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吸烟是人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致病因素,香烟中有害成份首先攻击气道上皮,气道上皮的损伤及炎症是COPD的重要病理特征,气道上皮的功能缺陷与气道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目前研究证实COPD等气流受限性疾病发病过程中,气道上皮损伤时,炎性细胞活化并浸润于气道,使气道壁感觉神经末梢暴露、气道神经及神经肽的表型和含量均发生变化,众多神经肽如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大量释放,它们通过多种形式影响气道组织并可诱发神经源性炎症,表现为气道腺体分泌增加、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炎症细胞活化等。采用单一介质拮抗剂所起治疗作用往往有限,因此研究调节神经肽释放的化学物质可能是阻断慢性炎症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神经生长因子(NGF)由于具有高效的调控神经肽作用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NGF表达增加,NGF由外周靶细胞(包括免疫炎症细胞和组织结构细胞如气道上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合成并释放,并可被神经轴突末梢摄取,逆行运输至背根节,使背根节感觉神经元的敏感性增高,使合成并释放SP、CGRP等增加。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大鼠腹腔注射NGF后,肺组织中SP的受体即神经激肽受体1(NK-1R)表达上调,提示NGF可调节神经肽释放,应用抗NGF抗体可减轻RSV感染引起的肺组织神经源性炎症,并使肺组织NK-1R表达下调。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假说:COPD存在NGF表达增高;NGF通过上调SP等神经肽调控COPD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由此,本实验测定COPD患者NGF水平,并在已建立的COPD模型中检测NGF及SP的变化,进一步用抗NGF干预以观测COPD大鼠下呼吸道及背根节SP水平的改变,旨在探讨NGF在实验性COPD大鼠中作用及初步机制,以寻求人类COPD治疗的新靶点。为证明上述假设我们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第一部分:COPD患者血清NGF变化及与肺功能关系研究本部分对COPD患者体内NGF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进一步探讨和揭示人类COPD发病机制。我们以ELISA法测定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1例)、稳定期患者(30例)及正常对照组24例血清NGF水平,并检测同期FEV1/FVC、FEV1%pre等肺功能指标。结果发现: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正常对照者血清NGF蛋白水平分别为30.3±11.7ng/L,17.2±8.5ng/L,7.29±3.4ng/L。与正常对照者相比,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NGF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均为P<0.05),且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无论是COPD急性加重期还是稳定期患者血清NGF蛋白水平与FEV1%pre、FEV1/FVC%均呈负相关,在急性加重期分别为rs=-0.73,rs=-0.72(均P<0.01),在稳定期分别为rs=-0.65,rs=-0.68(均P<0.05)。研究结果提示NGF可能直接参与或调控COPD炎症,在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的整个病程中发挥作用。第二部分:COPD模型的建立首先采用烟熏加气管内注入猪胰弹性蛋白酶的方法建立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动物模型。并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并从肺功能测定、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及BALF炎症细胞计数等多方面来证实模型的成功性。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肺功能:COPD模型组大鼠PEF(23.61±2.67 ml/s vs 30.96±2.88 ml/s)、FEV0.3(3.49±0.42ml vs 4.86±0.36 ml)和FEV0.3/FVC((62.25±4.84)%vs (86.68±6.12)%]显著下降(均P<0.01);(2)病理改变:平均内衬间隔(136.92±16.71μm vs 36.70±4.48μm)明显增高,平均肺泡数(11.07±0.26个/μm2 vs 24.40±2.83个/μm2)明显降低(均P<0.01);(3)BALF炎症细胞:细胞总数(104/ml)(23.93±3.52 VS 15.27±2.40)、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增高(7.56±1.47 VS 1.80±0.68)(均P<0.01)。研究证实烟熏加气管内滴入猪胰弹性蛋白酶的方法可建立稳定的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动物模型,模型组大鼠有气道炎症和肺气肿改变,小气道阻力增加,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第三部分:NGF在COPD大鼠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初探。为探讨NGF在COPD大鼠中的作用及机制,同上方法建立COPD模型和分组:正常对照组、COPD组及抗NGF抗体干预组,每组15只。模型建立后测定肺功能、BALF炎症细胞计数并取肺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COPD大鼠BALF中NGF水平,免疫组化法观测三组肺组织、背根神经节NGF、SP及肺组织NK-1R变化,原位杂交比较三组背根神经节SP水平,RT-PCR半定量法测定COPD组及正常对照组肺组织、背根神经节NGF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三组NGF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发现:(1)COPD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ALF中NGF蛋白水平(ng/L)显著升高(187.18±64.76 vs 75.13±20.44,P<0.001);肺组织及背根神经节NGF蛋白表达无论是免疫组化(平均灰度值104.23±7.74 vs 153.50±8.02,108.95±7.02 vs 171.03±8.14,灰度值越高表明其在细胞中表达的量越低),还是Western blot(400.4±51.6ng/L vs 198.5±46.2ng/L,318.8±52.6ng/L vs144.2±32.7ng/L)表达均明显增高(均P<0.01);NGF mRNA在肺组织显著增高(82.07±7.89 vs 51.80±8.34)(P<0.01),在背根节无显著升高(56.67±6.28 vs 51.87±7.01)(P>0.05);NK-1R在肺组织表达显著升高(平均灰度值101.33±6.31 vs 157.67±8.15)(P<0.01);SP在背根节表达显著增高(平均灰度值103.40±7.08 vs167.06±7.83)(P<0.05);SPmRNA在肺组织无显著升高(平均灰度值165.53±7.30 vs 168.07±7.05)(P>0.05),在背根节表达显著增高(平均灰度值103.58±9.63 vs 173.37±12.83)(P<0.01)。