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加快西北地区发展新思路和新战略的若干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媛[1](2021)在《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到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大城市越来越多城市问题的出现,发展小城镇,对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小城镇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就近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人口就地城镇化,从而缓解大中城市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集中集约经营,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进而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是因地制宜的培育特色非农产业,并通过非农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通过非农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实现城镇发展。陕西关中地区小城镇发展落后,城镇经济基础薄弱,推进小城镇发展,必须发掘特色资源,选择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特色产业,并通过科学的产业培育模式和实施路径,才能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小城镇特色发展与就地城镇化格局。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为研究主题,从小城镇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关系解析入手,通过分析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非农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与市场环境,研究并确定了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借鉴“集群创导”经验,构建了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模式。最后,以咸阳市旬邑县太村镇为例,进行了小城镇特色产业选择与培育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小城镇发展的关键问题是选择并培育特色非农产业。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产业要生存必须有特色优势。另外,关中地区大中城市仍处于聚集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向小城镇扩散转移的产业发展态势,因此在吸引产业聚集方面小城镇也面临大中城市的竞争挤兑。有鉴于此,小城镇发展只有挖掘自身特色资源并依据特色资源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在双重竞争压力下求得生存和发展。(2)小城镇产业选择必须因地制宜的选择与自身资源环境和要素条件相匹配的产业类型。关中地区小城镇在基础设施条件、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无法与大中城市相比,产业发展只有依靠自身特色资源,选择其他小城镇不可复制或不具备比较优势,而又达不到大中城市规模或效益门槛的产业,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生存发展。关中地区小城镇多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各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评价资源、研判市场、选择产业特色化发展方向,是因地制宜引导小城镇发展的基础。(3)集群创导是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的重要途径。小城镇产业发展条件有限,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发力,通过园区化集中布局和聚集发展,以较低的建设成本改善产业发展软硬件条件,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才能有效培育产业并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在分析集群创导的基本要件、内在关系和动力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经验,本文构建了基于集群创导的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与路径。(4)小城镇产业培育发展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与乡村振兴形成联动发展格局。小城镇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特色资源与农民、农业存在天然的联系,尤其是特色农产品资源。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不但可以通过就近加工农村特色资源(主要是特色农产品资源),带动农业生产,实现农特资源增值,还可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从而多方面促进农民增收,是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途径。因此,培育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将产业链主体留在小城镇,有利于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联动发展。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的思路和方法。系统总结了国内外产业选择、小城镇产业选择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进展。目前已有研究中,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尚未将利用自身资源和合理配置要素,深入到小城镇产业选择方法理论研究中。小城镇产业基础条件差,存在要素劣势、设施劣势;同时,小城镇面临与大城市竞争的影响,产业选择与大城市、区域不同;此外,小城镇作为乡村之首,城市之尾,能够就近吸引农村劳动力,带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文根据小城镇和大城市不同的发展特征,以及区域产业发展特征,探讨独特资源利用、产业存活发展的科学问题。通过分析小城镇在产业发展条件不及大城市的情况下,以独特资源利用为发展路径,从关中地区小城镇发展特征出发,通过产业发展条件分析、市场条件分析、资源分析,选择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关中地区小城镇特色产业选择理论研究。(2)构建了基于集群创导的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与路径。借助“集群创导”,为小城镇产业培育提供思路。在小城镇空间尺度下,构建集群创导模型,形成在政府支持下产业园区的聚集,降低发展成本,有力促进小城镇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时也减少了分散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通过结合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案例的集群创导经验,形成基于集群创导的不同产业集群阶段的产业培育模式和分阶段实施的培育思路。在产业集群未萌芽阶段主要寻找“种子企业”,在产业集群萌芽阶段主要完善集群创导基本构成,在产业集群成长期注重科技创新,在产业集群稳健期以解决集群创导问题为主;在小城镇空间尺度下,协调产城空间、发展关系,形成产城融合发展;通过小城镇产业集群质量化提升和品牌效应推动区域发展。
陈玲[2](2021)在《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质量发展,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对我国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以及市场结构作出的重大调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讲话、批示和发表的文章等的总和,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则是我们党自觉探索和思考这一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主题积极展开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科学把握和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自觉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推动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成逻辑看,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具备坚实的实践基础。从内容来看,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包括高质量发展跨越重大关口论、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论、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论、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论、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开放论以及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论等六个方面主要内容。从理论特征来看,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聚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具有显着的针对性;全面涵盖五大发展理念,具有显着的综合性;引领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显着的引领性。从时代价值来看,在理论价值上,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的经济发展思想一脉相承,它不仅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发展思想,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视野,还突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局限;在实践价值上,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有利于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指引和启示。面对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是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也成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贯彻的指导思想。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践行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过程中仍存在诸如高质量发展相关主体的发展观念有待彻底转变、相关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不足,需要进一步用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武装头脑、转变发展观念以及改革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从而更好的践行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切实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境界。
