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C形根管系统的预备及临床治疗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口腔临床医学
作者: 何俐
导师: 边专,范兵
关键词: 根管预备,下颌第二磨牙,形根管系统,模型,根管壁厚度
文献来源: 武汉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 手用ProTaper成形下颌第二磨牙根管的效果研究 根管治疗是通过对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和充填,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达到保留患牙,预防或治疗根尖周炎的目的。根管治疗的预后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根管预备。根管预备包括根管的清理和成形。根管的成形是根管治疗中一个关键的环节,良好的根管成形是进行彻底地根管冲洗和严密的根管三维充填的重要前提。正确使用各种根管预备技术,以及配合适当的器械能显著提高根管预备和清理的效果,同时预防和减少弯曲根管的偏移。 ProTaper器械(Dentsply。Tulsa Dental;Oklahoma)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镍钛器械,包括三个成形锉和三个修形锉。成形锉的切刃长度上锥度逐渐增加,每个器械都会嵌入、切削和预备根管的特定部位。ProTaper器械的横断面为凸三角形,这种断面减少了预备时器械刃部与牙本质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切削功能,减少了扭力负荷。改良的引导尖有利于每种器械更好地沿着根管的走向,减少了根管预备时程序性错误的发生。ProTaper使用的是冠根向法技术,利用这种预备技术,可以比较同一样本使用不同修形锉预备后根管形态的变化。 影响根管成形效果的因素有很多,除器械的原因外,根管解剖形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C形根管是一种解剖结构变异大,多发生在蒙古人种下颌第二恒磨牙的根管系统。C形根管最主要的解剖学特征是存在一个连接近远中根管的狭区,该狭区很不规则,可能连续也可能断开。狭区的存在使整个根管口的形态呈现180度弧形带状外观。由于C形根管发生率的种族差异,多数研究集中于C形根管的病例报道和解剖形态,而缺乏关于C形根管的器械预备以及治疗的研究。 根管预备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包括组织学、X线技术、Bramante模型、micro-CT等。Bramante模型是一种能够用于研究器械预备前后根管形态变化的模型。Endodontic Cube是Kultter等对Bramante模型进行改进后的模型,该模型使这种研究方法的准确性得到了提高。 本部分研究的目的在于使用改良的Bramante模型—Endodontic Cube评价当下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C形根管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综述二 微CT在根管研究中的应用
引言
第一部分 手用ProTaper成形下颌第二磨牙根管的效果研究
English Version
第二部分 55例下颌第二磨牙根管系统的识别和治疗
附图
病例报告
Case presentation
Case 1
Case 2
Case 3
Research Case(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with C-shaped root canal system)
Case 4
Case 5
Case 6
Case 7
Case 8
Case 9
Case 10
Case 11
Case 12
Case 13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with non-c-shaped root canal system
Case 14
Case 15
Case 16
Surgical endodontics
Case 17
Case 18
Intra-root canal foreign body
Case 19
Case 20
Root canal retreatment
Case 21
Case 22
Case 23
Case 24
Case 25
Case 26
Other cases
Case 27
Case 28
Case 29
Case 30
发布时间: 2006-03-27
参考文献
- [1].中国人数字恒牙数据库构建[D]. 刘娜.武汉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变异的形态学研究[D]. 顾永春.第四军医大学2011
- [2].TF镍钛根管锉成形能力的实验研究[D]. 尼娜.武汉大学2012
- [3].阻塞根管的临床研究[D]. 何金梅.武汉大学2004
- [4].MTA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实验研究[D]. 闫萍.武汉大学2004
- [5].垂直加压充填技术临床相关研究[D]. 吴俊.武汉大学2004
- [6].根管内镍钛器械折断和取出的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D]. 沈雅.武汉大学2004
- [7].根管治疗充填质量、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D]. 程越.武汉大学2005
- [8].全酸蚀/自酸蚀牙本质粘结系统的评价[D]. 黄翠.武汉大学2005
- [9].超声根管预备效果的评价研究[D]. 吴友农.第四军医大学1991
- [10].上颌第一前磨牙髓腔及根管系统的影像学研究[D]. 郑广宁.四川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