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在Linux系统中构建WebMail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泽寰[1](2021)在《基于模型检测的嵌入式接口驱动形式化分析与验证》文中提出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不仅取决于系统硬件的稳定性,而且与系统功能实现代码有密切关系。在一些复杂的嵌入式系统中,嵌入式系统硬件上需要连接大量外设,导致嵌入式系统软件需要包含庞大的驱动代码,这些驱动代码不经过安全验证,会产生死锁等一系列安全问题。形式化方法是验证嵌入式系统驱动安全性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分析内核驱动中数据的流向以及各进程间的交互,发现潜在安全隐患,进而保证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本文主要研究Linux字符型驱动的安全性问题。基于时间自动机建模并对内核驱动中关键数据结构进行定义,提出一种Linux字符型驱动形式化描述通用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字符型驱动形式化分析通用方法。形式化定义设备、资源函数、平台驱动、文件操作结构等数据结构。分析字符型驱动加载过程,以及用户访问驱动过程,给出反映驱动加载和运行的时间自动机语义。分割字符型驱动的加载过程,使得设备注册和平台驱动注册相对独立,从而实现状态数的缩减。(2)建立基于时间自动机的PWM驱动模型。引入平台总线模型,实现设备注册和平台注册的异步进行。根据字符型驱动形式化分析通用方法对PWM驱动进行建模,使用UPPAAL工具验证PWM驱动模型是否满足计算树逻辑抽象出的属性。(3)建立基于时间自动机的UART驱动模型。把UART驱动分为驱动结构部分和协议实现部分,分别验证UART驱动的运行和UART协议代码的运行,发现不定时清理数据缓存,将导致内存溢出。
方远东[2](2021)在《面向拖动示教机器人的全软件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
马俊[3](2021)在《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内核移植的无线共享系统应用实现》文中研究表明
郭黎[4](2021)在《基于FPGA+ARM的太赫兹无线个域网定向MAC协议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
孙俊文[5](2021)在《ATE测试信号监测设备研制》文中研究表明
徐棚[6](2021)在《容器技术在国产操作系统环境中软件部署研究》文中指出
曹界宇[7](2021)在《基于网络RTK的无人机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已被广泛运用于军事、民用等多个领域,RTK技术在无人机上的使用需求也日益增多。但常规RTK技术应用在无人机定位上,存在操作繁琐、携带不便、无人机作业范围小以及定位精度可靠性较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网络RTK的无人机定位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无人机高精度定位系统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提出系统一体化、小型化总体设计方案。针对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完成基于ARM处理器的系统硬件平台方案选型及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平台方案选型。(2)针对系统硬件平台,在考虑噪音干扰、串扰等因素的基础上完成了电路原理图设计及PCB电路板设计。针对系统软件平台,完成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包括交叉编译环境搭建、u-boot移植、Linux内核裁剪与移植、根文件系统构建以及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实现了嵌入式ARM+Linux系统软硬件一体化设计。(3)在系统软硬件平台基础上,设计了无人机定位系统软件。基于串口通信方式,实现了流动站GNSS板卡数据的实时获取,并根据NMEA-0183电文格式对流动站GNSS数据实时解码;基于Ntrip通信方式,实现了网络参考站差分数据的实时获取,并根据RTCM报文格式对网络参考站差分数据实时解码;基于GNSS板卡,实现RTK差分数据解算;最后通过CAN总线通信方式,将RTK差分定位数据发送给无人机,实现无人机高精度定位。最后从系统硬件电路、系统功能以及系统非功能三个方面对本文设计的网络RTK无人机定位系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符合设计的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葛男男[8](2021)在《面向输电线路巡检的无人机图传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现有的无人机图传系统难以在功能及性能上皆满足全自主的电力巡检方案需求,结合无人机巡检远距离飞行、负载不宜过重等特性,本文设计了一款面向输电线路巡检的无人机图传系统,具备自主巡检所需功能,满足高清、实时、传输距离远和轻量化的要求。该系统提高了巡检效率,对输电线路巡检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为确保服务器在一键下发起飞指令后,图传系统能够配合无人机完成全自主的线路巡检工作,本文根据实际巡检任务来制定合理严格的巡检任务执行逻辑,并分析图传系统的功能和非功能要求,进而提出面向输电线路巡检的无人机图传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根据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及通信链路方案。(2)在系统硬件设计方面,考虑到系统的轻量化要求,针对图传系统功能要求选用以太网模块、4G模块、CAN模块、存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作为ARM核心板的外围必要电路,对这些模块的关键器件参数进行分析与选型,并完成各模块电路的优化设计。