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湿陷性黄土地段路基填筑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呼思林[1](2021)在《崇礼铁路跨越防空洞段路基沉降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跨越防空洞的情况不可避免,增加了路基沉降控制难度;在黄土地区,黄土特有的湿陷性使路基沉降控制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依托新建崇礼铁路,以DK16+083~DK16+276跨越防空洞段地基为研究对象,结合黄土特性及地下防空洞情况,建立研究段路基有限元模型,提出了柱锤冲扩桩法与防空洞水泥砂浆回填相结合的处理措施。对选定措施处理后路基进行沉降现场监测并预测其工后沉降,验证选定措施地基处理效果。本文运用路基沉降监测、有限元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提出了柱锤冲扩桩与防空洞水泥砂浆回填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措施,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实现对防空洞隐患的消除,且在不同防空洞洞径断面及活载施加前后沉降控制效果较好,验证了选定方案的合理性。(2)基于路基段地质条件及防空洞概况,建立不同工况有限元路基模型,分别探究不同桩长、桩径、桩间距、水泥砂浆弹性模量对复合地基承载及沉降特性的影响,得出柱锤冲扩桩桩体参数中桩长、桩径、桩间距对沉降值均有一定影响,桩长敏感度更高;在远大于加固区黄土模量前提下,水泥砂浆弹性模量变化对沉降值影响较小;研究并选定柱锤冲扩桩与防空洞水泥砂浆回填处理措施参数为桩长20m、桩径0.6m、桩间距1.2m、水泥砂浆弹性模量50MPa。(3)对选定措施处理后路基进行沉降变形监测,分析其沉降特性。分别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Asaoka法、三点法与实测数据拟合,得出双曲线法拟合相关系数与精度较高,其预测工后沉降值为13.70mm,满足规范限值要求,验证了选定处理措施沉降控制效果。上述研究成果已在崇礼铁路DK16+083~DK16+276跨越防空洞段地基的处理设计与施工中进行了成功应用,由沉降监测及工后沉降预测结果可知,总体施工顺利且效果良好。所得相关结论和成果,可为日后同类型工程的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参考,有一定研究价值。
来春景[2](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填方建设场地变形与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城镇发展受到地形和空间的限制,为了破解城市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短缺的制约瓶颈,大多城市通过对低丘缓坡、荒山沟壑等未利用地资源进行科学有序地开发,增加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削山头,填沟壑,平高差,建造人工小平原,将数条沟壑填平形成建设用地。填沟造地和削峁建塬后形成大面积、大厚度的人工填土层,由此产生的高填方建设场地沉降变形和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等一系列地质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兰州市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高填方工程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黄土的击实特性、压实黄土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和湿化特性。针对压实高填方黄土建设场地的沉降变形和高边坡的稳定问题,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研究。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获得的结论如下:1.以研究区填筑体的Q3黄土为研究对象,考虑含水率和击实功的耦合作用,采用击实试验研究了Q3黄土的全击实特性,构建了不同击实条件下的击实曲线模型,确定了全击实曲线的特征参数。采用直接剪切试验、三轴试验、固结压缩试验、渗透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条件下的压实黄土的强度特性、压缩变形特性、固结特性、次固结特性和渗透湿化特性。分析了压实黄土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应变软化和硬化的非线性特性,构建了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采用归一化的方法对压实黄土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析,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的归一化方程。采用一维高压侧限压缩试验,分析了压实黄土的变形和时效特性,分别构建了压缩应变与竖向应力和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压实土层的次固结沉降计算方法。2.在研究离心模型试验相似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土体固结压缩过程和渗流过程中的相似比。以兰州Q3黄土为填筑材料,设计高填方沉降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考虑含水率、干密度和填筑高度对高填方体沉降变形的影响,对不同含水率、不同干密度、不同填筑高度的填筑体在超重力条件下的沉降变形和稳定时间进行分析,得到了压实黄土高填方填筑体沉降变形与填筑高度的关系曲线,及地基沉降变形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为黄土高填方沉降变形的计算与稳定时间的预测提供了方法。3.探讨了高填方原地基和填筑体沉降变形和长期沉降的计算方法,分析高填方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压实黄土高填方的自由场地和沟谷场地在形成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进行数值模拟。考虑原地基的不同处理方式,计算场地的沉降变形。考虑土体模量的应力相关性和非线性特性,采用土体硬化模型对填筑场地变形进行计算,并与理想弹塑性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考虑沟底宽度和侧岸坡度的影响,对高填方沟谷场地的沉降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沟谷效应对沉降变形的影响。4.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探讨了填料类别、填筑高度、坡比和斜坡地基等因素对高填方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了坡体的变形特性和潜在滑移面的特点。考虑地下水渗流和坡前蓄水等条件,分析了水作用前后对高填方边坡坡体的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5.以兰州市低丘缓坡沟壑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项目为例,提出了压实黄土高填方工程中对原地基处理、填筑体设计和施工、填方边坡设计的质量控制措施。
