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社会重心: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群体研究(1945-1949)

重建社会重心: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群体研究(1945-1949)

论文摘要

抗战胜利后,自由知识分子尤其是全国各大高校的教授们,进发出惊人的议政热忱,他们纷纷站出来,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呼吁和平,反对内战,要求重建公道正义的社会秩序。这些自由知识分子群体的议政有着明确的目标:为中国社会重建重心,以此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扭转因国共内战带来的国家危机,将国家引向正常的发展轨道。于是,这些自由知识分子通过各种关系纽带聚集起来,形成了许多以报刊为中心的自由知识分子群体,其中《观察》群体、《时与文》群体、《独立时论》群体及《新路》群体最具有代表性。自由知识分子群体力量的大小决定于群体的内部结构。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四个群体的形成都与“大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由“大学”衍生出来的如同学、师生、校友、同事、教育背景等各种关系纽带,成为他们实现相互认同的最重要的标准。但值得注意的是,政治因素已经开始渗入到自由知识分子的群聚过程中,而且,由于处于不同的都市文化空间,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关系网络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自由知识分子的力量,还有来自其背后的由制度性媒介形成的社会文化网络的支撑,如大学(包括科研机构、基金会、学术团体等)、新闻出版业、会社(包括各种社会性民间团体、政党组织等)等。然而,现代知识分子缺乏文化上的认同,不同的知识来源、知识结构导致他们思想主张上的重大分歧。在国共斗争的大背景下,思想上的分歧随着时局的恶化逐渐演变成彼此政治上的矛盾和冲突。知识分子的政治化使他们之间发生了分化,且这种分化朝着纵深方向不断发展,致使他们建构起来的关系网络逐渐发生断裂。更为严重的是,由战争引发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使群体背后的制度性媒介,如大学、新闻出版业、会社等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力量不断减弱。由此,在政治化和战争的双重摧折下,自由知识分子群体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弱。最后,他们“重建社会重心”的愿望终于化为泡影,在历史的河流上空一吹而散了。本文分为导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导论包括:笔者如何选题,做这个题目的意义是什么: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将采取怎样的研究方案解决这些问题。正文包括五章,分别以《观察》群体、《时与文》群体、《独立时论》群体、《新路》群体作为个案进行纵向分析,同时将这些群体横向对比研究。具体布局如下:第一章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本章包括论文研究资料的来源及资料的综合分析与评价: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章做了详细的叙述、归纳和分析。第二章《观察》群体本章具体分析了《观察》群体成员的群聚过程、群体的内部结构、群体力量的生产方式。指出:共同的教育背景是这些自由知识分子聚集起来的最重要的联结纽带,而那些具有留英背景的与储安平关系密切的知识分子则是这一群体的核心成员:这一群体有着明确的社会诉求,即为中国重建社会权威;他们的力量主要来自于《观察》的公共舆论,但背后缺乏制度性媒介的有力支撑。第三章《时与文》群体本章对《时与文》周刊的创办过程、群体的形成过程、群体的内部结构、群体背后的制度性媒介关系网络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与《观察》群体进行了横向对比。指出:共同的教育出身是《时与文》周刊得以创办的主要因素,但群体成员实现认同的标准则是多元的,与其背后存在着的繁复而绵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密不可分;与《观察》群体不同,《时与文》群体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其背后的制度性社会网络。第四章《独立时论》群体本章基本厘清了“独立时论”社的创办经过,分析了《独立时论》群体的形成过程、群体的内部结构及其“重建社会重心”的追求,对群体背后的社会制度性媒介即北京大学也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并将《独立时论》群体与《时与文》群体进行了横向对比。指出:共同的教育出身和相似的教育背景是这一群体得以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但是,政治的因素也已经渗入群体的形成过程中,知识分子的政治化导致他们之间的分化,终于使群体分崩离析,并严重削弱了北京大学的力量。而且,与《时与文》群体不同,《独立时论》群体的力量来源比较单薄,更多的与“大学”有关,因此未能从社会结构中获取更多的力量支撑。第五章《新路》群体本章重点分析了《新路》周刊的创办过程,《新路》群体的形成过程,《新路》群体与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会的关系,并将《新路》群体与《独立时论》群体进行了横向对比。