白雪[3](2021)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本文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矛盾的论述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探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与经验为历史根据,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定依据及重要意义,深刻分析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理论内涵,正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特征,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路径参考。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揭示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等问题。列宁深入研究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并初步探索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社会矛盾问题。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和实践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关于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创新性成果。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的历史根据。党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和解决各个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回顾和总结我们党探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过程和总结经验教训,对正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研究的现实起点。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判定根据的前提条件。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还需厘清主要矛盾变化与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国际地位没有变的关系,以及充分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意义。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全面把握人民美好生活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理论内涵,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有助于深刻揭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特征。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证分析,能够深入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中的具体体现。结合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路径是研究的归宿点。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首先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通过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重要发展战略、采取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系统安排,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方法,借助科学知识图谱快速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总体研究状况,对重点文献以及代表性作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精准分析;利用比较研究法,梳理中国共产党探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和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对比党的重要文献关于发展问题的阐述挖掘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特征;应用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的方法,剖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理论内涵,校对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便准确把握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诉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原则与重要举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题,从理论基础、历史根据、现实背景、判定依据、重要意义、理论特征、现实表现及解决路径等各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有助于不断深化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还有助于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逻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来说,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有助于准确理解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和主要发展问题,全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期待,为更好地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理论支撑。
李治兵[4](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阮宇超[5](2020)在《资源导向下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集群化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差异巨大是制约广东省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改变乡村落后的发展面貌,近年来广东省投入了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整治建设,而分布在珠三角外围相对落后地区的村庄更是扶持建设的重点。尽管相应举措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建设发展水平依旧明显落后于珠三角地区。同时,在大规模的乡村整治建设行动中,同样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方面,缺乏对乡村资源利用与价值发挥的充分考虑,村庄环境面貌得到改善但依旧未能形成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大量以单一村庄为实施对象的“就村论村”建设思路,也往往造成地缘优势相对较弱的珠三角外围地区村庄发展孤立被动、产业结构同质单一、乡村资源闲置浪费等困境。面对这些问题,在当前村庄人居环境已得到较大改善的情况下,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振兴的下一步重点必须有所转变,探索实现村庄资源高效利用、经济产业有效发展的建设模式,以推动该地区乡村整体经济社会水平提升、缩小地区内部城乡差异、拉近与珠三角村庄的差距,促进区域平衡协调发展。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提出了“以资源为导向集群化发展”的思路。通过解读资源导向下乡村建设发展的内涵及其目标方向,明确以多村联合、共享共建的集群化发展模式为实施路径;分析其在促进乡村资源价值整合提升、村庄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作用,论证资源导向下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并进一步探究影响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分析乡村集群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相应条件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的现状发展特征,从乡村集群形成、运作、发展的动态视角出发,构建了包含资源普查、规划编制、建设管理、乡村治理、政策保障等五个层面的指导性策略。旨在为珠三角外围乡村地区,提供更加适应新时期需求的建设发展思路,也为全国类似的乡村地区,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黄灵海[6](2020)在《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开放的世纪,也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推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和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着,已经日益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潜力、最大空间、最大动能。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北海市视察时首次提出要“打造好向海经济”,“写好新世纪海上丝路新篇章”。在全球海洋竞争日趋激烈、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走深走实、海洋经济在国内经济地位日益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总体布局、新发展理念成为新战略指引的大背景下,本文在国内外向海经济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绿色发展理论,依据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相关工具模型,对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向海经济研究,在实践上为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首先,根据当前国内外关于向海经济概念的研究和讨论,结合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生态补偿、循环经济、海陆统筹、高质量发展等绿色发展相关理论,本文将向海经济的概念界定为:以陆域经济为基础、以海洋经济为依托、以海陆经济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开放型经济新模式。将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界定为:向海经济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以沿海地区海陆空间为空间载体,以“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沿海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海陆经济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其次,为及时掌握当前国内外向海经济发展动态,为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与政策。国际方面,基于地域分布平衡和国家体制差别的考虑,主要以美国、日本、欧盟为典型,分别对其向海经济发展经验进行概述,得出“注重海洋战略引领”“注重海洋科技创新”“注重完善海洋法律体系”“注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四条经验启示。国内方面,主要以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是否纳入国家战略为依据,将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天津5个省市列为中国沿海先进地区,并分别从“注重发挥组织领导”“强化海洋顶层谋划”“完善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海洋科技协同创新”“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进行总结。再次,基于本文对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界定,重点运用DEA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评价模型,分别从“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海陆经济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构建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7~2016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等公开文献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方面,在不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的情况下,2006~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效率有稳步提高的趋势,平均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效率值由2006年的1.78增加到2015年的2.40,年均提高0.62%。与此同时,2006~2015年中国沿海地区各省份之间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差距波动较大,且差距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在整体上并不均衡。