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论文-赵鹏,卢啸风,曾兵,梅琳

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论文-赵鹏,卢啸风,曾兵,梅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流化床冷渣器,细颗粒,返料特性

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论文文献综述

赵鹏,卢啸风,曾兵,梅琳[1](2011)在《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返料特性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型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的半工业冷态试验台上,采取分选仓、冷却仓单独运行的方式,针对分选仓隔墙在900~1100 mm高度下、流化风速在2~6 m/s之间,冷却仓静止床高在400~650 mm下、流化风速在0.1~0.7 m/s之间及分选时间在4~12 min之间变化时分别对细灰返料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两仓同时运行时的返料特性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分选仓在固定隔墙高度下返料量随流化风速线性增加,1 000 mm隔墙高度下、分选风速4 m/s时的返料量约占进料量的20%;冷却仓返料量随静止床高、流化风速、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两仓在1 000 mm隔墙高度下同时运行,分选仓及冷却仓的流化风速分别为5和0.6 m/s时,返料粒径中80%以上的颗粒小于0.15 mm,基本在外循环灰粒径范围内。(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1年04期)

赵鹏[2](2011)在《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底渣分选与扬析冷模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我国目前仍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煤质逐渐变差的新形势,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简称CFB)燃烧技术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已是CFB装机数量和装机总容量最大的国家,目前已投运的300MWCFB机组近30台,首台世界上最大的600MW超临界CFB电厂目前也在紧张施工中。在煤质逐渐变差的大背景下,尤其是随着CFB的大型化,底渣的有效冷却和底渣中细颗粒的回炉就显得特别重要。担当这一重任的传统冷渣器在业界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可以说,几乎所的CFB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冷渣器运行不良的现象。在吸收各种传统冷渣器优点的基础上,笔者所在研究室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该专利产品已在150MW和300MWCFB机组上投运,总体上运行效果良好,但仍有必要对颗粒分选和回灰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在一半工业可视化试验台上对该冷渣器的气固流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试验床料采用四川白马300MWCFB示范电厂锅炉滚筒冷渣器排出的底渣。首先对两个仓室的空板阻力进行了验证;其次,通过流化特性曲线确定了临界流化风速,对分选仓在不同风速和不同隔墙高度下的分选和返料特性、鼓泡仓在不同风速、不同静止床高和不同时间段的返料特性、两仓同时运行时的返料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接着,对返料回灰对炉内床料粒径分布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最后又对该冷渣器的工业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试验及分析结果如下:①经验证,试验台设计合理,能够达到试验要求;②分选仓的分选效率和分级分选效率均随流化风速的增加而增大,随隔墙的增高而减小。700mm隔墙、分选风速为5m/s时的分选效率最佳——可达50%(理想值为70%),1mm以下颗粒的分级分选效率均大于60%;③分选仓的分选速率随分选风速增大而增大,且分选风速大于4m/s时,分选速率随隔墙增高而减小。700mm隔墙、分选风速5m/s时的分选速率最佳——达4.5t/h,分选至鼓泡仓的颗粒90%以上为小于4mm的细颗粒,有利于鼓泡仓的微鼓泡运行;④分选仓的返料量(返料速率)和鼓泡仓的返料量均流化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分选仓的返料量随隔墙增高而降低;鼓泡仓返料量随静止床高的增高而增大,在4min~12min间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大;两仓单独运行时,分选仓的返料速率更大;⑤分选仓和鼓泡仓的返料粒径绝大部分都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外循环灰的粒径范围内(0~0.38mm),而且分选仓的返料相对而言更细一些,90%以上在0.15mm以下;也正因为此,两仓同时运行时的返料粒径分布更倾向于分选仓的;⑥采用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返料能够在短时间能扭转细颗粒逐渐减少的趋势,对炉膛内细颗粒份额有显着的改善作用;⑦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的工业应用表明:该冷渣器分选效果良好,并能够有效地避免冷渣过程中引起的堵塞、结焦问题,对底渣粒径的适应性比传统流化床冷渣器更强。(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1-05-01)

