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量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合真空计,模糊PID,稳发射电流控制,微电流检测
复合量程论文文献综述
王少飞[1](2016)在《基于数字闭环控制的宽量程复合真空计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真空计是用于测量真空度的工具之一,其性能指标将直接影响科研、生产任务的完成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真空计测量指标与数字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目的是研究与设计一种由电离规和电阻规复合的宽量程真空计。文章主要对直接影响高真空测量指标的稳定发射电流控制、离子流检测电路展开研究。首先明确高真空测量对电离规发射电流稳定的需求指标,结合被控对象特征,进行了常用控制算法在稳发射电流应用中的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参数模糊自整定PID算法控制发射电流稳定的原理,对其功能进行仿真分析,并在单片机平台上实现了发射电流的数字闭环稳定控制。其次在对离子流信号的产生机理、检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选取基于T型电阻网络的改进型I-V转换法作为离子流信号检测方案,电路跨阻增益可切换、并对信号进行多级滤波以抑制噪声,使电路能够覆盖检测从皮安到微安的6个量级电流信号。复合真空计测试从稳定发射电流、离子流信号检测功能模块电路和系统整机叁个方面进行。结果表明,离子流信号测量范围1pA~6uA,测量分辨率0.2pA,噪声小于1.5mV;电离规发射电流、加速极、阴极对地电位示值误差及时间稳定度均小于±0.8%;电阻规1Pa-103Pa主要测量范围内,示值误差不超过±10%;电离规10-8Pa-10-1Pa测量范围内,等效离子流法测试示值误差不超过±1%。测试结果符合JBT10074-2004、JBT7463-2005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能够满足一般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中的真空测量要求。(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6-05-30)
李功,焦新泉,袁强[2](2016)在《MEMS高g值复合量程开关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复合量程的MEMS开关,该新型MEMS高g值开关可检测高达40 000 g_n的不同离散水平的冲击值,同时,在接触式阻尼模型上对不同加速度值进行分析测试。试验中,通过Hopkinson杆标定,MEMS开关最大可实现对37 000 g_n的加速度信号进行标定响应,测试的平均值与仿真相吻合,最大偏差小于5%。(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6年01期)
李树智,侯世儒,刘舒[3](2014)在《ZJ5410型宽量程复合真空计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ZJ5410型复合真空计可进行105 Pa~10-1 Pa宽量程测试。为ZJ-54D热偶规管研制了配套的扩流恒流源,同时又为ZJ-10电离规管研制了由SM89C52单片机和开关电源模块TOPSwitch相结合的配套电源,本电源是一款新型宽量程复合真空计电源。本计充分发挥了单片机实时性好,容易扩展,运算速度快等功能,实现了热偶计压力值拟合曲线浮点运算,液晶屏多数据信息同时显示,真空度动态显示,真空度长时间记录和曲线显示等功能。(本文来源于《真空》期刊2014年02期)
闫明明,鲍爱达,郭涛[4](2013)在《复合量程微加速度计封装的设计仿真与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合量程微加速度计的封装设计与测试的理论、仿真分析和具体试验测试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最终确定出最佳的封装方案。理论分析主要通过对几种典型MEMS封装类型特点的比较,确定了最优的封装类型为陶瓷封装。仿真分析主要通过ANSYS软件进行复合量程加速度计热应力仿真,确定了复合量程加速度计的陶瓷封装管壳的厚度。通过静态特性测试及动态特性测试等进一步验证了该封装结构具有抗过载能力。(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3年34期)
闫明明,郭涛,龚珊[5](2013)在《基于复合量程加速度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有线测试方法安装麻烦、线路复杂、受干扰较多等缺点,会造成信号噪声过大、信号失真,甚至会出现采集到的信号无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量程加速度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并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无损耗地传输复合量程加速度计输出信号,完成对覆盖区域加速度信号的测量。(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3年07期)
徐香菊[6](2013)在《复合量程微加速度计抗高过载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MEMS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度计阵列研究已经成为MEMS器件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复合量程加速度计是覆盖0-10g到0-1万g的加速度计阵列,应用领域涉及到工业,国防等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在高过载环境下复合量程加速度计应用还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1.在测量高g值加速度时,复合量程加速度计低量程模块正常。2.复合量程加速度计的封装抗高过载能力不能满足复合量程加速度计正常工作。3.复合量程加速度计在多次高过载冲击下性能的稳定性差。