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淤沙成为新型建材原料(论文文献综述)
汪欣林,马鑫,梅锐锋,杨丽艳,李春全,孙志明[1](2021)在《泥沙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泥沙堆积会导致河流淤积堵塞、防洪遇阻、水资源利用困难等问题,清淤后大量堆存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和安全问题。泥沙具有资源属性,如何实现泥沙资源化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本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针对流域泥沙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大量研究。系统介绍了泥沙在陶瓷、微晶玻璃、板材、砖、备防石、固化土、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以及在土壤修复、环境治理、采空区充填等方面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展望了泥沙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可为泥沙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石华伟,李昆鹏,王远见[2](2020)在《黄河泥沙资源利用方向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泥沙资源利用是解决黄河泥沙淤积问题的根本出路,既有利于保障河道防洪安全,又能产生系列社会经济效益。本文系统梳理了黄河泥沙资源利用在防洪利用、放淤改土与生态重建、建筑工业材料等相关方向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当前限制泥沙资源规模利用的技术瓶颈。研究结论有助于推动黄河泥沙资源利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于泽[3](2020)在《黄河泥沙基煤矿采空区充填材料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来源于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1003):“黄河泥沙资源利用成套技术研发与示范”。利用丰富的黄河泥沙资源制备低成本的煤矿采空区充填材料,既能有效的减轻黄河泥沙淤积带来的压力,又能降低煤矿开采的成本,促进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充分体现黄河泥沙资源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论文主要对黄河泥沙基煤矿采空区充填材料的配合比设计以及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本论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充填材料的水胶比、粉煤灰与胶凝材料的掺量比以及黄河泥沙与胶凝材料的掺量比三种因素对黄河泥沙基充填材料各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充填材料的坍落度、泌水率、凝结时间以及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优选出水胶比为0.60、粉煤灰与胶凝材料掺量比为0.60、黄河泥沙与胶凝材料掺量比为1:1。并以此为基础,对配合比进行正交试验从而分析三种因素对充填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胶比对充填材料坍落度、泌水率、凝结时间以及28天抗压强度影响最大。在不掺加激发剂的情况下,黄河泥沙基充填材料的适宜配合比为水泥310kg/m3、粉煤灰460kg/m3、黄河泥沙770kg/m3、水460kg/m3、减水剂0.31kg/m3。2.本论文通过分别单掺激发剂NaOH、Ca(OH)2和水玻璃以及复掺NaOH/Ca(OH)2和复掺水玻璃/NaOH的方式对黄河泥沙基充填材料进行激发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掺入激发剂后,充填材料的抗压强度明显提高,充填材料的凝结时间明显缩短,充填材料的泌水率得到改善。激发剂的种类和掺量不同,对充填材料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也各不相同。通过对5种激发剂配合比的方案进行研究发现,激发剂NaOH和水玻璃复掺的方案对充填材料的活性激发效果最好。结果显示黄河泥沙基煤矿采空区充填材料的适宜配合比为:水泥310kg/m3、粉煤灰460kg/m3、黄河泥沙770kg/m3、水460kg/m3、减水剂23.10kg/m3、激发剂NaOH 3.85kg/m3、激发剂水玻璃100.10kg/m3。以此配合比制备出的充填材料满足煤矿采空区充填开采对性能的要求。
