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室同步化起搏治扩张型心肌病的短期疗效

双心室同步化起搏治扩张型心肌病的短期疗效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行双心室再同步化起搏(CRT)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术前术后心电图和心超数据的变化,为评价双心室再同步化起搏治疗的短期疗效提供一定的依据。对象方法:2000年2月至2007年3月期间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行双心室同步化起搏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术后接收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和心超(M-超声和二维超声)的检查,记录心电图中心率、P波宽度、PR间期、QRS波宽度和心超中的左房内径(LV)、左室舒张末径(LVIDd)、左室收缩末径(LVIDs)、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d)、收缩末室间隔厚度(IVSs)和左室射血分数(EF),并对检查结果的各项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析了16例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电图和心超的各项数据。患者的心率术前为(81.81±17.11)次/分,术后为(77.94±11.35)次/分(p=0.33);P波宽度术前为(82.5±19.50)ms,术后为(75.94±17.82)ms(p=0.45);PR间期术前为(169.94±30.70)ms,术后为(160.19±32.98)ms(p=0.33);QRS宽度时限术前为(155.88±23.62)ms,术后为(127.5±15.38)ms(p=0.0004);左房内径术前为(4.63±0.75)cm,术后为(4.12±0.82)cm(p=0.13);左室舒张末径术前为(7.26±0.95)cm,术后为(6.53±1.38)cm(p=0.11);左室收缩末径术前为(6.24±1.12)cm,术后为(5.49±1.54)cm(p=0.13);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术前为(1.04±0.20)cm,术后为(1.14±0.30)cm(p=0.31);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术前为(1.13±0.18)cm,术后为(1.35±0.31)cm(p=0.02);舒张末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的比值术前为(0.97±0.16),术后为(1.02±0.23)(p=0.52);收缩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的比值术前为(0.92±0.19),术后为(0.96±0.23)(p=0.54);二尖瓣返流术前为(39.09±15.70)%,术后为(28.08±13.84)%(p=0.04);左室射血分数术前为(28.41±11.26)%,术后为(32.90±14.67)%(p=0.29)。结论:术前术后心率、P波宽度、PR间期无明显变化,术后心电图QRS宽度缩短且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心腔大小无明显改变,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变厚且有统计学意义。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改变,但二尖瓣返流明显减少,心功能较前好转。

论文目录

  •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论文
  • (一) 背景
  • (二) 对象和方法
  • (三) 结果
  • (四) 结论
  • (五) 讨论
  • (六) 参考文献
  • 四、综述
  • 五、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声定量评估扩张型心肌病再同步化治疗后左心功能的变化[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05)
    • [2].母猪卵泡发育同步化调控技术研究及应用[J]. 猪业科学 2020(04)
    • [3].基因振子同步化的数值模拟[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27)
    • [4].发挥“导、查、培”职能 促进村小同步化管理[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01)
    • [5].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05)
    • [6].秩一混沌系统的同步化[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7].校企同步化办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以新疆博州中等职业教育为例[J]. 新课程(下) 2016(04)
    • [8].同步化处理后小鼠成纤维细胞表观遗传水平的相对定量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02)
    • [9].心室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J]. 中外医疗 2008(24)
    • [10].心衰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5(24)
    • [11].客观分析和评估心室同步化治疗的临床效果[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2(02)
    • [12].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同步化”的体制机制[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2(02)
    • [13].改良同步化染色体培养技术在脐血产前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09)
    • [14].面向博州工业现实的校企同步化办学模式的研究——以博州清洁能源产业为例[J]. 科技创业月刊 2016(20)
    • [15].组织同步化成像评价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左心室同步性的研究[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9(02)
    • [16].心力衰竭心室失同步化与高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探讨[J]. 医药论坛杂志 2008(11)
    • [17].新的单参数混沌振子网络的同步化区域的转迁[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03)
    • [18].现代汽车制造企业同步化物流运作方式的选择与实施[J]. 理论导报 2009(01)
    • [19].摇摆条件下自然循环复合型脉动的同步化分析[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2(11)
    • [20].心外膜心室再同步化起搏器植入的术后护理[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0(05)
    • [21].龙眼体胚发生中期发育同步化的初步调控[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1)
    • [22].再同步化治疗对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疗效的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01)
    • [23].心脏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14)
    • [24].网络噪声和振子数量对同步化行为的影响[J].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11(03)
    • [25].超声检测在心衰患者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01)
    • [26].周期时变布尔网络的完全同步化(英文)[J].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6(07)
    • [27].我国地区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化实证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0(03)
    • [28].不同能氮同步化释放日粮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J]. 中国奶牛 2010(05)
    • [29].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同步化运动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09(02)
    • [30].心室同步化治疗并发冠状静脉窦夹层1例[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07)

    标签:;  ;  ;  ;  

    双心室同步化起搏治扩张型心肌病的短期疗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