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政策为例

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政策为例

论文摘要

教育政策是权威性公共政府机构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关于教育事务的行动准则,它由教育问题而产生,又为解决教育问题而制定。此性质决定了教育政策研究必须以关注教育问题为前提和最终目的,主要解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如教育的政策问题是什么?背景如何?目标是什么?政策和实施过程如何?结果怎样?其受益者和受损者又是谁?等。 本文采用文献法、比较法与个案研究方法,在论证教育政策问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基础上,以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政策为例,对美国教育政策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期望能够从中揭示出美国基础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理念以及该时期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并尝试探析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实践问题之间的互动作用。全文共分三部分。 通过研究,笔者将美国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概括为“保障教育机会均等,提高教育质量”——即“人人享有优质教育”。20世纪80年以来美国基础教育的政策问题主要因未能实现上述基本理念而产生:大量处境不利儿童未能获得与正常儿童均等的教育机会,总体的教育质量不仅表现为国内测评结果的不良,也表现出在国际测评中的落后水平状态。本文第一部分对此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证。 第二部分主要关涉美国联邦政府20世纪80、90年代颁布和实施的主要基础教育政策——《美国2000:教育战略》、《目标2000:美国教育法》、《改革美国学校法》等主要宏观政策,三次高峰会议等主要政府行为以及在联邦政府引领下各州响应联邦政府号召、进行“以标准为引领”的学校系统改革——其旨在解决诸如“联邦政府职责何在?”、“课程改革何去何从?”、“教师问题如何解决?”、“学生如何选择教育?”、“改革成效如何评价?”等问题。 第三部分首先审视了21世纪初美国基础教育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由此引证《不让一个儿童落后》与《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等联邦基础教育政策的问题针对性及其对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美国基础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旨在解决基础教育的现实问题如政府职责问题、课程问题、教师问题、教育机会均等问题、评价问题等,其最终目的是为实现“人人享有优质教育”——即“保障教育机会均等,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和理念。美国基础教育的问题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同样存在,尽管表现方式不同,但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规则相同,即都要能够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并实现本国的教育目标和理想。因此,正确地认识并理解美国基础教育政策的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制定和实施中国的基础教育政策。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部分:理想与现实之差距——揭发美国基础教育问题之报告年代
  • 第一章 美国基础教育理念与政策追求
  • 一、教育要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 (一) 理解“教育机会均等”
  • (二) 教育政策之“教育机会均等”取向
  • 二、教育要提高质量
  • (一) 跟不上世界步伐的美国教育
  • (二) 教育政策之“教育质量”取向
  • 三、承诺“人人享有优质教育”
  • (一) 回归“教育机会均等”
  • (二) 美国教育的结果
  • (三) 承诺“不让一个儿童落后”
  • 第二章 美国基础教育的现实问题
  • 一、《国家在危急中》警醒美国教育
  • (一) 《国家在危急中》调查美国教育状况
  • (二) 全国性报告揭发美国教育问题
  • 二、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教育现实
  • (一) 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优异
  • (二) 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均等
  • (三) 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习与生存环境令人堪忧
  • 第二部分:弥合差距之教育政策——标准引领解决美国教育问题之年代
  • 第三章 全美教育目标期望高标准
  • 一、第一次教育高峰会议初设全国教育目标
  • 二、《美国2000》指引教育改革方向
  • 三、《2000目标》法定全美教育目标
  • (一) 何谓“优异”?
  • (二) 《2000目标》继承和发展《美国2000》
  • (三) 《美国2000))和《2000目标》的贡献
  • 四、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重提“标准”
  • 五、教育改革计划与方针之确定
  • (一) 国情咨文定教育改革计划
  • (二) 《所有儿童教育优异法》重申教育改革目标
  • 六、第三次“教育高峰会议”再看教改新趋向
  • 第四章 联邦政府承担哪些职责?
  • 一、教育管理职责的重新划分
  • 二、联邦政府的具体教育职责
  • 第五章 课程改革何去何从?
  • 一、课程改革目标的确定
  • (一) 改革课程之必须
  • (二) 改革课程目标之确定
  • 二、全国课程标准的建立与落实
  • (一) 全国课程标准的制定
  • (二) 州级课程标准的制定
  • (三) 学校对州级课程标准的落实
  • 三、教科书与评价
  • (一) 教科书的开发、审定与提供
  • (二) 课程标准的评价及其功能
  • 四、课程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教师问题如何解决?
  • 一、审视美国教师的问题
  • (一) 教师培养的问题
  • (二) 教师工资待遇与社会地位低下
  • (三) 令人堪忧的教学现状
  • 二、“教师专业化”之政策倡导与肯定
  • (一) 从《国家在危急中》到《准备就绪的国家》
  • (二) 教师专业组织推动教师专业化进程
  • (三) 国家教育机构政策倡导教师专业化
  • 三、各州“教师专业化”之践行
  • (一) 确定优质教学专业新标准
  • (二) 教育学院系统内部的改革
  • (三) 教育学院系统外部的支持
  • 第七章 学生如何选择学校教育?
  • 一、颇受争议的“教育券”
  • (一) “教育券”的理论基础