王伟林[3](2020)在《延崇高速公路铁尾矿料路基修筑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过去对矿产资源开放式的开采造成尾矿的大量堆存,其中铁尾矿堆存量占总堆存量约1/3,且随铁矿的开采逐年上升。铁尾矿堆存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诱发地质灾害等不良影响。如今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使建筑材料产生短缺现象,堆存的铁尾矿解决了材料短缺问题,并解决堆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保护了环境,创造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本文以建设中的延崇高速公路路基填筑为研究背景。高速公路路基填筑需要大量填筑材料,项目沿途铁尾矿库可提供充足的填筑材料。高速公路路基质量要求较高,结合项目通过大量的室内室外试验对铁尾矿填筑高速公路路基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内容及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铁尾矿料物理力学性质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得到该地区铁尾矿料是颗粒级配良好的填料,得到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利用粗粒土大三轴试验得到铁尾矿料的抗剪强度和动回弹模量,分析铁尾矿料强度是由其自身强度和结构特性共同作用形成,最终可知该填料符合高速公路填料要求。2.复杂条件下铁尾矿路基处理方式及稳定性分析。特殊路段的铁尾矿路基填筑在不同的条件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湿陷性黄土地基及高填方路基均采用强夯的方式,填挖交界处采用开台阶和加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Plaxis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高度、不同填料路基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边坡稳定性和安全系数随填筑高度增加而减小,铁尾矿料较黄土边坡稳定性好,安全系数大。3.铁尾矿路基施工工艺研究。施工标段设置首件试验段,通过试验段施工得到铁尾矿填筑高速公路路基松铺厚度、设备组合、碾压工艺等施工关键参数。深入研究现场过程及路基面的质量检测技术,利用传统过程检测方法得到检测的标准值及两种传统检测方法的相关性,通过路基面检测得到试验段路基填筑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说明采用研究得到的施工工艺施工能够使铁尾矿路基达到密实度要求。4.铁尾矿路基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路基填筑过程和路基面检测中采用的传统的质量检测方法一定程度上存在破坏路基结构、操作过程复杂、测试时间长等问题。采用PFWD和土壤模量/刚度仪两种新型快速无损检测方法,通过研究两种方法的设备组成、检测原理、检测步骤及检测稳定性分析,可知两种检测方法在实际检测中的可行性。将两种快速检测方法与传统检测方式联合检测试验段路基质量,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将两种检测方法与传统检测方式建立相关关系,得到两种检测方法检测铁尾矿路基质量的标准值。
李敬德[4](2020)在《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依托正在修建的延庆至崇礼高速公路河北段,以ZT5标试验段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黄土路基病害成因,并对湿陷性黄土工程特性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研究,提出了地基强夯补强、路堤填筑强夯追密、填挖结合部土工格栅加筋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技术以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在室内土工试验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分析路堤横、纵断面不均匀沉降控制效果,并进一步对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进行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得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对黄土填料以及地基黄土的颗粒级配、击实特性以及界限含水率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填料的曲率系数、不均匀系数、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及液塑限等物理指标。一是判定黄土填料是否满足高速公路对路基填料的要求。二是通过直剪试验和固结试验,从而确定黄土填料和地基黄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以及压缩模量等力学指标,为有限元数值模拟提供精确参数。(2)利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高填方路堤在不同因素影响下不均匀沉降数值模拟,分别得到:a.高填方路堤横断面不均匀沉降量随填土高度增高而增大;b.高填方路堤横断面不均匀沉降量因地基材料压缩模量降低而增大;c.地基横向斜坡坡度比为1:4~1:7时,高填方路堤横断面不均匀沉降量随横向斜坡地基坡度比值增加而增大。(3)针对“V”型冲沟斜坡地基的加固,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分别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进行研究,旨在确定不同夯击能的有效加固深度、夯击点布置与间距、夯击击数与遍数;针对填挖结合部不均匀沉降控制,采用土工格栅加筋技术,利用土工格栅与土之间摩擦和锁定来提高路堤土的性能,以达到控制不均匀沉降的效果。同时,通过有限元软件PLAXIS对土工格栅在同一强度下不同铺设层数时路堤的不均匀沉降进行模拟,从而确定最优铺设方案。(4)通过现场路基整体结构性能检测数据对比,得到试验段的弯沉值均小于设计弯沉值120(0.01 mm),黄土路基结构性能良好;同时,发现PFWD和贝克曼梁两种弯沉仪分别测得的动回弹模量和静回弹模量的图形曲线走势基本一致,也可以证明这两种仪器均能很好地完成路基回弹模量检测的工作。(5)对路堤的不均匀沉降(填筑完成后)进行长期监测,从监测数据发现:a.冬休期间,路堤的沉降速率均小于0.7 mm/d;b.路面施工期间,路堤的沉降速率均小于0.188 mm/d;c.路面施工结束后,路堤的沉降速率均小于0.14 mm/d。说明路面施工时已进入路堤沉降稳定期。对路基(路面施工完成后)横、纵断面进行48d监测发现,各点累计沉降量均小于6 mm。
王飞[5](2020)在《袖阀管注浆土体劈裂特征及基于加速度响应的无损评价》文中指出既有铁路路基在多年的运营中,在强降雨、列车动荷载和工程扰动等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黄土填土路基中易出现沉降病害问题,反映到轨道几何形位上,降低了铁路运能,影响铁路运营安全畅通。在不影响铁路运营的情况下进行路基沉降病害的治理措施中,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为很好的选择。本文以陇海线天水-兰州段袖阀管治理路基沉降病害工程为依托,利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对沉降原因进行归纳,进行袖阀管加固路基的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总结了袖阀管注浆对土体的劈裂特征,并在施工现场进行破坏性检测和基于加速度响应的注浆效果无损检测等多种手段检测路基加固效果。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参考意义。1.沉降路基下方的软弱土可能一直延伸到基床底部以下(6m~9m)土体;在此区段路基注浆后,会有强度的暂时降低状态,但待浆液凝固后,强度显着增加,对此部分软弱土体的补强作用明显。2.在袖阀管上部土体受到的土压力增量和阶段性都更明显,在一般情况下,袖阀管需穿越土体软弱层进行注浆,这样可能土体的劈裂挤密效果会更好。3.袖阀管的加固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套壳料本身在压力作用下的膨胀对周围土体的挤密、在较密土层中形成大片壳状劈裂浆脉、形成瘤状结石体嵌与土体中;土压力数据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本文将其分为渗透阶段,挤密、劈裂阶段和强化阶段:土压力的增加呈现出随机性,不同的监测断面无明显规律;土压力峰值及其到达时间与离袖阀管法向距离和土层状态有关;不论是注浆状态时还是间歇期间均有浆液渗透劈裂,间歇性注浆可能更利于土体局部浆液的填充。4.利用FLAC3D进行注浆前后的路基状态分析,认为在经过注浆加固后,路基在静力和动力状态下的沉降位移和塑性区分布都有大幅减少,PGA放大系数沿高程均匀增大,突变点消失,路基整体性好。5.通过废旧路基的注浆解剖、破坏性钻孔观察、基于加速度响应的无损评价等手段对注浆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测。重点进行了基于加速度响应的注浆效果评价,在治理后,路基不论是在客车还是在货车动荷载下的加速度响应均有明显增强,在数值分析中路肩测点也有此方面的现象,间接的证明了注浆加固后路基刚度和密实度的提升,认为袖阀管在此段的应用较为成功。6.但轨检小车结果显示还有部分路段治理效果不明显,甚至有少量加重现象,可能路基底部存在漏浆等问题,可以先提前施工止水帷幕进行改善。更广泛的需对填土路基中的注浆施工结合局部工程条件的专门探讨,对治理方案进行完善。
