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氟西汀疗效和副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神经病学
作者: 武力勇
导师: 李舜伟,魏镜
关键词: 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抑郁症,氟西汀,疗效,副作用
文献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背景:5-羟色胺能系统的改变是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而位于突触前膜上的5-羟色胺转运蛋白(5-HTT)在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5-HTT是氟西汀作用的靶点。在所知5-HTT基因众多多态性中,绝大多数对5-HTT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表达没有影响,而第二个内含子(intron)上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对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有重要影响。 目的:分析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上的VNTR多态性与抑郁症临床表型的关系,以探讨VNTR多态性对抑郁症发病的影响;通过研究VNTR多态性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的关系,以及VNTR多态性与氟西汀副作用的关系,为抑郁症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提供生物学预测指标。 方法:对101例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重型抑郁症患者进行了基线期的遗传研究用诊断标准化精神检查(DIG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临床总体印象(CGI)和治疗中出现的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并进行基因型测定,随后予以氟西汀20毫克/天治疗6周,并于第1、2、4、6周随访并进行HAMD、SDS和TESS的评定。 结果:101例抑郁症患者中,基因型stin2.12/stin2.12和stin2.12/stin2.10分别91例(90.1%)和10例(9.9%)。基因型stin2.12/stin2.10的抑郁症患者抑郁首次发作年龄为23.1±7.4岁,明显低于基因型stin2.12/stin2.12的35.3±12.5岁(p=0.003)。共有85例患者完成了6周的临床试验,stin2.12/stin2.10和stin2.12/stin2.12两种基因型患者氟西汀治疗6周后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7.8%和75%,临床缓解率分别为55.6%和50%,都未表现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值均为1.0)。也未发现两种基因型患者在治疗第1、2、4周时HAMD、SDS、CGI得分的差异。没有发现两种基因型患者在总体副作用、恶心和胃肠道反应上的差异(p值分别为0.57、0.97和0.73)。
论文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用诊断标准及量表
个人简历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0-13
参考文献
- [1].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D]. 鲁毅.昆明医科大学2017
- [2].生物钟蛋白在抑郁症和神经炎症中的机制研究[D]. 郭东凯.苏州大学2018
- [3].早发型和晚发型抑郁症患者神经认知与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神经影像学研究[D]. 廖文象.东南大学2017
- [4].抑郁症的替代治疗与脑神经环路探索[D]. 徐金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 [5].CK2缺失介导抑郁症NRG1-ErbB4通路紊乱机制研究[D]. 曾宽.华中科技大学2017
- [6].视黄酸上调下丘脑谷氨酸系统参与抑郁症发病[D]. 开远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 [7].抑郁症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差异性表达lncRNA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崔雪莲.南京医科大学2018
- [8].rTMS对抑郁症的治疗和预测机制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 杜莲.重庆医科大学2018
- [9].郑州市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分析[D]. 任蕾.郑州大学2018
- [10].抑郁症患者负性自我加工偏向的机制研究[D]. 王立菲.第三军医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5-HT2A受体、NET、FKBP5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抗抑郁药物疗效的关联研究[D]. 喻妍.中南大学2009
- [2].CRH、ACTH、NPY和GAL在抑郁症发病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郑兴东.第二军医大学2001
- [3].运用肝主疏泄理论防治应激性抑郁症的基础研究[D]. 吴丽丽.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4].1. 用含有Cre重组酶的腺苷病毒载体来敲除成熟小鼠脑中腺苷Al受体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的局部基因来研究腺苷在觉醒/睡眠转化中的作用 2. 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表达与“获得性无助”(抑郁症的动物模型)的关系[D]. 王翠娣.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
- [5].卒中后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及其小鼠模型建立[D]. 炎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 [6].抑郁症遗传模式及其与CREB1、BDNF基因的关联和表达研究[D]. 刘晓华.复旦大学2006
- [7].大鼠抑郁症模型中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研究[D]. 吴丽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 [8].S100B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发病的关联及抑郁症睡眠脑电生理特征的探讨[D]. 杨坤.中南大学2007
- [9].抑郁症5-羟色胺系统及外周激素昼夜节律研究[D]. 谭忠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 [10].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型和氟西汀疗效与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D]. 张菁.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