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迫使立法机关制定了数量众多的经济法律规范,其中也不乏作为后盾法的经济刑法。经济刑法作为规制、打击经济违法犯罪行为的最后手段,需要而且必须完成其使命。经济刑法的完善需要科学的经济刑法立法技术的指导,而目前我国经济刑法立法技术上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首先表现为单轨制经济刑法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不适应经济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其次条文之间的关系复杂,不容易理清。特别是关于法条竞合的问题现行立法技术采用重法优先能够适应罪刑均衡原则,但根本上却违反了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在处理法条关系上还有其它的技术手段可以广泛采用而没有采用,如引证技术手段、除外技术手段。最后在条文内部技术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包括罪状的设置技术以及刑罚的设置技术。在罪状的设置技术上,需要完善空白罪状,注意罪状的主观区分技术以及语言上必要的模糊技术;在刑罚设置上存在刑罚设置没有梯度、绝对不确定的罚金刑的使用、经济刑法刑种的单一等问题。而这些都需要通过立法技术予以完善。本文除前言和结语外,主体内容分为三部分,三部分又分为四章来论述。以下分而述之:第一章为经济刑法立法技术的基本要求与指导原则。根据形式理性的需要以及经济刑法立法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提出了四个贯穿经济刑法立法始终的技术性原则,这些技术性原则在经济刑法不同立法层面的具体运用,可以保证经济刑法立法的目的明确,并对具体立法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在这一部分里笔者认为对形式理性及其反思是经济刑法立法技术确立原则的哲理基础,因为形式理性是概念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石,而概念法学是法治社会所必须倚重的手段,在于用理性的立法确立起规则,并且严格依照规则执行法律;从刑法的发展的轨迹来看,罪刑法定主义成为深入人心的理念,与形式理性之间存在某种暗合,因为罪刑法定反对罪刑擅断。那么按照形式理性的要求,经济刑法的立法就应该具有严谨的逻辑性,用语的清晰准确性,经济刑法的确定性等特点,经济刑法立法技术上需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交叉与重合、模糊与确定、稳定与变化等关系。根据以上经济刑法立法技术需要处理的关系,本文提出了经济刑法立法技术上需要具有的指导性原则:首先,和谐性原则,其分为外部和谐与内部和谐,前者在经济刑法立法技术上要关注刑法与经济法规、行政法规之间在手段、危害性以及处罚力度上的和谐;关注经济刑法立法与宪法的和谐。而后者需要关注经济刑法规范之间的协调统一,彼此区分而又彼此呼应,形成严密的刑事法网,同时也要在经济刑法规范内部做到逻辑上的统一。其次,经济刑法立法内容应该具体、明确,便于掌握、适用和遵守原则。以利于司法的实践。再次,经济刑法的结构要完善。这一原则实际上是立法所共有的原则,因为结构不完备的法律其效果可想而知,但是由于经济犯罪发生领域的广泛性,而又不能包摄到刑法典领域,那么就需要空白罪状的指引,而这过程中可能导致刑法结构的不完整,所以在经济刑法立法技术中需要特别予以关注。最后,经济刑法立法要具有前瞻性。这一原则的提出是因为经济犯罪的行为方式发展变化过大,且经济犯罪多为我们所称的法定犯,容易随着国际经济政策的转变而转变。第二章为经济刑法的文本模型技术。这一章笔者分为三节展开论述。第一节论述了刑法典模式。认为刑法典之所以称为典,是因为其具有经典、稳定、庄重的意思,从而成为人们行为指引的最重要参照。如果刑法典不稳定,那么人们对行为的预测性势必会降低;目前我国立法模式恰恰暴露出这一问题。所以有必要对刑法典的经典性重新确立。第二节论述了单行刑法模式。认为单行刑法的特点是灵活性,便于修改,目前我国单行刑法这一功能正被刑法修正案模式所取代;但是修正案模式因为涉及到新的刑法规范的创立问题,所以在主体上与宪法存在冲突。那么就有必要使修正案与单行刑法,使它们各行其事,单行刑法负责刑法的补充修改,发挥其灵活、易变的特点,而修正案方式则负责对刑法典因各种原因需要创设新的罪名情况进行补充。第三节论述了附属刑法模式。认为在附属刑法模式规定上,目前我国附属刑法立法方式的几种选择都不符合发挥附属刑法优点的模式,所以笔者提出要重新创立一种能发挥附属刑法立法模式优点的方式并使其在经济法规、行政法规中采用,以便能够在发挥其优点的同时,严密经济领域的刑法网。第三章为经济刑法的条文关系技术。经济刑法法条之间存在包容与交叉的情形,究其原因在于经济犯罪立罪的依据不同,所以不能做到逻辑上的统一性。这一部分笔者通过三节论述处理法条关系需要采用的技术。第一节论述了确立法条竞合技术需要考虑的标准,从而使经济刑法中法条关系简洁清晰。笔者在通过对金融诈骗犯罪一节法条竞合关系的论述,明确了是否采用法条竞合技术需要通过反向分析法,即如果不把其中的规范设定为法条竞合,对现有的经济秩序没有影响的话,那么就没有必要采用法条竞合技术。而通过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一节的论述中,认为在这里可以采用回避法条竞合的方法,从而做到刑法理论上的协调。在通过对税收犯罪中现有六种发生法条竞合的情形的论述,认为可以对其简化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法条竞合。在通过对走私犯罪法条竞合的论述的基础上,认为这一部分犯罪采用法条竞合技术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而不能采用法条竞合技术。第二节是对引证技术问题的论述。笔者在这部分回答了引证技术出现的原因,即其可以起到简化刑法条文,协调刑法条文的作用。而在运用引证技术时需要区分引进技术与引出技术的不同,从而区分情况进行应用。第三节论述了除外技术。笔者思考了除外技术产生的原因,即其可以起到立法公正、条文协调的作用。除外技术的运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确定罪与非罪方面发挥作用,其次,在条文之间的协调上发挥作用。通过以上三个技术的合理采用,笔者认为可以有效的在立法上处理好条文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为经济刑法的条文内部技术。在这一章中本文分为两节进行论述。第一节在罪状问题上谈论了空白罪状技术的应用,主观区分技术的应用,必要的模糊技术的应用。