在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方面,2006~2015年中国沿海地区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状况大致符合上海、广东、山东、天津、浙江、江苏、福建、辽宁、河北、广西、海南的排列顺序,基本与中国沿海地区各省份总体经济实力呈正向相关,且省份均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海陆经济协调发展方面,2006~2015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系统对陆域经济发展的助推效应总体偏低,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变化幅度不明显;海陆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在2008年有所下降,之后又呈缓慢上升趋势,且省际差异逐步缩小,总体向协调范围转变,但进程极为缓慢;2013、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表现出集聚分布特征,其他年份在空间上基本表现出离散分布特征;海陆经济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负自相关特征,从离散分布状态向集聚分布状态转变。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当前中国向海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短板进行总体判断,在认真借鉴国内外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与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点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就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提出“坚持以陆海统筹为战略引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扎实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六条政策建议,为中国沿海地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并对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提出下一步展望。从总体上看,本文研究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理论上。本文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首次构建了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提出了以“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海陆经济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二是方法上。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的特征,分别使用DEA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评价模型,多角度对“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海陆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实证研究的准确度。三是实践上。本文根据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实证研究结果,在借鉴国内外向海经济发展绿色发展模式与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点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就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中国沿海地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陈嘉俊[7](2020)在《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路径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大力推动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我国当前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未来推进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于广东而言,是继续保持经济总量优势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是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湛江作为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广东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湛江市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需要湛江为大湾区建设发挥助力作用,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湛江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积极融入。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和前提,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和启示,从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现状出发,提出融入的重要路径和对策,目的是实现湛江更好融入大湾区建设,打造两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局面。本文以研究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主,通过查找相关材料、收集文献专着、材料归法分析等方法对文章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将全文内容分为7大部分内容进行全面阐述,其中包括绪论阐述、理论与概念阐述、现状与问题分析、国内外经验借鉴内容、路径和对策选择,以及文章最后的结论部分等内容,其中绪论部分主要研究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重要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理论与概念主要涉及与大湾区相关的概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在现状问题中主要围绕湛江所具备的优势条件、产业基础、社会资源等展开,并提出对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还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以借鉴国内的天津市、慈溪市、国外的奥克兰市和千叶县等城市的先进经验,找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路径和对策。而在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路径选择和对策研究中,主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需求、科技协同创新、乡村振兴发展和开放交流合作等方面寻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路径,从建设科技中心、完善沟通机制、培育高端人才、构筑法治体制等方面提出保障湛江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顺利实施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必须深入学习和借鉴过国内外先进发展经验,着力提振整体经济实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高效治理社会问题、大力培养高端人才、营造创新生态环境、扩大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以及强化构筑法律保障网络等,为湛江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张鹏飞[8](2020)在《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新中国建立以后,“苏联模式”弊端不断暴露,使我国逐渐认识到:一国发展必须与本国国情相适应。我国是直接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并未经历资本主义这一发展阶段的积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而“苏联模式”并不是适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唯一模式。经过我国几代领导集体呕心沥血的探索,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它是一条实现“中国梦”的道路,它是一条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道路,它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游之路。回顾我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新时代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避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所以,对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经济发展道路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分为五个章节,首先,第一章主要是结合我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概念、类型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其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以及唯物史观的观点对我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这一部分内容分三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是运用认识论的观点,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出发,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吸收其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促进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建议和对策。第三章主要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对中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结合矛盾观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章主要是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对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第五章主要是阐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当代价值,分别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这两个角度出发,说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对于我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产生的影响。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四种。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领导人思想着作、党不同时期的政策文件以及相关着作,了解并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第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进行研究。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是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的发展之路,因此,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并用其指导我国经济实践活动。第四,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进行分析,涉及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内容,需运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点:一是内容创新,对改革前后我国不同时期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经济学的相关观点,具体阐述我国70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二是角度创新,运用哲学的相关观点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三是方法创新。本文运用文献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进行研究。
