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卫生立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古罗马,公共卫生法,历史意义
卫生立法论文文献综述
胡伟力,张晓蓓[1](2019)在《古罗马公共卫生立法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卫生事关国家整体安全,为提高民族健康水平,古罗马在借鉴吸收古希腊等公共卫生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制定了大量法律制度来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建立了古代文明中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法体系。古罗马在水道、排污、丧葬等城邦日常公共卫生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立法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保护了公共环境,预防了疾病传播,提高了公众健康水平。这一系列立法实践反映出古罗马公共卫生立法极强的继承性、实用性及理性。古罗马公共卫生立法取得了巨大成效,时至今日,仍能感受到古罗马公共卫生立法的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医学与哲学》期刊2019年22期)
袁建琼[2](2018)在《自然法视域下完善我国公共卫生立法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及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深入人心,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公共卫生需求进一步加大,本文将从自然法学说核心观点入手,结合我国当前公共卫生立法的实际情况,就完善我国公共卫生立法体系、进而促进依法治国目标的进一步实现进行说明论证。(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8年26期)
郭可鑫[3](2018)在《基本医疗卫生立法中的法理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医改核心法律概念的提出让"基本医疗卫生法"有两种理解方式。狭义理解就是医疗卫生保健法;广义理解则是医疗卫生立法。中国卫生体系基本法的完善,让医疗卫生的立法更为具体,从而形成了较为体系化、法律化和集体化的相关制度。为了更加完善医疗卫生的立法,还需从国际上关于医疗卫生立法的相关条例中探索发现如今我国医疗卫生立法的不足点。(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8年22期)
陈云良[4](2018)在《基本医疗卫生立法基本问题研究——兼评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健康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制定"基本医疗卫生法"是落实这一权利的必然选择。"基本医疗卫生法"中健康权的社会权属性明显,应主要通过国家履行相应义务来实现;公民健康权的内容包括健康资源获得权、医疗服务权、公共卫生服务权、健康社会保障权、医疗救助权、紧急医疗救治权。我国可借鉴德、日等国社会保险模式,把全民医保作为保障公民健康权的基本路径。医保基金在药价放开以后可成为国家控制医疗费用的主要手段。分级诊疗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制度,需要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来实现。社会权意义上健康权的司法救济主要通过行政给付诉讼方式进行。(本文来源于《政治与法律》期刊2018年05期)
温金童[5](2018)在《论陕甘宁边区的卫生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陕甘宁边区的卫生立法工作,是积聚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内在要求,在保证凝聚抗战力量的同时,逐步改善了边区卫生状况和人们的精神风貌。边区的卫生立法涉及领域广泛,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法规体系,从而加快了中国法的本土化进程,促进了卫生事业有序发展,为之后卫生立法工作的不断完善积累了经验,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本文来源于《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魏洋,王启坤,石俊华[6](2018)在《四川省卫生立法制度建设现状及其评价与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梳理北大法宝、法律法规全文检索系统对四川省所有的卫生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所通过专家访谈、小型座谈会等方式研究了对四川省卫生立法制度建设的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进一步完善四川省卫生立法制度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医学与法学》期刊2018年01期)
张雪锋[7](2017)在《违反爱国卫生管理的行为最高可罚两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张雪锋)11月17日,七届市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叁亚市爱国卫生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据悉,市政府将以议案的形式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爱国卫生条例已列入市人大立法计划。《条例》的制定将填补叁亚爱国卫生工作地方性法规的立(本文来源于《叁亚日报》期刊2017-11-20)
邵华,罗异瑺[8](2017)在《特殊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社区认同与精神卫生立法——从长沙市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和管理的地方立法出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神障碍患者属于缺乏自主选择能力的权利主体,对其救助和管理出于维护公共安全和保护弱者权益两项价值考量。我国精神卫生立法从整体上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保护确立的是社会风险共担原则,但是地方立法在细则上,与国家立法原则有一定的出入,对社区认同于社会风险分担的价值落实不够,这反映出某些地方立法对压制型立法模式的路径依赖。要促使精神障碍患者权益保护的顺利实现,相关立法不仅要考虑政府义务的设定,也需要考虑社区功能的发挥。协商型立法是收集社区认同规范,保护社区共同价值,保护特殊弱势群体权益,促进立法模式转变的可能出路。(本文来源于《民间法》期刊2017年01期)
王林智,丁唯一,石俊华[9](2017)在《我国地方卫生立法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卫生立法是国家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试整理研究我国地方卫生立法的发展历程、立法现状,以期能明晰地方卫生立法问题及研究思路,有助于我国地方卫生立法的完善。(本文来源于《医学与法学》期刊2017年02期)
尹明,王坤[10](2017)在《基本医疗卫生立法进程待提速》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一纸建议推动“医闹入刑”,让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第四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高广生不仅在代表圈里名声大噪,也成了百姓眼中的“明星医生”。多年来,高广生始终密切关注全国医疗卫生动向,并为促进其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议。昨天,他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他今年(本文来源于《哈尔滨日报》期刊2017-03-09)
卫生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党的十九大及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深入人心,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公共卫生需求进一步加大,本文将从自然法学说核心观点入手,结合我国当前公共卫生立法的实际情况,就完善我国公共卫生立法体系、进而促进依法治国目标的进一步实现进行说明论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卫生立法论文参考文献
[1].胡伟力,张晓蓓.古罗马公共卫生立法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9
[2].袁建琼.自然法视域下完善我国公共卫生立法体系研究[J].法制博览.2018
[3].郭可鑫.基本医疗卫生立法中的法理学分析[J].法制博览.2018
[4].陈云良.基本医疗卫生立法基本问题研究——兼评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J].政治与法律.2018
[5].温金童.论陕甘宁边区的卫生立法[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6].魏洋,王启坤,石俊华.四川省卫生立法制度建设现状及其评价与完善[J].医学与法学.2018
[7].张雪锋.违反爱国卫生管理的行为最高可罚两万[N].叁亚日报.2017
[8].邵华,罗异瑺.特殊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社区认同与精神卫生立法——从长沙市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和管理的地方立法出发[J].民间法.2017
[9].王林智,丁唯一,石俊华.我国地方卫生立法研究综述[J].医学与法学.2017
[10].尹明,王坤.基本医疗卫生立法进程待提速[N].哈尔滨日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