  • (二) “教育券”计划的有限推行
  • (三) 有关“教育券”的质疑
  • 二、渐趋上升的特许学校
  • (一) 建立特许学校之初衷
  • (二) 特许学校性质与特点
  • (三) 对特许学校的青睐
  • (四) 对特许学校政策实施中均等问题的质疑
  • 第八章 绩效责任与学校改善
  • 一、教育绩效责任实施现状
  • (一) 教育绩效责任并非新鲜事物
  • (二) 教育绩效责任并非全民支持
  • (三) 各州绩效责任政策实施现状
  • 二、联邦政府对绩效责任的政策倡导与支持
  • 三、州绩效责任政策制定与实施个案
  • (一) 得克萨斯州的教育绩效责任政策与实施
  • (二) 北卡罗莱纳州的教育绩效责任政策与实施
  • 四、绩效责任发展趋向
  • (一) 增值方式的采纳
  • (二) 政府接管的实践
  • (三) 公立学校的选择
  • 第三部分:续写“人人享有优质教育”篇章——监控基础教改结果之绩效年代
  • 第九章 目标与现实之差距再现
  • 一、美国中小学生在国际测评中的成绩
  • (一) 美国中小学生在TIMSS中的表现
  • (二) 美国中学生在PISA中的表现
  • (三) 美国中学生在其他国际测评中的表现和位置
  • 二、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存环境
  • (一) 遭受污染的德育环境
  • (二) 未能兑现的平等承诺
  • 第十章 设计新世纪教改蓝图
  • 一、克林顿2000国情咨文总结成绩并倡新革命
  • 二、《NCLB法》设计新世纪教改蓝图
  • (一) 《NCLB》规划新世纪教改之蓝图
  • (二) 《NCLB法》立法强化《NCLB》教改重点
  • (三) 《NCLB法》的实施
  • 三、布什连任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新动向
  • (一) 教育领导及改革重心的变动
  • (二) 总统论证美国公立高中改革
  • (三) 针对性实施的若干计划
  • 待续的结语
  • 一、美国基础教育政策实施的积极成效
  • 二、美国仍处于危急之中吗?
  • 三、且行且珍惜的美国基础教育政策
  • 附录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文化与教育政策的关系[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2015(00)
    • [2].如何提升教育政策的传播效果[J]. 江苏教育宣传 2012(04)
    • [3].美国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研究方式演进[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2016(00)
    • [4].新时代我国教育政策执行问题的新思考[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9(12)
    • [5].进一步优化教育政策,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J]. 国家治理 2019(48)
    • [6].教师教育政策伦理:反思与重构[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04)
    • [7].“十三五”期间我国关键教育政策问题与对策建议[J]. 现代教育管理 2020(03)
    • [8].新世纪以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演进[J]. 教师教育论坛 2019(09)
    • [9].如何对待教育政策的内在性缺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2)
    • [10].中国改革开放40年教育政策与法律之变迁——评《中国教育政策与法律》(英文版)[J]. 教育发展研究 2019(05)
    • [11].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矫正策略:系统的观点[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9(04)
    • [12].欧盟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走向[J]. 教师教育学报 2014(05)
    • [13].比较研究要重视教育政策和背景——从不同角度看美国数学教育[J]. 数学教育学报 2017(04)
    • [14].教育政策执行简单抑或复杂——来自个案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31)
    • [15].规范性教育政策的效应研究——基于学校场域中“弱势群体”利益保障的视角[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34)
    • [16].教育政策转移:形式、过程与动机[J]. 教育探索 2016(11)
    • [17].教育政策运行机制优化研究:超越理性与私利的视角[J]. 现代教育管理 2017(05)
    • [18].教育政策问题是如何构建的——基于政策发生学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 2017(03)
    • [19].西方教育政策评估模式的演进及其启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2)
    • [20].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热点的研究领域及其展望[J]. 当代教育科学 2017(05)
    • [21].价值分析视域下芬兰教师教育政策探究[J]. 教育评论 2017(07)
    • [22].转型期教育政策执行偏离探析:政策网络视角[J]. 江苏高教 2017(07)
    • [23].教育政策评估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分析[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4].教育政策的嵌入性——教育政策社会学基本理论分析方式的历史考察[J]. 教育学报 2017(04)
    • [25].我国创业教育政策的文本解析[J].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8)
    • [26].我国教育政策环境研究述评[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5)
    • [27].欧盟基础教育政策的实施研究[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6(01)
    • [28].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路径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 2015(20)
    • [29].新加坡教师教育政策的功能探讨[J]. 教师教育论坛 2016(03)
    • [30].教育政策执行的内涵、本质及特点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28)

    标签:;  ;  ;  

    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政策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