针对关键模块电路干扰问题,设计CAN隔离电路、网络隔离变压器电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从叠层设计、器件布局、多层电路板布线三个方面进行PCB电路板的优化设计,从而减小系统的体积、质量,达到轻量化效果。(3)在系统软件设计方面,为了解决系统同一时间处理的任务量及数据量较大问题,在应用层程序设计上采用多线程开发技术,在数据结构上设计环形缓存区,实现了多任务并发执行,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针对视频流延时的问题,设计基于RTSP流媒体传输协议的视频流传输方案,提高了视频流传输的实时性。针对系统定点拍照时存在受外界干扰而出现图片模糊的问题,设计基于参考模型的滑模控制器,通过控制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来提高图片拍摄的清晰度。此外,本文进行了Linux操作系统裁剪与移植,Linux设备驱动设计以及应用软件开发,按照巡检任务执行逻辑实现巡检任务和控制指令下发、飞行数据传输、相机控制、定点拍照并上传以及实时视频传输的功能。最后与自主研发的巡检无人机进行现场实际巡检作业,从功能和性能方面验证了本系统的可行性与稳定性。
李浩飞[9](2021)在《机器学习在Android系统恶意软件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5G、互联网和移动端技术蓬勃发展,不仅极大的推进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更使得手机成为了人类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越来越丰富的手机应用不仅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当前手机市场上,安卓设备更是占据了主流的市场份额,在2019年,安卓的全球月活设备达到25亿台。但与此同时,安卓系统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安卓系统遭受着各类恶意软件的危害,人们的隐私与财产会受到侵害,任何针对安卓的恶意软件都会因为庞大的安卓用户数量而迅速传播开来,因而对安卓恶意软件的检测变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论文做了一下几项工作:(1)首先从背景方面,研究了安卓的基本架构、恶意软件的分类、现状以及如今恶意软件出现的新技术。又研究了恶意软件的各种检测方案与几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原理。(2)通过研究当前主流的恶意软件检测方式,发现静态检测技术可以被代码混淆等技术绕过检测,针对此不足采用动态检测的方式,提出了基于系统调用的动态检测方案,并详细阐述了整个方案各个模块的具体作用和实现细节,本文找到了一种特征向量的构建方式,采用了 192个系统调用作为其特征,并设计了整个日志采集系统的结构。在对多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 XGBoost、LightGBM、MLP三种机器学习算法。(3)搭建整套安卓恶意软件检测系统。创建了安卓样本库,通过实验来验证XGBoost、LightGBM、MLP三种机器学习模型效果。实验发现使用主成分分析的MLP模型上准确率最高,均能达到97.4%。依据Voting原则,对XGBoost、LightGBM、MLP三种模型进行模型融合,能够达到了更高的98.1%的准确率;在检测时间上这一层面,经过特征选取的LightGBM模型拥有最快的时间,达到0.0045s,这两者有各自的优势,能够适用在不同的场景。
张磊[10](2021)在《基于ZYNQ的White Rabbit时间同步技术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在通信领域高精度的时间同步就意味着高速的数据传输,随着5G基站的建设、5G网络的普及以及量子通信的发展,对时间同步的需求已达到纳秒级或亚纳秒级。已有的精确时间同步协议(PTP)虽然能够达到亚微秒级精度,但是对于时间同步需求达到数十纳秒或亚纳秒级的科研领域,PTP协议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本文提出并实现了基于ZYNQ平台上的亚纳秒时间同步技术——White Rabbit技术(WR)。WR技术是在PTP技术上的扩展,结合了同步以太网及数字双混频技术,通过对主从时钟链路间的非对称延迟持续的高精度测量校准,从而使时钟同步精度在PTP技术上提升一个量级,达到亚纳秒级。ZYNQ技术平台是ARM和FPGA相结合的全可编程片上系统;实现WR技术时可以在PL(Programmable Logic,可编程逻辑)中实现实时的WR技术堆栈,在具有硬化的ARM双核处理系统(PS)中运行嵌入式Linux系统。本主要设计工作如下:1、在研究了PTP协议、同步以太网技术以及数字双混频技术的原理后,建立了WR技术的链路模型,计算推导了链路延迟的不对称参数;2、选择Zynq XC7Z030芯片作为主控芯片,在PL中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实现物理网关及WRPC关键技术,同时结合AXI总线的可编程逻辑架构,实现PS端和PL端中的IP核通信;3、在PS中移植Linux系统及WRPC驱动,在Linux系统下开发并实现WR技术的上层协议及相关自定义逻辑模块;4、最后通过主从时钟模块输出秒脉冲信号(PPS),精确测试出主从时钟同步的时间差在1ns以内,实现了亚纳秒的时间同步精度。综上,本文利用ZYNQ ARM+FPGA全可编程的芯片架构实现了亚纳秒时间同步,避免了为实现WR技术的上层协议牺牲FPGA逻辑资源,为将来拓展亚纳秒时间同步系统的功能需求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案。
二、如何在Linux系统中构建WebMail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在Linux系统中构建WebMail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模型检测的嵌入式接口驱动形式化分析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形式化分析方法 |