刘亚晶[9](2020)在《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取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进一步要求优化区域互助和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然而长期以来,不管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都面临着“不协调、不平衡、不持续”的重大挑战,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间的发展关系,区域间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的发展新格局,已经成为当前区域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人地关系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包含了多功能的地理环境与多层次的人类活动主体的相互作用、彼此渗透与双向生成;区域协调是指在既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各区域之间发展机会趋于均等,发展利益趋于一致,总体上处于发展同步、利益共享的相对协调状态,区内通过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协同的有机整体。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明确要求广东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协调发展。然而广东省因其固有的“核心-外围”空间结构,区内发展差异较大,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典型性、迫切性和全局性。改革开放之后,省内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各地级市之间的空间竞争与合作的相互作用愈发紧密,整体上看各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耦合度逐渐提高,但山区地区耦合度低于沿海地区;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在逐渐增强,但是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正在逐渐拉大,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显着高于省域外围地区,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亦愈加突出。因此,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强省,广东需要深入实践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针对省内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在优化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强化粤东西北支持力度,特别是区域发展的空间政策调控方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新格局,率先构建海陆一体、陆海协调的海岸带经济发展新空间。本研究以广东省为案例,在梳理其人地关系区域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模型、建立评价体系,测度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分异,探求其区域协调发展的调控机理并提出优化调控的政策建议,是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实践。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7个章节:第1章,绪论。从区域发展失衡、人地空间矛盾的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出发,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明开展广东省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研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搭建整体结构安排,明晰研究技术路线。第2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对本文涉及的人地关系、区域协调、调控机理等基本概念进行辨析,界定研究对象,对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城镇化与公共服务、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第3章,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介绍研究区域的概况,并对研究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的缘由进行交代,介绍本文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区域综合发展、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说明各项指标的具体意义并利用熵值法确定其影响权重的大小。第4章,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从时间维度对广东省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进行梳理,从地级市和四大区域两个空间维度剖析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及综合发展的状况,进一步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方面对广东省人地关系的空间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广东省人地关系的时空结构格局。第5章,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评价广东省不同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分布,构建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全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4个子系统以及综合发展的空间协调发展状况,并总结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第6章,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基于前文相关章节的研究基础,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广东省近年来发布和实施的区域调控规划政策及驱动力进行评估和解析,对现有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作用机制进行研判,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统筹等方面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7章,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主要的研究结论,并说明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研究表明:①广东省区域综合发展状况区域差距较大,珠三角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好且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粤北山区综合发展状况波动较大,粤东地区和粤西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差;②广东省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速度放缓,珠三角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事业增长较快,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③广东省各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均衡性较低,区域间协调发展矛盾仍然突出,需要衔接都市圈和大湾区建设,从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功能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控。
丁伟伟[10](2019)在《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文中提出上世纪90年代起,飞地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萌芽,如今已发展到“全国开花”的状态。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建设中总是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分别默认为飞出地和飞入地。研究发现,部分地区因为缺乏资源要素比较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困难,同时随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存在欠发达地区飞入发达地区进行经济开发的“逆向飞地经济”现象,具体可分为两类:逆向扶贫飞地经济、逆向创新飞地经济。本论文利用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构建飞地经济的理论分析模型,通过多案例比较分析、个案剖析和对衢州海创园进行实地调研详细研究逆向飞地经济的产生原因、运行特征、发展效益和面临的困境。研究认为,逆向飞地经济是飞地经济的一种特殊模式,且行政导向性更强。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和逆向创新飞地经济两种类型,分别可以总结为“外部支持型逆向异地开发模式和空间”、“逆向跳跃式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和空间”。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帮助贫困的飞出地实现异地发展、脱贫;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帮助欠发达的飞出地通过“两次跳跃”实现异地借势借智,激发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两种逆飞模式同样可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研究指出,两种逆向飞地经济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正面效应,应该在科学分析论证的前提下推广实践,当然逆飞模式也面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个性和共性难题。逆向扶贫飞地经济要处理好异地开发和本土发展的关系,逆向创新飞地经济要优化构建循环创新系统。逆飞模式仍然要在完善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优化利益分配、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改善软硬环境等共性问题上继续探索。本文也针对个性和共性难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关于加快西北地区发展新思路和新战略的若干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加快西北地区发展新思路和新战略的若干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
1.1.2 非农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 |
1.1.3 产业培育是推进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途径 |
1.1.4 关中地区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具有实践意义和科学价值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区域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区域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3 研究动态述评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与问题 |
2.1 小城镇发展现状 |
2.2 小城镇产业发展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
2.2.1 小城镇产业发展现状 |
2.2.2 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 |
2.2.3 小城镇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研究 |
3.1 产业选择相关分析 |
3.2 产业选择思路 |
3.3 小城镇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3.3.1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2 现状基础分析 |
3.3.3 资源分析 |
3.3.4 市场条件分析 |
3.3.5 影响城镇产业发展的区域综合分析 |
3.3.6 基于区域成本收益的产业发展分析 |
3.4 产业量化选择方法 |
3.4.1 选择依据和基准 |
3.4.2 产业量化选择方法思路 |
3.4.3 指标体系建构 |
3.4.4 权重确定 |
3.4.5 产业选择验证 |