尤昌龙[6](2020)在《夯实高速铁路路基生命力的基础—地基处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归纳总结了高速铁路路基建设中,软土、松软土与软土互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膨胀岩、岩溶等重点地基处理问题的经验教训和技术成果,对斜坡软土、膨胀岩土等地基的纵横向不均匀沉降和横向位移问题,对非饱和土地基吸水增湿效应引发的二次沉降变形问题,对站场路基与区间路基在受力、沉降方面的差异问题等进行了梳理。简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路基生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希冀有助于夯实路基基础,提高路基的生命力。
于景铭[7](2020)在《既有线黄土路基沉降调查分析及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治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着数条铁路干线。近年来,兰局管内数条铁路线在运营过程中,部分路基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为研究下沉原因及采取合理的整治工程,对部分路基沉降整治工点进行了实地考察,选取某高速铁路K1642+400-K1642+610段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整治路基下沉工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荷载作用下地基应力场和位移场特性进行研究,可对黄土地区类似路基下沉病害整治工程提供借鉴,对新建铁路路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既有线、某高速铁路沉降情况的调查,得出既有线黄土路基沉降易发生在高填方路段、桥涵过渡段以及冲沟附近等容易受到水流侵蚀的路段,在所调查沉降路段,多数沉降处附近涵洞存在积水,排水设施排水不畅。路基填料均为细颗粒土,水稳定性差。综合认为,路基发生沉降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路基在建设时压实度不够,填料的水稳定性差,降雨量逐年增加,雨水渗入路基土体,造成路基承载力不足。建议新线建设运营时,选择级配良好的填料,做好路基周围排水,尽量减小或防止地面积水等长时间浸泡铁路路基,在雨季加强运营维护。(2)在不过多影响铁路运营情况下,既有线路基沉降病害整治主要采用注浆加固方式;在有施工条件下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以选择夯实水泥土桩、旋喷桩复合地基加固,可有效提高路基的承载力,控制沉降量,保证稳定性;路基下沉过大地段还可以结合线路大中修时恢复路基面高程。(3)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体设计参数(桩体材料、桩径、桩间距、桩长)对复合地基沉降量影响较大;垫层加筋及增大桩体材料水泥掺和量可以提高桩土应力比,改变复合地基受力特征。(4)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建议本文所依托实际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可取为:桩间距1.0m-1.2m;桩长6m-8m;桩径0.4m-0.5m;桩体材料水泥掺和比6%-8%;垫层厚度为0.8m-1.0m;水泥掺和量取值为6%-8%;垫层中设置一层土工格栅。
侯焕娜[8](2020)在《压实度受限的黄土高填方路堤加筋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当前正分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高等级公路将全面覆盖各个地区,而山区中出现的高填方路段是一大工程问题。高填方路堤填料往往就地取材,常存在天然含水率较大偏离最优含水率的问题,故解决因不良填料造成压实度不足的问题一直是路堤填筑的难点。土工格室作为一种立体土工合成材料,具有显着的加固效果,被广泛应用于路基工程。但目前对土工格室加固压实度受限的黄土高填方路堤的研究较少,故本课题根据实际工程需求,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工格室加筋技术在黄土高填方路堤中的应用,为含水率偏大、压实度受限的黄土高填方路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测定路堤填料、地基土土性参数,为有限元模拟提供参数选取的依据。测定结果表明:工程所用黄土填料的天然含水率(24%~28%)与最优含水率(15.6%)相差较大。(2)依据实际工程,采用有限元对黄土高填方路堤的填筑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格室及其埋设位置对黄土高填方路堤的变形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黄土高填方路堤的沉降表现为路堤中心大,两侧小的特征,施工期最大累计沉降量大致位于4m路堤填高的中心位置;对于中下部路堤来说,加筋对路肩0~6m填土的沉降控制作用不明显,越靠近路堤中心处加筋控制沉降的作用越强;中部、上部加筋与未加筋相比,不均匀沉降分别减小12%、19%左右;加筋后累计最大沉降量减小250mm左右,累计最大位移量减小60mm左右;上部加筋总体上要优于中部加筋,上部加筋使路堤断面沉降减小18%~20%,边坡位移减小13~16%,中部加筋使路堤断面沉降减小11%~14%,边坡位移减小11~13%。(3)对黄土高填方路堤施工期的断面沉降及边坡水平位移等参数进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路堤断面沉降随填高的增大而增大,断面沉降曲线呈“正态函数”型;水平位移曲线呈“三角形”分布,约在平台以下2m位置处,位移出现峰值;黄土高填方加筋路堤在施工期间的边坡水平位移较小,主要变形为竖向沉降;影响路堤变形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施工工艺、降雨、填土速率等,其中格室的埋设使路堤沉降速率由铺设前的3~7mm/d减小为2mm/d,且控制了路堤的不均匀沉降,沉降速率与填土速率为二次函数的关系。(4)在完成模拟结果验证分析后,进一步开展不同格室参数对路堤变形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路堤变形随格室弹性模量、高度、铺设宽度的增大而减小,但限制作用并非单调递增,建议选择模量为500MPa、高度为150mm的格室,格室铺设边缘距路堤边坡为3m。(5)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分析表明,采取格室加筋技术作为控制压实度不足的黄土高填方路堤的变形具有可行性。