2.1.1 形式化方法概述 |
2.1.2 时间自动机 |
2.1.3 时间自动机模型验证工具UPPAAL |
2.2 Linux内核 |
2.2.1 内核模块概述 |
2.2.2 Linux内核驱动 |
2.2.3 Linux设备模型 |
第三章 字符型驱动形式化分析通用方法 |
3.1 字符型驱动运行过程分析 |
3.1.1 字符型驱动总体结构 |
3.1.2 字符型驱动数据交互 |
3.2 字符型驱动通用模型 |
3.2.1 建模原则 |
3.2.2 基础数据结构 |
3.2.3 构建通用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inux字符型驱动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 |
4.1 PWM驱动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 |
4.1.1 PWM驱动模型 |
4.1.2 PWM驱动模型属性抽象与验证结果 |
4.2 UART驱动形式化建模与验证 |
4.2.1 UART驱动模型 |
4.2.2 UART协议模型 |
4.2.3 UART驱动/协议属性抽象与验证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网络RTK的无人机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3 系统软硬件平台方案选择 |
2.4 网络RTK理论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软硬件平台设计 |
3.1 系统硬件设计 |
3.2 系统软件平台搭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人机定位系统应用软件开发 |
4.1 系统软件总体框架 |
4.2 流动站GNSS链路设计 |
4.3 网络参考站差分链路设计 |
4.4 RTK差分定位解算 |
4.5 CAN通信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平台 |
5.2 系统硬件电路测试 |
5.3 系统功能测试 |
5.4 系统非功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面向输电线路巡检的无人机图传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1.4 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功能及非功能要求 |
2.1.1 巡检任务执行逻辑 |
2.1.2 功能和非功能性要求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2.2.1 系统执行流程 |
2.2.2 系统整体框架 |
2.3 系统软硬件平台选择 |
2.3.1 系统硬件平台选择 |
2.3.2 系统软件平台选择 |
2.3.3 系统通讯链路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结构 |
3.2 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
3.2.1 ARM核心板 |
3.2.2 以太网模块 |
3.2.3 CAN模块 |
3.2.4 4G模块 |
3.2.5 数据存储模块 |
3.2.6 电源模块 |
3.3 PCB设计 |
3.3.1 PCB叠层设计 |
3.3.2 器件布局 |
3.3.3 多层电路板布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总体框架 |
4.2 控制器设计 |
4.2.1 无人机速度运动模型 |
4.2.2 参考模型设计 |
4.2.3 基于MRSMC的速度控制器设计 |
4.3 系统应用层软件开发 |
4.3.1 多线程开发设计 |
4.3.2 数据读取子线程设计 |
4.3.3 数据更新子线程设计 |
4.3.4 数据发送子线程设计 |
4.3.5 视频流传输子线程设计 |
4.3.6 图片上传子线程设计 |
4.4 Linux操作系统移植 |
4.4.1 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
4.4.2 u-boot移植 |
4.4.3 Linux内核移植 |
4.4.4 根文件系统构建 |
4.5 Linux驱动设计 |
4.5.1 以太网驱动设计 |
4.5.2 CAN驱动设计 |
4.5.3 4G驱动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系统硬件电路测试 |
5.1.1 硬件电路测试平台 |
5.1.2 硬件基础电路测试 |
5.1.3 硬件模块接口测试 |
5.2 系统整体测试 |
5.2.1 系统测试平台及环境 |
5.2.2 系统功能测试 |
5.2.3 系统性能测试 |
5.2.4 测试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机器学习在Android系统恶意软件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安卓恶意软件检测相关技术 |
2.1 安卓系统结构 |
2.1.1 应用程序(Applications) |
2.1.2 应用程序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s) |
2.1.3 系统运行库与安卓运行环境(Libraris&Android Runtime) |
2.1.4 硬件抽象层(HAL) |
2.1.5 Linux内核(Linux Kenel) |
2.2 安卓恶意软件攻击类型 |
2.3 安卓恶意软件攻击新技术 |
2.4 安卓恶意软件检测方法 |
2.4.1 静态检测技术 |
2.4.2 动态检测技术 |
2.4.3 动态与静态检测比较 |
2.5 基于系统调用的动态检测方案 |
2.6 系统调用 |
2.6.1 概述 |
2.6.2 Linux系统调用 |
2.6.3 strace命令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器学习算法研究 |
3.1 决策树算法 |
3.1.1 特征选择 |
3.1.2 ID3算法和C4.5算法 |
3.1.3 CART回归树 |
3.2 XGBoost算法 |
