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孝武(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麻醉科4500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9-0237-02
硬膜外麻醉是骨科下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术中由于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应激水平增高。静脉辅助镇静药物能够减缓患者的痛感和紧张情绪,亦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地佐辛与芬太尼分别复合咪达唑仑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镇痛和镇静效果,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探讨地佐辛复合咪达唑仑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期行骨科下肢手术ASAⅠ级或Ⅱ级患者60例,年龄18-66岁,体重42-85㎏,排除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心脑肺疾病及经常服用镇静药物患者,排除硬膜外麻醉禁忌的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咪达唑仑组(D组)和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组(F组)。
1.2麻醉方法患者入手术室后开放外周静脉通道,吸氧2L/min,常规监测ECG、Bp、HR、SPO2。选择L2-3做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置入导管成功后初次注入3%氯普鲁卡因5ml实验量,5min后观察病人无异常反应,排除脊麻后注入5ml,5min后再次注入5ml,以皮肤T10-S5无痛为硬膜外麻醉满意标准。于手术开始时D组注入地佐辛0.1㎎/㎏+咪达唑仑0.05㎎/㎏,F组静脉注入芬太尼1µg/㎏+咪达唑仑0.05㎎/㎏。记录两组手术开始时(T0),手术开始后5min(T1),10min(T2),30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Bp、HR、SPO2值,记录手术中Ramsay镇静评分(1分,不安静,烦躁;2分,安静,合作;3分,嗜睡,能听从指令;4分,睡眠状态,但可唤醒;5分,呼吸反应迟钝;6分,深睡状态,呼唤不醒)和VAS评分(0分,无痛;10分,无法忍受的剧痛),记录呼吸抑制,烦躁等不良反应。若患者术中出现呼吸抑制时(RR<8次/分,SPO2<90%),托下颌面罩加压给氧,必要时置入口咽通气道。
1.3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统计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²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ASA分级、体重、年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Bp、HR、SPO2情况,组内不同测定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同一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两组Bp、HR、SPO2变化(x-±s,n=30)
两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不良反应:呼吸抑制,D组2例,F组5例;烦躁,D组无,F组3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3讨论
硬膜外麻醉广泛应用于骨科下肢手术,可提供满意的镇痛和肌松效果。但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常有紧张焦虑感,故临床上常需辅助镇静镇痛药物抑制不良反应并维持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的相对稳定。硬膜外麻醉易使回心血量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易产生低血压,故麻醉前需常规扩容预防低血压。
地佐辛作为一种新型混合型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主要激动κ-受体,镇痛作用强,同时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不易产生耐受性,地佐辛对μ-受体的拮抗作用,较少产生呼吸抑制作用[1],基本不会产生药物依赖。咪达唑仑是新一代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水溶性好,起效快,时效短,镇静作用强的效果,可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感,产生中枢性肌松作用和顺行性遗忘作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辅助适当剂量的咪达唑仑可消除患者术中的紧张和恐惧情绪,使患者在轻度睡眠中安度手术,使手术过程更舒适。传统的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的骨科下肢手术镇痛镇静,虽可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但呼吸抑制不良反应明显[2]。地佐辛复合咪达唑仑用于硬膜外麻醉的骨科下肢手术,可延长镇痛时间,协同镇静作用,取得更为良好的麻醉效果。
总之,应用地佐辛复合咪达唑仑与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麻醉的骨科下肢手术比较,镇痛镇静作用强,对呼吸系统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是骨科下肢手术中比较理想的静脉辅助用药。
参考文献
[1]PickerMJ.Discriminativestimuluseffectsofthemissed-opioidagonist/antagonistdezocine:cross-substitutionbymuanddeltaopiodagonists.JPharmacolExpTher,1997,283(3):1009-1017.
[2]AvramovMN,SmithI,WhitePF.Interactionsbetweenmidazolamandremifentamilduringmonitoredanesthesiacare[J].Anesthesiology,1996,85(6):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