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基源复杂中药的表征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分析化学
作者: 张峰
导师: 梁鑫淼
关键词: 基源,细辛,色谱,质谱,指纹谱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实现中药现代化必须首先要解决中药的标准化问题,而实现中药的标准化必须首先要解决中药基源品种的复杂性问题。本文以典型的基源复杂中药细辛为例,发展并应用现代表征技术深入挖掘细辛基源植物的化学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科学认定了细辛的唯一基源,建立了现代质量控制方法。为了解决挥发性成分化学表征的准确性问题,建立了GC/qMS、GC/TOF-MS 与色谱保留指数联用定性的方法,并对中药细辛正品、代用品、伪品的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探讨了不同基源细辛挥发油化学组成的异同,获得了细辛基源中野生濒危植物的宝贵化学信息。此外,首次报道了单叶细辛和川北细辛挥发油的镇痛抗炎活性。为了解决难挥发性微量成分的化学表征问题,在首次阐明双环氧木脂素的软电离质谱裂解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准确度的HPLC/MRM/MS/MS 定性方法。首次报道了四种细辛属植物中芝麻脂素和细辛脂素的存在,发现了与植物分类相关的次级代谢产物异构现象。通过竹叶椒脂素的HPLC/MRM/MS/MS 检测验证了双环氧木脂素裂解规律的正确性。为了解决脂肪族化学成分的选择性分离问题,发展了银离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制备方法,与常用的银离子正相色谱相比,具有效率高、分离时间短、流动相消耗小、可以进行银离子浓度梯度洗脱等优点。应用于杜衡中不饱和脂肪酸酰胺的精分离,分离出一个新化合物和三个首次报道化合物。通过对不同基源细辛样品的表征,建议将北细辛确定为中药细辛的唯一基源,并进行了减毒增效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采用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技术成功切除了北细辛中强毒性成分,实现了减毒增效。建立了北细辛的多模式色谱指纹谱质量控制方法,并采用向量夹角法对19 种不同来源的样品与标准样品间的色谱指纹谱整体相似度进行了评价,确定了质量指标。
论文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中药基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现状
1.2.1 同科不同种的动、植物规定为一种药材
1.2.2 不同科属的动、植物规定为一种药材
1.2.3 同一药材在不同地域的基源不同现象
1.2.4 药材名称的相近相似带来的基源复杂现象
1.3 基于联用技术的中药化学表征方法
1.3.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中药化学表征中的应用
1.3.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中药化学表征中的应用
1.4 基于色谱指纹谱技术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
1.4.1 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4.2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5 典型基源复杂中药细辛的研究现状
1.5.1 中药细辛的基源多样性现状
1.5.2 中药细辛的化学研究现状
1.5.3 中药细辛的药理毒理研究现状
1.6 基源复杂中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7 立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表征研究
2.1 引言
2.2 GC/qMS、GC/TOF-MS 与色谱保留指数的联用表征
2.2.1 实验部分
2.2.1.1 材料与试剂
2.2.1.2 挥发油的提取
2.2.1.3 挥发油的化学表征
2.2.1.4 挥发油中单体的分离
2.2.2 结果和讨论
2.2.2.1 GC/TOF-MS 的高分辨率在定性中的优势
2.2.2.2 色谱保留指数法在异构体鉴定中的优势
2.3 不同品种、部位细辛挥发油的化学表征
2.3.1 实验部分
2.3.1.1 材料与试剂
2.3.1.2 样品挥发油的提取及化学表征
2.3.2 结果与讨论
2.3.2.1 细辛正品北细辛的根与根茎挥发油的化学表征
2.3.2.2 细辛代用品杜衡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表征
2.3.2.3 五种其它细辛正品或代用品的挥发油化学表征
2.3.2.4 细辛伪品竹叶细辛挥发油的化学表征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难挥发性成分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表征研究
3.1 引言
3.2 双环氧木脂素质谱裂解行为研究
3.2.1 实验部分
3.2.1.1 仪器与试剂
3.2.1.2 实验条件
3.2.2 结果与讨论
3.2.2.1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条件下双环氧木脂素的质谱裂解行为..