3.5 产业发展定性综合评价及产业选择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研究 |
4.1 集群创导与小城镇发展 |
4.1.1 培育产业集群化发展 |
4.1.2 集群创导与小城镇发展 |
4.2 小城镇集群创导构成 |
4.2.1 小城镇集群创导构成与动力机制 |
4.2.2 基于集群创导演化中的产业培育 |
4.3 基于集群创导的小城镇产业培育实践总结分析 |
4.3.1 优势产业传承——眉县首善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2 市场需求导向——鄠邑区渭丰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3 多产融合——三原县大程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4 园区培育——蓝田县华胥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5 基于集群创导的产业培育对比总结 |
4.4 产业培育思路与培育模式 |
4.4.1 小城镇产业培育思路 |
4.4.2 基于集群创导的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实证研究 |
5.1 城镇概况 |
5.2 太村镇产业选择 |
5.2.1 旬邑县太村镇产业发展条件 |
5.2.2 太村镇产业选择验证 |
5.2.3 综合定性分析与产业选择 |
5.3 太村镇产业培育 |
5.3.1 产业集群化发展分析 |
5.3.2 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目的太村镇产业培育 |
5.3.3 以产城融合为理想状态的太村镇产业培育 |
5.3.4 以太村镇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形成驱动效应培育 |
5.4 太村镇产业选择与培育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2.3 对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1.4.2 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内涵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点 |
第2章 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
2.1 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2.1.1 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发展思想为根本指导 |
2.1.2 继承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届主要领导人的经济发展思想 |
2.1.3 汲取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智慧 |
2.1.4 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增长理论 |
2.2 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 |
2.2.1 习近平在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实践积淀 |
2.2.2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内容与特征 |
3.1 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3.1.1 高质量发展跨越重大关口论 |
3.1.2 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论 |
3.1.3 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论 |
3.1.4 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论 |
3.1.5 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开放论 |
3.1.6 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论 |
3.2 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主要特征 |
3.2.1 针对性:聚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
3.2.2 综合性:全面涵盖五大发展理念 |
3.2.3 引领性:引领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
4.1 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4.1.1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发展思想的新视野 |
4.1.2 超越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局限 |
4.2 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4.2.1 为新时代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
4.2.2 为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行动指南 |
4.2.3 为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指引和启示 |
第5章 深入践行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思考 |
5.1 践行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存在的不足 |
5.1.1 高质量发展相关主体的发展观念有待彻底转变 |
5.1.2 相关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
5.2 践行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路径 |
5.2.1 进一步用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武装头脑、转变观念 |
5.2.2 构建和完善践行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体制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矛盾的理论 |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矛盾问题 |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矛盾的认识 |
(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与社会主义革命 |
(二)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矛盾问题 |
(三)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 |
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学说 |
(一)详尽阐述主要矛盾理论 |
(二)系统创立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
注释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一、党对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一)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
(二)党探索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 |
二、党对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一)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
(二)党探索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 |
三、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曲折发展 |
(二)党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 |
四、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形成与发展 |
(二)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 |
注释 |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定分析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一)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二)新时代标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定依据 |
(一)社会生产发生新的阶段性变化 |
(二)人民生活需要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
(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
三、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基本国情的“不变”相统一 |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国际地位的“不变”相统一 |
(三)坚持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 |
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
(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性发展 |
(三)为解决世界性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注释 |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分析 |
一、深刻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内涵 |
(一)美好生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前提 |
(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目标 |
(三)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人民理想生活的现实写照 |
(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须全社会共同努力 |
二、正确认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理论内涵 |
(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对当代世界发展问题的深刻反思 |
(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对以往我国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 |
(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对今后我国发展主要问题的集中概括 |
(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关涉人民生活的全局性问题 |
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特征 |
(一)坚定的人民立场 |
(二)强烈的问题导向 |
(三)深刻的辩证思维 |
(四)全面的发展要求 |
注释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证分析 |
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表现 |
(一)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与人民美好物质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
(二)民主法治建设不完善与人民美好政治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
(三)精神文化产品服务不足与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
(四)民生领域发展不均衡与人民美好社会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
(五)环境质量改善不达标与人民美好生态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
二、新冠肺炎疫情凸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 |
(一)公众生态文明观念与实现美好生活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
(二)人民对健康服务的需要与公共健康供给之间存在矛盾 |
(三)农村地区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 |
(四)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有待加强 |
注释 |
第六章 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路径 |
一、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三)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