郑浩[9](2019)在《太中银铁路定银线高填方路堤病害调查及整治加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交通建设已经成为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相应的问题,才能够避免安全的隐患。我国领土面积庞大,很多地区都是山区和丘陵,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建设公路,高填方路堤是常见的路基构建形式之一。高填方路堤与常规的路堤有很大的差别,首先,高填方路堤的高度大,稳定性强;其次,高填方路堤所需要的土石方量较大,这样就对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较高;再者,路基在完工之后,其自身的沉降量就比较大,所以对施工之后的沉降要求应该达到施工标准,避免高填方路堤施工中出现过大的沉降而产生病害,从而造成铁路运行受阻,所以对高填方路堤病害进行研究对铁路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填方路堤的沉降计算能够指导后期施工达到施工应用的标准,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并且铁路高填方路堤病害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行业规范提供借鉴。针对高填方路堤的研究,我国研究人员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针对高填方路堤病害防治的研究还较少,不能够满足铁路病害防治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本文以太中银铁路定银线高填方路堤病害为研究方向,其具体研究内容为下:首先,收集了现有的文献,结合高填方路基的定义及类型,分析常见高填方路基的破坏形式、病害形成的机理与诱因,确定路堤病害防治原则及整治加固技术。其次,基于定银线某××段工程地质、气象水文等情况,结合现场观测数据,发现该段铁路高填方路堤存在的主要病害为路基裂缝、路基不均匀沉降、边坡溜塌和路堤出现沿着地基滑动。分析路基沉降的原因有主要有地形地貌、路基结构和地下水。最后,结合定银线某××段现场病害整治工程,从病害产生的机理出发,针对路基填筑材料问题,路基本体加固采用钢管桩和旋喷桩加固的措施同时为防止坡脚拱起,采用在不稳定侧采用护坡堆载的措施,主要是减少土体的压缩变形或减少土体侧向位移引起的路基沉降,增加路基结构性能。基于路堤沉降监测和侧向位移监测分析,发现施工完成初期,由于路基填料加固和水位变化较小,会造成监测数据变化浮动较大,后期则变化较小,防治措施可保持良好的路基结构状态。
王瑞[10](2019)在《列车荷载下回填黄土铁路路堤的动力响应及其长期强度与沉降研究》文中指出循环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材料的变形及强度演化规律及铁路路基的动力响应特征研究有助于揭示长期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的累积沉降规律和强度劣化机理。以往相关报道大多集中于饱和软土、冻土和无粘性土,针对压实黄土的相关论述还较为少见。近年来,黄土地区铁路路基项目日益增多,黄土铁路路堤病害时有发生。本文系统研究了循环列车荷载作用下压实黄土累积变形发展及动力参数变异规律,揭示了其强度劣化的微观机理。采用高效的2.5D有限元算法研究了移动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系统的环境振动及动应力分布特征,讨论了车速、轴重、路堤高度、地基处理措施及轨道不平顺等因素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经验公式法预测了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堤长期沉降并给出了路堤填筑的相关工程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围压、静偏应力、振次和频率对压实黄土动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着重讨论了静偏应力对压实黄土动力本构关系的影响机制,基于动力蠕变修正了考虑静偏应力时压实黄土动模量计算方法。(2)通过大量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压实黄土累积应变和动力参数随振次、围压、动应力幅值、偏应力、含水率、压实度、加载频率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可以描述回填黄土长期变形与动力参数变异的预测模型,论述了压实黄土动强度随振次、围压、动应力幅值等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稳定型试样的累积应变随对数振次线性增加;考虑交通荷载静偏应力得到的试样动应力-应变关系存在明显的阈值应力,当动应力小于阈值应力时动应力-应变呈近似线性关系;试样动模量先增大后逐渐减小,最大动模量也随围压的增加线性增大。(3)探讨了长期交通荷载作用下压实黄土的微观结构变化和静力强度的变异规律,揭示了其长期变形和强度劣化的微观机理,指出“对数下降段”累积应变的快速发展和动模量的逐渐增加是“凹坑”和贯通架空孔隙闭合的宏观表现;“稳定震荡段”累积应变的持续发展和动模量的逐渐衰减则是颗粒之间胶结的断裂以及颗粒的破碎和重分布的宏观表现。另外,循环加载后试样振后强度提高、破坏应变变小,振后试样静应力-应变关系在下降段有“突降”现象。(4)综合加载过程中试样的各项力学表现,初步总结了压实黄土临界状态判别基本原则,发现交通荷载作用下压实黄土的受力变形状态可以划分为稳定、亚稳定和不稳定三种。累积应变发展速率和阻尼比属于先验参数,适合用来预测压实黄土的稳定性状态;最终累积应变作为后验参数体现了试样的承受变形能力,可以为极限状态的路基沉降预测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作为确定土体动强度的累积应变破坏标准。(5)通过MATLAB编程建立了列车荷载下路基动力响应的2.5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波动理论解析了平、柱面波动在粘弹性介质中的应力场分布并将其应用于频域分析中人工边界的设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内部竖向动应力沿深度迅速衰减,沿水平向的衰减曲线类似“S”型,采用矩形核心区界定交通荷载影响范围时核心区宽度可以取为4m,深度大致在2.6~3.6m之间;地表面加速度的衰减速度远大于位移的衰减速度;车速的提高会显着增大路基的各项动力响应指标,路堤高度的变化对其影响微弱;当路基内部出现“马赫效应”时,中断面处测点应力路径变得复杂,大部分闭环均不再呈现单个轮轴荷载作用下典型的“心形”应力路径特征。相比于水泥土挤密桩,CFG桩加固后路基的动力特性变化更大,体现在引起路基共振的运行速度显着提高,各测点的主应力差值(σ1-σ3)缩小。加固前后路堤内部动应力衰减规律基本一致。考虑轨道不平顺时,地表振动强度和动应力均明显大于平顺轨道,且振动强度沿地表衰减较慢,动应力沿深度衰减较快。(6)第一振次产生的初始应变对长期沉降贡献很大。在保证压实度情况下由列车荷载引起的回填黄土路堤长期沉降满足规范对运营期路堤沉降的相关要求。含水率和压实度是影响土体累积应变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湿陷性黄土地段路基填筑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湿陷性黄土地段路基填筑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崇礼铁路跨越防空洞段路基沉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黄土地基处理措施研究 |
1.2.1 黄土分布与类别 |
1.2.2 黄土湿陷变形机理 |
1.2.3 黄土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
1.3 防空洞处理措施研究 |
1.4 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
1.4.1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1.4.2 地基沉降预测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崇礼铁路工程地质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区域地形地貌 |
2.2.3 土壤类型 |
2.2.4 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 |
2.2.5 路基概况 |
2.3 DK16+083~DK16+276 段工程地质概况 |
2.4 DK16+083~DK16+276 段地基处理措施选用 |
2.5 本章小结 |
3 地基处理方案比选分析 |
3.1 有限元计算理论 |
3.1.1 有限元法简介 |
3.1.2 ABAQUS软件介绍 |
3.2 模型的建立 |
3.2.1 土体本构模型 |
3.2.2 模型尺寸设计 |
3.2.3 模型基本假设与参数选取 |
3.2.4 模型边界条件 |
3.2.5 荷载条件 |
3.3 数值模拟分析方案 |
3.4 线路偏移方案可行性研究 |
3.5 防空洞对沉降的影响分析 |