本文通过对复合量程加速度计的抗过载能力测试,分析复合量程加速度计在高过载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提高复合量程加速度计抗高过载性能的解决方案。对优化后的复合量程加速度计测试表明所设计的加速度计结构和封装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能够很好地满足复合量程加速度计在高过载环境下工作要求。论文中分析复合量程加速度计高过载环境下失效机理。并对复合量程加速度计进行大量实验测试,分析出在过载环境下出现的问题。结合理论分析提出复合量程加速度计结构优化方案和封装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对优化后的结构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量程加速度计结构抗过载能力提高,能够满足2万g抗过载要求。针对复合量程加速度计在实验测试中封装出现的问题,重新设计加速度计封装,使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仿真分析管壳,贴片胶及灌封胶对复合量程加速度计封装的影响,并确定封装结构参数。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复合量程加速度计抗过载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能过满足2万g加速度过载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3-05-24)
龚珊,郭涛,陈员娥[7](2013)在《复合量程加速度计在高过载环境下封装失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过载环境下,封装直接影响到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从理论上对封装引起的加速度计失效进行了分析。采用ANSYS软件,对复合量程加速度计的封装进行设计与仿真,对设计结果进行试验验证。试验证明,该设计能够在高过载环境下有效的保护复合量程加速度计正常工作。(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3年05期)
鲍爱达,徐香菊,龚珊[8](2013)在《复合量程加速度计阳极键合残余应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量程加速度计阳极键合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热应力会引起加速度计的零位失调,也是导致加速度计失效的原因之一。对键合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热应力进行了研究,仿真并分析了残余热应力与键合温度、玻璃基底厚度和框架键合宽度的影响,确定了适合复合量程加速度计的最佳键合宽度和玻璃基底厚度。(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3年03期)
朱杰,郭涛[9](2013)在《复合量程加速度计在炮射导弹中的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炮射导弹在发射、飞行时的特殊环境,安装多个传感器所产生的测量信号位置误差等问题,设计研究了复合量程微加速度计。对其内部结构及外围的温度补偿电路进行分析。通过仿真得出复合量程微加速度计的外壳结构可以承受20 000 g的冲击,并用实验验证复合量程微加速度计适合测量炮射导弹发射时的冲击测量。在炮射导弹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3年02期)
徐香菊,朱杰,郭涛,李文燕[10](2012)在《复合量程MEMS加速度计抗高过载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航空航天及武器系统中,传感器承受很大的冲击,这就要求传感器具有很高的抗高过载能力。文中在原有基础上对复合量程微加速度计中的高低量程模块进行抗高过载设计的优化。试验测得优化后的结构能够抗20000g,能够有效地满足高过载高冲击环境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复合量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一种复合量程的MEMS开关,该新型MEMS高g值开关可检测高达40 000 g_n的不同离散水平的冲击值,同时,在接触式阻尼模型上对不同加速度值进行分析测试。试验中,通过Hopkinson杆标定,MEMS开关最大可实现对37 000 g_n的加速度信号进行标定响应,测试的平均值与仿真相吻合,最大偏差小于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量程论文参考文献
[1].王少飞.基于数字闭环控制的宽量程复合真空计研究与设计[D].东南大学.2016
[2].李功,焦新泉,袁强.MEMS高g值复合量程开关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6
[3].李树智,侯世儒,刘舒.ZJ5410型宽量程复合真空计的研制[J].真空.2014
[4].闫明明,鲍爱达,郭涛.复合量程微加速度计封装的设计仿真与测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
[5].闫明明,郭涛,龚珊.基于复合量程加速度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
[6].徐香菊.复合量程微加速度计抗高过载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3
[7].龚珊,郭涛,陈员娥.复合量程加速度计在高过载环境下封装失效的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3
[8].鲍爱达,徐香菊,龚珊.复合量程加速度计阳极键合残余应力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
[9].朱杰,郭涛.复合量程加速度计在炮射导弹中的研究及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
[10].徐香菊,朱杰,郭涛,李文燕.复合量程MEMS加速度计抗高过载的优化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