唐由海[4](2020)在《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营城思想的韧性活力、独特审美和哲学底色,丰富了世界城市发展历史。先秦时期的城市选址,充溢着活跃思潮和丰富实践,是中国营城传统的开启之处,但现有城市选址研究成果集中在主要王朝时期,先秦时期研究鲜有成果报道且不成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对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的研究,从史学角度还原先秦城市选址营建历史,从文化和技术角度挖掘先秦城市选址的基础性价值、源头价值和多元化价值,以弥补对先秦营城传统的理解不足及其价值对“华夏化”贡献的认识不足,并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早期先民智慧。本文采用阶段式论述结合案例城市分析,梳理了自龙山时代到东周结束约2000余年时间内先秦华夏文明主要地域的城市选址起源、分布、流变、融合的动态历程,以综合性研究为主,并选取作为城市选址重要支撑的技术体系和哲学思想进行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先秦华夏城市选址发展历程经历“多源”发育期、“多源”到“一体”期、“一体”到“多元”期三个阶段;提出选址技术体系在先秦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并由“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六方面技术构成,具有“实用理性”特点;发现城市选址受先秦哲学思想影响,并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山水有情的审美观和有为无为的人地观三方面,呈现出“儒道互补”特征,“儒”“道”共同构成了进与退,巧与拙,收与放的矛盾体,形成了华夏选址传统开放、多元、深沉的思想主干和基本线索。
王军,姚仕明,周银军[5](2019)在《我国河流泥沙资源利用的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河流泥沙在没有得到有效治理之前,曾经给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危害。随着社会的进步,河流泥沙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逐渐被开发与利用。对我国河流泥沙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内容包括河流泥沙资源的基本属性、利用方式、利用现状及发展历程,并对河流泥沙资源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河流泥沙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开展有关研究有助于推动泥沙学科的创新,拓展泥沙学科的服务功能。随着泥沙资源利用的实施和深化,今后应加强泥沙资源利用方向与途径、泥沙资源利用技术与设备、泥沙资源利用平台与模式方面的研究。
张传行,吕凤奇,梁广勤[6](2018)在《黄河淤沙配料在水泥熟料生产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每年向中下游排沙达16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清理黄河河床淤积的泥沙因含水量较大,长期积存在陆地,占用大面积的农田,对当地环境及农业经济带来较大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技术创新,将黄河淤沙经过适当的处理,用于水泥熟料生产配料,既可生产出优质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实现河道淤沙废物利用,又实现循环经济,既节约了砂岩等优质矿产资源,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这一新技术将在解决黄河千年沙患问题中发挥积极作用。
张勇[7](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李岩[8](2016)在《彩色陶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陶粒作为一种人造轻骨料,以其轻质、高强、保温隔热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工、石油、废水处理、建筑材料等行业。彩色陶粒作为陶粒的一个特殊品种,因其色彩艳丽、外观精美而更广泛地应用于园林、花盆表土装饰、道路铺设等领域。随着人民物质水平的提高,对美化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色彩鲜亮的彩色陶粒也将为人民未来的美好生活锦上添花。本论文主要研究一次性成型的彩色陶粒的制备过程,分析其应用性能。在研究过程中,为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根据陶粒对原料成分的具体要求,特意选用了金尾矿作为主要原料烧制彩色陶粒。因此该论文的研究不仅扩大了陶粒的实用范围而且也为固体废弃物金尾矿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的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彩色陶粒制备所需的原料进行性能测试,分析了金尾矿和黄河淤沙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热性能、颗粒粒度,并对金尾矿、黄河淤沙制备彩色陶粒的制备工艺流程进行了描述。2.进行烧制彩色陶粒试烧试验研究,在原料中分别添加显色元素氧化物Co2O3、Cr2O3、Cr2O3-SnO2、Fe2O3、Cr2O3-Co2O3、MnO2进行试烧制备。通过试烧实验初步确定原料组成及温度制度对陶粒呈色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o2O3可以得到蓝色陶粒;添加Cr2O3可以得到绿色和红褐色陶;添加Cr2O3、SnO2可以得到绿灰色和暗紫色陶粒;添加Fe2O3可以得到红褐色陶粒;混合添加Cr2O3、Co2O3可以得到孔雀绿色陶粒;添加MnO2可以得到棕褐色陶粒。焙烧温度对颜色无较大影响。3.重点研究添加Co2O3、Cr2O3、Cr2O3-SnO2三种彩色陶粒的最佳原料配比以及烧成方案。