(四)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动力 |
二、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 |
(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物质生活需要 |
(二)民主法治建设稳中求进满足人民美好政治生活需要 |
(三)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 |
(四)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满足人民美好社会生活需要 |
(五)提升生态文明整体质量满足人民美好生态生活需要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
1.1 指导思想 |
1.1.1 乡村振兴战略 |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
1.2 理论基础 |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
1.2.2 乡村旅游理论 |
1.2.3 产业融合理论 |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历史文化概况 |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1.1 老人村概况 |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2.1 桃坪村概况 |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3.1 坪头村概况 |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5.4.1 整体评价 |
5.4.2 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人力资本欠缺 |
6.3.2 土地资源制约 |
6.3.3 资金制约 |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
6.3.6 村寨原子化 |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五:访谈纪要 |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5)资源导向下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集群化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兴旺目标引导下乡村集群化的发展趋势 |
1.1.2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背景下乡村资源高效利用的目标需求 |
1.1.3 广东省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差异巨大的困境局面 |
1.2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1 选题来源 |
1.2.2 选题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1.1 系统整体性原理 |
2.1.2 协同理论 |
2.1.3 产业集群理论 |
2.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2.2.1 乡村资源相关研究综述 |
2.2.2 乡村集群相关研究综述 |
2.3 理论与文献研究小结 |
第三章 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建设发展现状与问题剖析 |
3.1 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整体情况分析 |
3.1.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
3.1.2 乡村产业结构不协调、规模化发展不足 |
3.1.3 远离主力市场,社会资本难以介入 |
3.1.4 村庄人居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
3.1.5 乡村资源丰富,但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
3.1.6 村庄土地利用细碎分散、低效粗放 |
3.2 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整治建设的问题探讨 |
3.2.1 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改造人居环境,缺乏对乡村资源如何高效利用与发展的考虑 |
3.2.2 乡村资源缺乏系统性梳理与信息化构建,资本无法有效对接 |
3.2.3 “一刀切”的标准满足了公平但牺牲了效率,公共财政资金没有发挥最大的效用 |
3.2.4 更多是“输血式”的资金扶持,未形成“自造血式”的发展动力 |
3.2.5 缺乏区域性的整体统筹,规划建设往往“就村论村” |
3.3 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建设发展的时代机遇 |
3.3.1 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机遇 |
3.3.2 珠三角地区的发展辐射与带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资源为导向的乡村集群化发展思路探究 |
4.1 以资源为导向的乡村建设发展理念解析 |
4.1.1 以资源为导向的乡村建设发展内涵 |
4.1.2 资源导向下乡村建设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
4.2 资源导向下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与意义 |
4.2.1 整合、盘活特色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注入乡村 |
4.2.2 推动乡村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乡村品牌竞争力 |
4.2.3 构建差异化乡村发展格局,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体系 |
4.2.4 引导公共财政有序投放,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
4.2.5 推进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统筹设施共建共享 |
4.3 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动力因素 |
4.3.2 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集群化发展的策略构建 |
5.1 立足资源导向,开展乡村资源普查与信息化构建 |
5.1.1 全面摸查,充分挖掘乡村资源 |
5.1.2 分类梳理,明确资源特征属性 |
5.1.3 综合评估,判断资源价值水平 |
5.1.4 建立数据库,搭建信息化对接平台 |
5.2 面向多村联动,编制乡村集群统筹引导的规划方案 |
5.2.1 县域层面的乡村集群划定与规划引导 |
5.2.2 单元层面的乡村集群建设规划编制 |
5.3 聚焦多元主体,构建多方协同的集群建设管理机制 |
5.3.1 建立多方联动的实施机制 |
5.3.2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
5.3.3 建立监督反馈机制 |
5.3.4 翁源县“三青片区”案例——多元主体协同的集群建设实践 |
5.4 强化乡村治理,建立适应集群化发展的乡村治理模式 |
5.4.1 成立党建联合体,统筹领导乡村集群的建设管理事务 |
5.4.2 培育村庄自组织,自下而上激发村民参与集群建设的积极性 |
5.5 抓住时代机遇,创造集群发展的政策制度保障 |
5.5.1 适度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制定灵活、高效的资金使用机制 |
5.5.2 为推动乡村资源的资本化发展提供必要性的政策保障 |
5.5.3 为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和特色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扶持与引导 |
5.5.4 为促进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
5.5.5 其他政策保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与评价模型 |
2.1 向海经济相关理论 |
2.1.1 向海经济概念的讨论 |
2.1.2 向海经济概念的界定 |
2.2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的基本概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
2.2.5 生态补偿理论 |
2.2.6 陆海统筹理论 |
2.2.7 高质量发展理论 |
2.3 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相关评价模型 |
2.3.1 基于DEA的绿色发展评价模型 |
2.3.2 基于耦合协调度与空间自相关的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第三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3.1 海洋经济绿色发展评价综述 |
3.1.1 海洋经济效率方面的研究 |
3.1.2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 |
3.1.3 海洋经济绿色效率方面的研究 |
3.1.4 海洋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选择方面的研究 |
3.2 陆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综述 |
3.2.1 关于海岸带生态问题的研究 |
3.2.2 关于沿海经济带发展问题的研究 |
3.3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综述 |
3.3.1 海洋经济对沿海区域经济、陆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
3.3.2 海陆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研究 |
3.3.3 海陆关系形成动因阐释研究 |
3.3.4 海陆经济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3.5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 |
3.3.6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
第四章 国内外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与政策 |
4.1 国外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模式与政策 |
4.1.1 美国:强化海洋战略引领 |
4.1.2 日本:以海立国 |
4.1.3 欧盟:积极培育蓝色经济增长极 |
4.1.4 经验与启示 |
4.2 国内先进省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模式与政策 |
4.2.1 注重发挥组织领导 |
4.2.2 强化海洋顶层谋划 |
4.2.3 完善海洋管理体制机制 |
4.2.4 加强海洋科技协同创新 |
4.2.5 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
第五章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 |
5.1.2 DEA对指标选择的要求 |
5.2 海洋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陆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具体原则 |
5.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3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5.4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4.1 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 |
5.4.2 评价指标选择的要求 |
5.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4.4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第六章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
6.1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指标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6.1.1 海洋捕捞产量 |
6.1.2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
6.1.3 港口货物吞吐量 |
6.1.4 工业废水排放量 |
6.1.5 R&D经费支出 |
6.1.6 固定资产投入 |
6.1.7 运输路线长度 |
6.1.8 涉海就业人数 |
6.1.9 地区GDP |
6.1.10 人均GDP |
6.1.11 海洋生产总值 |
6.1.12 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GDP比重 |
6.1.13 海洋环境保护区数量 |
6.1.14 海域使用权确权面积 |
6.2 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
6.2.1 调整投入前的结果 |
6.2.2 随机前沿分析的结果 |
6.2.3 调整投入后的结果 |
6.3 中国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
