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量词是汉藏语系中具有鲜明特色的词类,也是现代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词类。量词的应用是汉语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这也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主要偏重于量词的语法意义,目前的对外汉语教材对量词的解释也偏重于量词的语法功能,而未将量词的选择和辨析作为重点,忽视了量词与其他成分间搭配的关系,并且通常用“习惯”来解释搭配关系,这也使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量词时只能被动地加以记忆。本文以HSK(初中等)词汇大纲中的量词为研究对象,力图从语义分析的角度将其划分为系统的类别,对处在同一类别中的量词进行辨析比较研究,运用以语义分析为主的综合教学法,来探索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新途径。文章的绪论部分为现代汉语量词概说,介绍现代汉语量词的正名、分类及从静态到动态,再到与新兴理论结合研究的基本情况。第一章,主要介绍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和研究概况,说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和量词使用的偏误分析,以及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运用的理论基础。第二章,HSK(初中等)词汇大纲中的量词的具体语义分析。主要是将大纲中的量词从语义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分类。第三章,针对上文的分析提出以语义特征分析为主的综合教学法。主要说明了以语义分析法为主,词源法、汉字字形法、认知心理法和语用色彩法等为辅的对外汉语量词综合教学法。第四章,具体介绍对外汉语量词的分段教学。主要将HSK(初中等)词汇大纲中的量词按难易程度划分相应的教学阶段,使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带有由浅入深的层次感。结论部分,总结全文,阐述从语义分析角度为主进行对外汉语量词综合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百年汉语量词研究述评[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从《颜氏家训》看南北朝末期的汉语量词[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6(02)
- [3].从古汉语量词研究概况看石刻量词研究的必要性[J]. 泰山学院学报 2015(01)
- [4].汉语量词之管见[J]. 学术探索 2015(09)
- [5].谈对外汉语量词的教学方法[J]. 语文学刊 2014(13)
- [6].也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J]. 语文学刊 2009(22)
- [7].汉语量词本质研究综述[J]. 国际汉语学报 2016(01)
- [8].留学生汉语量词习得规律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 魅力中国 2017(07)
- [9].汉语量词研究的范畴化视角[J]. 励耘学刊(语言卷) 2008(02)
- [10].浅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对策和建议[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20)
- [11].汉语量词在写作上的特殊功能[J]. 阅读与写作 2011(10)
- [12].跨方言比较视角下汉语量词显赫功能及动因[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13].西方汉学视域下汉语量词的性质与特征[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6(03)
- [14].蒙古语汉语量词的比较研究[J]. 西部蒙古论坛 2015(03)
- [15].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相似量词适配度研究——以“部”与“台”为例[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11)
- [16].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偏误分析——以量词“头”“匹”“条”“只”为例[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2(06)
- [17].浅析对外汉语量词教学[J]. 青春岁月 2016(07)
- [18].从认知角度探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策略的建构[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03)
- [19].试论影响汉语量词丰富的诸因素[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20].汉语量词的英译[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 [21].汉语量词研究方法论的嬗变[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2].从“个”和“枚”等三对量词的历时演变看汉语量词发展的机理[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 [23].汉语量词语法化问题——兼及汉英对比和形意关系[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01)
- [24].关于汉语量词释义的新思路[J]. 语言文字应用 2016(02)
- [25].从汉俄量词的比较谈汉语量词教学[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02)
- [26].小议汉语量词翻译[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2(02)
- [27].从文化意义谈汉语量词的特点[J]. 语文知识 2012(02)
- [28].藏族学生汉语量词使用偏误分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 [29].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初探[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05)
- [30].谈汉语量词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以量词“道”为例[J]. 西安社会科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