分别设计两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以金尾矿、黄河淤沙、Al2O3为基础配料,天蓝色陶粒的最佳配比为:Co2O3:MgO:ZnO为3:8:6,最佳烧成方案为添加煤粉量为2%,最佳烧成制度为预烧温度500℃,预烧15分钟,焙烧温度1270℃,焙烧时间25分钟,按此方案烧制陶粒,其堆积密度为704kg·m-3,筒压强度为17.8MPa,吸水率为7.5%,表观密度为1421kg·m-3;(2)以金尾矿、黄河淤沙、Al2O3为基础配料,铬绿色陶粒的最佳配比为:Cr2O3:MgO:ZnO为5:8:0,最佳烧成方案为添加煤粉量为2%,最佳烧成制度为预烧温度500℃,预烧15分钟,焙烧温度1150℃,焙烧时间25分钟。按此方案烧制陶粒,其堆积密度为714kg·m-3,筒压强度为13.4MPa,吸水率4.5%,表观密度为1451kg·m-3;(3)以金尾矿、黄河淤沙、Al2O3为基础配料,暗紫红色陶粒的最佳配比为:Cr2O3:SnO2:CaCO3:H3BO3为1:15:12:3,最佳烧成方案为添加煤粉量为2%,最佳烧成制度为预烧温度500℃,预烧15分钟,焙烧温度1140℃,焙烧时间20分钟。按此方案烧制陶粒,堆积密度为934kg·m-3,筒压强度为14.6MPa,吸水率8.5%,表观密度为1954kg·m-3。
崔倩倩[9](2015)在《黄河淤沙配料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结合水泥厂生产实际,选用黄河淤沙作为硅质原料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研究了不同率值、不同矿化剂种类及掺量以及不同煅烧温度下,黄河淤沙配料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黄河淤沙配料,由于黄河淤沙中Si O2的结晶程度较高,造成生料的易烧性较差,烧制的熟料中f-CaO含量比砂岩配料的高,初凝时间及终凝时间明显延长,各龄期强度降低;适当提高KH值,熟料中f-CaO含量增大,而水泥的凝结时间缩短,水泥各龄期的强度提高。适当提高SM值,熟料的液相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熟料矿物的形成,造成熟料中f-CaO含量相应增大,而水泥的凝结时间缩短,水泥的强度总体上有增大的趋势;当SM偏高(如达3.0)时,液相量偏低,对水泥后期强度不利。适当提高IM值,熟料的液相黏度增大,熟料中f-CaO的含量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生料的易烧性变差,但熟料中C3A含量增多,水泥强度成上升趋势;当IM达1.8时,水泥强度增长已不明显。在配制水泥生料过程中加入适量脱硫石膏作为矿化剂,并且适当提高脱硫石膏的加入量,熟料中f-CaO含量逐渐降低,水泥的凝结时间逐渐缩短,水泥各龄期的强度逐渐提高;与未加入脱硫石膏的试样对比,水泥的各龄期强度大幅提高;当外加脱硫石膏带入的SO3含量为2.0%时,水泥试样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当SO3含量为2.5%时,水泥试样的后期强度较高。分别在1450℃,1470℃温度下煅烧水泥熟料。研究发现,煅烧温度升高,水泥熟料中f-CaO含量降低,熟料中生成的C3S等矿物含量升高,凝结时间缩短,水泥试样各龄期强度逐渐增大。
马腾飞[10](2013)在《HF水泥厂原料对熟料煅烧及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依据HF水泥厂生产实际,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料以及煅烧温度对硅酸盐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一线石灰石为原料烧制水泥熟料时,熟料的f-CaO含量较低,各龄期强度较高;而当采用二线石灰石时,由于熟料中MgO含量较高,影响C3S矿物的形成,比采用一线石灰石烧制熟料的各龄期强度有5%10%的降低;当将两种品质的石灰石进行平均搭配时,相应的调节了原料中的杂质含量,烧制熟料中的MgO含量降低至2%以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C3S矿物的形成,从而使熟料的强度较单独使用二线石灰石烧制的熟料有一定程度的提高,28d强度甚至高于采用一线石灰石烧制的熟料,适宜的MgO含量有利于熟料的煅烧及其强度的提高;当采用HF砂岩为原料配料烧制水泥熟料时,由于HF砂岩SiO2含量较高,结晶程度较好,高温反应性较差,不利于C3S矿物的形成,因此较采用中硅砂岩(DC砂岩)烧制的熟料的各龄期强度要低;当采用黄河淤沙为硅质原料烧制熟料时,由于黄河淤沙中SiO2的结晶程度非常好,并且其中含有较多的有害杂质成分,使得各龄期强度较采用中硅和高硅砂岩烧制的熟料有15%20%的降低。通过改变熟料的率值,研究了相应原料下率值对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石灰饱和系数KH增大,熟料中f-CaO的含量增大,水泥的强度随之增大;SM值增大,熟料中f-CaO的含量增大,水泥的强度增大;在KH=0.90时,采用一线石灰石和平均石灰石为钙质原料的熟料强度较高;当采用二线石灰石为钙质原料时,适当提高KH和SM,将有利于熟料强度的提高;当采用HF和DC砂岩为硅质原料时,KH=0.90较为合适,熟料整体强度较高;当采用黄河淤沙为硅质原料时,应适当提高SM,以保证得到较高的熟料强度。在1400℃,1450℃,1470℃下煅烧熟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矿物形成越来越好,f-CaO的含量逐渐降低,各龄期强度逐渐增大;采用二线石灰石煅烧熟料时,应适当提高煅烧温度,早期强度可以达到在1450℃下一线石灰石制备的熟料的早期强度。
二、黄河淤沙成为新型建材原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淤沙成为新型建材原料(论文提纲范文)
(1)泥沙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泥沙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