3.2.1 梯度提升(Gradient Boosting) |
3.2.2 XGBoost算法原理 |
3.3 LightGBM算法 |
3.3.1 LightGBM相关优化 |
3.4 多层感知器算法(MLP) |
3.4.1 MLP算法原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安卓恶意软件检测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 |
4.2 安卓软件样本库的建立 |
4.3 日志数据采集模块 |
4.3.1 模块概述 |
4.3.2 沙箱 |
4.3.3 Monkey工具 |
4.3.4 日志采集 |
4.4 数据处理 |
4.4.1 生成的日志 |
4.4.2 OmniDroid数据集 |
4.5 特征构建 |
4.6 安卓恶意软件分类器选取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5.1 实验环境与数据 |
5.2 模型的评估 |
5.3 特征重要性和特征选取 |
5.4 数据降维 |
5.5 合理参数的选择 |
5.5.1 XGBoost参数选取 |
5.5.2 LGBM参数选取 |
5.5.3 MLP参数选取 |
5.6 XGBoost预测及评价 |
5.7 LightGBM预测及评价 |
5.8 多层感知器MLP预测及评价 |
5.9 三个模型对比评价 |
5.10 时间开销对比分析 |
5.11 模型融合 |
5.1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与讨论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ZYNQ的White Rabbit时间同步技术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White Rabbit时钟同步技术及ZYNQ技术 |
§2.1 White Rabbit时钟同步原理 |
§2.1.1 精密时间协议(PTP) |
§2.1.2 同步以太网(Sync-E) |
§2.1.3 数字双混频鉴相器(DDMTD) |
§2.2 White Rabbit同步链路 |
§2.2.1 链路不对称估计 |
§2.2.2 WR链路延迟不对称计算 |
§2.3 ZYNQ技术简介 |
§2.3.1 ZYNQ处理器特点概述 |
§2.3.2 芯片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ZYNQ的时钟同步硬件设计 |
§3.1 总体方案架构 |
§3.2 ZYNQ核心板的介绍 |
§3.2.1 核心板示意图 |
§3.2.2 核心板功能描述 |
§3.3 时钟同步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 |
§3.3.1 时钟模块硬件设计 |
§3.3.2 外部存储EEPROM |
§3.3.3 ONE WIRE总线硬件连接 |
§3.3.4 光模块SFP设计 |
§3.3.5 电源电路设计 |
§3.4 可编程逻辑的电路设计 |
§3.4.1 WRPC核的设计 |
§3.4.2 AXI-WB桥的设计 |
§3.4.3 AXI-UART核的设置 |
§3.4.4 芯片的资源使用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hite Rabbit协议的软件研究与设计 |
§4.1 基于ZYNQ嵌入式软件平台构建 |
§4.1.1 Petalinux开发工具 |
§4.1.2 设备树文件 |
§4.1.3 Linux系统移植 |
§4.1.4 WRPC核的驱动实现 |
§4.2 White Rabbit协议软件设计 |
§4.2.1 增强时间戳算法 |
§4.2.2 最佳主时钟算法的改进 |
§4.2.3 WR同步传输流程 |
§4.2.4 WR协议状态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5.1 系统启动简介 |
§5.1.1 ZYNQ启动步骤 |
§5.1.2 Linux系统启动过程 |
§5.2 功能测试 |
§5.2.1 功能测试方案 |
§5.2.2 秒脉冲(PPS)测试 |
§5.2.3 频率输出 |
§5.3 性能测试 |
§5.3.1 性能测试方案 |
§5.3.2 同步节点性能测试 |
§5.3.3 长时间同步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四、如何在Linux系统中构建WebMail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模型检测的嵌入式接口驱动形式化分析与验证[D]. 李泽寰.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2]面向拖动示教机器人的全软件控制系统研究[D]. 方远东.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3]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内核移植的无线共享系统应用实现[D]. 马俊. 重庆邮电大学, 2021
- [4]基于FPGA+ARM的太赫兹无线个域网定向MAC协议研究与实现[D]. 郭黎. 重庆邮电大学, 2021
- [5]ATE测试信号监测设备研制[D]. 孙俊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6]容器技术在国产操作系统环境中软件部署研究[D]. 徐棚.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 [7]基于网络RTK的无人机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D]. 曹界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8]面向输电线路巡检的无人机图传系统设计[D]. 葛男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9]机器学习在Android系统恶意软件检测中的应用[D]. 李浩飞.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10]基于ZYNQ的White Rabbit时间同步技术研究与设计[D]. 张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