指出:共同的教育出身是《新路》自由知识分子聚集起来的最重要的关系纽带,其背后的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会则成为这一群体有力的支撑力量。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虽同处北平“知识人社会”,但由于不同的校风和学术传统,特别是在知识分子不断政治化的情况下,二者间也发生了严重分化。结语总结概括全文,得出结论。指出:战后自由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明确目标是:重建社会重心。他们通过各种关系纽带聚集起来形成群体,他们的力量来自于群体成员间的关系网络,即群体的内部结构;同时,群体背后的制度性媒介亦为重要的力量支撑。但是,在政治化与战争的双重侵蚀下,他们的力量一步步丧失,最终也未能实现“重建社会重心”的愿望。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及其意义
  • 第二节 问题意识及研究路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第一节 资料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观察》群体
  • 第一节 储安平与《观察》
  • 第二节 储安平与《观察》群体
  • 第三节 “中国需要重建权威”
  • 第四节 想象的共同体
  • 第三章 《时与文》群体
  • 第一节 《时与文》群体的形成
  • 第二节 《时与文》群体与“大教联”
  • 第三节 《时与文》群体与上海社会各界
  • 第四节 《时与文》群体与《观察》群体
  • 第四章 《独立时论》群体
  • 第一节 胡适与“独立时论”社
  • 第二节 胡适与《独立时论》群体
  • 第三节 “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
  • 第四节 《独立时论》群体与北京大学
  • 第五节 《独立时论》群体与《时与文》群体
  • 第五章 《新路》群体
  • 第一节 《新路》的创刊
  • 第二节 《新路》成员的群聚
  • 第三节 《新路》群体与清华大学
  • 第四节 《新路》群体与“社经会”
  • 第五节 《新路》群体与《独立时论》群体
  • 结语
  • 附录一 刊物撰稿人详情列表
  • 附录二 “大教联”资料
  • 附录三 “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会”资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胡适佚文《谈谈做梦》[J]. 新文学史料 2020(01)
    • [2].由胡适对联谈到审计[J]. 审计观察 2020(07)
    • [3].胡适治学秘诀与审计[J]. 审计观察 2020(08)
    • [4].“完全客观的求真精神”——胡适与一个陌生青年的往来通信[J]. 名作欣赏 2020(25)
    • [5].胡适:独立、合群、重学[J].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20(08)
    • [6].胡适书法[J]. 中国韵文学刊 2019(02)
    • [7].胡适书法[J]. 中国韵文学刊 2019(03)
    • [8].胡适的苏俄感观:对社会主义大加赞扬[J]. 文史博览 2017(12)
    • [9].《胡适许怡荪通信集》中“传达”出的胡适“新”史料[J]. 江淮文史 2017(04)
    • [10].“胡适与图书馆”研究综述[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8(04)
    • [11].有感于胡适的读书“四到”[J]. 中国音乐教育 2014(06)
    • [12].民国时期写作观探讨——以胡适为例[J]. 写作(上旬刊) 2016(11)
    • [13].胡适与大师们[J]. 粤海风 2016(06)
    • [14].胡适的乐观主义与勃朗宁[J]. 世界文化 2017(01)
    • [15].张弛在自由与威权之间——胡适、林语堂与蒋介石[J]. 鲁迅研究月刊 2016(12)
    • [16].胡适与酒[J]. 档案记忆 2016(12)
    • [17].陈漱渝著《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陈漱渝讲胡适》出版[J]. 新文学史料 2017(01)
    • [18].胡适弃校南下与平津学人去留[J]. 新文学史料 2017(01)
    • [19].提携与论争:胡适与申寿生[J]. 书屋 2017(02)
    • [20].胡适《容忍与自由》的文本内外[J]. 粤海风 2017(01)
    • [21].胡适夫人江冬秀的识见[J]. 同舟共进 2017(03)
    • [22].2016年胡适研究的新进展[J]. 中国图书评论 2017(03)
    • [23].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J]. 炎黄春秋 2017(03)
    • [24].胡适笔下的北京风光[J]. 鲁迅研究月刊 2017(03)
    • [25].胡适巧助林语堂[J]. 内蒙古林业 2017(05)
    • [26].青年胡适在北大[J]. 美术大观 2016(12)
    • [27].被误读的胡适小名[J]. 文史博览 2017(03)
    • [28].大使书生:胡适任驻美大使期间的读书生活[J]. 粤海风 2017(02)
    • [29].胡绳 夏康农的胡适批判[J]. 粤海风 2017(04)
    • [30].胡适解聘林损风波前后[J]. 书屋 2017(05)

    标签:;  ;  ;  ;  ;  ;  

    重建社会重心: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群体研究(1945-1949)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