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损人后的失调心理研究

儿童损人后的失调心理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针对儿童损人后心理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结合失调心理的新近研究成果,尤其是现有认知失调和情绪失调研究中的进展,从失调心理角度对儿童损人后的心理过程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理论研究主要从产生原因、自我调节驱力、失调调节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儿童损人后的失调心理过程,指出道德评价、负性情绪、认知和行为的改变是儿童损人后失调心理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实证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儿童损人后调节失调心理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探查儿童损人后的失调心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果表明,在儿童损人后的失调心理过程中,损人情境、损人后果和预期惩罚是儿童损人后调节失调所采用方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儿童损人后负性情绪体验的类型和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儿童会根据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判断来选用弥补行为和辩护行为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失调心理。

论文目录

  • 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现状与问题
  • 1.1 关于儿童损人后的心理研究
  • 1.1.1 儿童损人行为和儿童损人者的界定
  • 1.1.2 儿童损人后心理研究的现状
  • 1.2 关于失调心理的研究
  • 1.2.1 对“失调”内涵的理解
  • 1.2.2 失调心理中的认知研究
  • 1.2.3 失调心理中的情绪研究
  • 1.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构想
  • 1.3.1 对儿童损人后心理研究的忽视
  • 1.3.2 儿童损人后失调心理研究中情绪和认知研究的不足
  • 1.3.3 失调心理研究中认知和情绪的分离
  • 1.3.4 以失调心理为基础,构建儿童损人后失调心理研究
  • 第二章:理论与探讨
  • 2.1 失调心理过程分析
  • 2.2 儿童损人后的心理过程与失调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 2.2.1 儿童损人后的心理过程分析
  • 2.2.2 损人后的心理过程与失调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 2.3 儿童损人后的失调心理分析
  • 2.3.1 产生原因——道德评价
  • 2.3.2 自我调节驱力——负性情绪
  • 2.3.3 调节方法——认知、行为的改变
  • 2.3.4 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章:实证与讨论——儿童损人后调节失调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程序
  •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4.1 道德情绪体验的强度及行为倾向的性别、年级差异
  • 3.4.2 损人情境、损人结果、预期惩罚对道德情绪体验的影响
  • 3.4.3 损人情境、损人结果、预期惩罚对行为倾向的影响
  • 3.4.4 道德情绪体验与行为倾向的相关
  • 3.5 讨论
  • 3.5.1 道德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的性别、年级差异
  • 3.5.2 道德情绪体验的影响因素
  • 3.5.3 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
  • 3.5.4 道德情绪体验与行为倾向的相关
  • 3.5.5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3.6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应用心理研究 第69期2019夏[J]. 教育学报 2019(06)
    • [2].应用心理研究[J]. 教育学报 2020(03)
    • [3].中国汽车消费心理研究综述[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9(05)
    • [4].应用心理研究 第67期 2017冬[J]. 教育学报 2018(01)
    • [5].我国体育志愿者动机与心理研究综述[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03)
    • [6].创新·对话·融合 应用心理研究[J]. 教育学报 2018(04)
    • [7].曾留守大学生心理研究述评[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03)
    • [8].高职生创新心理研究述评[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01)
    • [9].河北高校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心理研究[J]. 时代教育 2016(23)
    • [10].愤怒的家长[J]. 山西教育(幼教) 2016(12)
    • [11].越发泄越生气[J]. 青少年科技博览 2017(01)
    • [12].论《红楼梦》人物的心理研究及其现实启示[J]. 北方文学 2017(02)
    • [13].MPB自测走出减肥误区[J]. 现代养生 2017(05)
    • [14].历史教学需要巧教妙记——略论顺口溜、打油诗等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 2017(06)
    • [15].拍照越多 越易忘事[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07)
    • [16].音乐喜好透露性格[J]. 老同志之友 2017(11)
    • [17].文化混搭心理研究与现实中国社会的发展[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17(01)
    • [18].文化视角下的腐败心理研究:概念、指标和测量[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16(02)
    • [19].不安全心理研究现状及进展分析[J]. 安全 2020(07)
    • [20].大学生拖延心理研究综述[J]. 商 2016(35)
    • [21].拍照越多越易忘事[J].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 2016(02)
    • [22].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与创新——基于与心理研究方法比较的思考[J]. 教学研究 2008(03)
    • [23].宗教与社会心理研究述评[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10)
    • [24].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基本状况[J].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8)
    • [25].自信心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6].公务员政治心理研究述评[J]. 党政论坛 2009(07)
    • [27].责任意识与责任心理研究:时代呼唤的主题[J]. 心理学探新 2008(03)
    • [28].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及心理规律——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J]. 林产工业 2019(04)
    • [29].中国传统茶文化所内蕴的“和解”心理研究[J]. 福建茶叶 2018(03)
    • [30].学习障碍儿童心理研究新进展[J]. 现代特殊教育 2015(06)

    标签:;  ;  ;  ;  ;  

    儿童损人后的失调心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