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小区污水的试验研究

“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小区污水的试验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用于污水集中处理的成本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在小区内建立分散型污水处理装置是尽快解决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有利于处理水的就地回用,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主要对“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小区生活污水的试验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前阶段采用组合工艺连续曝气的方式运行,后阶段采用组合工艺间歇曝气的方式运行。前阶段试验中,在进水污染程度较高,COD浓度值为156~432mg/L,NH3-N浓度值为40.91~72.32mg/L,TN浓度为50.30~84.46mg/L,TP浓度为4.11~6.50 mg/L ,生物接触氧化池水力负荷为0.125m3/m2·h ,湿地系统水力负荷为0.008m3/m2·h,组合工艺连续运行,气水比分别为18:1、15:1、12:1和9:1时,组合工艺对COD和SS都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以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质标准》(GB/T18921-2002)的标准要求,而对N、P的处理效果欠佳,不能满足上述标准。针对试验原水在暑假期间污染程度降低,本试验对低浓度小区污水的处理进行了独立的研究,采用连续低气水比曝气的方式运行,同时通过增大进水负荷,以寻求组合工艺处理低浓度小区污水时的最佳效能;试验结果显示,在进水浓度较低,COD浓度值为43~201mg/L,NH3-N浓度值为3.21~25.08 mg/L,TN浓度为16.92~38.40mg/L,TP浓度为1.10~3.38 mg /L,生物接触氧化池水力负荷为0.125m3/m2·h,湿地系统水力负荷为0.008m3/m2·h,气水比为9:1时,COD、NH3-N能达到上述标准,TN基本达标,TP部分不能达标;在进水污染浓度更低,COD浓度值为35~79mg/L,NH3-N浓度值为3.22~10.50 mg/L,TN浓度为17.22~26.98mg/L,TP浓度为1.10~1.62mg/L,生物接触氧化池水力负荷为0.125m3/m2·h,湿地系统水力负荷为0.008m3/m2·h,气水比控制在4:1时,各主要指标都能达到上述标准要求;在生物接触氧化池进水水力负荷增大到0.208 m3/m2·h,湿地系统水力负荷为0.014m3/m2·h,气水比保持在4:1时,COD、NH3-N、TN都能达到上述标准要求,TP部分不能达到上述标准要求。鉴于组合工艺连续运行处理高浓度小区污水效能不太高,试验后期将组合工艺连续运行改变成间歇运行。在进水COD浓度值为378~442mg/L,NH3-N浓度值为47.19~75.33 mg/L,TN浓度为60.75~85.73mg/L,TP浓度为4.21~7.12mg/L,曝气强度为4.0m3/m2·h,曝气时间为3h、2h时,组合工艺对COD和NH3-N的处理效果良好,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以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质标准》(GB/T18921-2002)的要求,TN和TP虽不能达标,但都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且其处理效能相差并不大;综合确定曝气强度为4.0m3/m2·h时,组合工艺的最佳曝气时间为2h。在进水COD浓度值为379~446mg/L,NH3-N浓度值为67.79~85.38 mg/L,TN浓度为67.09~95.69mg/L,TP浓度为5.25~7.12mg/L,曝气强度为3.0m3/ m2·h,曝气时间为4h和3h时,组合工艺对COD处理效果较好,出水能够达到上述标准要求,NH3-N、TN和TP三个指标都不能达到上述标准,曝气4h时,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都比曝气3h时对应的平均去除率高10%左右,TP的平均去除率相差达到21%;综合确定曝气强度为3.0m3/m2·h时,组合工艺的最佳曝气时间为4h。综合两种曝气强度对应的不同曝气时间下的处理功效,以及经济合理性,确定曝气强度为4.0m3/m2·h时,充水0.25h,曝气为2h,沉淀1h,排水0.25h,为组合工艺的最佳工况。针对不同浓度的小区污水,本文认为可以通过调整组合工艺的运行方式以满足标准要求。对于较高污染浓度的小区污水按照间歇运行的方式运行,对污染浓度较低的小区污水采用低气水比连续曝气的方式运行。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我国水污染及处理现状
  • 1.1.1 我国水污染现状
  • 1.1.2 我国污水处理现状
  • 1.2 小区污水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1.3 小区污水处理的工艺要求
  • 1.4 小区污水处理技术的常用工艺
  • 1.5 国内外现状
  • 1.5.1 小区污水处理技术的国外现状
  • 1.5.2 小区污水处理技术的国内现状
  • 1.5.3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技术现状
  • 1.5.4 人工湿地的技术现状
  • 1.6 课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内容
  • 1.6.1 课题的提出
  • 1.6.2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6.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反应器与试验设计
  • 2.1 生物接触氧化池
  • 2.1.1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结构
  • 2.1.2 填料选择
  • 2.1.3 曝气系统
  • 2.1.4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运行
  • 2.2 人工湿地
  • 2.2.1 人工湿地的结构
  • 2.2.3 填料选择
  • 2.2.4 植物选择
  • 2.2.5 人工湿地的运行
  •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3.1 试验原水水质
  • 2.3.2 试验流程
  • 2.3.3 试验仪器与分析方法
  • 3 组合工艺的启动试验
  • 3.1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启动
  • 3.1.1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启动方法
  • 3.1.2 启动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3 生物膜的生长情况
  • 3.2 人工湿地的启动
  • 3.2.1 人工湿地的启动方法
  • 3.2.2 启动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3 植物及生物膜的生长情况
  • 3.3 组合工艺的过渡性试验
  • 4 连续运行“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
  • 小区污水效能研究
  • 4.1 组合工艺连续运行效能分析
  • 4.1.1 COD 的去除效能
  • 3-N 的去除效能'>4.1.2 NH3-N 的去除效能
  • 4.1.2 TN 的去除效能
  • 4.1.3 TP 的去除效能
  • 4.1.4 SS 的去除效能
  • 4.1.5 连续运行组合工艺总体效能分析
  • 4.2 组合工艺处理低浓度小区污水的效能分析
  • 4.2.1 COD 的去除效能
  • 3-N 的去除效能'>4.2.2 NH3-N 的去除效能
  • 4.2.3 TN 的去除效能
  • 4.2.4 TP 的去除效能
  • 4.3 小结
  • 5 间歇运行“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小区污水效能研究
  • 5.1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活性污泥的培养
  • 5.2 组合工艺间歇运行的处理效能
  • 3/m2·h 时组合工艺的处理效能'>5.2.1 曝气强度为4.0 m3/m2·h 时组合工艺的处理效能
  • 3/m2·h 时组合工艺的处理效能'>5.2.2 曝气强度为3.0 m3/m2·h 时组合工艺的处理效能
  • 5.3 组合工艺(间歇运行)处理效能的影响因素
  • 5.3.1 温度
  • 5.3.2 曝气强度
  • 5.3.3 曝气周期
  • 5.3.4 进水底物浓度
  • 5.3.5 填料
  • 5.4 小结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小区污水的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