1.1 泥沙制备陶瓷及微晶玻璃 |
1.2 泥沙制备板材 |
1.3 泥沙制砖 |
1.4 泥沙制备人工备防石 |
1.5 泥沙制备胶凝材料 |
1.5.1 三合土、生土材料 |
1.5.2 固化土、混凝土 |
2 泥沙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
2.1 泥沙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2.2 泥沙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
3 泥沙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3.1 充填采空区 |
3.2 制备陶粒 |
4 结论与展望 |
(3)黄河泥沙基煤矿采空区充填材料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黄河泥沙综合利用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1 黄河泥沙资源在农业方面的利用 |
1.2.2 黄河泥沙资源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利用 |
1.2.3 黄河泥沙资源在能源开发方面的利用 |
1.2.4 黄河泥沙资源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利用 |
1.2.5 黄河泥沙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 |
1.3 充填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常用的充填材料 |
1.3.2 黄河泥沙基充填材料的应用现状 |
1.4 黄河泥沙基充填材料研究中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1 存在问题 |
1.4.2 发展趋势 |
1.5 本论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黄河泥沙 |
2.1.2 水泥 |
2.1.3 粉煤灰 |
2.1.4 试验用水 |
2.1.5 减水剂、激发剂 |
2.2 充填材料制备及试验研究方法 |
2.2.1 充填材料制备工艺 |
2.2.2 试验研究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黄河泥沙基充填材料基准配合比试验研究 |
3.1 充填材料最佳水胶比优选 |
3.2 充填材料最佳粉煤灰与胶凝材料掺量比优选 |
3.3 充填材料最佳黄河泥沙与胶凝材料掺量比优选 |
3.4 正交试验及分析 |
3.4.1 正交试验 |
3.4.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碱性激发剂对黄河泥沙充填材料的影响试验研究 |
4.1 Ca(OH)_2激发剂对充填材料的影响研究 |
4.2 NaOH激发剂对充填材料的影响研究 |
4.3 水玻璃激发剂对充填材料的影响研究 |
4.4 复掺Na OH、Ca(OH)_2 激发剂对充填材料的影响研究 |
4.5 复掺水玻璃、NaOH激发剂对充填材料的影响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致谢 |
(4)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1.1.1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理论空心化 |
1.1.2 中国历史城市的可资借鉴 |
1.1.3 华夏城市选址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概念界定 |
1.2.1 “华夏”——先秦时期总体时代特征 |
1.2.2 研究对象 |
1.2.3 时空跨度 |
1.3 相关研究情况 |
1.3.1 史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
1.3.2 环境适应性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
1.3.3 类型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
1.3.4 研究综述 |
1.4 研究问题、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核心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内容 |
1.4.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先夏的城邑选址 |
2.1 农业与前龙山时代的城邑 |
2.1.1 栽培农业的出现 |
2.1.2 农业经济形成与聚落城邑化 |
2.1.3 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时代的聚落 |
2.2 龙山时代长江流域城邑选址 |
2.2.1 长江上游地区 |
2.2.2 长江中游地区 |
2.2.3 长江下游地区 |
2.3 龙山时代河套地区城邑选址 |
2.3.1 岱海地区 |
2.3.2 大青山南麓 |
2.3.3 陕东地区 |
2.4 龙山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城邑选址 |
2.4.1 中原地区 |
2.4.2 海岱地区 |
2.5 不同区域的选址特点 |
2.5.1 长江流域选址小结 |
2.5.2 河套地区城址小结 |
2.5.3 黄河中下游地区城址小结 |
2.6 华夏城邑选址传统初现 |
2.6.1 多元化特征 |
2.6.2 一体化趋势 |
2.6.3 礼制萌芽 |
2.6.4 防洪思想 |
第三章 夏、商的城市选址 |
3.1 夏的都邑选址 |