6.3.1 超效率DEA模型结果分析 |
6.3.2 回归分析结果 |
6.3.3 中国沿海地区陆域经济绿色发展优劣势分析 |
6.4 中国海陆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
6.4.1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的助推效应评价 |
6.4.2 海陆经济协调性分析 |
6.4.3 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协调性的空间格局演变 |
6.4.4 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协调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七章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趋势判断与政策建议 |
7.1 中国向海经济发展的趋势判断 |
7.1.1 中国向海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
7.1.2 当前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主要短板 |
7.2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
7.2.1 坚持以陆海统筹为战略引领 |
7.2.2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7.2.3 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
7.2.4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7.2.5 扎实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
7.2.6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路径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湾区 |
2.1.2 粤港澳大湾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协同创新理论 |
2.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3 核心—边缘理论 |
3 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现实基础 |
3.1.1 具有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区位条件 |
3.1.2 拥有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的产业基础 |
3.1.3 具有协助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科技资源 |
3.1.4 具备衔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 |
3.1.5 具有与粤港澳大湾区相融的社会文化 |
3.2 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交流取得的成效 |
3.2.1 新建了多条对接粤港澳地区的交通新干线 |
3.2.2 承接了多个粤港大湾区的产业转移项目 |
3.2.3 与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了多项重大产学研合作 |
3.2.4 在海洋领域取得了突出的融入效果 |
3.2.5 初步开展了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军民融合合作 |
3.3 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湛江政府对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定位尚未明确 |
3.3.2 湛江的发展观念与合作开放意识存在滞后性 |
3.3.3 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沟通合作机制尚未健全 |
3.3.4 湛江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专项政策不足 |
4 国内外典型城市融入湾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
4.1 国内典型城市融入湾区的建设经验分析 |
4.1.1 天津滨海新区融入环渤海大湾区建设经验 |
4.1.2 慈溪市融入环杭州湾大湾区的建设经验 |
4.2 国外典型城市融入湾区的建设经验分析 |
4.2.1 奥克兰市融入旧金山大湾区的建设经验 |
4.2.2 千叶县融入东京湾区的建设经验 |
4.3 国内外典型城市融入湾区的建设的经验总结 |
4.3.1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是融入湾区建设的重要前提 |
4.3.2 推进产城融合是融入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
4.3.3 深化产学研结合是融入湾区建设的创新动力 |
4.3.4 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是融入湾区建设的绿色动力 |
5 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路径选择 |
5.1 交通基础设施的衔接路径 |
5.1.1 发展高速铁路巩固湛江的全国性交通枢纽性城市地位 |
5.1.2 打造华南地区唯一通航的40万吨级船舶的深水港口 |
5.1.3 借助湛江新国际机场建设契机打造空港经济圈 |
5.2 产业园区扩能增效的共建路径 |
5.2.1 夯实产业园区的大基础 |
5.2.2 开展项目大招商推进新产业发展 |
5.2.3 继续深化和推进产业园的联合共建 |
5.3 科技创新发展的协同路径 |
5.3.1 加强科创基础能力建设 |
5.3.2 优化湛江科创发展环境 |
5.3.3 产学研合作助推科创成果转化 |
5.4 乡村振兴发展的共享路径 |
5.4.1 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现代化美丽乡村 |
5.4.2 培养基层“头雁”对接新时期的精准扶贫 |
5.4.3 构建湛江新型“菜篮子”特色农业全产业链 |
5.5 对外开放交流的合作路径 |
5.5.1 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携手推进国际产能的新合作 |
5.5.2 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推广中国制度创新的建设经验 |
5.5.3 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
6 湛江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对策 |
6.1 明确湛江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 |
6.1.1 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布局中难以安排的重大产业项目 |
6.1.2 为粤港澳大湾区架起重要的对外联系通道 |
6.1.3 拓展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 |
6.2 进一步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提升创新合作开放的意识 |
6.2.1 提高合作意识激发时代担当 |
6.2.2 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发展效率 |
6.2.3 增强机遇意识实现互利共赢 |
6.3 建立和完善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沟通合作机制 |
6.3.1 建立两地政府间工作协商与沟通机制 |
6.3.2 推进湛江智库与粤港澳大湾区智库的合作 |
6.3.3 创新湛江在“一国两制三法系”环境下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机制 |
6.4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对湛江出台更加开放的政策 |
6.4.1 健全全省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 |
6.4.2 优化全省各区域对口帮扶机制 |
6.4.3 健全全省的区际利益补偿机制 |
6.5 制定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专项规划和政策措施 |
6.5.1 构筑创新平台进行高端产业承接 |
6.5.2 以产业支撑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 |
6.5.3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打造现代化交通综合枢纽 |
6.5.4 完善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1.选题缘起 |
2.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3.评述 |
(三)基本思路 |
(四)基本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可能创新点 |
1.内容创新 |
2.角度创新 |
3.方法创新 |
一、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概念及特征 |
(一)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概念与类型 |
1.概念 |
2.类型 |
(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特征 |
1.现实性特征:理论创新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
2.开放性特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 |
3.包容性特征: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 |
4.创新性特征:发展的“好”与“快”相结合 |
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认识论分析 |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总结我国70年经济发展的经验 |
1.立足我国70年实践历程,分析不同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
2.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及经验教训 |
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 |
1.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体制 |
2.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好民生问题 |
3.中国经济发展既需要循序渐进又需要攻坚克难 |
(三)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迎接机遇,应对挑战 |
1.迎接机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
2.应对挑战:加强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意识 |
三、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唯物辩证法分析 |
(一)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分析中国经济发展 |
1.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中国经济发展 |
2.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中国经济发展 |
3.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中国经济发展 |
(二)运用矛盾观点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政府与市场权责不明 |
2.公共设施和保障体制不健全:民生问题持续存在 |
3.收入分配体制不健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
5.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
(三)把握矛盾发展不平衡的理论与方法 |
1.主次矛盾与中国经济发展 |
2.经济发展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 |
3.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经济发展 |
四、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唯物史观分析 |
(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1.纯粹的计划经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
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3.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中国经济新常态 |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3.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
4.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
五、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当代价值反思 |