3.2.2.2 电喷雾电离源条件下双环氧木脂素的质谱裂解行为
3.3 双环氧木脂素质谱裂解规律的应用:细辛属植物中芝麻脂素和细辛脂素的检测
3.3.1 实验部分
3.3.1.1 仪器与试剂
3.3.1.2 样品的制备
3.3.1.3 实验条件
3.3.2 结果和讨论
3.3.2.1 芝麻脂素和细辛脂素的HPLC/DAD 检测
3.3.2.2 芝麻脂素和细辛脂素的HPLC/MS/DAD 检测
3.3.2.3 芝麻脂素和细辛脂素的HPLC/MRM/MS/MS 检测
3.3.2.4 植物分类相关的次级代谢产物异构现象
3.4 双环氧木脂素质谱裂解规律的应用:竹叶椒中竹叶椒脂素的无标样定性
3.4.1 实验部分
3.4.1.1 仪器与试剂
3.4.1.2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鉴定
3.4.1.3 样品的制备
3.4.1.4 实验条件
3.4.2 结果与讨论
3.5 EI质谱信息辅助下的软电离质谱多成分同时检测
3.5.1 实验部分
3.5.1.1 仪器与试剂
3.5.1.2 样品的制备
3.5.1.3 实验条件
3.5.2 结果与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脂肪族化学成分的银离子色谱分离与光谱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杜衡中不饱和脂肪酸酰胺组分的粗分离
4.2.3 不饱和脂肪酸酰胺组分的银离子正相中压液相色谱分离
4.2.4 不饱和脂肪酸酰胺组分的GC/FID 及GC/MS 分析
4.2.5 不饱和脂肪酸酰胺组分的银离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4.2.6 不饱和脂肪酸酰胺组分的银离子反相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分离
4.2.7 单体的光谱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饱和脂肪酸酰胺组分的Ag-NP-MPLC 分离
4.3.2 单体的物理常数和光谱数据
4.3.3 单体的结构鉴定
4.3.4 不饱和脂肪酸酰胺组分的Ag-RP-HPLC分析方法
4.3.5 不饱和脂肪酸酰胺组分的Ag-RP-P-HPLC 制备方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挥发油的镇痛抗炎活性表征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样品制备
5.2.3 实验方法
5.2.3.1 细辛属植物挥发油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的影响
5.2.3.2 细辛属植物挥发油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5.2.3.3 细辛属植物挥发油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的影响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细辛属植物挥发油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的影响
5.3.2 细辛属植物挥发油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5.3.3 细辛属植物挥发油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的影响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高效切除目标组分的减毒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北细辛正己烷提取物中黄樟醚组分的切除
6.2.1 实验部分
6.2.1.1 仪器与试剂
6.2.1.2 样品的制备
6.2.1.3 色谱条件
6.2.1.4 正己烷提取物的中压柱层析及纯化
6.2.2 结果与讨论
6.3 北细辛正己烷提取物切除黄樟醚前后的毒理药理研究
6.3.1 实验部分
6.3.1.1 实验材料
6.3.1.2 实验样品制备
6.3.1.3 北细辛正己烷提取物切除黄樟醚前后的急性毒性研究
6.3.1.4 北细辛正己烷提取物切除黄樟醚前后对二甲苯所致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
6.3.2 结果与讨论
6.3.2.1 北细辛正己烷提取物切除黄樟醚前后的急性毒性研究
6.3.2.2 北细辛正己烷提取物切除黄樟醚前后对二甲苯所致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多模式色谱指纹谱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材料与试剂
7.2.2 化学成分提取及分析样品的制备
7.2.3 GC 及GC/MS 分析
7.2.4 HPLC 及HPLC/MS/MS 分析
7.2.5 仪器精密度实验
7.2.6 样品稳定性实验
7.2.7 重现性实验
7.3 结果与讨论
7.3.1 色谱指纹谱的建立方法
7.3.1.1 样品制备方法对指纹谱信息量的影响
7.3.1.2 色谱分离方法对指纹谱信息量和指纹谱稳定性的影响
7.3.1.3 质谱联用技术在色谱指纹谱特征指纹鉴定中的作用
7.3.2 色谱指纹谱的评价
7.3.2.1 HPLC 指纹谱相似度研究
7.3.2.2 GC 指纹谱相似度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植物样品的收集与鉴定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15
相关论文
- [1].藏茵陈活性组分的制备分离和化学表征[D]. 王世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
- [2].中药色谱指纹质量控制基础方法学研究[D]. 王龙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
- [3].中药质量控制规范化及光谱相关色谱分析系统研究[D]. 王建军.第二军医大学2005
- [4].复杂样品分离分析的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的方法学研究[D]. 陈学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
- [5].复杂未知样品气相色谱分离分析理论基础研究[D]. 薛兴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
- [6].中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D]. 徐青.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
- [7].基于构库思想的中药分离与表征方法研究[D]. 张晓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
- [8].人参化学物质基础分析方法研究[D]. 马小琼.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
- [9].复方丹参配伍的化学物质基础和药理研究[D]. 曾桂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
- [10].天麻化学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 王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