3.1.1 夏的社会文化 |
3.1.2 新砦城址 |
3.1.3 二里头城址 |
3.1.4 夏都邑选址特点 |
3.2 商的城市选址 |
3.2.1 商的政治经济 |
3.2.2 偃师商城 |
3.2.3 郑州商城 |
3.2.4 安阳殷墟 |
3.2.5 商都邑选址特点 |
3.2.6 地方城邑选址 |
第四章 西周的城市选址 |
4.1 西周的都邑政治制度 |
4.1.1 宗教思想 |
4.1.2 宗法制度 |
4.1.3 分封制度 |
4.1.4 都邑制度 |
4.2 早周都城选址 |
4.2.1 豳 |
4.2.2 周原 |
4.3 周都城选址 |
4.3.1 丰镐 |
4.3.2 洛邑成周 |
4.4 诸侯国城市选址 |
4.4.1 燕国都城琉璃河 |
4.4.2 齐国陈庄西周城址 |
第五章 东周的城市选址 |
5.1 东周的政治经济 |
5.1.1 生产技术 |
5.1.2 意识形态 |
5.1.3 政治形态 |
5.1.4 城邑建设 |
5.2 东周城址的违制 |
5.2.1 擅自建城 |
5.2.2 扩大规模 |
5.2.3 改变形态 |
5.3 诸侯国国都选址 |
5.3.1 楚都纪南 |
5.3.2 鲁都曲阜 |
5.3.3 齐都临淄 |
5.3.4 赵都邯郸 |
5.3.5 新郑郑韩故城 |
5.3.6 燕下都 |
5.3.7 灵岩古城 |
5.4 地方城市选址 |
5.4.1 晋国晋阳城 |
5.4.2 秦国成都城 |
5.5 秦咸阳选址 |
5.5.1 宏观与微观选址 |
5.5.2 基本格局 |
5.6 小结 |
5.6.1 从多源到一体 |
5.6.2 从一体到多元 |
第六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技术体系 |
6.1 先秦的科学技术 |
6.1.1 “数术” |
6.1.2 先秦的科学技术 |
6.2 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 |
6.3 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 |
6.3.1 相土九州 |
6.3.2 度地量民 |
6.4 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 |
6.4.1 “防水”与“得水” |
6.4.2 城址位置与形态 |
6.4.3 城墙修筑技术 |
6.5 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 |
6.5.1 水土保持 |
6.5.2 沟洫及水利建设 |
6.5.3 流域治理与城市兴起 |
6.5.4 典型的流域治理 |
6.6 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 |
6.6.1 天文观测 |
6.6.2 授时而为 |
6.6.3 应时建城 |
6.7 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 |
6.7.1 政治天文学 |
6.7.2 分野说 |
6.7.3 北极(帝星)与三垣 |
6.7.4 北斗崇拜 |
6.7.5 象天设邑 |
6.8 小结:实用理性的技术体系特征 |
第七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哲学思想 |
7.1 华夏哲学思想的形成 |
7.1.1 思想与权力的分离 |
7.1.2 士与流派的形成 |
7.1.3 反思、抽象和论证的出现 |
7.2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
7.2.1 辩证的阴阳论 |
7.2.2 唯物的气论 |
7.2.3 运动的五行说 |
7.3 山水有情的审美观 |
7.3.1 比德山水 |
7.3.2 天地大美 |
7.4 有为无为的人地观 |
7.4.1 儒家的君子有为 |
7.4.2 道家的圣人无为 |
7.4.3 墨家的兼爱节用 |
7.4.4 法家的人与天调 |
7.5 小结:儒道互补的选址思想特征 |
7.5.1 “美”“善”的互补 |
7.5.2 “主动”中的“被动” |
结语 |
1.研究贡献 |
1.1. 厘清了先秦城市选址的发展脉络 |
1.2. 提炼了先秦城市选址形成的“实用理性”技术体系 |
1.3. 提出先秦哲学思想在城市选址方面具有“儒道互补”特征 |
2.华夏城市选址研究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借鉴意义 |
2.1 注重城市安全 |
2.2 遵循发展规律 |
2.3 合理城市定位 |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3.1 研究不足 |
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我国河流泥沙资源利用的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河流泥沙资源利用的基本认识 |
1.1 河流泥沙的基本属性 |
1.2 河流泥沙利用的基本条件 |
1.3 河流泥沙利用目的与方式 |
2 河流泥沙资源利用途径与发展过程 |
2.1 堆积造地与维持生态 |
2.2 清淤固堤与防洪建设 |
2.3 河道采砂与建筑砂石料 |
2.4 其他利用途径和发展 |
3 河流泥沙资源利用前景展望 |
3.1 新形势下长江泥沙资源的供需矛盾与对策 |
3.2 黄河泥沙资源利用潜力与前景 |
3.3 水库泥沙资源利用的长远效应 |
4 总结 |
(6)黄河淤沙配料在水泥熟料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原材料的成分及特点 |
1.1 河沙的来源 |
1.2 河沙的特点 |
1.3 原材料情况 |
2 河沙配料方案 |
3 生、熟料的化学成分 |
3.1 生料化学成分 |
3.2 熟料化学成分 |
3.3 熟料矿物组成 |
4工艺操作参数变化 |
5 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