舒茂龙[3](2007)在《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快速发展,高温灰渣的冷却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辅机,灰渣冷却装置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为了满足高参数大容量CFB锅炉(特别是600MW超临界CFB锅炉)对冷渣器的要求,作者在综合考虑目前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的实际现场运行情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研制过程中,作者自行设计搭建了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的可视化冷态试验台,采用电厂筛分灰渣作为工作床料,对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内的灰渣流动特性与冷渣器结构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的冷态试验研究,解决了以下关键问题:①选择仓与冷却仓内的灰渣流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在选择仓内,灰渣床层高度、流化风量和隔墙高度是决定灰渣分选特性的关键因素;在冷却仓内,非均等配风有利于灰渣颗粒的定向流动与混合,存在着一个最有利的平均流化速度及流化速度梯度的控制范围;通过监测冷渣器悬浮空间压力变化可以有效地预测冷渣器内扬析量的变化,悬浮空间压力可作为一个检测扬析量大小的参考标准。②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不同结构下的运行特性。采用模块化分隔墙等方式,改变试验台中冷渣器的结构,通过分析不同结构下的运行特性,得到了冷渣器结构布置的优化方案:在保证足够的床层高度(满足受热面布置要求)的前提下,排渣口尽量布置低端,保证灰渣的顺利排放;第一分隔墙高度存在一个合理的布置范围,使粒度分布和分选率达到有效的优化组合;其余分隔墙高度在布置上沿灰渣流动方向呈阶梯逐步下降的趋势。基于冷态试验结果,采用CFD软件完成了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的冷态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显示:①运用FLUENT软件中两相流动欧拉模型,能够正确反映冷渣器内部气固两相流动的特征;②不同粒度颗粒在相同用风工况下颗粒运动效果截然不同;在非均等配风状态下,颗粒定向流动存在一个有利的流化速度梯度控制范围,与冷态试验结果相一致。此外,借助研究室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冷却仓的传热特性;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对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结构进行了全面优化,同时根据实际CFB锅炉的底渣粒径分布特性,设计了一台15t/h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并投入工业制造与安装。(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7-10-01)

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鉴于我国目前仍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煤质逐渐变差的新形势,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简称CFB)燃烧技术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已是CFB装机数量和装机总容量最大的国家,目前已投运的300MWCFB机组近30台,首台世界上最大的600MW超临界CFB电厂目前也在紧张施工中。在煤质逐渐变差的大背景下,尤其是随着CFB的大型化,底渣的有效冷却和底渣中细颗粒的回炉就显得特别重要。担当这一重任的传统冷渣器在业界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可以说,几乎所的CFB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冷渣器运行不良的现象。在吸收各种传统冷渣器优点的基础上,笔者所在研究室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该专利产品已在150MW和300MWCFB机组上投运,总体上运行效果良好,但仍有必要对颗粒分选和回灰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在一半工业可视化试验台上对该冷渣器的气固流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试验床料采用四川白马300MWCFB示范电厂锅炉滚筒冷渣器排出的底渣。首先对两个仓室的空板阻力进行了验证;其次,通过流化特性曲线确定了临界流化风速,对分选仓在不同风速和不同隔墙高度下的分选和返料特性、鼓泡仓在不同风速、不同静止床高和不同时间段的返料特性、两仓同时运行时的返料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接着,对返料回灰对炉内床料粒径分布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最后又对该冷渣器的工业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试验及分析结果如下:①经验证,试验台设计合理,能够达到试验要求;②分选仓的分选效率和分级分选效率均随流化风速的增加而增大,随隔墙的增高而减小。700mm隔墙、分选风速为5m/s时的分选效率最佳——可达50%(理想值为70%),1mm以下颗粒的分级分选效率均大于60%;③分选仓的分选速率随分选风速增大而增大,且分选风速大于4m/s时,分选速率随隔墙增高而减小。700mm隔墙、分选风速5m/s时的分选速率最佳——达4.5t/h,分选至鼓泡仓的颗粒90%以上为小于4mm的细颗粒,有利于鼓泡仓的微鼓泡运行;④分选仓的返料量(返料速率)和鼓泡仓的返料量均流化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分选仓的返料量随隔墙增高而降低;鼓泡仓返料量随静止床高的增高而增大,在4min~12min间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大;两仓单独运行时,分选仓的返料速率更大;⑤分选仓和鼓泡仓的返料粒径绝大部分都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外循环灰的粒径范围内(0~0.38mm),而且分选仓的返料相对而言更细一些,90%以上在0.15mm以下;也正因为此,两仓同时运行时的返料粒径分布更倾向于分选仓的;⑥采用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返料能够在短时间能扭转细颗粒逐渐减少的趋势,对炉膛内细颗粒份额有显着的改善作用;⑦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的工业应用表明:该冷渣器分选效果良好,并能够有效地避免冷渣过程中引起的堵塞、结焦问题,对底渣粒径的适应性比传统流化床冷渣器更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论文参考文献

[1].赵鹏,卢啸风,曾兵,梅琳.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返料特性的试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1

[2].赵鹏.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底渣分选与扬析冷模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

[3].舒茂龙.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研制[D].重庆大学.2007

标签:;  ;  ;  ;  

混流式流化床冷渣器论文-赵鹏,卢啸风,曾兵,梅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