3.6 不同地基处理措施沉降控制效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地基沉降影响因素研究及适用性分析 |
4.1 数值模拟分析方案 |
4.2 桩体尺寸及布置对沉降的影响分析 |
4.2.1 桩长对沉降特性的影响 |
4.2.2 桩径对沉降特性的影响 |
4.2.3 桩间距对沉降特性的影响 |
4.2.4 桩体尺寸及布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4.3 水泥砂浆弹性模量对沉降的影响分析 |
4.4 地基处理方案沉降控制效果研究 |
4.4.1 不同防空洞洞径断面沉降控制效果研究 |
4.4.2 活载下地基处理方案沉降控制效果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地基处理措施沉降控制效果评价 |
5.1 处理措施效果评价内容 |
5.2 监测方案 |
5.3 沉降预测方法及拟合评价指标 |
5.3.1 沉降预测方法 |
5.3.2 沉降拟合评价指标 |
5.4 沉降特性研究 |
5.5 工后沉降预测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填方建设场地变形与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填方工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压实黄土工程性质的相关研究 |
1.2.2 高填方场地的沉降变形相关研究 |
1.2.3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
1.2.4 填方工程沉降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的相关研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内压实黄土的工程特性研究 |
2.1 研究区环境地质条件 |
2.1.1 研究区的地形地貌 |
2.1.2 研究区的地层岩性特征 |
2.1.3 研究区的气象与水文条件 |
2.1.4 兰州第四系黄土的颗粒组成特征 |
2.2 黄土的压实特性 |
2.2.1 细粒土的压实机理 |
2.2.2 黄土填料压实的影响因素 |
2.2.3 土体标准击实曲线的特征分析 |
2.2.4 黄土的全击实曲线 |
2.3 压实黄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
2.3.1 压实黄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
2.3.2 压实黄土的三轴剪切试验 |
2.3.3 压实黄土应力-应变关系归一化特性 |
2.4 压实黄土的压缩固结变形特性 |
2.4.1 高应力下侧限压缩特性分析 |
2.4.2 压实黄土的固结压缩的时间效应分析 |
2.4.3 压实黄土的次固结变形特性分析 |
2.5 压实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 |
2.6 压实黄土的渗透特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离心模型试验 |
3.1 离心模型试验技术 |
3.1.1 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的发展现状 |
3.1.2 离心模型试验的相似性分析 |
3.2 黄土高填方沉降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 |
3.2.1 离心模型试验设备 |
3.2.2 高填方沉降变形离心模型试验设计 |
3.2.3 离心模型制作及参数 |
3.3 压实黄土填筑体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3.1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 |
3.3.2 离心模型试验中填筑体的沉降变形计算 |
3.3.3 压实黄土高填方填筑体沉降变形量与填筑高度的关系 |
3.4 压实黄土离心模型试验沉降变形的时效特性 |
3.4.1 离心模型试验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
3.4.2 离心模型试验中加载过程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3.4.3 离心模型试验中稳定阶段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研究 |
4.1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控制 |
4.1.1 黄土高填方场地填筑过程与病害分析 |
4.1.2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的稳定标准 |
4.2 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计算 |
4.2.1 高填方场地原地基压缩沉降变形分析 |
4.2.2 高填方填筑体自身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 |
4.3 高填方自由场地沉降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
4.3.1 高填方自由场地沉降变形计算的有限元模型 |
4.3.2 压实黄土的固结压缩本构模型 |
4.3.3 高填方自由场地沉降变形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4.4 高填方沟谷场地沉降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 |
5.1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的特点 |
5.1.1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病害特征分析 |
5.1.2 影响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5.2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
5.2.1 边坡稳定性传统计算方法 |
5.2.2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位移有限元法-强度折减法 |
5.3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计算 |
5.3.1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计算有限元模型 |
5.3.2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4 浸水条件下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 |
5.4.1 考虑地下水渗流的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5.4.2 考虑坡前蓄水条件下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兰州黄土高填方建设场地的工程实施 |
6.1 高填方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 |
6.2 研究区黄土高填方工程项目实施 |
6.2.1 黄土高填方底部天然地基的处理措施 |
6.2.2 黄土填筑体的质量控制措施 |
6.2.3 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控制措施 |
6.2.4 黄土高填方工程的防洪排水措施 |
6.3 研究区工程关键技术效果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编规程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做的科研项目 |
(3)延崇高速公路铁尾矿料路基修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铁尾矿在国外应用的状况 |
1.2.2 铁尾矿在国内应用的状况 |
1.2.3 路基质量检测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依托项目概况 |
第二章 铁尾矿料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铁尾矿颗粒级配分析 |
2.3 铁尾矿击实特性分析 |