在空白罪状技术运用上,笔者认为虽然空白罪状不可避免,但是需要进行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把一些不必要设定为空白罪状的罪名明确化。而在空白罪状运用上有必要建立对参照内容的动态提示机制,以便于在参照内容的变化时司法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在主观区分技术中论述了如何在经济刑法中区分隐含的惩罚过失犯罪的规定,即罪状描述中使用“严重不负责任”表述的,一般应确定属于过失犯罪。如果使用了“发生……事故”之类的表述的,应当属于过失犯罪。在必要的模糊性技术中论述了模糊不是一种缺陷,而在某种情况下是一种不错的技术。通过对经济刑法中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表述,可以涵盖经济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的不同程度。从而有利于制定与社会危害性相适应的法定刑。第二节论述了刑罚的设置技术。本部分论述了我国刑罚设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同时介绍了美国刑罚设置技术的先进经验。从而提出参考其经济刑罚设置技术完善我国刑罚设置技术。做到刑罚设置具有梯度,以便于适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其一,科学的梳理了法典模式、单行刑法模式、附属刑法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立法模型技术。其二、新建了引证技术、除外技术,解决了刑法条文之间的交叉重合问题。其三、新建了主观区分技术,解决了我国经济刑法中过失犯罪的辨认问题。其四,通过对我国经济刑法刑罚体系的梳理,借鉴了国外先进的刑罚技术,构建了适合我国的科学的刑罚梯度技术。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德国刑法典修正视野下的刑事政策与刑法科学关系研究[J]. 中国应用法学 2019(06)
- [2].我国当前经济犯罪的刑法调控[J]. 法制博览 2020(02)
- [3].刑法法律地位在司法中运用探究[J]. 法制博览 2020(03)
- [4].聚众犯罪的情境性特征及刑法规制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07)
- [5].提升刑法工作科学性的措施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07)
- [6].探讨刑法中社会危害性概念之界定[J]. 法制与社会 2020(04)
- [7].版权法与刑法的衔接——以法益的立法保护为路径[J]. 中国出版 2020(06)
- [8].刑法的伦理性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10)
- [9].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10)
- [10].科技风险的刑法焦虑与回应[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01)
- [11].预防刑法差异化表现及其本质初探[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02)
- [12].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刑法的社会定位及其回归路径[J]. 农家参谋 2020(11)
- [13].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14)
- [14].网络刑法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19)
- [15].刑法类型化的规范功能与刑法价值功能[J]. 时代法学 2020(03)
- [16].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立法保护研究[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17].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交互作用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20)
- [18].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辩证应用[J]. 法制与社会 2020(20)
- [19].刑法法理之展开范式:逻辑下的“论证”教学[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0].关于经济刑法重构的思考[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1].论刑法目的解释[J].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0(04)
- [22].金融创新的刑法禁区[J]. 法制博览 2020(25)
- [23].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浅析[J]. 法制博览 2019(18)
- [24].关于刑法情节显著轻微规定的思考[J]. 法制博览 2019(21)
- [25].论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J]. 法制与社会 2019(33)
- [26].从平等到对等:刑法平等原则的教义学深入[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20)
- [27].转型期中国刑法立法的回顾与展望——“历次刑法修正评估与刑法立法科学化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 人民检察 2017(21)
- [28].公安院校刑法教学模式改革之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18(32)
- [29].刑法的理性探讨[J]. 中国市场 2016(45)
- [30].对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与反思探究[J]. 法制与社会 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