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服饰审美意识研究

彝族服饰审美意识研究

论文摘要

彝族服饰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观念习惯、深层心理积淀等等,都在服饰中得到体现。彝族服饰作为作为彝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自身具有独特的形式美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图纹——和谐自然之美的表现;款式——古朴庄重之美的彰显;色彩——庄严肃穆之美的积淀。彝族服饰与其他民族服饰相比,有着鲜明的个性,就是因为民族审美意识在其中的沉淀与反映。彝族服饰中所体现出的民族审美意识主要有三个要点:第一是以神巫为美。彝族服饰具有沟通神灵的功能,由于隐秘的原始意识的深层积淀,它对彝族人民具有巨大的心灵激幻力量,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形式,具有巨大的审美魅力。彝族服饰对黑色的艺术表现就鲜明地体现了其以神巫为美的审美意识。第二是以本族为美。彝族服饰在满足了生物体的基本需要外,还有更为深层的着装动机,就是实现“本族”功能,将人民统一在固定的血亲关系之中。服装形式的组构特征可以按照习俗确定为身份或地位的标志。它的约定性在于对服装构式表示的特征的群体认同而产生的约定俗成的意义,这种约定俗成的意义成为彝族服饰之美的深层阐释依据。第三是乐生之美。彝族服饰中体现出一种崇尚生命的意识,这首先表现在,将自然界中万物的生息、繁衍都看做是神圣的、美好的。除了尊崇自然生命外,彝族最为尊崇的还是人的生命。彝族的服饰文化中隐藏着一个核心特征就是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民族服饰的形成绝不仅仅是单一民族自身孤立发展的产物,而是一种历史的联系的发展体系。同时,它也是该民族所处历史文化系统、社会生存环境、经济生产方式、审美心理的综合产物。彝族服饰作为彝族审美意识的载体,也必然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有地理环境、民族迁徙、原始宗教三个因素。彝族服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 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彝族的服饰及形式美特征
  • 一、彝族服饰
  • 1、上衣
  • 2、下装
  • 3、首服(头衣)
  • 4、足衣
  • 5、饰物
  • 二、彝族服饰的形式美特征
  • 1、图纹——和谐自然之美的表现
  • 2、款式——古朴庄重之美的彰显
  • 3、色彩——庄严肃穆之美的沉淀
  • 第二章 彝族服饰所体现出的审美意识
  • 一、神巫为美
  • 二、本族为美
  • 三、乐生之美
  • 第三章 彝族服饰的审美意识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
  • 一、地理环境——自然因素
  • 二、民族迁徙——历史因素
  • 三、原始宗教——心理因素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造型语义与再设计研究——以凉山彝族首饰为例[J]. 西部皮革 2020(01)
    • [2].神圣与秩序:凉山彝族洁净与污秽观念的文化诠释[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0(01)
    • [3].2000年以来凉山彝族服饰变化及其成因探究[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09)
    • [4].《彝族舞》[J]. 西北美术 2020(02)
    • [5].中国少数民族建筑文化载体探究——以凉山彝族建筑为例[J]. 居业 2018(12)
    • [6].彝族村民[J]. 荣宝斋 2019(02)
    • [7].彝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研究[J]. 红河学院学报 2019(02)
    • [8].山水阳光 五彩凉山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J]. 当代县域经济 2019(12)
    • [9].浅谈彝族音乐的社会功能性[J]. 黄河之声 2016(15)
    • [10].玉溪地区彝族医药发展源流[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05)
    • [11].变异中的延续:凉山彝族丧葬文化的变迁及其动因[J]. 民族研究 2017(02)
    • [12].彝族十二兽文化的历史渊源探究[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13].彝族家支与社会和谐稳定——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03)
    • [14].彝族社会中“酒文化”的功能分析[J]. 学理论 2017(07)
    • [15].《穿盛装的彝族姑娘》[J]. 美术 2015(08)
    • [16].《彝族姑娘》[J]. 中国妇运 2016(03)
    • [17].《彝族妇女》[J]. 美术 2016(04)
    • [18].论汉语对彝族语言传承的影响及传承路径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2)
    • [19].浅析凉山州彝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J]. 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 2018(07)
    • [20].安嘉净设计作品[J]. 山花 2015(02)
    • [21].试论《彝族克智译注》的语言艺术特色[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22].凉山盐源彝族学生的性格与习惯初探[J]. 新课程学习(下) 2012(07)
    • [23].文化生态背景下的彝族建筑空间[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9(04)
    • [24].凉山彝族典籍文献《尔迪尔疵》与彝族的污秽/洁净观[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5].基于传承思维下的彝族民居建筑探讨[J]. 建材与装饰 2018(51)
    • [26].浅谈彝族音乐构成架构[J]. 艺术评鉴 2018(10)
    • [27].浅析少数民族地区民宿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凉山彝族安哈镇为例[J]. 山西农经 2018(14)
    • [28].关于彝族舞蹈“老虎笙”保护与传承的一些思考[J]. 民族音乐 2016(06)
    • [29].浅析康巴彝族女性头帕[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11)
    • [30].凉山彝族火把节整体性保护路径研究[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标签:;  ;  ;  ;  ;  

    彝族服饰审美意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