5.1 河沙水分控制 |
5.2 配料计量问题 |
5.3 配料站料仓不能长期静存 |
5.4 铲车计量误差较大 |
6 质量控制指标 |
6.1 河沙进厂控制指标 |
6.2 生料、熟料率值控制指标 |
6.3 原煤及煤粉的主要技术指标 |
7 经济效益比较 |
8 结论 |
(7)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概念说明 |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
小结 |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
一、新省府工程 |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
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
小结 |
结语 |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
附录 |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彩色陶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陶粒概述 |
1.2 陶粒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陶粒发展状况 |
1.2.2 国内陶粒发展状况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烧制彩色陶粒的原料及方法探究 |
2.1 制备彩色陶粒的原料要求 |
2.1.1 制备彩色陶粒的基础原料要求 |
2.1.2 显色元素的选择及呈色助剂的选择 |
2.2 原料的理化特性研究 |
2.2.1 金尾矿 |
2.2.2 黄河淤沙 |
2.2.3 煤粉 |
2.3 试验过程所用其他原料及设备 |
2.4 彩色陶粒的制备试验流程及测试 |
2.5 彩色陶粒的试烧制备及焙烧温度的影响 |
2.5.1 彩色陶粒的试烧制备 |
2.5.2 焙烧温度对陶粒颜色的影响探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添加钴元素的彩色陶粒研究 |
3.1 钴元素呈色影响因子正交实验 |
3.1.1 实验设计 |
3.1.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3.1.2.1 宏观分析 |
3.1.2.2 微观分析 |
3.2 钴元素烧成制度正交实验 |
3.2.1 实验设计 |
3.2.2 钴元素的陶粒烧成制度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添加铬元素的彩色陶粒研究 |
4.1 铬元素呈色影响因子正交实验 |
4.1.1 实验设计 |
4.1.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4.1.2.1 宏观分析 |
4.1.2.2 微观分析 |
4.2 铬元素烧成制度正交实验 |
4.2.1 实验设计 |
4.2.2 添加铬元素的陶粒烧成制度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添加铬/锡元素的彩色陶粒研究 |
5.1 铬/锡元素呈色影响因子正交实验设计 |
5.1.1 实验设计 |
5.1.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5.1.2.1 宏观分析 |
5.1.2.2 微观分析 |
5.2 铬/锡元素烧成制度正交实验设计 |
5.2.1 实验设计 |
5.2.2 添加铬/锡元素的陶粒烧成制度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黄河淤沙配料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黄河淤沙概述 |
1.2.1 黄河淤沙的来源 |
1.2.2 黄河淤沙的可利用性 |
1.2.3 黄河淤沙的使用现状 |
1.3 脱硫石膏及在国内利用情况 |
1.4 水泥原料对水泥熟料性能的影响 |
1.4.1 硅质原料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1.4.2 碱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1.4.3 硫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1.4.4 矿化剂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1.5 率值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3 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硅质原料及配料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3.1 原料性能测定 |
3.1.1 原料不溶物测定 |
3.1.2 原料XRD分析 |
3.2 生料易烧性 |
3.3 KH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3.3.1 原料组成设计与配料 |
3.3.2 熟料煅烧及矿物形成 |
3.3.3 水泥性能 |
3.4 SM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3.4.1 原料组成设计与配料 |
3.4.2 熟料煅烧及矿物形成 |
3.4.3 水泥性能 |
3.5 IM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3.5.1 原料组成设计与配料 |
3.5.2 熟料煅烧及矿物形成 |
