一笔,这一笔就是对教师素质的最大考验也成为我现在的课改最大的困惑。
四、导航复习
《美国》是区域地理较强的内容,在这一节中,我采取了这种组织方式:①两个小组分别构建知识结构图,两个小组分别出示问题组,另两个小组分别画出美国的轮廓图。②先由结构图的两个组展示讲解自己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在脑中形成知识框架,并突出重难点,然后,由问题组的小组点评问题,并给予全体同学复习巩固时间,然后由他们进行问题抽测和小组评价,出示轮廓图的小组与全体同学一起进行识图填图的检测巩固,教师对6个组的展示进行评价得分。③在每个环节中,需要教师对相关问题作点拔补充,复习课以巩固知识和加强知识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发动学生作为主讲人、抽测员、评价者、竞争者,对于克服学生的厌旧情绪,加深知识巩固,润滑学习氛围,有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教无定法,学也无定律。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教师和课堂,需要我们做出瞬息的应变,也向我们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大的要求。本文的几种做法,还需要不断地总结,变化和拓展。然而,学生是永久的主角,是各种课堂的最终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