2.4 铁尾矿抗剪特性分析 |
2.4.1 三轴试验设备 |
2.4.2 静力三轴试验方法及步骤 |
2.4.3 静力三轴试验结果分析 |
2.5 铁尾矿动力特性分析 |
2.5.1 动三轴试验方法及方案 |
2.5.2 动三轴试验结果分析 |
2.6 铁尾矿料强度形成特性 |
2.6.1 铁尾矿母岩强度 |
2.6.2 铁尾矿料结构特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杂条件下铁尾矿路基处理方式及稳定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复杂条件下铁尾矿路基处理方式 |
3.2.1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式 |
3.2.2 U、V形沟高填方处理方式 |
3.2.3 填挖交接处处理方式 |
3.3 铁尾矿路基稳定性有限元模拟分析 |
3.3.1 Plaxis软件简介 |
3.3.2 Mohr-Coulomb材料模型 |
3.3.3 建立有限元模型 |
3.3.4 计算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尾矿路基施工工艺研究 |
4.1 概述 |
4.2 铁尾矿路基首件工程施工 |
4.2.1 设置首件工程目的及依据 |
4.2.2 铁尾矿路基首件施工方法 |
4.3 过程质量控制研究 |
4.3.1 表面沉降法 |
4.3.2 灌砂法 |
4.3.3 试验段现场检测 |
4.4 路基面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4.4.1 贝克曼梁法 |
4.4.2 现场检测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尾矿路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
5.1 概述 |
5.2 快速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
5.2.1 PFWD检测方法 |
5.2.2 土壤模量/刚度测试仪检测方法 |
5.3 表面沉降法与快速检测法联合检测过程质量 |
5.3.1 沉降差ΔH与动回弹模量Ep相关性分析 |
5.3.2 沉降差ΔH与杨氏模量EY相关性分析 |
5.4 贝克曼梁法与快速检测法联合检测路基面质量 |
5.4.2 贝克曼梁法与PFWD法相关性分析 |
5.4.3 贝克曼梁法和土壤模量/刚度仪法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山区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研究现状 |
1.2.2 山区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处治措施研究现状 |
1.3 本次研究所做的工作 |
1.3.1 研究的重点及关键技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复杂条件下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调查及原因分析 |
2.1 复杂条件下黄土路基特征 |
2.1.1 鸡爪沟定义及特点 |
2.1.2 湿陷性黄土地基特点 |
2.1.3 陡坡路堤定义及特点 |
2.1.4 高填方路堤定义及特点 |
2.1.5 半填半挖路基定义及特点 |
2.2 复杂条件下黄土路基病害特征调查 |
2.2.1 宝兰铁路黄土路基病害调查 |
2.2.2 青兰高速公路路基病害调查 |
2.2.3 山西省某高速公路路基病害调查 |
2.3 复杂条件下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主要因素分析 |
2.3.1 斜坡地基坡度的影响作用 |
2.3.2 压实度不均匀的影响作用 |
2.3.3 路堤高度的影响作用 |
2.3.4 路基刚度差异的影响作用 |
2.3.5 水的影响作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延崇高速黄土填料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3.1 依托工程概况 |
3.1.1 项目概况 |
3.1.2 工程地质概况 |
3.2 延崇高速公路黄土填料特性试验研究 |
3.2.1 颗粒分析实验 |
3.2.2 界限含水率—液塑限试验 |
3.2.3 击实试验 |
3.2.4 直剪快剪试验 |
3.2.5 固结试验 |
3.2.6 湿陷性试验 |
3.3 小结 |
第四章 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软件介绍 |
4.2 本构模型 |
4.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1 几何模型构造和参数确定 |
4.3.2 网格划分及初始条件 |
4.4 不同因素对路堤不均匀沉降影响和安全性分析 |
4.4.1 路堤填筑高度变化的影响分析 |
4.4.2 地基性质变化的影响分析 |
4.4.3 地基斜坡坡度变化的影响分析 |
4.4.4 施工建议 |
4.5 强夯法处治路基不均匀沉降有限元分析 |
4.5.1 动荷载输入和边界条件 |
4.5.2 参数介绍和模型建立 |
4.5.3 模拟结果分析 |
4.5.4 强夯法处治路堤不均匀沉降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研究 |
5.1 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设计原则 |
5.2 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斜坡地基 |
5.2.1 湿陷性黄土斜坡地基试夯 |
5.2.2 强夯参数及要求 |
5.2.3 强夯效果检测评价 |
5.3 高填方黄土路堤不均匀沉降处治措施 |
5.3.1 高填方黄土路堤填筑控制标准 |
5.3.2 鸡爪沟地形路基分层填筑工艺 |
5.3.3 高填方黄土路堤分层压实质量检测 |
5.3.4 高填方黄土路堤分层强夯夯沉量检测 |
5.4 纵向填挖结合部不均匀沉降处治措施 |
5.4.1 土工格栅的种类 |
5.4.2 土工格栅加筋机理 |
5.4.3 土工格栅试验检测 |
5.4.4 土工格栅铺设要求 |
5.4.5 土工格栅加筋效果及铺设方法 |
5.5 “V”型冲沟防排水处治技术 |
5.5.1 路侧冲沟回填 |
5.5.2 冲沟上、下游排水 |
5.5.3 冲沟底部排水 |
5.5.4 边坡防护形式 |
5.5.5 防水土工合成材料应用 |
5.6 小结 |
第六章 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修筑效果检测及分析 |
6.1 黄土路基结构性能检测方法 |
6.1.1 便携式落锤弯沉仪检测 |
6.1.2 贝克曼梁弯沉仪检测 |
6.2 湿陷性黄土路基整体结构性能检测结果分析 |
6.2.1 路基结构性能检测方案 |
6.2.2 路基结构性能检测结果分析 |
6.3 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降监测内容及方法 |
6.3.1 沉降监测布置原则 |
6.3.2 沉降监测布置和监测方法 |
6.3.3 沉降监测频率要求 |
6.3.4 沉降观测精度要求 |
6.3.5 沉降控制要求 |
6.4 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
6.4.1 典型断面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
6.4.2 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袖阀管注浆土体劈裂特征及基于加速度响应的无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路既有路基沉降机理研究现状 |
1.2.2 既有路基沉降病害治理工程措施 |
1.2.3 袖阀管注浆技术在铁路病害治理中的应用 |
1.2.4 劈裂注浆加固理论与机理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陇海线路基沉降病害及典型工点现场调研 |
2.1 铁路既有线路基沉降病害 |
2.1.1 既有线路基沉降病害的主要影响因素 |
2.1.2 既有线路基沉降病害的主要类型 |
2.2 既有线病害路基勘察检测 |
2.2.1 现有铁路既有线路基勘察检测手段 |
2.2.2 此次采用勘察检测手段 |
2.3 陇海线天水-兰州段路基病害简述 |
2.3.1 陇海铁路天水-兰州段工程条件 |
2.3.2 陇海线天水至兰州段病害统计 |
2.3.3 路基沉降病害工点现场调研 |
