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上世纪末以浙江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为代表,开创了我国大学新校园建设高潮的开始,中国大陆高等院校经历了如火如荼的快速建设。十年来国内高校普遍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建设热潮,包括老校区的改建、扩建、新校区的建设,一些地区更是出现了规模宏大的大学城、教育园区,建设呈现数量多、范围广、建设周期短、校园规模巨大的特点。经过这十年建设逐渐显现出来的矛盾主要是来自大学校园建设中对人文历史的缺乏以及对人的使用价值的关注。本文希望通过对台湾大型校园场所成功建设的经验分析,建立场所认知性设计理论的研究,对当前大学校园创作以及后续建设起着较为现实的意义。本文以台湾大型校园为研究对象,以台湾校园研究相关文献为主,国内校园相关研究为辅,结合台湾校园环境设计理论和环境行为,以台湾大型校园的实例为依据,关注校园空间中的空间品质和活动品质,建立台湾大型校园场所认知性结构及提出当前大学校园认知性设计的相关启示。文章最后提出当前大学校园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台湾大型校园建设经验提出适合当前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为后续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质量的塑造提供参考依据,以期对当前大学校园建设发展起到点滴启迪和抛砖引玉的作用。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1.1.1.选题背景1.1.2.选题意义1.2.研究范围及内容1.2.1.理论应用范畴1.2.2.研究范围及对象1.2.3.论文内容1.3.相关概念界定1.3.1.校园开放空间(Campus Open Space)1.3.2.空间品质(Space Quality)1.3.3.活动品质(Activity Quality)1.3.4.空间主体性(Space Subjectivity)1.3.5.场景意义(System of settings)1.3.6.情境定义(Context)1.4.研究方法及框架1.4.1.研究方法1.4.2.论文框架(图1-4-1)1.5.本章小结第2章 大型校园的开放空间概述2.1.引言2.2.校园场所理论的解析2.2.1.校园场所释义2.2.2.校园场所设计与美学2.3.相关研究2.3.1.城市意象2.3.2.环境行为学2.3.3.城市设计理论2.4.本章小结第3章 台湾大型校园开放空间成因分析3.1.引言3.2.台湾高等教育政策对校园开放空间的影响3.3.台湾各时期校园空间规划设计理念对开放空间的影响3.3.1.台湾大型校园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的研究3.3.2.台湾各时期大型校园空间规划设计理论条件下的演变3.4.台湾各时期大型校园场所空间调查分析3.4.1.台湾光复前(1919-1945年)3.4.2.光复后初期(1945-1964年)3.4.3.光复后中期(1965-1979年)3.4.4.光复后近期(1980-至今)3.5.本章小结第4章 台湾大型校园场所认知性理论建构4.1.引言4.2.台湾大型校园开放空间场所研究4.2.1.大型校园实质场所空间形态4.2.2.大型校园非实质场所空间4.3.台湾大型校园开放空间场所认知性理论建构4.3.1.台湾大型校园开放空间场所认知性层次4.3.2.台湾大型校园开放空间场所认知性结构4.3.3.大型校园场所认知性性设计的原则4.4.本章小结第5章 对当前大学校园开放空间场所认知性设计的启示5.1.引言5.2.大学校园空间构成策略5.3.大学校园空间感知策略5.4.大学校园活动空间及设施策略5.5.大学校园空间维护和安全策略5.6.本章小结第6章 台湾大型校园场所建设经验对当前大学校园建设的启示6.1.当前大学校园开放空间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6.1.1.校园开放空间缺乏长期建设的准备6.1.2.对参与性校园环境教育认识不足6.1.3.校园空间人文历史的匮乏6.2.台湾大型校园开放空间规划设计建设经验6.2.1.强制和弹性的校园开放空间规划建设6.2.2.台湾参与式大学校园空间规划设计建设6.2.3.台湾大型校园以人为核心的环境设计方法6.3.对当前大学校园开放空间规划建设的启示6.3.1.校园空间建设分阶段和衔接规划及建设6.3.2.建立校园学生"参与式"校园开放空间设计过程6.3.3.校园人文和与自然共生的校园建造模式6.3.4.建立校园开放空间使用后评估体系6.4.设计实践及反思6.4.1.两所学校的规划与设计的比较6.4.2.总结与反思6.5.本章小结结语参考文献致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台湾大型校园论文; 场所认知性论文; 空间品质论文; 活动品质论文; 参与式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