(一)理论价值反思 |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2.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3.注重理论创新 |
(二)实践价值反思 |
1.构建特色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2.加强乡村振新战略实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3.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
(三)全球化时代价值思考 |
1.为广大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借鉴经验 |
2.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 |
3.为推动全球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与概念体系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2.2.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研究 |
2.2.2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2.3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3 国内研究进展 |
2.3.1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3.2 主体功能区与协调发展研究 |
2.3.3 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研究 |
2.3.4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3 选择的缘由 |
3.2 区域综合发展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3.2.1 区域发展水平测度 |
3.2.2 耦合度评价模型 |
3.2.3 协调度评价模型 |
3.2.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3.3 区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3.2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3 社会进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4 环境保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3.5 资源利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
3.4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3 数据测算与预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 |
4.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 |
4.1.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 |
4.1.2 广东区域人地关系演进阶段划分 |
4.2 各地级市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2.1 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分异 |
4.2.2 社会进步水平时空分异 |
4.2.3 环境保护质量时空分异 |
4.2.4 资源利用状况时空分异 |
4.2.5 区域综合发展时空分异 |
4.3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概况 |
4.3.1 珠三角地区 |
4.3.2 粤东地区 |
4.3.3 粤西地区 |
4.3.4 粤北地区 |
4.4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4.1 经济发展空间 |
4.4.2 社会进步空间 |
4.4.3 环境保护空间 |
4.4.4 资源利用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5 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 |
5.1 区域内部协调发展时空测度 |
5.1.1 区域内部发展耦合度时空分布 |
5.1.2 区域内部发展协调度时空分布 |
5.2 区域间经济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2.1 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 |
5.2.2 经济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2.3 经济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3 区域间社会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3.1 社会发展指数的构建 |
5.3.2 社会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3.3 社会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4 区域间环境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4.1 环境发展指数的构建 |
5.4.2 环境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4.3 环境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5 区域间资源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5.1 资源发展指数的构建 |
5.5.2 资源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5.3 资源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6 区域间综合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6.1 综合发展指数的构建 |
5.6.2 综合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6.3 综合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7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与问题 |
5.7.1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 |
5.7.2 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5.8 本章小结 |
6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 |
6.1 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 |
6.1.1 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6.1.2 区域协调发展的地理探测 |
6.2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分析 |
6.2.1 珠三角地区 |
6.2.2 粤东地区 |
6.2.3 粤西地区 |
6.2.4 粤北地区 |
6.3 都市圈与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1 都市圈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2 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4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6.4.1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压缩区域时空距离 |
6.4.2 探索区域产业共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6.4.3 补足公共服务短板,共享区域发展成果 |
6.4.4 构建优质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
6.4.5 统筹海陆功能衔接,打造一流湾区经济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层次分析法计算程序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1.3.1 本文的创新点 |
1.3.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1 重要概念 |
2.1.2 相关理论 |
2.2 国外文献述评 |
2.3 国内文献述评 |
2.3.1 飞地经济的特征和类型 |
2.3.2 飞地经济的发展效应 |
2.3.3 飞地经济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
2.3.4 述评与展望 |
2.4 “逆向飞地经济”问题的提出 |
3 我国飞地经济发展实践 |
3.1 我国飞地经济的发展历程 |
3.1.1 20世纪90年代~2005年:萌芽阶段 |
3.1.2 2005~2010年:地方继续探索实践和区域规模建设阶段 |
3.1.3 2010~2017年:“全国开花”阶段 |
3.1.4 2017年6月至今:全国统筹规范阶段 |
3.1.5 飞地经济发展历程的总结 |
3.1.6 浙江飞地经济发展实践 |
3.2 飞地经济的发展条件及模式 |
3.2.1 飞地经济发展条件 |
3.2.2 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
3.3 基于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的运行机制构建 |
3.3.1 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介绍 |
3.3.2 运行机制中的驱动力(D)和压力(P)分析 |
3.3.3 运行机制中的状态(S)分析 |
3.3.4 运行机制中的影响(I)和响应(R)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逆向扶贫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
4.1 一种新路径——“飞地式扶贫” |
4.1.1 平湖市的“飞地强村计划” |
4.1.2 青田、平湖共建飞地产业园 |
4.1.3 其他通过飞地扶贫的经验 |
4.1.4 飞地为扶贫脱困带来的启示 |
4.2 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 |
4.3 金磐扶贫开发区个案剖析 |
4.3.1 开发背景和历程 |
4.3.2 金磐开发区运行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4.1 比较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和飞地经济 |
4.4.2 其他启示 |
5 逆向创新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
5.1 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 |
5.2 衢州海创园个案剖析 |
5.2.1 研究样本介绍 |
5.2.2 衢州海创园运行机制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5.3.1 比较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和飞地经济 |
5.3.2 其他启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衢州海创园调研提纲 |
附录二 广东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三 江苏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四 安徽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五 浙江省飞地经济名录 |
致谢 |
四、关于加快西北地区发展新思路和新战略的若干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D]. 周晓媛. 西北大学, 2021
- [2]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D]. 陈玲.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D]. 白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5]资源导向下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集群化发展策略研究[D]. 阮宇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研究[D]. 黄灵海.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路径及对策研究[D]. 陈嘉俊.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8]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哲学研究[D]. 张鹏飞.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 刘亚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D]. 丁伟伟.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