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免疫缺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免疫状态,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结核,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免疫缺损论文文献综述
兰长青[1](2017)在《非免疫缺损宿主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与肺结核的临床及HRCT征象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非免疫缺损宿主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肺结核的一般资料及影像学表现,探讨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与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提示意义的临床因素和HRCT征象,以帮助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材料和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无免疫缺损因素的74例NTM肺病患者和10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的患者均经实验室菌种鉴定并由临床确诊。由两位具有丰富胸部影像诊断经验的医师,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及胸部HRCT征象,包括年龄、性别、病灶的分布、密度、肺不张、结节、空洞、气管支气管管壁增厚、支气管扩张、“树芽征”、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心包积液、胸膜增厚13种相关因素。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临床一般情况的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影像学征象差异。对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寻求最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变量。结果:本研究中非免疫缺损宿主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平均年龄(58.45±11.18)岁,男女患者比例1:1.6,而肺结核患者平均年龄(44.13±19.45)岁,男女患者比例1.8:1,二者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病年龄、性别、病变分布、结节大小、空洞分布、空洞壁厚度、空洞大小、气管支气管管壁增厚、支气管扩张数目、支气管扩张程度、支气管扩张发生背景、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心包腔积液及胸膜增厚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发生在无肺实变基础上的支气管扩张更加提示肺部病变为非结核分枝杆菌(β>0),发病年龄小、大结节、单纯非胸膜下分布的空洞以及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更加提示肺部病变为结核(β<0),以单纯非胸膜下分布的空洞为最重要的HRCT鉴别征象(β=-12.038,OR值=0.000);着重把握这五个因素,则发生NTM肺病的风险性从59.3%提升至98.4%。结论:非免疫缺损宿主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好发于老年、女性患者,而肺结核好发于中青年、男性患者,应用胸部HRCT检查对两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其中空洞分布、支气管扩张发生背景、结节大小及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为重要的鉴别要点,尤其以单纯非胸膜下分布的空洞为最重要的鉴别征象。(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秦玺,李永红,杨琦,杨靖清,于雷[2](2014)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用于重组猿免疫缺损病毒-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注射液中复制型SIV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重组猿免疫缺损病毒-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uman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SIV-hPEDF)注射液中复制型SIV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在提取重组SIV-hPEDF注射液供试品基因组RNA后,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供试品中的复制型SIV。结果:经过3次实验,所得TAT RNA标准品标准曲线均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3.248lgX+38.12,相关系数为0.994;重组SIV-hPEDF注射液供试品中复制型SI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所建立的复制型SI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准确,可用于重组SIV-hPEDF注射液中复制型SIV的检测。(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4年09期)
