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新兴起的电磁轨道发射技术突破了传统发射的各种固有限制与缺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高发射速度的要求,从而开辟了发射技术上一条新途径。在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的设计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为了保证电磁轨道的射击精度,必须要保证轨道具有足够的刚度,即发射的过程中轨道位移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本文以分析电磁发射轨道动态响应为研究目的。首先本文介绍了电磁发射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基于电磁场理论得到了通电情况下电磁发射轨道内部电磁感应强度的分布情况,继而得到了把电流按线电流、面电流、体电流三种电流元考虑时电枢受到的推力及轨道间斥力,根据传热学基础得到了电枢通电受热膨胀对轨道产生的挤压力。轨道间斥力及电枢挤压力是引起轨道振动的主要作用力。其次本文将电磁发射装置的轨道简化为这两种载荷作用下弹性基础上的梁结构,根据梁的振动理论,建立动力学微分方程,应用数值分析方法求得了电枢对轨道挤压作用下的轨道的位移动态响应。通过算例分析得到了两种不同边界条件下轨道的位移-时间曲线,并且分析了电流强度、地基弹性系数、地基阻尼等参数对轨道位移的影响,从而为轨道的设计提供参考数据。最后根据动力学方程推导出了轨道的临界速度,并利用ANSYS软件对轨道临界速度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到了实际情况下电磁轨道发射时应避免的速度区间。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电磁轨道炮电枢装填推力影响因素分析[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20(01)
- [2].枢轨接触面形貌对电枢起动特性的影响[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05)
- [3].电枢装配后接触压力不均匀特性研究[J].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9(06)
- [4].电枢膛内高速运动控制仿真与试验[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07)
- [5].双层电枢结构设计及其电磁力和电流密度分布[J].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20(01)
- [6].不同几何结构的C型电枢的有限元分析[J]. 四川兵工学报 2014(12)
- [7].H形固体电枢形状设计及接触应力分析[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15(01)
- [8].三种H形电枢接触特性分析[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15(03)
- [9].电磁轨道炮固体电枢的运动特性分析[J].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4(01)
- [10].电磁发射系统C型固体电枢的电流密度分布特性及其机理分析[J].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2(02)
- [11].高速电枢的尾翼结构设计及实验研究[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04)
- [12].固体C型电枢几何结构优化设计[J]. 电气技术 2010(S1)
- [13].推进电机双电枢负荷均衡方法研究[J]. 电机技术 2009(02)
- [14].小口径轨道炮一体化C型电枢的结构设计[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20)
- [15].基于补偿法的电枢臂优化设计研究[J]. 高电压技术 2019(11)
- [16].基于炮口分流的电枢熔化抑制方法[J]. 兵工自动化 2016(11)
- [17].爆磁压缩发生器电枢膨胀过程数值模拟[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16)
- [18].固体电枢熔化波烧蚀的二维数值模拟[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2(03)
- [19].同步感应电磁推进系统中电枢制造材料的选择[J]. 微特电机 2011(04)
- [20].同步感应线圈炮电枢特性分析[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11(03)
- [21].爆磁压缩发生器电枢膨胀角对磁通损失的影响[J]. 四川兵工学报 2010(01)
- [22].C型固体电枢3维有限元电磁发射计算[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04)
- [23].有限转角旋转电枢式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J].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20(11)
- [24].最小期望接触面积下的电枢臂弯曲形状优化研究[J].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2016(03)
- [25].电枢运动状态下轨道炮膛内磁场仿真分析[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6(10)
- [26].载流电枢与感应电枢电磁线圈发射器系统特性比较[J]. 高压物理学报 2016(06)
- [27].电磁发射用一体化C形电枢的结构设计[J]. 高电压技术 2010(07)
- [28].固体电枢非稳态电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计算[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08(03)
- [29].单级线圈发射器中电枢的受力分析[J]. 兵工自动化 2020(05)
- [30].电磁轨道炮电枢的运动特性研究[J]. 兵工自动化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