(2)抗NGF组与COPD组相比较:肺组织及背根神经节NGF蛋白表达无论是免疫组化(平均灰度值130.78±6.35 vs 104.23±7.74,135.68±7.13 vs108.95±7.02),还是Western blot(297.9±43.3ng/L vs 400.4±51.6ng/L,222.3±46.6ng/L vs 318.8±52.6ng/L)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NK-1R在肺组织显著降低(平均灰度值138.20±7.99vs 101.33±6.31)(P<0.01);SP在背根节表达显著降低(平均灰度值138.00±9.32 vs 103.40±7.08)(P<0.01);SPmRNA在背根节显著降低(平均灰度值143.21±11.30 vs 103.58±9.63)(P<0.01);(3)COPD组大鼠肺组织N6FmRNA与背根节SPmRNA灰度值表达呈负相关(rs=-0.81,P<0.001)。(4)抗NGF组与COPD组比较,BALF细胞总数(17.13±3.94 vs 23.93±3.52)、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下降(4.65±0.80 vs 7.56±1.47)(P<0.01);肺功能PEF(27.88±2.98 vs 23.61±2.67)FEV0.3(3.93±0.25 vs 3.49±0.42)与FEV0.3/FVC(71.48±5.38 vs 62.25±4.84)显著增高(均P<0.05);形态学上,平均内衬间隔明显下降(101.88±19.67 vs 136.92±16.71,P<0.01)。研究结果;发现NGF参与大鼠COPD形成,首次证实NGF干预能有效抑制COPD大鼠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改善COPD病理变化及气流阻塞,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气道感觉神经元合成和分泌SP表达有关。上述三个部分研究提示NGF通过调节气道感觉神经元合成和分泌SP表达参与COPD神经源性炎症,在COPD气流阻塞中发挥作用;同时抗NGF干预可下调SP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水平,减轻COPD气道炎症。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NGF作为气道神经肽SP的上游调节因子在COPD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排痰机腹壁震动按摩在神经源性直肠患者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04)
- [2].中药治疗神经源性疼痛的研究概况[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09)
- [3].神经源性发热[J]. 健康研究 2009(02)
- [4].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管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03)
- [5].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05)
- [6].高血压与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源性机制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13)
- [7].COPD发病机制中非神经源性乙酰胆碱功能与支气管扩张药的应用[J]. 中国药房 2014(26)
- [8].神经源性心律失常的麻醉处理——4例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02)
- [9].老年帕金森综合征合并神经源性低血压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11)
- [10].神经源性因素致膀胱过度活动的病因及诊治[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19)
- [11].神经源性炎症在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9(03)
- [12].颈动脉间隙血管移位的方向在颈Ⅱ~Ⅳ区淋巴结源性及神经源性病变中的鉴别价值[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0(10)
- [13].感染后咳嗽及其神经源性炎症机制研究进展[J].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2010(05)
- [14].拉莫三嗪治疗慢性顽固性神经源性疼痛[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8(04)
- [1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5(01)
- [16].尿道狭窄所致“非神经源性神经性膀胱改变”是否按神经性膀胱治疗[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1(06)
- [17].吴炳煌教授针刺治疗神经源性尿频经验探析[J]. 中医药通报 2010(05)
- [18].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8(06)
- [19].局部皮下注射神经妥乐平治疗神经源性疼痛的临床观察[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8(02)
- [20].针灸结合导尿管球囊扩张治疗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引起的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 中国医刊 2017(05)
- [21].针刺对变应性鼻炎神经源性炎症调节作用的研究近况[J]. 时珍国医国药 2013(07)
- [22].盆底生物反馈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神经源性肠道[J]. 中国康复 2012(05)
- [23].蝉芩颗粒对感染后咳嗽患者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 [24].热敏灸大椎穴对哮喘大鼠神经源性炎症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03)
- [25].神经源性J波1例[J]. 心电与循环 2020(01)
- [26].神经源性直肠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患者直肠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05)
- [27].个体化分阶段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肠功能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16(11)
- [28].干扰素调节因子1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调控作用[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18)
- [29].基于3D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研究针刺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的疗效[J]. 中国康复 2020(01)
- [30].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后神经源性肠道患者排便状况的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01)
标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论文; 神经生长因子论文; 物质论文; 神经源性炎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