3.5.3 水泥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化剂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4.1 复合矿化剂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4.1.1 原料组成设计与配料 |
4.1.2 生料的易烧性 |
4.1.3 熟料的XRD分析 |
4.1.4 熟料的SEM分析 |
4.1.5 水泥性能 |
4.2 SO_3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4.2.1 原料组成设计与配料 |
4.2.2 生料的易烧性 |
4.2.3 熟料的XRD分析 |
4.2.4 水泥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煅烧温度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5.1 原料组成设计与配料 |
5.2 熟料煅烧及矿物形成 |
5.2.1 熟料中f-CaO的含量 |
5.2.2 熟料的反光显微镜分析 |
5.2.3 熟料的XRD分析 |
5.3 水泥性能 |
5.3.1 水泥的水化热 |
5.3.2 水化试样偏光显微镜分析 |
5.3.3 物理力学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HF水泥厂原料对熟料煅烧及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硅酸盐水泥各种原料对水泥熟料性能的影响 |
1.2.1 石灰石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1.2.2 黏土质原料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1.2.3 校正原料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1.2.4 杂质成分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与方法 |
2.1 原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3 性能测试 |
第三章 原料及配料对熟料煅烧及水泥性能的影响 |
3.1 原料的性能测试 |
3.1.1 原料不溶物的测定 |
3.1.2 原料的 XRD 分析 |
3.1.3 原料的差热分析 |
3.2 石灰石对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3.2.1 组成设计与配料 |
3.2.2 熟料煅烧及矿物形成 |
3.2.3 水泥性能 |
3.3 硅质原料对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3.3.1 组成设计与配料 |
3.3.2 熟料煅烧及矿物形成 |
3.3.3 水泥性能 |
3.4 饱和比对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3.4.1 KH=0.87 时原料对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3.4.2 KH=0.90 时原料对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3.4.3 KH=0.93 时原料对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3.5 硅率对熟料煅烧及性能的影响 |
3.5.1 组成设计与配料 |
3.5.2 熟料煅烧及矿物形成 |
3.5.3 水泥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煅烧温度对熟料性能的影响 |
4.1 组成设计与配料 |
4.2 熟料煅烧及矿物形成 |
4.2.1 熟料中 f-CaO 的含量 |
4.2.2 熟料的反光显微镜分析 |
4.2.3 熟料的 XRD 分析 |
4.3 水泥性能 |
4.3.1 水化试样偏光显微镜分析 |
4.3.2 物理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黄河淤沙成为新型建材原料(论文参考文献)
- [1]泥沙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 汪欣林,马鑫,梅锐锋,杨丽艳,李春全,孙志明.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21(04)
- [2]黄河泥沙资源利用方向研究进展[A]. 石华伟,李昆鹏,王远见. 中国水利学会2020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分册, 2020
- [3]黄河泥沙基煤矿采空区充填材料试验研究[D]. 于泽.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D]. 唐由海.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5]我国河流泥沙资源利用的发展与展望[J]. 王军,姚仕明,周银军. 泥沙研究, 2019(01)
- [6]黄河淤沙配料在水泥熟料生产中的应用[J]. 张传行,吕凤奇,梁广勤. 水泥, 2018(01)
- [7]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
- [8]彩色陶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岩. 济南大学, 2016(03)
- [9]黄河淤沙配料对水泥熟料煅烧及性能影响的研究[D]. 崔倩倩. 济南大学, 2015(05)
- [10]HF水泥厂原料对熟料煅烧及性能影响的研究[D]. 马腾飞. 济南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