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学院725000
摘要:霍洛维茨是20世纪钢琴演奏巨匠,他的演奏技巧无与伦比,力度速度举世无双,声音细腻,情感丰富;他的音乐与众不同,极具魅力,演奏的每一首作品都铭刻着深深地霍洛维茨式的烙印,他为20世纪的钢琴音乐奉献了许许多多经典。他的音乐应该被更多的人聆听、欣赏、学习。
关键词:霍洛维茨钢琴浪漫技巧音乐
今天偶然翻出学生时代的旧唱片(CD和DVD),竟如获至宝一般,打开电脑一张一张的听,不过也如同走马观花一样,每一张听上一、两耳朵而已。不知不觉面前的唱片已摞成小山,这里面有周杰伦、王力宏,也有雅尼、班得瑞,还有枪炮与涅槃,但似乎已过了音乐痴一般的学生年代,我的兴趣不那么浓了,正当准备收拾装箱之际,一张比别的唱片盒子都要破旧一点DVD映入我眼帘,它是我当年的最爱《霍洛维茨在莫斯科》。赶紧取出,一连两个小时我没有走出房门半步,一口气听(看)完了整部音乐会,又一次深深地、深深地凝目赞叹:“大师中的大师”!
“大师中的大师”就是我眼中的霍洛维茨,也差不多是世人眼中的霍洛维茨。我在大学里教授音乐专业的课程,我常拿霍洛维茨给我的钢琴学生举例子,他的音频,他的影像,他的名人轶事都是我范例中经常提到的话题,并一直亲切的称他为“老霍”,音乐只有音乐史中的真正的大师才会被后人冠以“老”这个字。我热爱老霍。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Horowitz,1903-1989),世界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美籍俄罗斯人。很早就显露音乐天才,先后师从俄罗斯和德国的演奏大师,集俄罗斯学派与德国学派之大成。1924年到柏林、巴黎举行旅行演出,获很大成功。1928年赴美,与托马斯·比彻姆爵士指挥的纽约爱乐合作,在布什戈尔茨钢琴上演奏出柴科夫斯基钢琴协奏曲,一举成名。之后定居美国。曾停止演奏达十二年之久,1965年,在卡内基大厅举行重返舞台的独奏音乐会,轰动世界乐坛。20世纪的钢琴音乐的黄金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出现了极负盛名与代表性的钢琴家,俄罗斯有李赫特、吉列尔斯,阿根廷有阿格里奇,意大利有波利尼,德国有肯普夫……但从没有谁能博得众人们这么多的谈论和赞誉,很多专家评论他“声音和技术举世无双”。老霍的音乐是神奇的,我觉得他的演奏有这样几大特点:
一、狂放不羁、天马行空,对于每个作曲家的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并且有完全不同的音乐处理方式,浪漫至极却又合情合理。霍洛维茨是古典浪漫派钢琴的最后一个巨人。很多人都会将“浪漫”同“柔美”等同。然而在霍洛维茨面前,他们才会发觉这个理解上的错误是多么的想当然。他的演奏会让你豁然明了:原来浪漫的本质是“激情”。霍洛维茨的激情与他的音乐浑然天成。这和很多钢琴演奏者用形体的夸张动作表现出的激动有着云泥之别。尤其是在大师的晚年,演奏时的动作幅度已经很小。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老人的迟缓,这时的霍洛维茨已经步入举重若轻,举轻如重的化境中去了。
二、技术与音色举世无双。霍洛维茨有着令人瞠目结舌的演奏技巧,他可以说是有录音以来最具备完美技巧的钢琴大师。对他来说,钢琴演奏似乎就不存在“技术上的难度”。难忘大师在1968年卡内基音乐厅演奏《卡门主题变奏曲》的情景,你会被他在键盘上电光火石般的神奇演奏惊得目瞪口呆。这部作品(《VARIATIONSONATHEMEFROMBIIET’SCARMEN》)是大师为自己创作的一部极具演奏难度的炫技作品。霍洛维茨在弹奏这部作品时,已然将钢琴演奏变化成为一种高度激烈的竞技运动:此起彼伏的大跨度跳跃击键,密如骤雨的琶音,左手与右手你追我赶的对抗;这时的大师已经完全成为一个键盘上的魔术师。也难忘他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音乐会上的老霍一进入钢琴主题就不断加速,导致当时还很年轻的指挥家祖宾梅塔乱了方寸,不断地给乐队手势“加速、加速!!”;更难忘他将本来就很难的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是因为他觉得还不够难),改编的更难,一经演奏马上成了炫技派钢琴家争相演奏的范本。老霍的音色完美至极,他演奏的弱音晶莹剔透,仿佛雾里看花,美轮美奂,像薄纱罩着的少女,神秘而美丽;他演奏的强音宛如气吞山河、万马奔腾,如水银泻地、火山爆发,耳膜也被真的“嗡嗡响;并且他能够在每分钟180左右的速度里保持音色。
三、特殊的触键方法。霍洛维茨采用了一种完全个人化的平行触键手型去演奏钢琴,同钢琴教科书上要求手心虚空,指尖触键不一样的是,他将手掌平铺在键盘上,用每个手指的指肚去触键,每一个音不是击打出来的,几乎是就是用手指去按出来的。独特的手法可以产生出异乎寻常的柔美音色。(相似的,阿劳和古尔德的演奏手型都是比较平的。)为了追求音色的变化,霍洛维茨对手指接触琴键的部位也非常的考究。越是靠近琴键的根部触键,琴音越轻,音色越柔;越是接近琴键的末端触键,琴音越响,音色的弹跳性就越强。
四、卓越的改编作品的才能。身为一个钢琴家,霍洛维茨首先是个渊博的音乐家。他曾公开宣称最大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作曲家。尽管除了《卡门主题变奏曲》以外,大师鲜有自己的作品问世,但霍洛维茨对很多音乐作品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的演奏能够充分地展现出作品的神韵,而又不是盲目的恪守原作。难能可贵的是,他如同一位高明的编辑,能敏锐地发现作品中的瑕疵并加以修正,使作品变得完美无缺。他改编了很多难度极大的作品,诸如《匈牙利狂想曲NO2》、《星条旗永不落》、《土耳其进行曲》等等,一经问世马上成了钢琴家们考验技术的试金石。
老霍是伟大的,不仅表现在他的音乐上,他曾四次告别舞台,最长时间达20年之久,放弃古典音乐界世界第一的报酬,依然隐退。但每次付出以后都会比之前更加出色,其实搞这个专业的人都能知道,他是“躲”起来练琴去了。当他84岁高龄重返舞台的时候,选在了莫斯科,为此施坦威公司租了一架军用运输机将跟了他一辈子的song字头的大三角空运到莫斯科,他在那场终极演奏会的表现除了炉火纯青没有别的词可以形容。有评论家说他在莫斯科所表现出的力度与速度大不如前了,我则不认同,我恰恰认为他已经不把力度、速度放在技巧的第一位了,取而代之的是控制,毕竟要把钢琴弹得炸开花其实要比抑制住爆炸更加容易。他所表现出的控制力需细细琢磨与品位方可体会一、二。
我作为一名音乐的传播者与教育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将霍洛维茨的伟大的音乐告诉更多人,让更多的音乐学子贴近大师,靠近音乐,方能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韩斌.最后的浪漫主义者(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传).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7.
[2]覃勤.霍洛维茨钢琴改编曲研究.音乐创作,2012,07
[3]张煦阳;霍罗维兹:键盘上的旋风[J].视听技术,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