李宁,李敏,万欢英[3](2013)在《免疫健全与免疫缺损宿主肺隐球菌病临床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状态患者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2年8月―2012年8月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9例患者中,入选免疫健全组20例,免疫缺损组19例。所有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均为阴性。首发症状依次为咳嗽、咳痰和发热,其中13例(33.3%)无明显症状。免疫缺损组的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着低于免疫健全组(P=0.048)。影像学检查显示,免疫缺陷组的双肺弥漫混合性病变构成比显着高于免疫健全组(P=0.022)。1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3例行手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22例予抗真菌单药治疗,1例予氟康唑联合抗肿瘤治疗,2例未行治疗即出院。随访资料完整者27例,均获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及病灶吸收。结论肺隐球菌病可发生在免疫健全宿主,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与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关。诊断主要依赖病理学检查。可根据不同患者的免疫状况进行治疗,预后良好。(本文来源于《上海医学》期刊2013年01期)
莫嘉琪[4](2013)在《一类人体免疫缺损病毒传播的人群生态动力学模型的渐近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人体免疫缺损病毒传播的动力学模型,描述了流行性传染病区域的人群传播规律,利用摄动方法对艾滋病的传播动力学非线性方程作出了渐近解,并讨论了它的一致有效性.最后对动力学模型的解作了定量、定性方面的讨论.(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黎彦君,玉艳红,吴继周[5](2012)在《免疫缺损状态下隐球菌性脑膜炎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两种方案治疗免疫缺损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 47例免疫缺损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A组27例先给予氟康唑(FCZ)加5-氟胞嘧啶(5-FC)再用两性霉素B(AmB)加5-FC治疗;B组20例先给予AmB+5-FC再用FCZ+5-FC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1)治疗1个月后,隐球菌芽孢阴转率A组为20.0%、B组为52.6%,B组阴转率高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芽孢消失时间无差异(P>0.05);(2)脑脊液隐球菌培养阴转率A组为58.3%%、B组为88.9%,B组阴转率高于A组(P<0.05),B组阴转时间快于A组(P<0.05);(3)治疗总有效率A组为66.7%,B组为90.0%,B组疗效好于A组(P<0.05);(4)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但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先AmB+5-FC再使用FCZ+5-FC治疗方案治疗免疫缺损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较好。(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2年07期)
袁红,黄文方,王为[6](2007)在《四川省人体免疫缺损病毒抗体检测实验室现状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四川省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 IV)抗体检测实验室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对四川省二级以上医院的139个实验室进行问卷调查,了解H IV抗体检测实验室的硬件配置、实验室管理和质量保证程序运行情况。结果139个实验室,通过卫生厅组织的专家验收53个,实验室没有开展室内质控77个。超过50%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和部分配套设施不完善。结论四川省H IV抗体检测工作生物安全和室内质控应加强管理,针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十分必要。(本文来源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许以明,陆传宗[7](2005)在《金丝桃蒽酮素诱导的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空间结构光敏损伤的Raman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丝桃葸酮素诱导的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1-HIV2)的光敏损伤,使该病毒的各个组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序的A型RNA变为无序。它的垂直的碱基-碱基相互作用被破坏并有碱基之间氢键的断裂。此外,核糖和4个碱基的一些基团有明显的损伤。与此同时,病毒蛋白质的有序结构(α-螺旋和β-折迭)减少,无规卷曲增加。反式C-S键有较强的损伤。埋藏在蛋白质叁维结构中的酪氨酸虽然有损伤,但仍是"埋藏的"。属于病毒包膜糖蛋白的碳水化合物,包括D-甘露糖和(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5-10-24)
刘建宁,张德正,Carole,LeContel,陈平,Victor,Gurewich[8](2005)在《尿激酶体外抑制人体免疫缺损病毒的侵染能力(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免疫缺损病毒的包膜蛋白gp120的V3环区包含一段在人类蛋白质中很少出现的高度保守序列,但这段序列与纤溶酶原被纤溶酶原激活剂酶切位点附近序列有同源性.由于V3环区在人体免疫缺损病毒侵染细胞过程中的重要性,评估了尿激酶对人体免疫缺损病毒侵染能力的影响.通过检测逆转录酶活力,P24抗原的表达和合胞体形成情况发现尿激酶可以抑制人体免疫缺损病毒对多种淋巴瘤和白血病细胞系,如MT4、CEM、H9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的侵染能力,并且这种抑制与尿激酶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那些能够被尿激酶抑制的人体免疫缺损病毒株其V3环区序列必须与纤溶酶原激活区序列同源,实验室常用病毒株包括BRU和RF以及某些野生病毒株.研究结果显示尿激酶在体外实验中可以抑制人体免疫缺损病毒的侵染能力.(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5期)