2.4 袖阀管注浆在陇海线天水-兰州段路基沉降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袖阀管注浆土体劈裂特征试验研究 |
3.1 袖阀管注浆土体劈裂场地试验 |
3.1.1 试验准备 |
3.1.2 试验流程 |
3.1.3 试验结果 |
3.2 袖阀管注浆土体劈裂模型试验 |
3.2.1 模型试验设计 |
3.2.2 试验过程 |
3.2.3 试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4 注浆加固前后路基静动力数值研究 |
4.1 袖阀管注浆效果简化 |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1 建立计算模型 |
4.2.2 模型参数 |
4.3 注浆加固前后的路基静力响应 |
4.3.1 自然状态下的路基响应 |
4.3.2 静轮载作用下的路基响应 |
4.3.3 基于静力响应注浆效果分析 |
4.4 注浆加固前后列车动荷载下的路基响应 |
4.4.1 动力边界条件和荷载 |
4.4.2 注浆加固前路基动力响应 |
4.4.3 注浆加固后路基动力响应 |
4.4.4 基于注浆效果动力响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袖阀管注浆加固效果的无损评价 |
5.1 废旧路基注浆解剖试验 |
5.1.1 试验场地及步骤 |
5.1.2 解剖试验结果 |
5.2 钻机取土样观察 |
5.3 轨检小车检测结果 |
5.4 基于加速度响应的注浆效果无损评价 |
5.4.1 振动测试与路基刚度对应原理 |
5.4.2 陇海线现场加速度测试方案 |
5.4.3 陇海线现场加速度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夯实高速铁路路基生命力的基础—地基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基是路基生命力的基础 |
1.1 影响路基基础的内因 |
1.2 影响路基基础的外因 |
1.3 地基处理的目的 |
2 地基处理的技术进步和重点关注问题 |
2.1 软土、松软土地基处理 |
2.1.1 CFG桩处理地基 |
2.1.2 预制管桩处理地基 |
2.1.3 多向水泥搅拌桩处理地基 |
2.1.4 思考与建议 |
2.2 岩溶地基处理 |
2.2.1 Ⅰ、Ⅱ、Ⅲ序孔注浆处理工艺核心 |
2.2.2 思考与建议 |
2.3 湿陷性黄土地基 |
2.3.1 黄土地基的二次沉降问题 |
(1)水泥土挤密桩处理地基 |
(2) 孔内夯扩灰土挤密桩处理地基 |
2.3.2 思考与建议 |
2.4 膨胀土地基 |
2.4.1 膨胀土的问题特征 |
2.4.2 思考与建议 |
2.5 膨胀岩地基 |
(1)路堑类 |
(2)路堤类 |
2.5.1 膨胀岩问题特征 |
(1)膨胀性矿物含量高、膨胀力较大。 |
(2)膨胀岩引起的上拱变形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等特点。 |
2.5.2 思考与建议 |
2.6 非饱和土地基 |
2.6.1 原因分析 |
2.6.2 思考与建议 |
2.7 斜坡地基 |
2.7.1 斜坡向路基的变形特点 |
2.7.2 思考与建议 |
2.8 冻胀土地基 |
2.8.1 路堑地段的冻胀特点 |
2.8.2 冻胀变形的产生原因 |
2.8.3 思考与建议 |
2.9 车站地基 |
2.9.1 车站、区间路基的结构差异性 |
2.9.2 附加应力的分布差异性 |
2.9.3 思考与建议 |
3 结束语 |
(7)既有线黄土路基沉降调查分析及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治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黄土的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
1.3.2 黄土路基研究现状 |
1.3.3 路基沉降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4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兰局管段部分黄土路基沉降调查分析与整治技术研究 |
2.1 干武线路基沉降情况调查 |
2.1.1 干武线概况 |
2.1.2 干武线路基沉降情况 |
2.1.3 干武线K40+876调查情况 |
2.1.4 干武线K129+780-K129+810调查情况 |
2.2 陇海线天兰段部分工点路基沉降情况调查 |
2.2.1 陇海线概况 |
2.2.2 陇海线K1584+640-K1584+810段调查情况 |
2.2.3 陇海线K1578处调查情况 |
2.3 某高速铁路个别地段路基沉降调查 |
2.3.1 某高速铁路K1689+700-K1723+230段调查情况 |
2.3.2 某高速铁路K1726+500-K1728+055段调查情况 |
2.3.3 某高速铁路K1771+300-K1771+374段调查情况 |
2.3.4 某高速铁路K1771+939-K1773+323段调查情况 |
2.3.5 某高速铁路K1642+400-K1642+610段调查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3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某高铁路基工作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
3.1 有限元法及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3.1.1 有限元法概述 |
3.1.2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3.2 数值模拟 |
3.2.1 建立计算模型 |
3.3 桩的参数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
3.3.1 桩间距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
3.3.2 桩长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
3.3.3 桩径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
3.3.4 桩体材料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
3.4 垫层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
3.4.1 垫层厚度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
3.4.2 垫层材料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
3.4.3 垫层加筋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压实度受限的黄土高填方路堤加筋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黄土高填方路堤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高填方路堤的特点及病害 |
1.2.2 黄土高填方路堤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加筋技术在高填方路堤中的应用研究 |
1.2.4 存在问题 |
1.3 本文工作 |
1.3.1 主要工作 |
1.3.2 技术路线 |
2 室内材料试验 |
2.1 黄土的基本特性 |
2.1.1 现场取样 |
2.1.2 试验项目及结果 |
2.2 土工格室性能试验 |
2.2.1 物理性能试验 |
2.2.2 拉伸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3 有限元模拟分析 |
3.1 模型建立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
3.1.3 路堤施工 |
3.1.4 基本假定 |
3.1.5 几何模型 |
3.1.6 模型本构选取 |
3.1.7 边界条件与网格划分 |
3.1.8 参数选取与路堤填筑过程模拟 |
3.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3.2.1 路堤的沉降 |
3.2.2 路堤边坡水平位移 |
3.3 现场试验格室位置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现场监测与数据分析 |
4.1 现场监测方案 |
4.1.1 监测目的 |
