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诗风演变研究

杨万里诗风演变研究

论文摘要

针对以往杨万里诗歌研究中存在的把研究视角过多的集中于“诚斋体”,而忽视其诗歌风格多样性,以及对其诗风演变的具体情况关注不够的研究现状,本文立足杨万里诗歌创作的整体情况,按照杨万里不同时期的创作来研究其诗风演变,并进一步探讨诗风演变与“诚斋体”诗歌的形成与发展。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杨万里学诗的经历及其诗风。首先,从杨万里少时学习江西诗派后学入手,结合不多的直接材料和其它有关间接资料,具体探讨其学习江西诗派的真正对象,较为准确的定位其诗歌风格。然后详细分析杨万里焚掉少作“江西体”的原因,勾勒出杨万里诗风变化的逻辑起点。第二部分从杨万里学诗于陈师道、王安石、唐人等众家的经历入手,探讨其现存的第一部诗集《江湖集》诗风的多样性,以及这些类型的诗风与焚诗前诗作风格相比所呈现出的延续性和发生的变化。其次分析了《荆溪集》诗风的多样性,及其逐渐摆脱江西诗风的影响而自具面目的诗歌风貌。第三部分以杨万里的创作实绩为依据,分别分析了《西归集》、《南海集》、《朝天集》四部诗集所呈现的主要诗风类型及前后诗集之间诗风的演变。首先分析了《西归集》诗风的多样性,及其对《荆溪集》诗风的延续和发生的演变。再次分析了《南海集》诗风的多样性,及其对《西归集》诗风的延续和发生的演变。最后分析了《朝天集》诗风的多样性,及其对《南海集》诗风的延续和发生的演变。并力图揭示出每一部诗集诗风演变的原因。第四部分分别分析了杨万里《江西道院集》、《朝天续集》、《江东集》、《退休集》四部诗集的诗风类型。首先分析了《江西道院集》诗风的多样性,及其对《朝天集》诗风的延续和发生的演变。其次分析了《朝天续集》诗风的多样性,及其对《江西道院集》诗风的延续和发生的演变。再次分析了《江东集》诗风的多样性,及其对《朝天续集》诗风的延续和发生的演变。最后分析了《退休集》诗风的多样性,及其对《江东集》诗风的延续和发生的演变。并力图揭示引起诗风演变的原因。第五部分主要从杨万里诗风演变的角度,考察“诚斋体”的产生、发展及成熟的过程。首先以张侃提出“诚斋体”之名并效仿创作的诗作为基础,结合范成大等人的仿作,探讨杨万里名垂诗坛的“诚斋体”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杨万里的学诗对象、吕本中提出的“活法”理论等因素,揭示“诚斋体”的产生根源。其次以杨万里的诗歌创作实绩为考察对象,描述“诚斋体”诗歌的发展和成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学习江西诗派后学及其终结
  • 第一节 学习江西诗派后学
  • 第二节 学习江西诗派后学的终结
  • 第二章 从师法众家到独抒性灵
  • 第一节 《江湖集》诗风的演变
  • 第二节 《荆溪集》诗风的演变
  • 第三章 辞谢众家后的诗风演变轨迹(一)
  • 第一节 《西归集》诗风的演变
  • 第二节 《南海集》诗风的演变
  • 第三节 《朝天集》诗风的演变
  • 第四章 辞谢众家后的诗风演变轨迹(二)
  • 第一节 《江西道院集》诗风的演变
  • 第二节 《朝天续集》诗风的演变
  • 第三节 《江东集》诗风的演变
  • 第四节 《退休集》诗风的演变
  • 第五章 “诚斋体”与杨万里诗风演变
  • 第一节 “诚斋体”含义界定
  • 第二节 “诚斋体”与杨万里诗风演变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杨万里诗风演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