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与协调机制论文-王莹,王允武

自治与协调机制论文-王莹,王允武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治与协调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区域一体化,法治

自治与协调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莹,王允武[1](2018)在《区域发展视域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法治协调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化范式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区域一体化法治建设可以从立法、执法和司法叁个协调机制方面进行探析。立法协调包括紧密型协作立法、半紧密型协作立法、分散型协作立法叁种形式;执法协调包括联席会议制度、行政协议制度、行政协助制度、行政执法争议调解机制四种机制;司法协调体现在统一司法标准、区域内各法院协商制定冲突解决规则、加强区域司法协助、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本文来源于《领导科学》期刊2018年23期)

沈建峰[2](2015)在《个人自治、国家强制与集体自治在劳动关系协调中的互动——基于对德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梳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法中存在着私人自治、集体自治手段以及国家强制等叁种不同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这种多元协调机制体现了不同层级的利益代表对劳动关系协调的参与。上述不同协调机制之间的关系在于,劳动合同起着基础性作用,但劳动合同受国家立法控制;团体协议和工厂协议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直接并且强制的规范效力;集体协议在功能上对国家强制具有优先地位,在效力上对国家强制具有劣后地位;团体协议和工厂协议这两个不同的集体合同机制存在着功能、取向、对象与效力的区分;雇主指挥权是效力最低的协调劳动关系的手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德国以集体合同为核心的劳动关系协调体制因工会入会率下降和资本全球流动带来的工会谈判能力下降而面临新挑战,国家立法因此日益强化。德国的上述经验值得我们在建构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时予以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期刊2015年09期)

张建国[3](2012)在《自治语境下村两委关系的现状及其协调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农村,农村党支部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村级组织。在村民自治的大背景下,“两委”关系能否协调事关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然而由于“两委”在性质、运行机制及权力来源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造成村‘两委”之间在日常工作中时常产生矛盾甚至是激烈的冲突。有鉴于此,加强对村“两委”关系的研究,积极探索两者之间的现状及协调机制,对于形成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合力,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多年来,村“两委”的关系引起了行政主管部门级行政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关于该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现实中,村“两委”的关系仍未得到根本改善,研究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仍是当下行政法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村“两委”的协调机制应当既能够有效地保障党支部委员会在村级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能使村委会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村民自治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因此,本文先是介绍了“两委”的发展历程,试图通过对村“两委”权力来源及运行机制的研究分析来获知村“两委”产生矛盾冲突的原因,并在大量的实践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导致村“两委”矛盾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2-04-18)

木永跃,杨文顺[4](2008)在《民族自治地方利益协调与整合机制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自治地方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其利益主体日趋多元且复杂化,在极端宗教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日趋合流的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矛盾与冲突日趋严重,并在特定区域和时期愈加凸显出来。研究并关注民族自治地方利益协调与整合机制问题,对于及时疏导民族利益关系,有效化解民族矛盾与纠纷,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稳定和政治文明,并进而实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08年05期)

郭宝亮[5](2005)在《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上级地方政府建构规范的协调运行机制的对策与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上级地方政府的关系从静态来讲笔者曾概括为财政关系、法律关系、行政关系、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和人际关系等六方面。政府的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把上述的静态关系转化为动态的运行机制,政府管理的职能和目标才能实现。在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构建与中央政府、上级地方政府协调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叁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障碍因素。在理论上弄清这些矛盾和分析清楚障碍因素对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建立与中央政府、上级地方政府有效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北方经济》期刊2005年15期)

郜庆路[6](2005)在《分布式自治制造系统中协调机制的研究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离散制造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高度复杂的依赖关系。离散产品结构的复杂性,零部件生产的复杂性,制造系统组成的复杂性是导致离散制造系统中依赖关系高度复杂的原因。对与生俱来的高度复杂的依赖关系进行管理是管理控制离散制造系统运行所必需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并适应制造系统组成的变化,具有更好的柔性、敏捷性、可扩展性、可靠性及容错性的分布式自治制造系统已经成为制造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当制造系统采用分散控制体系结构时,就必须为之配备恰当的协调机制,以管理制造系统中的依赖关系,使各项制造活动能达到协调一致,满足制造系统的各种约束条件并优化制造系统性能。本文对分布式自治制造系统中的协调问题及协调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协调策略、协调语言、协调协议是构成协调机制的叁要素,详细论述了协调机制对分布式自治制造系统的重要性,对依赖关系进行了分类研究。为了给分布式自治制造系统协调过程的研究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方便协调机制的开发设计及分布式自治制造系统的实施,本文建立了分布式自治制造系统的协调问题模型,显式协调过程和隐式协调过程模型。本文总结了两种显式协调机制,即中介承诺和控制信息交换,实现依赖关系管理方法的过程,对比了它们在优化性能,健壮性,通信量和易实现性等方面的性能。提出利用各制造资源Agent 之间的协作规划交换来实现各制造子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管理,并为制造系统制订了在利用招投标实现资源—任务匹配,判定依赖关系满足,应对扰动攻击和实现支持非线性工艺规划的调度时的工作方案。利用之前提出的协作规划交换应用方案和合同网协议,本文开发了显式协调原型系统CPE。利用此原型系统所做的调度性能实验,扰动应对仿真实验和非线性工艺规划支持实验表明协作规划交换能有效地优化制造系统性能,实现对扰动攻击的平滑应对,并有效地管理因使用非线性工艺规划而在制造系统中引入的复杂依赖关系,充分发挥非线性工艺规划的长处。在另一方面,受到动物行为学研究成果的启发,本文提出应用隐式协调求解制造系统的机床—工件匹配问题,建立了基于信息素的协调框架和机床选择算法。对采用隐式协调的制造系统进行的优化能力分析表明当制造系统中存在最优解时,基(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5-03-01)

[7](2001)在《协调“两委”班子的好机制 ——武安推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武安市适应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紧紧围绕贯彻"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提高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整体凝聚力、战斗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建立了以"一制叁化"为主体的农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经过一年的运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村委会直选给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提出了新课题 2000年初,武安市按直选方式(本文来源于《共产党员(河北)》期刊2001年05期)

自治与协调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德国法中存在着私人自治、集体自治手段以及国家强制等叁种不同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这种多元协调机制体现了不同层级的利益代表对劳动关系协调的参与。上述不同协调机制之间的关系在于,劳动合同起着基础性作用,但劳动合同受国家立法控制;团体协议和工厂协议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直接并且强制的规范效力;集体协议在功能上对国家强制具有优先地位,在效力上对国家强制具有劣后地位;团体协议和工厂协议这两个不同的集体合同机制存在着功能、取向、对象与效力的区分;雇主指挥权是效力最低的协调劳动关系的手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德国以集体合同为核心的劳动关系协调体制因工会入会率下降和资本全球流动带来的工会谈判能力下降而面临新挑战,国家立法因此日益强化。德国的上述经验值得我们在建构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时予以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治与协调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王莹,王允武.区域发展视域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法治协调机制研究[J].领导科学.2018

[2].沈建峰.个人自治、国家强制与集体自治在劳动关系协调中的互动——基于对德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梳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

[3].张建国.自治语境下村两委关系的现状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

[4].木永跃,杨文顺.民族自治地方利益协调与整合机制探索[J].学术探索.2008

[5].郭宝亮.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上级地方政府建构规范的协调运行机制的对策与建议[J].北方经济.2005

[6].郜庆路.分布式自治制造系统中协调机制的研究与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05

[7]..协调“两委”班子的好机制——武安推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的调查[J].共产党员(河北).2001

标签:;  ;  ;  

自治与协调机制论文-王莹,王允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