4.1.2 监测方法 |
4.2 监测结果及分析 |
4.2.1 路堤沉降变形分析 |
4.2.2 路堤边坡水平位移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数值分析模型验证与模拟分析 |
5.1 有限元模拟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5.2 土工格室性能 |
5.2.1 格室弹性模量 |
5.2.2 格室高度 |
5.2.3 格室铺设宽度 |
5.3 路堤加筋设计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太中银铁路定银线高填方路堤病害调查及整治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高填方路堤沉降变形研究现状 |
1.5.2 高填方路堤沉降预测研究现状 |
1.5.3 高填方路堤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5.4 高填方路堤病害防治研究现状 |
2 高填方路堤病害及防治原则分析 |
2.1 常用高填方路堤分类 |
2.1.1 填土路堤 |
2.1.2 填石路堤 |
2.1.3 轻质材料路堤 |
2.1.4 工业废渣路堤 |
2.2 高填方路堤的破坏形式 |
2.2.1 路基裂缝 |
2.2.2 路基沉陷 |
2.2.3 路基边坡失稳 |
2.3 高填方路堤病害形成的机理与诱因 |
2.3.1 高填方路堤病害产生的机理 |
2.3.2 高填方路堤病害形成的诱因 |
2.4 高填方路堤病害防治原则 |
2.4.1 预防为主的原则 |
2.4.2 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 |
2.4.3 综合治理原则 |
2.4.4 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 |
2.5 高填方路堤病害整治加固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3 定银线某××高填方路堤病害类型调查研究 |
3.1 太中银铁路定银线概况 |
3.1.1 地理位置与交通状况 |
3.1.2 气象水文 |
3.1.3 地形地貌 |
3.1.4 地层岩性 |
3.1.5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3.2 定银线高填方路堤病害调查分析 |
3.3 定银线高填方路堤病害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定银线某××路基病害整治加固思路及措施 |
4.1 高填方路堤整治加固思路 |
4.2 高填方路堤病害整治加固技术措施 |
4.2.1 路基加固措施 |
4.2.2 路基防、排水措施 |
4.3 路堤监控量测与数据分析 |
4.3.1 路堤监控量测 |
4.3.2 路堤监控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列车荷载下回填黄土铁路路堤的动力响应及其长期强度与沉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体动力特性 |
1.2.2 路基材料动力特性及累积变形 |
1.2.3 路基动力响应及长期沉降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压实黄土的动力特性及静偏应力的影响 |
2.1 概述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样制备 |
2.2.2 试验设备 |
2.3 压实黄土的动力本构关系 |
2.3.1 工况设置 |
2.3.2 常规情况下的动应力-应变关系 |
2.3.3 静偏应力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频振动荷载下压实黄土的累积变形及强度劣化 |
3.1 概述 |
3.2 累积应变及动力参数变异规律 |
3.2.0 加载程序及工况设置 |
3.2.1 累积应变 |
3.2.2 动模量 |
3.2.3 阻尼比 |
3.2.4 其他参数的影响 |
3.2.5 小结 |
3.3 变形及力学参数变异的微观机理 |
3.3.1 测试仪器及试样制备 |
3.3.2 宏观变形及动力参数变异特点 |
3.3.3 大振次列车荷载作用下压实黄土的微观结构变化 |
3.4 振动对压实黄土静力强度参数的影响 |
3.5 临界状态判别方法 |
3.5.1 几类常见土的特异性 |
3.5.2 基于动模量的稳定性区间划分 |
3.5.3 临界状态判别模式 |
3.5.4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列车运行情况下铁路路基动力响应的2.5D有限元模型 |
4.1 概述 |
4.2 线弹性介质中的波 |
4.2.1 无限空间中的体波 |
4.2.2 半无限空间中的面波 |
4.2.3 半无限空间弹性波的激发问题 |
4.3 2.5D数值模拟技术 |
4.3.1 动力问题的有限元解答 |
4.3.2 2.5D基本理论及算法验证 |
4.4 内源移动荷载下边界条件选取特点 |
4.5 粘弹性人工边界条件 |
4.5.1 柱面波在三维粘弹性介质中传播的应力场及其应用 |
4.5.2 基于复阻尼的人工边界条件 |
4.5.3 2.5D有限元中的应用效果 |
4.6 轨道不平顺 |
4.6.1 频域分析方法中不平顺的考虑 |
4.6.2 十自由度整车模型与路基系统的耦合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列车运行荷载作用下黄土路基动力响应特征 |
5.1 概述 |
5.1.1 模型信息 |
5.1.2 路基参数的选取 |
5.1.3 研究内容 |
5.1.4 2.5D数值模拟方法的适用性讨论 |
5.2 路基动力响应规律 |
5.2.1 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动力响应特点 |
5.2.2 参数分析 |
5.2.3 测点应力状态 |
5.3 地基加固措施对路基动力响应的影响 |
5.3.1 动力响应规律 |
5.3.2 路堤初始应力状态 |
5.3.3 测点应力状态 |
5.4 轨道不平顺对路基动力响应的影响 |
5.4.1 地表环境振动 |
5.4.2 地基内部动应力 |
5.4.3 动应力空间分布差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列车运行荷载作用下黄土路堤长期沉降规律 |
6.1 概述 |
6.2 列车运行荷载作用下黄土路堤的长期沉降 |
6.2.1 现有的沉降计算方法 |
6.2.2 路堤的长期沉降规律 |
6.3 填筑方案比选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湿陷性黄土地段路基填筑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崇礼铁路跨越防空洞段路基沉降控制研究[D]. 呼思林.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填方建设场地变形与稳定性研究[D]. 来春景.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3]延崇高速公路铁尾矿料路基修筑技术研究[D]. 王伟林.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4]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 李敬德.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5]袖阀管注浆土体劈裂特征及基于加速度响应的无损评价[D]. 王飞.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6]夯实高速铁路路基生命力的基础—地基处理[J]. 尤昌龙. 高速铁路技术, 2020(02)
- [7]既有线黄土路基沉降调查分析及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治理技术研究[D]. 于景铭.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8]压实度受限的黄土高填方路堤加筋处理技术研究[D]. 侯焕娜. 郑州大学, 2020(02)
- [9]太中银铁路定银线高填方路堤病害调查及整治加固技术研究[D]. 郑浩.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10]列车荷载下回填黄土铁路路堤的动力响应及其长期强度与沉降研究[D]. 王瑞. 长安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