许以明,陆传宗[9](2004)在《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的空间结构及金丝桃蒽酮素诱导的HIV光敏损伤的Raman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获得了人血清中的HIV1-HIV2及金丝桃葸酮素诱导的该病毒光敏损伤的Raman光谱.其中突出的谱线指定为病毒糖蛋白的碳水化合物,RNA,蛋白质和类脂.HIV1-HIV2的Raman光谱受控于组分碳水化合物的Raman散射.它的碳水化合物中D-甘露糖和N-乙酰基葡萄糖的谱线非常明显,并且D-甘露糖的异头C1位存在着β构型,结合的病毒RNA双螺旋呈A型构象.病毒RNA的骨架磷酸基团、核糖和碱基(包括碱基之间氢键)的谱线完整、清晰,病毒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β-折迭、β-回折和无规卷曲,它的侧链丰富、多彩,有色氨酸、苯丙氨酸和"埋藏的"酪氨酸,有稳定的具有扭曲-扭曲-扭曲构象的二硫键和具有扭曲、反式二种构象的碳硫键,还有巯基、离子化和非离子化的羧基等.病毒的脂双层分子可能处于有序的液晶相或凝胶相.金丝桃葸酮素诱导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1-HIV2)的光敏损伤,使该病毒的各个组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序的A型RNA变为无序,它的垂直的碱基-碱基相互作用被破坏,并有碱基之间氢键的断裂.此外,核糖和4个碱基的一些基团有明显的损伤.与此同时,病毒蛋白质的有序结构(α-螺旋和β-折迭)减少,无规卷曲增加,反式C-S键有较强的损伤.埋藏在蛋白质叁维结构中的酪氨酸虽然有损伤,但仍是"埋藏的".属于病毒包膜糖蛋白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期刊2004年05期)
朱嘉明,周天鸿[10](2003)在《MCMV不同途径感染免疫缺损性小鼠体内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血管注射、腹下注射、唾液腺注射等3种不同途径将野生型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cytomegalovirus,MCMV)感染免疫缺损型小鼠CM17SCID(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严重免疫缺损综合症),在感染后不同的时间内分别取唾液腺、脾、肝、肺和肾脏测定其病毒滴度,以及测定感染后SCID小鼠的死亡率.同时通过唾液腺注射RvM43突变株,测定病毒在唾液腺中的滴度.结果显示:经尾部血管途径注射的体内唾液腺、肺、脾、肝和肾脏的病毒滴度高峰期和SCID小鼠死亡时间均显着性早于经腹下注射、唾液腺注射途径.除唾液腺器官外,经唾液腺注射途径肺、脾、肝和肾脏的病毒的出现时间晚于经尾部血管和腹下注射途径.经唾液腺注射后,唾液腺中突变型RvM43在各时间点的病毒滴度及高峰出现时间与野生型相同.由此可知,从唾液腺感染小鼠后MCMV病毒在唾液腺中的生长不受M43基因突变的影响,小鼠巨细胞病毒不同途径感染免疫缺损型小鼠CM17SCID的体内生物学效应有差异.因此有必要通过不同途径感染宿主来研究MCMV基因的体内功能.(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研究》期刊2003年02期)
免疫缺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重组猿免疫缺损病毒-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uman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SIV-hPEDF)注射液中复制型SIV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在提取重组SIV-hPEDF注射液供试品基因组RNA后,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供试品中的复制型SIV。结果:经过3次实验,所得TAT RNA标准品标准曲线均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3.248lgX+38.12,相关系数为0.994;重组SIV-hPEDF注射液供试品中复制型SI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所建立的复制型SI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准确,可用于重组SIV-hPEDF注射液中复制型SIV的检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疫缺损论文参考文献
[1].兰长青.非免疫缺损宿主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与肺结核的临床及HRCT征象对比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7
[2].秦玺,李永红,杨琦,杨靖清,于雷.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用于重组猿免疫缺损病毒-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注射液中复制型SIV的检测[J].药物分析杂志.2014
[3].李宁,李敏,万欢英.免疫健全与免疫缺损宿主肺隐球菌病临床对比分析[J].上海医学.2013
[4].莫嘉琪.一类人体免疫缺损病毒传播的人群生态动力学模型的渐近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5].黎彦君,玉艳红,吴继周.免疫缺损状态下隐球菌性脑膜炎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J].广西医学.2012
[6].袁红,黄文方,王为.四川省人体免疫缺损病毒抗体检测实验室现状及对策[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
[7].许以明,陆传宗.金丝桃蒽酮素诱导的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空间结构光敏损伤的Raman光谱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5
[8].刘建宁,张德正,Carole,LeContel,陈平,Victor,Gurewich.尿激酶体外抑制人体免疫缺损病毒的侵染能力(英文)[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9].许以明,陆传宗.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的空间结构及金丝桃蒽酮素诱导的HIV光敏损伤的Raman光谱研究[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4
[10].朱嘉明,周天鸿.MCMV不同途径感染免疫缺损性小鼠体内效应的研究[J].生命科学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