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对话”——杜威与中国教育

走向“对话”——杜威与中国教育

论文题目: 走向“对话”——杜威与中国教育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教育学

作者: 王彦力

导师: 单中惠

关键词: 中国教育,杜威,教育思想,杜威研究,对话,态度

文献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作为20世纪中美文化交流中影响最大的美国思想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恰遇五四时期最有利的时机应邀来华讲学,使得他的学说在中国广泛传播,对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对于中国教育的影响尤为令人瞩目。文化交流是相互的,影响也是相互的,因此,还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之行对于杜威思想的影响也巨大的。然而,在国内外有关“杜威与中国”的研究中,与研究杜威对中国影响的著作、文章层出不穷相比,对于中国之行影响杜威思想的研究成果却几乎是空白,本研究立足教育领域,在对中国之行对于杜威教育影响方面展开探讨的同时,还力图从历时性的角度主要揭示中国教育“杜威研究”中这种现象出现的经过和原因。 从“对话”的视角切入“杜威与中国教育”这一研究课题,主要是把“态度”作为考察重点。论文中所指涉的“对话”并不是指共同存在于某种语境下的不同各方之间的具体对语,而是从理论的角度来说明一种“对话的关系”,强调在对待“他者”的过程中一种介乎于“对抗”与“盲从”之间的态度。论文通过描述杜威对待欧洲历史文化和教育遗产的态度,对待美国社会现实和当时美国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态度;分析杜威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影响中发生的变化;重点考察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教育对于杜威和他的教育思想的态度……。目的是为了说明今天的中国教育应该正确看待自身传统与外来影响之间的关系,以一种平等、平和的“对话”态度来对待杜威和其他外国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以实现构建在当前世界“全球化”趋势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和教育理论的目的。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内的研究

(二) 国外的研究

三、论文结构及方法

(一) 论文的结构

(二) 论文的写作方法

四、本文涉及到的一些概念性词语

第一章 杜威和他的教育思想:从美国到世界

第一节 源自美国社会

一、杜威:“从绝对主义到实验主义”

二、教育思想:植根于美国文化土壤

第二节 影响世界教育

一、杜威教育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二、从进步教育运动的兴衰看杜威教育思想影响世界教育的过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杜威与近代中国教育(1912-1949)

第一节 杜威与近代中国教育的“杜威引入”

一、“杜威引入”的过程

二、“杜威引入”的结果

第二节 “中国之行”对杜威及其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杜威的中国之行

二、“中国之行”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杜威与建国后的新中国教育(1949-1978)

第一节 新中国教育的“杜威批判”

一、“杜威批判”的过程

二、“杜威批判”的原因

第二节 “杜威批判”对新中国教育的影响

一、“杜威批判”对新中国“十七年教育”的影响

二、“杜威批判”与“文革”时期的教育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杜威与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教育(1978-至今)

第一节 重新认识杜威和他的教育思想

一、“重新认识杜威”的缘起

二、“重新认识杜威”的过程

三、“重新认识杜威”对中国教育影响的分析、评价

第二节 杜威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

一、杜威课程理论: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参照物”

二、课程改革中“杜威研究”的分析、评价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传统”与“西化”

二、“借鉴”与“创新”

三、“独白”到“对话”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11-14

参考文献

  • [1].中国教育民生的历史演化及新时代发展进路[D]. 张宇.吉林大学2018
  • [2].20世纪末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史研究[D]. 黄健江.中共中央党校2004
  • [3].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 王献玲.浙江大学2005
  • [4].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展现[D]. 兰军.华中师范大学2007
  • [5].中国教育资源有效供给问题研究[D]. 谢桂平.湖南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经验、行动与效果的彰显[D]. 余泽娜.复旦大学2005

标签:;  ;  ;  ;  ;  ;  

走向“对话”——杜威与中国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